|
我们总是可以从更惨的人身上找到满足感 |
|
不错的思想教育题材片。哦巴布亚新几内亚那个小男孩略弱鸡,其他的小孩都好勇敢。 |
|
如果我小的时候看到这个纪录片,我现在应该是学霸,太不容易了 |
|
孩子们上学之路充满了危险,却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大草原上的日出日落,成群的牛羊,微风中飘荡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蔚蓝色湖面,温柔治愈的蓝天白云,远处的雪山。愿这大自然的美好会永远存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给他们带去的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愿他们实现梦想之后,回首童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
看看纪录片里的这些孩子,感觉到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真是太幸福了。比起他们每天要面对的困难,我们所遇到的,简直不值得一提。世界本无公平可言,我们只有自己更加努力,尽可能的去改变它! |
|
不过也应该看到现代文明带去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很多土著文明的自然条件来看,现代文明其实还远远不可能在短期内足够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倒是更多地破坏了他们原本已经与自然环境建立起来的平衡关系。当下的情况是,他们面对着两个现实,一方面要被动接受现代文明不负责任的童话许诺,另一方面又被迫洞见了他们自己有多贫困,这贫困其实只是以现代文明为标杆而制定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厌弃自己的出身,渴望去大都市,终于心甘情愿背离故乡成长为现代文明需要的棋子,廉价的劳力,便宜的新娘…… |
|
B站上看了央视放的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和秘鲁,其他的想看。尼泊尔的最揪心,连老师也说他们不可能学习优秀,他们经常分心。 |
|
曾经也走过3.9公里上学,深有感触。 |
|
我真的很反感每次看完这种片子就感慨“现在人/学生/孩子这么幸福了还……”的人,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没有比较性,如果让他们多看几部曼哈顿纪录片估计要感到落差巨大报复社会了。用脑子想想片子的社会价值,看完你能做什么。不要只会小学老师教你的那一套喟叹 |
|
过于艰苦的生活,真的会分散人的精力啊,纪录片里不止一次提到。长途跋涉到了学校,这些孩子却又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因而很多人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都比较靠后。
仅仅是为了能达到学校,他们就已经付出了全部力气,社会从来不是公平的。
但最终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自己了。 |
|
公众号看到推送 立刻搞来
肯尼亚那集原来在电视上看过 难怪熟…
对知识的高度渴求支撑着孩子们的上学路 每一次出发都是一趟历险… |
|
他们的经历是我从没想象过的,这也许是他们的财富 |
|
与物质贫瘠相伴的,真的是精神的富足吗? |
|
真的好想给尼泊尔的小朋友们寄手套,看着他们每天都这么辛苦地冒着生命危险越江推着爬索道,真心不易。他们努力着试着改变自己命运,实现梦想。上学学知识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当下轻而易举地拥有着,却是他们竭尽全力才有机会期冀的生活。太容易得到就认为是理所应当。同样是人,我们为什么活成这样?反观他们,真的要自省。 |
|
小小年纪独自越过布满毒蛇的丛林,赤脚走过滚烫的土地,划着漏水的独木舟,他们每天的上学路比我们特意去参加的野外项目危险艰辛一百倍,不去看这个世界根本不知道手中拥有的是什么。 |
|
看多了都是泪,要珍惜现在拥有的。
每天都有可能跌落山崖,每天都有可能被野兽吃掉。最大的敌人是贫穷的家境,可能使他们放弃学业。但是孩子们还是努力坚持,坚持翻山涉水去上学! |
|
哎太不容易了 |
|
好好学习,努力活着。B站可以看,CCTV9纪录频道的资源,有中文字幕。危险上学路,贫困家庭的孩子如何求学。第一次见用椰子喂猪。蒙古国摔跤,骑马,国际象棋课。小女孩穿着拖鞋爬山。墨西哥15年义务教育。西伯利亚夏冬温差100摄氏度℃,最冷零下70度° |
|
不要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否则他们会不快活 |
|
西伯利亚那一集比较另类 |
|
漫漫上学路,拳拳赤子心。有的人拼命上学,有的人拼命逃课。发达的国家总是相似的,贫穷的国家也是相似的:食不果腹,交通闭塞,上学困难。回头看看中国的扶贫工作,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万代的伟大工程。露丝真的很勇敢,好希望能持续跟拍她的故事。
发现几个共同点:
老师几乎都是女性
非洲有女童不能上学,南美洲的男女平等,而且数量比男童多。 |
|
拍得太好了,那些儿童真的太勇敢了。 |
|
刚刚看完巴布亚新几内亚分集。相比迈克尔和露丝翻山涉水躲避猛兽毒蛇上学之路(迈克尔因为恐惧湍急的河水没有去成,露丝到了学校还要70美金的学费30美金的生活费),我们的边远贫困地区要幸运多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德政和仁政。 |
|
看到秘鲁这集的时候,娃看着芦苇岛上的学生可以在足球场上玩耍,说了一句:“他们都可以在足球场上玩,我们这课间都不准去操场玩!” |
|
人有了信仰会怎样,人可以有多么坚强。比起同情,我更尊敬这些坚韧一往无前的孩子们。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至少在看过外面的世界之后,再作出自己的选择。希望教育,真的可以改变这些孩子的生活,成为工程师、建筑师、飞行员、老师。 |
|
心疼这些孩子,希望他们的辛苦不会被辜负,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 |
|
看过 |
|
秘鲁两姐妹,划着木船在高原湖泊去上学,可爱的萝莉,让人记忆深刻、久久不能忘怀……但秘鲁的公立学校却不为学生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学生吃过自带餐后,居然直接喝湖水解渴,患上寄生虫病怎么办?肯尼亚的状况更严重,学生大都整日忍饥挨饿,营养严重不良…… |
|
好艰难,不知道这样的坚持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
|
【9分】拍的很不错,三季都看完了,为了上学,你们付出的比很多人还要多,希望这些小孩子都有个光明的未来。 |
|
央视纪录片频道译制版,关注了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秘鲁四个国家/地区的孩子们的上学路,以乡村、原住民和偏远地区为主,反映了家庭条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教育对个人发展和阶级跃迁的影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联想到新疆的现代化历程。
危险、艰辛、孤独,但有时也充满诗意、乐趣和希望的上学路。最勇敢的孩子们。
每一集都有母亲的目送和担忧。
肯尼亚马赛族的12岁小女孩科坦卡说:“这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我知道路上有野兽出没,有大象和非洲水牛,但上学能够改变我的命运,我必须走这条路。”她想改变15岁就要嫁人的命运,她想去远方,她想为父母盖一座房子。
对未来的想象力是撬动命运的支点。成为医生、兽医、教师、工程师、飞行员……我真心祝愿她们实现梦想。
摄制组专业水平很高,严谨工整,摄像机隐藏得很好。
|
|
11岁孩子在海浪中划着芦苇船的场面,我屏住呼吸看的。 |
|
小孩子们太太太太太难了~ |
|
一天过的那么辛苦,只为去上学!大家都想通过知识改变现状,所以才会越来越卷 |
|
我们的学习资源是天堂,当然,他们的上学路也有几分奇妙。 |
|
第一集,去程历时四天,露宿在半包围式的洞穴,一名父亲渡过冰河时鞋袜被浸湿后,也只是脱袜拧水再继续穿,他应该为自己多带双替换袜子的,这么冷也会冻伤吧。
父亲手上戴的手表不知道价值几何,住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上学的成本太大了,要拿生命冒险,要么留在村子里上学,要么看看有没有机会拼一把搬家到镇子上居住。 |
|
虽然生活不易,但卡迪嘉总能找到让她开心的事,那就是喂骆驼喝水。
漫长而艰辛的一天就要结束了,他们一起踏上回家的路。
两个姐妹没有上过学,她们很像听听关于学校的事,但卡迪嘉没有时间,她要赶在天黑之前把作业完成,这并不容易。纸上沾满沙子,笔芯里的墨水也干了。 |
|
很感动。有些人连上个学都这么艰难。 |
|
在看第二季,感觉不如第一季好看了? |
|
世界上还有那么贫苦的地方,还有那么多艰难的孩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 |
|
太好看了,非洲孩子饿着肚子很震撼也很心酸。喜马拉雅山那集更喜欢BBC“人类星球”中爸爸带着两姐弟上学的那集。 |
|
只看完了2013年的四部 |
|
央九。一个个上学路途艰辛的孩子们,看他们难免就要与自身对比,从此获得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是我自私了,即便知道只是短暂精神上的满足。 |
|
对普通人来说,上学是最有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 |
|
陪孩子一起看的,让他深受震撼! |
|
看第一集肯尼亚也太苦了 |
|
没想到世界的另一边还有许多这样上学的孩子 |
|
孩子们也许感受不觉得是苦,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坚持是人性中非常美丽的片段 |
|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肯尼亚小朋友连温饱都无法满足 |
|
准备让我儿子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