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制作”电影#影像稀释,空间断裂,对话似乎可以引出更多的对话,场景也在延拓空间。如同在一个彻底的时间、空间完全体中抽取的切片,组合在了一起,以其稀松平常的感知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神经。很好制作的电影,可以发展成一部“复调电影”。 |
|
"The frightful reality of things / Is my everyday discovery. / Each thing is what it is. / How can I explain to anyone how much I rejoice over this, and find it enough? / To be whole, it is enough to exist." by Fernando Pessoa.(被BFI皮亚拉展放鸽子…梦碎皮亚拉作品补完…回来怒看夏娜莱克,看到结束也没分清谁是谁,全都是ordinary affects(usual pain and pleasure |
|
在这部电影里,情节是被弱化的,全是片段式的东西,一个镜头交谈着渐入,又被沉默着带出,似乎交流多余,疏离却渐长。对白碎碎念,生活化,淡淡讲生死、讲离合,生活的细枝末梢,绕不过,也没想绕过,漫漫吾日,何其长,可能睡一觉后,这片也就没剩多少,但那种感受还是会留下来,那这目的也就达到了。 |
|
这个夏日,有一场个人旅行、有一场家庭旅行、有一场死亡、有一场婚礼......日子在一天一天的走,人却凝滞在生活里,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变化。 |
|
那个逝去夏日的琐事与光阴片段。导演的镜头下,此生如此漫漫。 |
|
84/100 时间,时间。疏离又留白,人物和长镜头之间的关系像慢舞一样。Like Jean Seberg in a German Ozuesque. |
|
前后景的交替虚化和平移,固定机位和类似视角;生活是由很多琐碎片段串联而成、无法解释阐述的奇怪产物;我们被气味和声音囚禁。 |
|
人际关系里的时间和自然的时间不断错置叠加。展现人物在“事件”前后的行为,而不讲述。 |
|
夏日光阴倏忽而过,有人即将远行、有人赴异国工作、有人憧憬着婚姻生活、有人却为家庭心生伤感,平静琐碎的日常,诉说着各自的愉悦和苦闷。生活化的细腻白描,客观凝视的固定镜头,定格了一个平凡的夏日,时间流逝得很慢,但转眼又匆匆而过。 |
|
很美的一篇城市情书,松散的叙事结构,人与人间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Ursina Lardi好有魅力,令我移不开眼。 |
|
场外 |
|
2020/11/4 |
|
折寿。 |
|
画面很美,像散文一样。 |
|
二刷观感提升。夏娜莱克的第三部长片,去中心化的复调群像电影,外景戏重在声音设计,室内场景有空间的呼吸感,是非常高水准的影像品味。几处省叙很巧妙地弱化了戏剧性,从而使故事更贴近对于日常生活的复刻。2023.3.18/柏林补片-夏娜莱克。这个时期的夏娜莱克还是对观众比较友好的。并没有执着于去戏剧化的设计,也不吝啬于用电影技巧去营造抒情时刻。按作品序列去补每一部都有新鲜的感觉,夏娜莱克绝不满足于重复自己。 |
|
在游走,片是好片,就是有点费酒~ |
|
固定机位 |
|
女主角太像Jean Seberg,不仅长相性格也像。前半部分非常戳心窝,都市生活的琐碎尴尬恐惧和自由感同身受,但跳舞之后...开始感觉设计感超过了自然的人物状态。Vogler那场戏看哭了,仍然是超温柔超美的你。片尾还感谢了Hanns Zischler。 |
|
看到最后都不知道讲了什么但还是很喜欢,像Venice Bitch这首歌一样,夏天就是这样的吧,一切都被阳光晒得懒懒的,感觉时间很长很慢,又勾起我的欧洲nostalgia了 |
|
+ |
|
在视角看似游离散漫的《漫漫吾日》里其实有一个统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男性」视点。显而易见,在摄影方面展示出兴趣和天赋,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夏娜莱克把那位夹在妻子与情人之间的摄影师当作了「拍摄」目标和「练手」对象:既不会搞钱也不会跳舞的保守派与这个崭新而又开放的时代格外不配。作为一部描写「前默克尔时代」德国的作品,提前预感到「历史性」事件发生的作者为了打发时间先去「罗马」逛了一圈,显然,她在期待一个女性领导人「执政」掌权。事实上,在去《马赛》拍摄之前,她就已经预演了一遍「主权」交接仪式,只是碍于她的「律师」身份和要走的「程序」路径没有「点破」而已。不过,就像《顺风旅程》一样,这个实行「复合制」制度的「联邦政府」的「定期」解散和重组是早晚的事。最终,想要结婚的人等来了婚礼,而想要重生的人等来了死亡。 |
|
完全去情节化,缓慢琐碎但又很美 |
|
正相反,一切都过得太快。 |
|
婚礼舞步涌起的幸福感又在树林散步中离散,这样的起伏在构成生活。 |
|
啥柏林学派啊,明明都是自成一体。永远“不足”的构图、叙事和主题形成高度统一的美学,固然漫长,但接近本质。 |
|
可能字幕问题,看得都有点云里雾里。因为先看了《我离家了,但…》,是新近的作品,所以那种老道凝炼让我颇有好感,而这部早起作品似乎还没那样的功力,尽管风格已经完整。 |
|
6/10。远景的固定视点更多着眼于人在空间中的悬置状态:托马斯坐在玻璃建筑内的台阶上,被游客用英语请求拍照;堕胎后的玛丽回到厨房里发愣,下一幕瓦莱丽得知爸爸病瘫的消息,摄影机透过窗户的反光将病床上的父亲遮蔽,玛丽只呈现出背影;间离效果的长镜头将面孔和空间模糊化,外化出人物悬浮游荡于周遭环境的心理危机。他人的冷漠也使主角们的社会身份被悬置,开场水平线取景中人物偏离中心,瓦莱丽和玛丽在咖啡馆聊起她们的未来,却被冷漠的服务生打断,而瓦莱丽开车到桑拿中心看望父亲的情人,她们离开时服务人员叫住了瓦莱丽补票,上了年纪的情人只好小心地从钱包里取出一枚枚硬币;有一天玛丽和丈夫行走在林荫小道上(长镜头侧移),被问及为何打掉孩子,她回答不希望改变生活,至此观众看到的是个体被资本、私人生活支配得无路径可寻的停滞人生。 |
|
全片都有一种“清淡的夏日”的感觉,声音带来的层次感尤其增加了这种感觉,像下雨时挂在玻璃上的雨水。水,烟灰缸上的烟,反射,选的都是一些柔和质地的意象 |
|
无尽的夏日伴着空虚乏味的慢生活,静止的镜头,镜头外的对话,处在构图边缘的人们,无聊又冗长的日子。 |
|
未看完的电影,夏天总是在雨中结束的 |
|
原名直译作《我的慢生活》,这部电影里也遍地散落着各种期限:Sophie将搬去罗马过六个月的另一种生活;Marie一家往撒丁岛度为期四周的假;Maria即将完成她的婚礼;Maria的朋友Johanna会在下礼拜某天跟Thomas讨论有关摄影的问题;Clara会在之后的某天送给Valerie一副她的画;Valerie要在老家等待父亲过世;父亲的情人在此前的每个周一都瞒着丈夫与他私会;Thomas与妻子要在孩子上学前解决各类纠纷。它们有的在电影中得以完成,有的直至电影终结依然蔓延着不得而知,又或者是即刻终结的:the trip is finally over when the cigarettes are gone. |
|
4.0,和女友假期观影 |
|
总是碎 所以每一帧都美 跳舞时变成发光女孩 |
|
Echt langsam, und einsam |
|
3.5 |
|
夏娜莱克可能是我的取向狙击//时间被生活逐段逐格击碎 散落一地 声音和气味串联碎片重新连成一片 人在其间渐入淡出 似乎随口交谈聊些生死虚无 心里有所想但烦忧小事//时间在这里被重新解读 |
|
没啥印象 |
|
夏娜莱克固定镜头进行大量对话,关于生活,关于未来……不像是电影,更像是在咖啡店看着隔壁桌的人聊天,像一篇篇小说,柏林的阳光也冲散不了全篇充斥着的忧郁氛围,只有到最后结婚的场景,随着音乐起舞才让人看到希望。(我直接脸盲) |
|
#六月:无事 与角色永远隔着距离,事件永远发生在画面之外、叙事时间之外,谈话离题而随机——纵使理念惊艳,观感却痛苦万分,仿佛观众体会不到一丝情感与温度,正如柏林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一样。角色热爱罗马,我们却只能在柏林看见她。 |
|
叙事大约只是夏娜莱克电影的情绪底色,更多的她在影像中使人物被分割/被静止/被过滤/被掩盖,从而实现对关系与心理的观察,就连音乐的位置也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她大概对日本美学很有研究。 |
|
很沉稳的气质 断裂的章节 跳跃的视角 |
|
舞动的姿态。突然很喜欢这个电影名,基本上就是生活的滋味。 |
|
生活碎片,电影断续的时间和片段组成,已经有了后面电影的雏形,还有依旧缺失的父亲在这部电影里也同样在观众都没看清面孔下就去世了。 |
|
+ 声画的短暂分隔,日常断叙中的留白与游走,一切都在极轻极淡地生活着,仍有余地,频繁抽离又无限贴近,明暗中漫舞,平移的美丽。 |
|
在如何用摄影机刻画时间这方面,柏林学派的夏娜莱克走出了新颖而成功的路子。在她看似自然主义、实际精心设计的场景里,观众在这人为的现实里反倒感受到了真实时间的流淌,声音在其中无疑起到了巨大的连贯作用。处于[漫漫吾日]中心的女主角反倒在她所有场景里都是边缘人物,正如人被时间的浪推着前行。她一种舞蹈的姿态来捕捉时间的流逝。“我这慢悠悠的生命”如一个由右向左平移的摄像机,里面的人物走走停停,各种组合,最终成为了一幅幅舞动起来的静物画,里面都是深刻的忧郁。 |
|
4+ 大部分时候,静态的身姿交替为连绵不休的对话(或坐或站),和被静默在口中的沉思,同样被取消的还有“事件现场”和动态,以至于父女在玻璃后的静坐和valerie挥走蚊子成了情绪的正反打,婚礼的舞蹈和长长的林间路对静态碎片仿佛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反打,夏娜莱克追求呈现的世界就像开场那几组和从巴黎拿回的录音,以足够的距离对待时间、对待人物、对待叙事、对待画框、也对待声音,让日常被忽略的“噪音”“如其所是”(我尚不能确定)的浮现,鸟鸣、车声、乃至摩擦声,就像clara拿起浮排、像louis翻动书页的时刻。 |
|
世界很大,世界好小。跳舞很好玩! |
|
3886 Time:2023-10-31 |
|
Angela Schanelec的作品往往带有神秘主义元素,往往省略很多背景铺垫。影像中的人和人忽而亲近,但又既而疏离。 |
|
在慢慢试着习惯她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