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较于Netflix那一部5个小时的纪录片,这一部显然逊色很多,虽然采访到了Bush本人,还有很多政府官员,纪录片所采用的视角也非常独特,但Netflix那一部更加中立,细节当然也更加丰富。 |
|
911事件后10年本拉登终被击毙 20年后美军从阿富汗撤军 这个日子注定不会被忘记 |
|
911无疑被定性为一场恐怖袭击,无辜平民伤亡。然而,当把视角拔高一些,平民的伤亡背后的原罪又是什么?什么是政权?什么是别国内政?什么是海外驻军?什么又是和平?人们只会在事故发生后加强安保,更强硬手腕的复仇。而根源问题呢?我们的南海,南使馆,奥运火炬接力呢?强国吧!这世界只认实力, |
|
二十年过去了,911事件不那么清晰的画面依然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内心。《911:总统作战室》以911事件发生之后的12个小时为时间线,聚焦了“战时总统”小布什的团队在事件突发当时的反应与抉择。但显而易见的是,虽然没有令迈克·摩尔名声大噪的《华氏911》那样对于小布什极富煽动性的抨击,虽然《911:总统作战室》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珍贵的现场照片,但是作为一部纪录片它的态度是模棱两可暧昧不清的,它更像是一个浓缩了911事件12小时精华的别致短篇,几乎无法达到作为一部正儿八经的纪录片应有的完成度。 |
|
视角罕见,态度暧昧。 |
|
虽说是“总统视角”但叙事和制作水准确实没什么可挑剔之处,多给一星算是感情分吧。细节还是有蛮多可思考的地方,比如个人职责,送徽章啥的。911也算我的交友标准之一了,没有同情的人直接删了就好了 |
|
还是蛮多细节的...没想到的就是bunker和air force one上的通讯那么差,bunker的通讯设施居然20年没更新...有时我们过于低估强权,偶尔也会高估... |
|
全片有几处验证“草台班子论” 总统飞机和白宫地堡信号差;赖斯说有人说我们处理不及时,我想问你会怎么做(我:我可指挥不了战争!);全员不知道作何反应只想着报仇、没有关注最直接的现场救助问题也没有关注长远的政治决策。这么大事儿了,还在关心总统居然坐了minivan还需要please媒体拍照讲话。当然片子肯定不会把核心事件拍给你看,只能拍点边角料吧我猜测 |
|
没有太深入的东西,但采访与史料太详实,制作精良,叙事引人深入,好看得让人挪不开眼。 |
|
没啥内容...讲讲小故事一般 |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rge W. Bush and Co. |
|
911发生的那个晚上历历在目,大学室友那声惊呼真的是没法忘记。911前因后果很复杂,但对着撞机以及世贸双塔上跳下/掉下的人的画面,真的能体会到那种绝望感。911始终是一块人性的试金石,类似的还有卡廷惨案、卢旺达灭绝、南京大屠杀、奥斯维辛、亚美尼亚屠杀,对平民的同情和生命的尊重永远是最基本的人性,这应当也必须超越意识形态和主义。所以对于炸了叫好的觉得活该的,只能送一个字 gun。 |
|
时隔20年之后,当时路人的惊呼、空管员的语气、人们的细微表情,依然能够牵动屏幕外的情绪。而且911当天载着总统、白宫幕僚和记者们的空军一号的飞行员特意安排警卫守在驾驶舱外的细节也实在令人有些毛骨悚然。 |
|
视角独特,采访人物重磅,值得一看,但纪录片本身质量其实一般 |
|
911,20年。时至今日,看三座大楼“melting down”还是很oh my god……片子更多回顾小树丛班底当天的一系列反应和行动。看到小树丛一天之内亲自飞了那么多趟,感觉这部主旋律拍得算是够成功了。 |
|
网上可以搜索到这个:9.11.Inside.The.Presidents.War.Room.2021.1080p.WEB.h264-RUMOUR.mkv-[6.76 GB](视频自带中文字幕与多国字幕!) |
|
这类纪录片好难打分...在911 20周年这天看这部纪录片,全片节奏很快,小时候脑子里的关于事件的碎片通过影像重塑,好震惊,是那种感觉灾难电影里才能用特效做出的场面,难以想象那时候美政府都非常被动且无力。影片对布什的讨论挺正面的,但是他那两天的一些决定反应还有发言确实挺让人佩服的。时间会书写这次恐袭带来的长久的深远的影响...只愿世界上不再有恐怖组织和极端恐怖分子。 |
|
惊愕,恐惧,愤怒,数不清第多少次回望改变世界的那一天,也许除了亲历者,每一个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约而同地走向上帝视角,我也不例外,但当我看到那些真实的画面时,内心仍旧无法平静(普京真的是个大聪明) |
|
从总统亲历这个角度出发,也是一个很独特的视角。 |
|
格式很标准的纪录片,9/11 真是后冷战美国霸权世界的转折点。在拉登已经被击毙,基地组织式微,美国总统也经历了3代更替之后,事件发生的20周年推出了这部以布什团队为第一视角的纪录片。也只有在此刻才合适。聚焦事件发生时及之后的12小时总统团队的应对,他们,真的慌了。他们说,那是世界权力中心的中心。American Dream, 那么闪耀却又那么脆弱。很真实(详实的时间线和现场照片,主人公的采访回忆),有感动(Babara Olsen) ,不掩饰慌乱,也不忘宣扬一把英勇的布什主义,算是那个时候精英共和党的象征吧。那天之后,骄傲的好学生发现,并不是整个世界都喜欢自己。有人不但不喜欢自己,还会搏命。 |
|
“第一架飞机是事故,第二架是恐怖袭击,那第三架就是宣战了。” |
|
没新意,没内容 |
|
911那天总统在干什么?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超紧急事态出现时,总统与周围人在忙什么。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处理假消息。 |
|
这几乎算是白宫出品纪录片了吧。虽然是BBC和苹果强大的政府关系和采访能力,把那一天总统及其身边特勤人员和媒体队伍,外加政府重要部门相关人物全采访了遍,并严格按事件时间线剪辑。毕竟这是当代地球人最熟悉的事件,不再可能激起紧张感,所以至多也就当个资料充分、讲述清楚的电视节目吧。 |
|
以白宫高层911事件亲历者为主视角的纪录片,聚焦点在布什政府各位首脑身上,当然,布什总统自然是那个焦点中的焦点。总体来说不偏不倚,但也少不了避重就轻之嫌。依靠大量照片与视频,加上亲历者当事人的回忆采访串连起了那一天的时间线。
20多年后重回看这至关重要又悲剧的一天,很多感触,此时此刻听得窗外夜雨淋漓风吹花落。除此之外,纪录片也着重展现了政府高层是怎样应对突发事件和进行危机处理的,并不都是沉着应对有条不紊,也并不是一切尽在掌握中。
另外,这一天也和D日那天一样,也可以说是最长的一天吧。 |
|
911纪录片看了不少。这一部视角比较小,聚焦在布什身上。没什么新东西。 |
|
采访到了小布什:我对阿战决定心安,这是个正确的决策 |
|
很久之前有一部著名导演拍的纪录片,可以一起看。p. s. 想起马航370,当时我的航班是第二天那班…… |
|
通過一手視角和資料瞭解那一天的權力機構的應對和處理,但也僅止於表面。這個世界有兩個大的轉變節點,一個是 911,另一個是川普上台。 |
|
如果影片想让我们跟布什一样体验突发事件下的无力和恐惧(which is我们认为美国总统不应置身于之的处境),那的确做到了。 |
|
Apple TV+. 单是时间线梳理便足够震撼,双塔相继坍塌的场面永远刻在脑中。现实才是最离谱的。 |
|
真实的展现了总统的一天 |
|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意义就是第一次以“普通人”的访谈和旁观视角展示了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和政府在面对9•11时的惊恐和无力,代入感极强;强入美国,也会措手不及;权如布什,在某些时刻也无法决定自己的目的地…
第一时间回到白宫、站在废墟之上以及与遇难者家属在一起更体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魄力,捍卫自由和正义、保护人民的安全绝不只是“说说”。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看到一些人的评论,只想劝你先做个“人”吧! |
|
面对难以置信的灾祸,所要负担的责任、所要做出的反应也许不同,但所要承受的冲击、所要感受的恐惧却大体相同。简明直白的结构方式和简练利落的素材剪辑带出了不俗的观赏性,也有不少细节的披露和展示,但整体的呈现和表达还是中正为主,特别具有新意和力度东西不多,比起纪录电影还是更像一部电视专题片。 |
|
细节很多,按时间顺序流水账式讲了一遍,最大的看点可能就是有总统本人的叙述,有独特的总统视角。但同样因为这一点,整个故事还是不够客观,有一种向着总统的倾向。 |
|
童年最大陰影revival… 消防員往ground zero跑的鏡頭完全無法不哭!(話說白宮bunker的設備設施真是低端到令人震驚,不愧是20年不更新-.- |
|
总统视角,挺真实的 |
|
多难兴邦? |
|
制作团队请来了重量级采访嘉宾 用独家的视角和精彩的剪辑 展现了最高权力中心在魔幻一日的恐惧与无措 怀疑空军一号上有内鬼那段 虽说只是简略带过 但光脑补当时的紧张情绪就宛如谍战片现实上演 F16战机前来保驾护航的时候 如果是在电影里 此时必定响起美式主旋律爱国音乐 万米高空的阳光照射进来 每个人眼中都热泪盈眶 还有那封77航班的乘客给伴侣的甜蜜生日留言最后竟成绝笔 很难想象生者握着这张纸读着一字一句的切肤之痛 (全片一半时间的布什: 朕是三军统帅 朕要回宫! 手下们: 陛下请三思啊! ) (打死苍蝇那幕简直一瞬间戏剧效果拉满 好莱坞编剧都想不出在那一刻加上一笔这样的画龙点睛) |
|
又名:911布什空中逃亡记 |
|
内部视角,有点意思 |
|
20年了,感触很多… |
|
美国高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居然是看电视得到一手的信息,还是在一个小学的办公室里,记录很真实,美国人倒是没有掩盖什么,CIA、国土保卫局什么的,看起来很牛的美国一众特勤部门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汇报情报信息,看来那时候的美国基本上还是很安逸的,大家都比较舒适,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
|
这是改变国际社会格局的大事件 |
|
当天空军一号的飞行轨迹,911事件造成2977人丧生、阿富汗20年战争,很冷静的纪录片 |
|
BBC的精良制作,包括乔治布什在内的时任众多高官的讲述,大量史料和照片的呈现,带我们重新回到20年前那个很多人不愿回忆起的日子。20年了,甚至很多年轻人根本都不知道911对于美国来讲意味着什么。美国本土长期以来第一次遭受袭击、伤亡人数超过珍珠港、美国第一次领空戒严令……这是和平时期美国唯一一次经历到如此艰难的时刻。而处在漩涡中心的乔治布什,一个最高统帅、最高的指挥官、负责人和安抚者,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权力核心在这一刻到底经历了什么?纪录片通过细致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白宫内外惊心动魄的十二小时。这种纪录片总是能抓住我们的内心,观影过程中一直在对自己说「-哦,原来是这样。-哇,天呐!-哎,怎么会这样。」畅快,过瘾。 |
|
很普通的纪录片 其实也就是个新闻采访回顾吧 |
|
二十年的泥潭,从这一天开始。 |
|
20周年 |
|
面对难以置信的灾祸,所要负担的责任、所要做出的反应也许不同,但所要承受的冲击、所要感受的恐惧却大体相同。简明直白的结构方式和简练利落的素材剪辑带出了不俗的观赏性,也有不少细节的披露和展示,但整体的呈现和表达还是中正为主,特别具有新意和力度东西不多,比起纪录电影还是更像一部电视专题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