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921@合生汇寰映影城,3.5星。散场出门时隐约听有人说“好像跟我们讨论的已经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了”——不知是不是幻听,或被植入了——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脑海中,越想越认同。我们还停留在“谴责女生不自重,乱搞连孩子爹是谁都不知道,连怀孕六个半月都不知道”的阶段,人家已经跨过了“荡妇羞辱”、“娃爹不想要娃但我还是想跟他搞”、“娃爹与娃娘的疑似男友会不会起狗血冲突”等我们认为的问题,开始讨论“虽然生了娃但我还是不想养我还想做自己想搞事业而娃爹愿带所以就让爹带”这样的走向,当然中间女生也会质疑自己的自私,觉得自己是烂人,但从头至尾没有其他人指责女主不负责任或冷酷无情没有人性。领养前的培训太周到。女生会意识到“白人家庭领养白孩子的愧疚”,还敏锐地发现Mos游戏军队里缺女性角色,Mos也听建议,超棒 |
|
女主:“为什么男的不去结扎,反正想要孩子的时候可以复通。” 女主朋友:“男权社会。” 女主:“男权社会。” 能说自己就是不想要这个孩子,真是勇敢啊。北欧果然是性别平等先驱。 |
|
一个女性半挣扎半和解地生下自己从来没想要的孩子;
一个女性半踌躇半坚决地放弃事业发展和伴侣来领养孩子;
一个女性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对啊我们就在父权社会啊。
一个男性突然闯进门呐喊:不能送领养,我要养孩子。他说他受到了神灵的感召。然后他实现了从渣男到慈父的横跳。
毕竟他的名字叫Dick Jesus。 |
|
你已经尽量不踢妈妈,不让她生病发胖,努力和她友好相处,为什么她还是想杀死你?因为你太像个忍者,你悄悄地潜进她的肚子,让她不能练习合气道,不能跟别的男人约咖啡,在她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需要她强大得像个女武神手办。如果有神迹召唤男人成为父亲,女人是否也有权利拒绝成为标准的母亲? |
|
有些女性即使看到孩子也不会被“唤醒母性”,女主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去做一名妈妈,放手就是最好的安排。 |
|
对比《四月三周两天》等等,很直接的观感,大概只有真正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才敢甚者说才能把这种题材拍成喜剧的躯壳 |
|
#Berlinale71 Generation# 好玩的地方是那些女主角的脑内小剧场,但其实剧作上还是比较能一眼望到头的。值得讨论的是这个结尾,刚好把前段时间关于代孕、弃养等一系列话题再推到观众面前:当一个女性内心自主选择不要成为一个母亲,那么她是否需要为他人的错误买单,并从此搭上一辈子的代价呢? |
|
7.0 创意很可爱,但结尾潦草的处理方式很难作为一种独自美丽的自由,而只是创作者对于人物的不负责任。 |
|
烂醉、吸毒、鬼混、喜欢画画的准妈妈从不想要小孩到生下小孩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事。
# 男性结扎的风险更低,且后期可以疏通。 |
|
进阶版《一夜大肚》。当一个女人意外怀孕后发现自己不想当母亲,她是否真的有权利不当,这个片子给了一个非常挪威式的结局。回想起伯格曼的《秋日奏鸣曲》《呼喊与细雨》,那种子女对母爱呼唤的无望都提醒我们一件事:女人似乎并非都是潜在的母亲,也不是天然储存着母爱的容器。 |
|
忍者龟棍法与合气道的区别,咖啡邀约变作喜当爹孕检,推掉洛城高薪外快阿姨愿当妈,手办桌游鲜血天罚适合胎教,早餐三国修罗场,耶稣大雕抢饼干当老窦,选择自私不意味着你是烂人;允许生育和养育的责任分离,敢于质疑“母性”这一概念的权利义务,北欧也许真是人类文明的先进标杆?就是漫画形式嵌入得略为生硬吧,最后的现实结局也稍显突兀 |
|
放弃做母亲是一种勇敢,但放弃戴套是丧尽天良 |
|
最棒的一段是女主诚实地说出,哪怕生下了孩子,哪怕把孩子抱在怀里,她也一分一秒都并不想要这个孩子,也不想要当妈妈。
当母亲并不是女人的天性,不想当,就是不想当。并不是“等你老了就想要孩子啦”、“等你生下宝宝看到ta就觉得值得啦”…… |
|
电影中间1小时那段,女主,合气道教练与几个朋友一起玩的桌游是哪个?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 |
|
成人喜剧,关于画画的部分都很有趣,不管是脑海漫画还是涂色小哥,结局也没有为了安全而走“浪女回头”的套路,不想不适合不参与便是成年人最好的选择。 |
|
台词提到《妈妈咪呀!》,不时出现一些动画特效,观影过程中常联想到《朱诺》,…… —— Panda的2021年度真人外语电影:1月→《无依之地》《米纳里》《穷途鼠的奶酪梦》《驭风男孩》《我是大哥大 电影版》《女人的碎片》《江湖医生》《波斯语课》《酒精计划》《元首偷走了粉兔子》《七个会议》…,2月→《无声》《前程似锦的女孩》《我们俩》《斋戒时节遇见你》《逃离比勒陀利亚》《第一头牛》《金属之声》《美好正逢时》《亲爱的同志》《超新星》《较量2》…,3月→《打开心世界》《发掘》《女生要革命》《阿依达,你往何处去?》《白虎》《扎克·施奈德版正义联盟》《浅田家!》《爱与怪物》《爱玛》《乡下人的悲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4月→《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太阳之子》《明日家族》《有答案的男子》《小人物》《脚步》…;…… |
|
反常规 |
|
北欧太天然了,虽然这个妈妈有诸多困境,但周边环境实在是太友好了,总有安全垫的,让你的人生不至于跌落。 |
|
6/10。漫画与真人互动的类型看太多了,对这部没什么感觉。唯一好奇的是男友的屌有多长。《朱诺》是少儿童话,《忍者宝宝》是成人童话。 |
|
👍 运用线条动画(孩子)和女主内心互动/配乐轻盈/结尾孩子的归属也是当下引起广泛讨论的社会问题 |
|
9.24 北影节 倒是挺可爱的片子,音乐比电影活泼 |
|
故事的切入点挺特别 喜欢这种轻松的语调 结尾落得很扎实 拍得也很流畅 真不错(挪威语跟德语 听起来有亿点像 |
|
也太可爱了吧,第一次看到意外怀孕的片能拍的如此轻松有趣,但其实分娩的那一段还是很揪心的,有点像之前看过的《圣·弗朗西斯》,并没有很旗帜鲜明地表达女权立场但其实内核仍然是非常女性主义的。只是对结尾实在太不满意了,合气道老师怎么就莫名其妙消失了也没个交代,然后鬼才信孩子生父真的能一个人把孩子带大。 |
|
生育是个关乎「何以为人」定义的终极问题。自由意志和人类躯体没有解绑之前,它永无一个终极且正确的答案。 |
|
这种有趣又富有情感的小作真是太好哭了 年轻女性的各种挣扎与矛盾 深刻但不沉重地发声 Rakel是一个负责任的有同理心的好妈妈 更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 理智清醒的有目标有观点的好女孩 漫画形式对情感的展现更加强烈 好想买到ninjababy的漫画书呀 |
|
真好,感觉是有生之年也不会出现在我们影视剧里的观念和角度呀(希望是我夸张和无知吧。 |
|
拟人化的动画小人太加分了,鉴于过去一周我看的都是很丧很压抑的电影,突然来了一部风格明快的片子,一扫之前阴霾,多加一星,热闹得不像北欧电影。很细腻地记录了意外怀孕后女主的心理变化、情绪起伏以及思想斗争,片中对话放国内估计被唾沫淹死了。比《朱诺》好看多了!后疫情时期新片普遍质量堪忧,这部算是矮子里拔高个了。邻座有一个外国女孩,香水味老让我分心。(BJIFF/Day8/Scene26)【万达CBD】 |
|
11.2 配合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一起看,真的可以看到挪威导演在意识上有多么先锋。关于男性和女性节育的事情是身处医药企业的人们经常讨论的事情,但是难得被导演搬上荧幕,在收养交流会上女主和别的父母互相指责对方是racist则早已跳出普通zzzq的窠臼,将白人骨子里那种不自觉的歧视与偏见刻画的细致入微。结尾也没有走合家欢的路线,反而是看起来最不靠谱的生理父亲带走了孩子。生母千般不愿意做母亲,却为自己有可能伤害了这个小生命而崩溃。总之真的就是一百分!!! |
|
#2025.3.4资料馆放映# 论一个意外怀孕的孩子给这位准妈妈生活带来的影响。从一心堕胎到逐渐接受要生下这个孩子的现状,再到想要给这个孩子找一个好的去处,虽然这段过程让她筋疲力竭,但也让她看到自己看似一团糟生活的背后也能感受到快乐、幸福与希望。 |
|
在概念形式上,是对当代女权主义的全新解读,颅内小人将说教性降至最低,也大幅增强整部影片的喜剧效果。内里仍是讲述传统的女性生育故事,女人当然有权利拒绝成为标准的母亲,被动接受比主动拥抱难太多,只是有多少人能像片中女主般幸运呢,毕竟电影只能当孤例分析。 |
|
北欧真的好开放…… |
|
这个导演用一种鲜活的节奏感掌控和轻松的形式讨论生命形态的凝重议题。 |
|
挪威催生片? |
|
终于有女导演给我们一个刨除“母爱本能论”的角度了~ 忍者宝宝真的很可爱 不过当不了妈的人也是真当不了。 最后只有阿姨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
|
看完之后 就算女主最后去见了女儿一面 她也没有一个很明确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当妈妈的观点出来 我觉得因为这是这个开放性话题 不要总说怀胎十月就会有养的冲动 也不要说不想要这个孩子就一点都不想去见面 电影留给我们思考 一千个哈姆雷特 毕竟 这话题你选哪一边站队都会被另一边喷。 |
|
当把女性生育自由语境放在了北欧这种以孤性社会里难免会严肃起来,但用一种生动又不失雅趣的视角来重新观察性自由、爱自由、堕胎自由和人性选择自由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加智能的内心OS提醒自己要去接受一切~ |
|
就这样,男的无痛免费得到了一个孩子,而他之前不要也是完全合法的,一切都由他的意志决定。而女主只能生,有再多选择也不包括怀孕之前的生活。Rakel不是说出来了吗,父权社会。说北欧先进,也没先进到性别分离,承认男的不配有孩子的程度。 |
|
剧作挺有趣的,突如其来的的宝宝,呈现的方式也很可爱,将宝宝漫画具象化后,与ta东拉西扯地聊天。 |
|
(豆瓣真空期补标9月末-12月) |
|
即便孩子都已经出生,也没有改变女主不想当妈妈的决心。第一次听挪威语,很奇怪的语调。rakel是当地很常见的女名吗? |
|
是真不想当妈 但爹好像都挺想当爸(挪威的气质真的好独特~ |
|
漫画形式融入进沉重主题,有趣又好玩。 |
|
这片子尺度够大的~~不仅很多裸体镜头,台词也挺露骨,shè里面翻译成“一步到位”够含蓄的。直接探讨了女性的生育自主问题。最后的结局也可以,不强求什么非要有了孩子就改变,和迪克耶稣都算各得其所。就是变不变化都好,但我不能被强迫,即使私生活如此混乱浑沌,也要自己掌控生活。寒冰说结局没落底很别扭。不管怎样,这女主的生存环境是真的不错,周围的一切对她都很善意。片中漫画真挺难看的。今天多少人是冲“精美周边”来的,结果发现被坑了吧!质量十分粗糙呢帆布包也极小和薄。原来21年就放过呀,据说是北影节“女性之声”单元口碑不错。“2025挪威女性电影专题”(总共就3部)开幕影片,内嵌中英双语字幕,歌词都译了。约78成满。片尾有个蒙什么4个字2021版权。散场出来和久未见面的寒冰聊到地铁,天气真有些阴冷。 |
|
太好了消除了下午看阿诺拉的不适感。
女性有权选择自己是否要成为一位母亲。
资料馆看完电影坐地铁回家地铁口买根烤肠美滋滋 |
|
即便有了孩子也有权力不成为一个母亲,北欧绝,这在我朝会被骂死。还挺有趣的,没有任何说教意味,漫画穿插的内心纠结,有点遗憾没和合气道憨憨在一起 |
|
和宝宝隔空对话、几乎失去他之后、一度以为女主改了念头、想把孩子留下抚养、但最后还是勇敢大声地喊出不想当妈。每个女性都能如此清醒地认知到自己具有拒绝生育厌恶小孩的权力该多好。 |
|
北欧人的生活状态没有说比我们好,但是在想法上,即便丧,也可以丧出新花样。不是苦痛叙事了,但是仍然夹杂着很多痛苦、压抑、沮丧,不过还好,至少还有一些朋友和身边人的善待。宝宝也是坚强的宝宝,而且是个可爱的女孩。 |
|
中国电影资料馆 3.4 |
|
高维度的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请所有人明白,女性并不是为了做母亲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好么...生命可贵但我此生也是仅此一次的生命。请接受,我一如既往不接受这个自己生出来的孩子。 |
|
一种抽象的女性身体:轻盈灵动的超现实喜剧元素巧妙规避了病理学意义上的“母体” 作为非典型孕妇的女主不仅没有膨胀的肚皮 没有任何不适生理反应 甚至连怀孕的意识都是缺席的 但恰恰是这位抽烟喝酒做爱的母亲 以其可爱的创造力跳脱出社会学意义上将胎儿默认为免疫系统所排斥的外来异物的共识 掌控了身体的自主权 “作品是艺术家的孩子”这一譬喻在本片中反其道而行之 从Ninjababy形象跃然纸上的一刻起 女主已经将胎儿“娩出” 并将其视为有着丰富情感和自由意志的化身 而随着最开始的平面动画不断丰满为定格动画 再到溶解为杂乱的黑色粗线条(维度的演变即女主本人的感知曲线波动) 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终究完成了“先拿起才能放得下”的成长与蜕变 而像本片这样为女性免去道德指摘的影像 不妨多一点 再多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