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不嫌子丑,虽然一点儿都不丑,尤其那软嫩Q弹的小鼻子实在太可爱。老鼠克大象,几头肥象平衡感超神,小丑们的表演也都很出色,最精彩的是Dumbo醉酒后的幻觉秀,那才是真的奇葩加魔性。 |
|
大象有对超大的耳朵会被嘲笑,而用这对耳朵飞起来却会被崇拜。所有拥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你所拥有的去做了什么! |
|
41年就有这么漂亮的动画了 |
|
姥姥说我大概5,6岁的时候每次看到小飞象隔着笼子看妈妈去就掉眼泪 说我别看小 但其实啥都懂 |
|
开始以为是一部低龄儿童片,但Dumbo喝醉那段真是太cult太艺术了,整部电影的精髓就在此。粉色的象,霓虹色调的变换,仿佛是阿拉丁的Genie,各种风格元素的融入和变化让人联想到今敏的PAPRIKA,完全可以觉得这是椎名林檎或者比约克的一部Musicvideo。爱小飞象的艺妓妆。 |
|
拥有想象力的国度,大象都能飞上天;无知者无畏的国度,只能把牛逼吹上天。醉酒后那一段,有如神助,不怪有人会认为作者嗑药了。将近80年前的作品,可以横扫现在的迪士尼。 |
|
4.5 1941年拍出这样的作品,迪斯尼早期的创造力实在惊人,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创作者在影片的音乐、舞蹈动作和形象刻画上下了很多功夫,搭建马戏团和呆保喝醉两场戏更是把迪斯尼幻想加舞蹈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惊叹。 |
|
我还收藏过这片的海报 后来被用于包书皮了 |
|
没想到小飞象的故事这样悲伤,小象由于长得怪被嘲笑,它还傻傻的以为别人在跟他玩,象妈妈保护它被锁起来,小象孤零零被其他象排挤默默的哭,被马戏团当小丑不顾死活做危险表演,完了一个象默默的哭,夜半无人偷偷去看妈妈还隔着铁窗…最可悲的是最后发现会飞了还是替马戏团赚钱卖命…可是它太可爱了啊 |
|
大半部苦情戏,到头来的happy ending则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飞都能飞了,还要乖乖回仇家给人卖命赚钱。醉酒一夜很精彩。 |
|
第1000部。动画的想象力远不是现在的迪士尼能比的,而且此时的迪士尼动画能让人完全没必要在乎剧情。最近的翻拍版从某种程度上说完全背道而驰了。 |
|
9.25 中段大篇幅的超现实桥段,基本延续《幻想曲》的感觉,所以相对来说结尾解决得稍微有点仓促,但这是一部艺术性娱乐性兼具的动画电影,情感特别质朴,把歌舞和想象力两种非现实主义元素结合得特别好。 |
|
小飞象,飞吧!—— 简单纯粹易懂的剧情,配上精致的制作,貌似是早期迪斯尼动画的特色。如今重温有着美好童年回忆的《小飞象》,多少会觉得故事情节不够精彩,但其瑰丽的想象力依然把我(和小朋友们)看得目不转睛,实现性质爆棚的醉酒幻象段落,更是独具匠心的出色。—— 小飞象,太萌了!-16.04.04 |
|
呆宝呆宝!!!小时候心里的小形象!哈哈我是一个多么健康的儿童呀!爸爸妈妈会陪着我看电影看动画片~ |
|
英伦绅士科林·费斯为《小飞象》而哭,他说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心声:“拜托!小飞象丹波的妈妈珍宝太太被关进监狱的时候,谁还能忍住眼泪啊!” |
|
十几年前的记忆。那时候还有小飞象的正版画册。特别爱那幕,麻麻被囚时小飞象趁半夜去看她,麻麻把长鼻子从囚车伸出让小飞象坐在上面,缓缓的做秋千轻轻的晃着。这才是真爱啊魂淡!!!不知道为虾米国产就木有这样的电影昂~!!!╮(╯▽╰)╭!!! |
|
1941年版。现在看来简直就是各种没人性以及违反自然规律以及传达了一种完全母凭子贵的不公正价值观。 |
|
送子鹳送来大耳朵萌象宝宝,别人都取笑他,只有象妈妈和一只小老鼠爱象宝宝,谁也想不到这奇大无比的耳朵会成为马戏团的招牌。 |
|
8.5/10。①如简介所写:因长了大耳朵而被到处嘲笑(甚至他妈也为了维护他尊严而被关禁闭)的马戏团小象在好朋友老鼠的鼓励下通过一次意外喝醉发现了自己的拿手绝活从此成为马戏团明星(没说他妈被救出没)。②各种动物和工具都设计地很可爱很有动画想象力。③小飞象喝醉的那段幻觉设计地虽很有原创感和动画想象力,但整体上太诡谲,既不符合影像的童话气质也不符合精神分析。④影像还有提升空间(比如置景设计);结尾节奏太赶,扣0.5。 |
|
感觉现在好莱坞动画里牛逼的片头片尾字幕设计都是在模仿小飞象的醉后一梦。 |
|
小丑象,迪士尼省钱之作,尤其醉酒那段最甚。精细度大减,背景也多使用纯色。以往成本都要200万美金以上,这次仅用不足百万依然凑出4分钟的流畅动画。 |
|
从那之后一直想有一头小象 太可爱了 |
|
阶级论与种族论;先后作为嘲笑对象和崇拜对象的天才;被关进疯人院的母亲;以忧郁的经历从事取悦他人的工作;致幻的酒精与灵感的来源;梦中的弗洛伊德;角色转换与强者复仇。 |
|
萌蠢萌蠢的,美国动画的辨识率太高了,小飞象设定为不能说话,还是为了更好的卖萌,看来话痨是不可爱的 |
|
那时候好羡慕他的大耳朵阿 |
|
78年前的电影!小飞象嗨了那段想象力好有趣。小老鼠兄弟人真好。真人版就快要上映了,不知道改编能是怎么样的。 |
|
想当导演的人都得看?
OH I SEE A ELEPHANT FLY
|
|
记不清了。还有多少事情会忘记呢。 |
|
七十年前啊!不可想象,画面流畅动作连接都已经非常棒了! |
|
多嘴送子鹳,大耳朵呆宝,爆发小宇宙,大象也会飞 |
|
开头营造的马戏团的美好繁荣的大景象果真是美好的吗?在客观承认动画作品艺术性的同时,也应该用进步的眼光来看待。美化动物表演和赞美囚禁野生动物是本片时代意识的局限性,而故事发生的所有场所也是在马戏团,甚至在Dumbo意识到飞翔依旧在马戏团的火车上。 |
|
看法成见所带来的影响,天敌的友善打破同类的鄙夷(funny)来讲述一份亲情以及成长,像是看了场默剧,小飞象全是眼神戏。奇幻泡泡,脑洞大开,经典剧场,胜在讲故事的真诚。 |
|
救火和酒后致幻的桥段非常经典 |
|
处处是对社会现实的影射:虐待劳工,阶级歧视,还有种族歧视的洗白(鸟帮小飞象部分),社会舆论的暴力,等等。结尾明显妥协:小飞象最终还是在原来的社会体系里定义自己的价值。醉酒那一段是最出乎意料的,其实对于主题不是很必要,应该是私心想加入这段,很cult很精彩。看了这部接下来再去看新版小飞象,看看表现如何。 |
|
★★★☆ “怪胎”,有時候是詛咒,有時候是天賦!小飛象看望媽媽,小老鼠指責烏鴉,兩場戲忍不住眼濕濕,前者沒有一句台詞卻情感濃度拉滿,將母子情深表現得淋漓盡致,後者一詞一句道盡了弱勢者的苦楚,你們盡情嘲笑吧,我們已經“習慣”了,越回想越感酸楚。只是很可惜,故事的結構和收尾都有些問題,多場戲仍是在表現奇觀,令節奏在拖沓與倉促之間左右橫跳,觀感上便也是一時經典、一時過時。 |
|
终于知道阿姆那个为什么要用小粉象了 醉酒歌舞的一段真的是最好的(也是最能体现前叙事时代的实验动画风格)段落...其实飞无论作为一种能力(毕竟小象长大还能飞得起来吗?)还是作为一种意志(希望被认可而非嘲笑)都被变成了一种希望叙事的目的,和大多数迪士尼故事一样(最典型如白雪公主最末莫名其妙出现的王子和幸福城堡)飞行作为一个完全空洞的目标被设定在叙述的结尾,将图像与情绪编进一种一劳永逸的愿望逻辑。要么是继续被马戏团剥削,要么根据结尾的各种新闻报刊图片和小飞象带上飞行眼镜的样子 我们甚至可以猜到他会参与到对日作战的前线甚至成为飞向广岛长崎(如果在当代 那就是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这就是迪士尼式动画与美式自我实现叙事的内在逻辑。另外声效和混音非常奇怪 |
|
好简单好单纯的一个童话 耳朵大反而更萌不是么。小象很萌的 大家不要嘲笑他、 |
|
1941年的动画片质感居然可以这么好,惊讶.jpg
前30min很有意思,缩影了到现在还在讨论的动物保护问题,让人一度觉得如果收尾收得好的话甚至可以五星。但后30min就有点云里雾里不知道在讲啥了,前面的内容也没咋联系上(看了觉得是现实问题缩影的部分只是拿来当个人物/动物形象刻板印象)。结尾还OK。 |
|
我只相信这世上唯一一种爱,那即是母爱。 |
|
这样的动画让我再次对迪士尼高看一眼,虽然是象版《丑小鸭》,但放到今天来看仍然是充满爱的一部片子,我觉得小飞象幸运的不是他能飞,而是他有一个对他那么好的老鼠朋友,请问这样的朋友谁不想要呢?还有动物园的背景,虽然是1941年,还是能看得出来那个时候对动物表演的反思,有机会再看看迪士尼新拍的的真人版小飞象! |
|
醉酒后太嗨了,是延续了幻想曲么?在世上,不管你多特别,一定会有人爱你的。 |
|
7。最后10分钟才飞起来,跟片名不符啊 |
|
这个名字有印象~这个形象有印象~~~ |
|
家人都說我小時候很愛看,可惜今天的我全無印象,有空要找回來重溫一下。 |
|
不知为何,对这部感觉一般。。。 |
|
我看过会飞的马,我看过会飞的龙,我看过会飞的房屋……真好的台词啊,是乌鸦说出来的。 |
|
我出生的第一份礼物以及吉祥物就是这货……我十分爱它。。。 |
|
记得是挺感人的一个故事 |
|
包皮的隱喻…… |
|
那两只耳朵看着就想拔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