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就一集45分钟的信息量,生生的注水成6集。。。。 |
|
比第一季好看。这个韩国男人从2004年的《迷失》认识他,到这部做男主了。自律的人总是会有机会的。 |
|
作为对911事件的二十年祭,耐人寻味中颇带悲凉。翻开尘封历史一页,真凶无法最终定论,唯有慰藉那五条无辜生命。探寻真相的过程很匠心硬核,韩裔金大贤把身为微生物学家的FBI高级探员演绎的到位。 |
|
希望多看到亚裔主演的好作品。评论里觉得亚裔跟这些事件无关的太无语了,都2021年了好吗,亚裔社区在为很多移民国家做着实打实的贡献,20年前他们也遭遇了这一切,怎么就没关系了 |
|
这个案子本身都有疑问,作为 hot zone 的故事有点偏题了。 |
|
911创伤后应激障碍亚裔探员vs童年阴影人格分裂偏执爱国科学家。闲笔太多。 |
|
Tony Goldwyn的part拍得让人分神 |
|
小布童年受创伤,心中苦闷无人帮。拿起信封散瘟疫,美国人民很恐慌。 |
|
突发性的大规模生化传染很可能是人工合成 |
|
好不容易有个亚裔做主角而且还是正面形象,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不满意亚裔做主角。剧情紧凑而且智商在线,满意。而且竟然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以后收完信记得要洗手… |
|
所以第二季讲恐袭,疫情只是由头,关键是办案过程很粗糙:探员电话里跟女友聊案情新进展,搞笑啊。嫌犯是唯一亮点。 |
|
依然水准挺在线的,串起那个时代的记忆,再次呼唤大家对原生家庭和PTSD问题的关注 |
|
4.5 第一季其实没那么强,制作还有些简陋,没想到第二季爆款,引人入胜。男主声音好好听, 还塑造起一个经典反派角色,谜一样的人,我开始是真没想到。。。后面一集缺点力量,但其实就是事实而已,现实中就是这样,没人知道为什么。。。 |
|
【Nat Geo】首季的真实之感与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刻,到第二季的效力完全减弱;因为始终不算是更大范围的问题与恐慌,也在观看时变得有点抽离。原型事件的复杂性让剧集在改编上有劣势,最先是“后911”的恐慌,接着是几乎无解、看似沮丧的结局;中段剧集一直在明里暗里地跳转到关于布什的背景消息,也试图指向另个地方,但这个设计属实滑稽。当然被《丑闻》“摧残”的总统大人Tony Goldwyn、终于被赋予重任的Daniel都能交出如此优秀的表演,也让系列值得回归一次;未来最好的开发选材方向可能还是公共卫生史上的流行病事件。 |
|
拿了一个犯罪心理的本子,演了一场全球反恐追缉的大戏。一个人的犯罪,既看个人奋斗,也看历史的进程。 |
|
2022.01.09 ~ 2022.01.14
比较平淡,明明有些值得深挖的点,也都被错过了。 |
|
这么重要的生化实验室居然没有职员精神评估也是足够离谱了。Dawn Olivieri扮演的探员实在是很迷人 |
|
中规中矩 |
|
看到了血疫第二季的字眼,豆瓣一搜,原来是the hot zone第二季,s1血疫埃博拉s2炭疽,这么看是准备一季一个病毒下去咯,倒是期待!但这季怎么是悬疑推理心理剧走向,虽然但是,不该是这个系列的走向 |
|
生化武器真的可怕 |
|
开头蛮不错的,就是因为是真实事件所以走向比较无聊。中前段对官僚制的表现还挺有意思的。 |
|
不如第一季好看,人物塑造方面反派比亚裔特别探员更丰满。
针对平民的无差别生化攻击应该被所有人鄙视。 |
|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科學家的兒時創傷要全民買單⋯⋯不如第一季緊湊精采,但基於真實事件的反思還是必要。 |
|
还是非常精彩的,不过不是医疗剧,更像探案剧 |
|
谁想看50多的老大爷一直裸上身啊,这剧里每个男性角色都有各种让人不适的情节,毫无自知 |
|
疯批人设带感 |
|
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一部分美国人排斥疫苗了,因为上一次的全国性传染病事件,炭疽,是由一个在军方实验室研究炭疽疫苗的专家,为了使全国人都需要他的疫苗,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自己策划了这次全国性生化恐怖袭击(虽然他本人生前从未被捕也从未承认动机,但是大多数美国人是这样认为的,一个同时研究疫苗又散布致命病菌的军方科学家,很难不这样联想),而且紧跟911,两个全国的大型灾难恐慌事件足以构成深远的集体记忆,所以很多人依然认为所谓新冠疫苗也是政府为了提高威信的一种骗局。
同时,德特里克堡泄漏过一次这种致命生化武器,你怎么能保证2020年他们没有泄漏过另一种致命病毒呢?
很讽刺的是,一个无辜的人被曝光在媒体和公众的质疑谴责之下,而真正的凶手生前没有一天被公开罪行被谴责。 |
|
第二季远没有第一季好了,比较流水,一集啥也没讲就混完了 |
|
精神病患者和反恐特战队 炭疽只是噱头 |
|
三星半,没有第一季观感好,但是炭疽这个事情刚好受到过波及,当时大学要毕业,然后考的托福和Gre,申请的学校都已经申请下来了,但就是一个911,一个炭疽,导致当时美国收紧签证的政策,然后被拒签了,匆忙之间没办法,又去考研,可惜了当时申请的学校的通知书了,朋友跟我一样,也是没签下来,她当时拿的哈佛的录取通知书,真是命啊。 |
|
没有了Julianna Margulies,这个系列也像是丢了魂似的。从第一季那种恐怖地带风格的惊悚片设计,变成了普通的探案片。对于犯罪事件的追查内容远远超过了对于病毒本身的研究,再加上整个事件拖了这么多年,看得叫是索然无味啊。整体感觉就是注水太多,尽管金大贤真的很卖力,但在这样个剧本里他的发挥也挺有限的。个人评价: B |
|
3.5。探案大于疫情 |
|
如果还有第三季麻烦回到“自然”的公共卫生事件,而不是像这里生化恐怖危机,夹杂着9-1-1还有关于千禧年时政的糅杂。还能看到简中热议的德堡…建议配套《死亡医师》观看、、当然金大贤还是非常妙,Tony Goldwyn的表演和妆容真的没法串戏到《丑闻》里的总统先生,算是一种剧抛脸。 |
|
这部剧前三集跟生化袭击关系很大,后三集就跑到追凶,凶手的心理刻画上了。没有上一部主题那么明显了。 |
|
第一部就有些烂尾,第二部堪称没头没尾 |
|
凶手露得太早了吧 |
|
It's so nice to see a second season, and it would be even nicer if they chose another story. |
|
7.5。
谦逊前季,前半段还好,后半段略崩。
演员演技在线,出色的演技表演为剧集加分不少。Y |
|
1、没想到距离第一季也快两年了,当时正值疫情爆发寒假在家看了相关影视剧,血疫可以说是最成功的的一部。所以第二季一出简直迫不及待,又是开局停不下来,直到第三集最后编剧把真凶指向人格分裂的炭疽专家,多么老套扯淡的收尾,真是编剧没能力的体现。但翻了炭疽信件简史后,人格分裂竟是真相!不寒而栗。2、一如既往地紧凑、高水准。难得的好剧。 |
|
咋就变成探案剧了 |
|
炭疽这个紧张感比起埃博拉是在差太多了,接触密接连个防护服都没有,而且似乎也都是轻度感染,着重更偏向于恐怖袭击和政治了?包括精神分裂的反派,我似乎只喜欢做个普普通通的生物人 |
|
信件邮寄炭疽病毒这个事件隐隐约约的有印象 |
|
在西安疫情下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部第二季,怎么说呢,还是很紧凑的,再加上增添了当时的真是新闻,好像还原到了当时,感受到了911后美国人民惶恐的那一刻。FBI还得立马甄别这个事件发生的源头在哪里,虽然后期还是被想利用事件的人利用了这个契机,而派兵了伊拉克战争。真的迅速判断找到犯人后就会避免战争吗,我看未必。到了最后的片子结尾,让人也只能感叹,原生家庭童年的幸福是多么重要,万物都可溯源到一个人的童年是否有健康快乐的成长,还是留给可爱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一个不受控制的幸福童年吧…… |
|
以炭疽信件袭击所引发的探案故事,心理惊悚氛围很赞,只是4集篇幅就能讲完的故事,硬生生被拖成了6集…… |
|
男主好像漫画里的人。。。 |
|
很期待的第二季,就这结束了 |
|
还可以。 |
|
没有第一步来的深入,剧情方面倒是比较符合现在的世界情况,满世界都是covid-19 |
|
就虎头蛇尾的感觉,改编有些过度,感觉不适合这个系列。 |
|
从我妈吃的药盒子上发现可以治疗吸入性炭疽。
昨天才看了这个剧的我:“这个炭疽感染啊是吸入性的概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百分之九十多是由接触感染的。”
我妈:“什么是炭疽?”
受到鼓励的我:“炭疽是一种真菌感染的疾病,不治疗的话致死率有百分之九十……”
我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