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服33名矿工的素养和纪律,以及政府公开透明的办事能力,也难怪智利成为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 |
|
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2010年的8·5智利圣何塞铜矿坍塌事故。每天两勺金枪鱼,一小口牛奶,支撑了17天,没有超乎一般人的坚强和冷静,是过不了这最难的一关的,其次当然是家属和新任矿业部长的坚持,只为1%的成功性。不知道是不是史上最完美的矿难救援奇迹。PS ziva唱的那首歌叫? |
|
根据真实事件的改编,《地心营救》以智利矿难33名矿工绝处逢生的生死救援为背景,呈现而出的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奇迹,诚然电影在型式上不免稍显流于了好莱坞电影的表象,但关于一个国家对生命的尊崇和真挚的情感,依旧如此为人感动。 |
|
又一部标准好莱坞式西方精神价值观输出灾难片 |
|
南美电影一如既往的节奏。现在我知道为什么智利是南美最发达最有希望的国家了,这希望是来自于政府的效率,来自底层劳动者的素质和纪律,来自媒体的开放度,来自普通民众的人文情怀 |
|
33名矿工地下700m历时69天绝处逢生的生命奇迹,成就这奇迹的是自身的纪律和素质,是国家政府及各界的支持和效率,是人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感受过最黑暗处的绝望才能最深刻的理解什么是希望。电影情节和配乐有些反差,紧张感和感染力稍显不足,基于真实事件的感动胜于影片的表达。 |
|
栖霞矿工还在下面,应景看了电影,希望他们都平安 |
|
很值得一看的冷门电影。预告片很抓眼球,整部影片节奏掌握的也很好。中间很多次迷之感动。演员充分表达出了矿工和家属的情绪。结尾最后直击高潮。黑白的剪辑简直美好。Chichichi,lelele! |
|
三星半吧 天朝这么多矿难没有拍出类似电影 |
|
真实生活永远要比电影苦,如此大的事故只因为成功营救而没有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政客们在成功时出来作秀,矿工们没有赔偿,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能回到家人身边已是幸运。喜欢那段幻想吃大餐的段落。难道因为是拉美所以配乐就如此欢乐吗?中文译名也挺扯,让不明所以的还以为是科幻大片呢。 |
|
整体还可以,人性方面渲染不够 |
|
看完才发现女主角是朱丽叶比诺什,男主角是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竟然老的认不出来了。轰动全球的秘鲁矿难营救事件改编,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很成功,超过了事件本身。 |
|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上届世界杯,智利队的宣传片。应该说,这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好的足球宣传片,矿难逃生的33条汉子,对着全世界呐喊着智利万岁,太他妈热血。 |
|
电影不是那么完美,没有那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人性冲突也有些许刻意,但就是这种源于真实的戏剧魅力和绝处逢生的奇迹让人热血沸腾。最后旷工一个个被救出的时刻,真是让人热泪盈眶,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一个家庭的狂喜时刻。佩服他们,虽然是底层工人,但是纪律和素养还是很棒。 |
|
地面上的营救、地底下的自救,都蛮动人。巴西一美超级帅。 |
|
中文名也是醉了。在地底下有食物的最后一天,最老的矿工说,我正式决定退休了,33个人笑成一片。拉丁人的乐天真的是在血液里。 |
|
最可怕的事情是你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在打了无数个孔后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逃到避难所 |
|
史上最帅政府官员横空出世 |
|
“我经历过5次矿难,营救出的人是0”.“食物和水只能维持3天”,“钻井有20多种偏差可能,成功不到1%”,“2300英尺”,“正上面的巨石相当于2个帝国大厦重70万吨”D12听见钻头从身边错过,D14怕被别人吃随身带刀,所有人只剩一罐沙丁鱼罐头,老爷子还能开玩笑,D17身体不适,幻觉,连祈祷都没力气了,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天哪,看到红油漆和纸条的时候,太好哭了,D20也许还需要3个月,D62准备下救生仓,视频告知巨石在快速下滑,第一个是最危险也可能是唯一能救出来的。D69举国同庆。/ 真实故事我一般分数会相对打高,毕竟这样一个底色悲凉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些力量。 |
|
智!利!矿!工!(最后他们并没有得到赔偿) |
|
只有我看到没有拿赔偿金感到莫名其妙么... |
|
地上有年轻的矿业部长锲而不舍,地下有老练的退伍老兵队长鼓舞人心,加上专业的救援团队,国家力量作为后盾,缺了哪一环都成就不了如此奇迹。影片里智利总统说,我们的人民很重要,所以这届政府的命运就取决于矿工能不能被救出来。一个国家政府的命运取决于33个矿工的生死,这听起来多么像天方夜谭!但也只有把小民百姓的命当命,只有人民是重要的,人民才会爱这个国家,并为生活在其中感到自豪。 |
|
真实的力量大过电影太多 |
|
这应该是智利建国以来最出彩的一次。 |
|
被救的一个旷工马里奥戈麦斯,和当时拜仁前锋马里奥戈麦斯重名;井下被困的旷工数目是33名,当时拜仁前锋戈麦斯也是背着33号球衣……不想说冥冥之中自由天意,但旷工戈麦斯被救的那段时期,球员戈麦斯也开始恢复状态不断进球。只是真没想到,这个真实的新闻竟然被拍成了电影…… |
|
罗德里戈·桑托罗(Rodrigo Santoro)有些小帅,《300勇士》中有所出演。 |
|
里面的咏叹调是Bellini: Casta Diva (Norma)。法国女人老了真的很丑。(年轻时也🌚)部长好帅。 |
|
智利,一个神奇的国度。智利人,超人的体格。那时候看新闻时候就觉得智利人简直就是开挂了。 |
|
好一部智利主旋律,好一锅进口鸡汤啊…… |
|
片尾有句“他们至今没有拿到赔偿” |
|
尽管这部影片存在一些诟病诸如疏于对每个角色性格的刻画。却不得不承认它仍旧值得一看,几乎每个演员都非常卖力。对于采矿公司与媒体的控诉虽不及相似题材《倒扣的王牌》。观毕仍使人感到隐隐作痛。詹姆斯霍纳的爱尔兰风笛配乐将这一沉重题材平添乐观主义色彩,可惜这是他的绝响。RIP。3.5星 |
|
请让外籍演员说母语! |
|
别说什么矿难后索要赔偿了,如果在中国,先用钱堵住矿难人员家属的嘴同时封锁消息,外界谁也不会知道。最好的情况可能是下面埋了33个人能说成3个,十有八九救援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真的为中国的弱势群体底层百姓和这个国家感到悲哀。 |
|
事件本身很精彩,电影有点疲软。金矿的地理位置,岩层结构,山体是怎么移动的,避难所的处所,为什么一定不会被压到的原因,避难所相对33个人的空间大小,吃饭睡觉还有排泄的空间怎么划分的,矿工内部特有的文化与情谊对心理的影响,钻井之间有啥区别,一期钻进去的通道跟岩石的相对关系,三种方案各自的路线,这些我觉得很重要的信息都没怎么给。矿难相对其他被封闭围团的救难情节的特殊之处就显不出来了。 |
|
都没敢认那是比诺什...中国不让拍的人家给拍了。 |
|
智利国家形象宣传片 |
|
总的来说,只是把这个故事完整讲了一遍,所有感情的梗都有点生硬,但是,一星给真事,一星给智利,一个你觉得不起眼,却因这件事情而伟大的国家。 |
|
最喜欢的一场戏是被困的矿工幻想着一群美艳的女人给他们送来丰盛的食物。重点还不是食物,而是处在濒死绝境的人依然是可以有性欲的。 |
|
看了好久以后才发现那个女主居然是朱丽叶比诺什! |
|
转头探明位置那一刻,才是激动人心!人命大于天,什么是人民至上,这就是人民至上,这才是优秀的爱国主义题材。救援成功的时候,举国欢腾,挥动国旗,比强制说教的那些爱国主义强太多。看完这部电影,再想到如今的巴以冲突,这部电影里为救人不惜一切,而战争和冲突却视人命如草芥。黄家驹的Amani歌词里有写:烽烟掩盖天空与未来,无助与冰冻的眼睛,流泪看天际带悲愤,是控诉战争到最后伤痛是儿童。 |
|
cctv6佳片有约,本身事迹出彩,叙事手法太老套了点。 |
|
本应该是一场沉重惊险紧张的灾难片,但南美这种性格估计也是如此,愣是嘻嘻哈哈让你看过去了,节奏有些慢,不过真实事件中能全部生还,值得钦佩。 |
|
真实故事改编,配乐赞,听到配乐就知道这是个喜剧的结尾。年轻部长帅呆啦~ |
|
三星半,成功救援以及纪念詹姆斯·霍纳,确有被感动到,但是电影本身犹如这个中译,简单粗暴的拍成了灾难片,任何可以深挖的部分都系浮光掠影;不知事件真实程度还原了多少,实在有些过于真善美;地下七十天,全部生还是奇迹,没有放弃救援是奇迹,人性丑恶面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更是奇迹 |
|
说不出哪里不好,也说不出哪里好,2.5分 |
|
奇迹般的救援,真实故事应该比电影精彩. |
|
拍的真的挺一般的,流水账式的平铺直述,偶尔的人物矛盾冲突也不深刻,人性挖掘不够到位,还有一些无聊的喜剧和配乐显得和这个应该让人紧张的剧情格格不入。 |
|
一把年纪别拍戏了,好多事可以做。 |
|
2017.08.05 CCTV6 |
|
2010秘鲁矿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