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还挺颠覆的,简约,人性化,实用性总觉得跟女性内涵有差距,当然这也是我的局限性,可惜这样的女人还是被历史淹没。我倒是很好奇她的性取向,这部纪录片没有明说,但是无论她与巴杜维奇/柯布西耶这两个男人的恩怨有多传奇,我还是能感受到强烈的拉拉气息,谁来给我八一八。 |
|
纪录片里的设计师艾琳·格雷,搭配上个传记片来理解风格走势。除了大漆屏风,地毯,家具,绝大篇幅在讲她的建筑,柯布西耶有点妒忌心的在她建设的E1027里做了八幅壁画,完全给气拧了,破坏了这栋建筑的完整性,她的作品是一种有留白的场,从家具陈设到建筑都出自一人之手的完整气韵。。。 |
|
第一次了解这位传奇设计师,太低调了。 |
|
大师的一生,永远执着,永远保持风格与清醒。 |
|
值得一看 |
|
需搭配《Price of Desire》食用 |
|
作为纪录片 这个拍得比较糟糕 片名的意思是证明格雷她应得的名誉 但通篇都在讲伟大的柯布西耶如何在乎如何嫉妒如何小心眼 要透过一个名人来衬托她的才华 对这位鄙视自我推销的女艺术家来说 是很糟糕的。但是怎能不推销呢 早年她有大佬客户游走巴黎上流 中年又和建筑巨擘打得火热 沉寂几十年后还得靠知名建筑学者重复名望。另外字幕翻译包括译名都比较糟糕 |
|
the notion of layering, in E1027, you can not literally say where the wall ends and where the furniture begins. |
|
“she is very humble, every piece is a stepping stone.” 像优秀的人学习 |
|
粗略了解了艾琳.格雷 |
|
后人的追忆,从手工艺开始的设计思考是现代主义建筑师们一如既往的路子,非常羡慕有这样好的实践基础,再到建筑便不会落伍形式的空无。好奇她和柯布争论的场景,可惜没有艾琳的视频 |
|
着迷,屏风 |
|
人生不满百,艺术永留存。 |
|
比起包豪斯建筑学派,德斯泰尔抽象画派,她一直保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没有依附任何一个特定流派。当你细看她每个时期的作品时,她像一只变色龙,总是反其道而行。如果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之父,艾琳格雷就是现代主义之母,且远被低估了。她真正理解一个家具不仅仅是一个物品,而能在生活方式上产生多种功能。20世纪20年代,格雷的视野和表达占据了现代主义中心,极具前卫的创作理念和材料。“那件椅子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还代表着建筑领域的创新,融入了皮革木料和绘画所用的木料,就像一栋房子。” 当完成E-1027之后,作为首栋现代主义别墅,她认为房子是一个人在现代生活中对抗漂泊和流浪的归宿。在安置家具方面,她不像柯布西耶。在E-1027里,是一种创造三维乃至四维空间的概念。 |
|
除了开头吸引眼球外,其他细节呈现不足,个人生活也模糊,但对欧人的别样审美有了些了解。 |
|
平庸的片名,惊艳的作品。似乎是被装饰艺术史忽略的一位大师(也许是她本身不愿意附庸任何流派),不得不说作品太超前了 |
|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ileen Gray |
|
建筑课上看的,本来最近就经常被当作奇怪的oriental uncivilized monkey对待好几次就很烦,结果看这个纪录片又都是最经典的白人殖民叙事。本来对于20世纪很少见的女建筑师/设计师好感和兴趣还是很大,但是这片上来就一通收藏家呱呱地夸让我怀疑这是否是一场对局外人初入收藏圈的人的一种mkt branding。。烦! |
|
拍的非常烂到最后也只留泛泛elieen gray印象 漆器到建筑 不断尝试不断用新材料新视觉提高 不断质疑 实干 倾佩女性身份并不界域 不做不尝试怎么知道呢 practice |
|
之前从来没听说过 不过很高兴能够了解她 |
|
Humble and pragmatic.
Every single project was a steppingstone.
Constantly questioning, constantly trying, experimenting, constantly trying new media. |
|
认识了Eillen Grey。 |
|
拍的很烂啊 |
|
好像英语听力,搞得我看的好紧张 |
|
老师课堂上让我们看的哦~ |
|
好低调的Eileen Gray |
|
艾琳·格雷(Eileen Gray)因现代家具设计史而出名,回顾其思路历程,可追溯至1900年她参观巴黎万国博览会,被新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启发,1907年亦移居巴黎,生活直至1976年去世。
在巴黎她從日本艺术家菅原诚三那里见识到大漆涂料,而後合作修复古董艺术品,最后转向家居制作,并在现代家具设计里结合东方传统的漆工技艺,成品简约实用,不依附任何风格与流派,同时在摩洛哥跟阿拉伯人学习编织和染色技术制作地毯,图案受荷兰风格派的影响较多。
51岁时她完成罗克布伦海湾的E-1027别墅的设计,同时与柯布西耶建立友谊,按照纪录片说法,柯布嫉妒格雷有完全独立创作的能力,在别墅内绘制出八幅壁画,甚至到1952年,柯布索性在别墅附近建造一座小木屋,居住直至心脏病发作逝世。而格雷晚年孤僻隐居,不为人知。 |
|
太纪录 |
|
片名翻译有点不尽人意/实拍的镜头实在太少了 大量的采访和ppt式画面 不如看图文更有效率 |
|
四分给情怀,作为纪录片,这个内容一般。 |
|
她对欧洲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审美产生的深远影响。 |
|
格雷是由一位从艺术家―室内设计(家具)―建筑师的现代主义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的住宅分层概念吧,体现在她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E-1027别墅。而其中更多的是借用柯布西耶的嫉妒和欣赏来反衬出艾琳的前卫性与个人魅力。看完有点感觉与中国文学史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历史典故相似,具体是什么样的历史我想都不应该妄加评论吧。 |
|
浅了 |
|
看完片子,对科布西耶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