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电影若是出自欧美国家的电影人之手,一点不会让人觉得稀奇,欧美类似风格的电影已经太多。让人惊讶的是它来自伊朗这个写实影像的生产国度,并且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做了精彩的抽象处理。三位主角:想转型当演员的健身教练,渴慕爱情的肥胖中年女人,在葬礼上唱歌的男子,都遭受着相似的命运:孤独。爱情的不可得,交流的不可行,以及无止境的独孤。倒是应了李志的歌词: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
|
健身教练放弃去当演员,肥胖女人愿意陪他吃甜,丧礼歌手改行去唱喜宴。遇见了爱,我们可以不考虑前程,不在乎身材,不理会信仰。可是最后健美比赛只剩我又拿了一次冠军,点双份高级冰淇淋还是一个人吃完,再也不能在婚礼上见到你。躲在美女头像背后,抱着玩偶坐上公交站台,每个人都逃不出宿命的孤独。 |
|
#BJIFF2019#在爱之城中,三个爱而不得的人。一个有趣一个隐忍一个烂漫。胖女人和健身教练两段写得更出色点,短暂的交汇也是高光时刻了。伊朗电影从不让人失望。 |
|
一般了。注目未来的闭幕片。 |
|
#48th IFFR# 7分片。三个渴望爱情的人,彼此故事有一些交集。不过拆开来看基本都是BE的欧亨利流,其中胖女人Mina的故事写得比较有趣也颇有技术含量。健身教练哈桑的故事其实就是个隐忍的同性故事嘛……在伊朗能写到这个尺度已经算是顶天了吧。片里疯狂调戏路易加雷尔也是哈哈哈。 |
|
大量的对称性构图讲述的却是孤独的灵魂,矛盾产生的镜头美感贯穿了影片始终。这种类型的伊朗电影看的不多,即便部分细节有点极端,但总体来看还是很有特点的一部片子,尤其是对城市中的孤独情感讲述的十分接地气,比如胖姑娘抱着大熊打不到车的时候,真是孤独到了极致啊。 |
|
“要有勇气将伤过你的抛诸脑后。” |
|
7分,情感很细腻!但喜欢不上来!@bjiff |
|
补上了德黑兰爱之城
生活里微光的时刻
有一点都还觉得雀跃 |
|
爱情,让世界更美好 |
|
身体在什叶派主导的伊朗社会是什么存在,欲望在城市实体和虚拟空间里如何安放,三个平凡的人的平凡故事不悲不喜别有洞天,有健康有智慧有艺术情操,却一概茫然失措,德黑兰如果真要成为爱的城市,电影指明了发展方向:改变。 |
|
一部与以往伊朗电影迥乎不同的电影,这部与英国及荷兰合拍片导演眼中的伊朗,也不同于一众享有国际声誉导演眼中的伊朗。它展现了现时伊朗的现代、时尚与包容,不但探讨爱情、健美、美容及移民话题,甚至还表现了同性的问题,三个爱情故事中,即有一个就是男同的。结合影片的名字,让人怀疑这是伊朗政府的一部形象宣传片。可惜,故事的框架很糟糕,讲述得很勉强,演员演技也不在线。属于一次失败的尝试。 |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
以小见大,关爱底层,伊朗影视作品里最擅长的笔法。三个小人物都各具典型,尤其可贵的是,深柜健身教练这种形象,能在伊朗作品里得以塑造。结尾公车里那个三位同框的瞬间,妙! |
|
不知能否在伊朗公映呢,这种没有明示的同性压抑。故事没有讲好,收尾部分加一星。我一直记得多年前的一张照片,伊朗两个15岁的男孩被执行绞刑,原因仅仅在于他们是一对情侣。 |
|
少见的不贩卖苦难的伊朗电影,孤独进骨子的现代人,忍人心痛,微微的但却不时的痛。 |
|
脫離政治戰爭宗教的伊朗現代愛情故事看起來非常的超現實…😅 |
|
德黑兰是个神奇的城市。有一只大白熊也不错,带着它你永远不会感觉到孤单。 |
|
冰淇淋、拼图和西服 |
|
每个人都在失落 |
|
特别开心能看到一部现代的伊朗片。电影中的角色有着都市人共通的烦恼,他们只是生活在德黑兰(因为这个生存环境,烦恼加加减减而已)。那些说因为这部片没有伊朗特色,所以主创没有文化自信的观众,很奇怪。拼命渲染民族性,才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吧?片中的3个角色都表达得特别准确。好在编剧也没有刻意安排这几个角色交叉相遇的时刻,故事进行得很自然。深柜健身教练的部分,有很多性感的镜头。片尾没有粉饰太平,刚好到鼻子酸酸的程度,特别好。(电影节,碰到主创见面会,很有收获) |
|
伊朗版的乔碧萝殿下。 |
|
又好笑又心酸,被命运的气场感召又被无常地捉弄 |
|
戛然而止的表达。三个人物在一个城里映射出的都是孤独的心境,无论是外貌自信、身份认同亦或是社会压力表达的都还算清晰,拍的很欧美风让人很难相信是曾经拍出过现实主义《小鞋子》的伊朗,人物不刻意做作这点完成度还是很好的,结尾收到太快了,可以做的再黑色幽默一点… |
|
健身教练演电影,失恋男孩唱婚庆,前台女人打电话。堕落天使或心之房客,逃离与禁忌之外的这座城,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 |
|
这真的不如叫《德黑兰:单相思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可太丧了,不过拍的真挺好,让我看到了德黑兰“现代都市生活”的一面。另外居然还涵盖了LGBTQ(健美教练)我惊呆了! |
|
生活轻喜剧,反映了德黑兰时尚现代的一面 |
|
人都孤独 |
|
又见一部伊朗小资喜剧,比Reza好。三条线水准均衡,构图、色彩、声音、剪辑皆有亮点(教练段的声音、服装,歌手段变化的色调等),与欧美同类恋爱杂烩相比都不遑多让,美学层面甚至还比那些好莱坞行活高明不少。
基调是明亮轻快的,然而最后半小时还是漫出了伊朗虐片的底色:它依旧在控诉着这片被禁锢的土地。 |
|
德黑兰,怪之城。真的很想要那种大熊——我指的不是仅仅比我大。 |
|
我原以为女摄影师会放下移民的想法和男歌手在一起,健身者会让被训练的人成功获奖,胖胖的女前台会迎来自己的春天,哪里想到爱之城并不是童话故事,三个人最后还是回归精神现实都孤独的状态。 |
|
好玩的 可爱的 亲近的 |
|
比熊瘦 |
|
情感太细微了,以致于在镜头前能够引起的涟漪很小。三段式的版块结构是十分娴熟的类型模式,但是每个故事反而是走生活流的艺术风格。糅的技术老道,但转念想想,其实正是因为三个故事分开之后会更无聊和冗长。对称稳重的镜头风格不错。 |
|
70/100 欧洲的镜头,讲德黑兰的故事。 |
|
在黑夜里奔袭的是现代人的孤寂 |
|
现实的一线之隔童话故事都会落空,三个温柔隐忍的人最后都爱而不得,就像扛着巨大的玩偶不过是徒劳的温暖,看见自己的影子,印象里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纯粹的伊朗都市片。 |
|
飞机上看的,前半段昏昏欲睡,后半段渐入佳境,好故事细节会说话 |
|
典型的伊朗电影。三个绝望枯槁的人,前健美冠军、美容诊所前台的超肥女、葬礼歌手,各自生活在各自的无望中。发生了一些可能。最终却什么都没解决,是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 |
|
独身一人,相遇,被改变,被照亮,被抛弃,离别,又变成独身一人。 |
|
2019.07.10@ SKC |
|
双面米娜,线上线下两重天,容貌焦虑,嗜冰淇淋如命,却又看不上平庸比萨男,兜兜转转,寻寻觅觅,也未找到如意真命天子,最终怀抱大只玩偶孤独而归;清真寺葬礼歌手瓦西心事重重,一袭黑衣,心仪甜美阿莉淑未果,邂逅新潮摄影师小姐姐妮露法,花前月下,几托终身,无奈甜蜜期太短暂,当局打压,劳燕分飞,瓦西的无限憧憬也以小妮子远赴澳洲而画上休止符;连获三届冠军的健身教练哈衫,独来独往,终生偶像路易卡瑞,倾慕俊美学员阿许亚,然而世事无常,有情人难成眷属。德黑兰,爱之城,爱之沉~~ |
|
孤 |
|
哦,知道了,谢谢你的教诲。 |
|
好世俗化的一部伊朗电影:向往西方,同性元素,反宗教属性…抛开这些来看,三段爱情故事还是蛮有意思 |
|
哈哈哈,爱过! |
|
😢💔//拍三個故事卻是國家城市與人的高度展現, 表演都相當含蓄卻積累出滿滿的情感在迸發炸裂的邊緣, 忽然覺得片名真愛邊緣人取得好, 邊緣是不主流的被忽視的但也是臨界點的那種不安與危機, 三個角色都是平凡且奇特, 與你無關卻又讓人滿滿共情, 讓我心裡直呼這不就是人嗎? 這麼無奈與疼惜. 導演手法也鬼靈精怪這邊弄你一下那邊又戳你一下 |
|
你能信?伊朗竟然拍了一部自己的《This is us》。这是我看过的最没政治觉悟、最不揪心的伊朗电影,它温暖的恰到好处。 |
|
认识了伊朗的尼古拉斯凯奇。 |
|
7分,对于伊朗电影来说,突破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