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FF 几乎哭满全场。如此恣意挥洒,渴求自由的一生。和capa分手那段太虐。四个孩子的叙述,大量家庭影像和书信里,我看到她永远笑容灿烂,张开双臂迎向生活,在超脱蜕变的漫漫长路上,不肯屈从于任何外力,只肯倾听自己的心。 |
|
我只会一句意大利语“Ti amo”,看看人家女神这情书写的。 |
|
褒曼真的太酷了 不和不喜欢褒曼的人做朋友 |
|
我要当前十评论的大大了!“我是全世界最害羞的人 可心中却住着一只不愿沉默的雄狮”以及回忆杀太虐 |
|
褒曼就是独立女性的典范,最近从艾米、科特·柯本、马龙·白兰度到褒曼,拍起名人传记好像都很喜欢让当事人自己说话,用他们的影像、照片、视频、书信、日记、录音、私人家庭录像和亲属访谈,但有时候创作者的态度会被质疑,毕竟故去的人无法辩驳,但更多时候抱着膜拜的姿态也挖不到什么东西。★★★☆ |
|
成功就像灾难一样,暗藏着许多危险和腐化。 我们对这段话深信不疑,遂引以为戒。褒曼童年的特殊经历让她成为了优秀的演员。悲观主义的褒曼。引人同情,爱怜。她总是逃避现实,所以才对电影爱的深沉。罗西里尼的出现让她找回了童年的记忆、儿时所逃避过的事,让她愿意放弃名利来直面真正的生活和现实。 |
|
2015-06-19观看于上海国际电影节。虽然本片不断为英格丽的2次离婚洗地,但第1次离婚的抛夫弃子,第2次离婚后再次抛弃孩子,显然都是无法洗白的。但最后,人们会记住的还是你的工作和作品,而不会去谈论一个品行端正的普通人。PS:当年那些生活照拍得真好看。 |
|
她在贤妻良母和超级明星之间踯躅许久,拿捏良多;对保存现有婚姻还是寻求更多精神认同,犹如《火山边缘之恋》,温存亲昵孩子还是拓宽事业边疆,恰如《秋日奏鸣曲》,这两部正是我最爱的褒曼影片;素材丰富,倾诉感人,坚强果敢无畏,同时也是亲切平和充满爱意的母亲。 |
|
褒曼百年,看过最好的她的纪录片。用生前日记、书信串成自述的口吻,四个子女追忆往昔。我们看到一个从困境中不断提炼自己的伟大女性,事业、婚姻在改变,但始终遵从内心、跟随激情,不后悔做过的事,只后悔没做过的。观影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
|
不喜欢这种缅怀、追忆风格,避讳多多的人物纪录片 |
|
难得的是这是一部英格丽·褒曼本人口述实录的电影。保存完好的录音影像日记好像是为了某一天回应人们对她的想象和一些不公允的猜测。三次婚姻,四个孩子,从瑞典到好莱坞-意大利-好莱坞-法国-英国,三次奥斯卡最佳女主.希区柯克总结得好:她是一个爱电影胜过于生活的人。不,她的存在就是电影。 |
|
#SIFF2015#如野马般肆意丰满的人生。多迷人啊,与那么多熟悉的导演合作,伯格曼,怀尔德,弗莱明,罗西里尼等等,好像看了半段影史。经历婚变与舆论指责依然坚强。片尾曲响起几欲落泪。 |
|
像是一曲玫红色的回忆,能看到一个人的绽放,以及枯萎前的灿烂。她念旧,辗转多国时总随身携带过往的影像、照片与文字,同时,对想要的生活从不缺乏追逐的勇气,甚至不惜身败名裂。她害羞,但在镜头前却又笑得感染力十足。光影再片面,起码塑造的这个女人,能给人很多劲头、尊严与自由。 |
|
这种纪录片最折磨人心的就是看着一个少女慢慢慢慢的变老然后死去。同场观众大多数都是老人,他们的感触应该更深。 |
|
#siff大光明#心随己愿,心中的候鸟挥动翅膀。从童年至成长,通过自述和女儿的转述窥见褒曼任性魅力的一生。和伯格曼为角色一场镜头争吵,与罗伯特合作的由盛及衰,比利怀尔德让雷诺阿间的拍摄逸事,为艺术的执拗偏执,片尾曲响起斯人已逝怀恋永存。 |
|
没有看到更多的褒曼自身和关于好莱坞关于电影制作的野史不是很满意。旁白的腔调太取巧了,活泼的褒曼本人才不会从头到尾用这样的古板腔调来叙述人生。 |
|
以前只道英格丽褒曼美,看了纪录片才知她是如此一个自信而自由的女性,不做后悔事,做事不后悔,有种让男人也服气的洒脱。 |
|
专业的演员,优雅的女士,微笑的母亲,全因为她有一颗追求自由和实现自我的灵魂。 |
|
拿得起放得下,前方永远有着无限的可能,敬佩她永远追随冒险的精神和力量,仰慕她力量外作为女人的美丽,智慧和态度。 |
|
算是对褒曼的生平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热爱事业永不止步的女人,那句“我属于电影创造出来的世界,没了它就不能呼吸”很感人,从电影一开始就被感动的想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就跟黄金时代的电影里接吻场景总是能融化我一样,就是那一种魅力四射的浪漫。#SIFF2015 |
|
真的很细腻,看得有些泪奔,一度以为是女导演拍的,精彩的人生,伟大的女性,百年才会出一个褒曼,我们这个时代还会再有么? |
|
“只有我自己可以决定我如何生活。”用书信、儿女朋友们的回忆以及尘封的照片录像去回顾褒曼的一生,她悲伤的童年、对电影的热爱、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直率和善的性格,娓娓道来令人动容不已。当皱纹爬满脸庞,我依旧能看到她坚定的眼神,一生没有后悔、敢爱敢当、为自己而活的坚强女性。BGM催泪。 |
|
最后一个镜头她和孩子分别时,她本来假装很伤心在哭突然一下就笑了,结果我本来笑着,突然一下就哭了,若看电影也有一见钟情的话,那么我第一次喜欢上英格丽·褒曼是因为卡萨布兰卡,直到今天我仍认为看过的所有电影中最让我心动也最让我心痛的就是卡萨布兰卡里英格丽·褒曼流泪的镜头 |
|
做这种人的小孩应该很难受。 |
|
稍显美中不足的是频繁关注褒曼作为母亲的现实生活而淡化了褒曼在舞台与银幕之间的演员身份,但也许最初选择根据日记和儿女的采访就暗示了这也是一部关于母亲的纪录片甚至是关于创伤的家庭电影,当然借此机会可以对褒曼这位独立女性与其向往自由的一生有比较完整的了解,这已足够。 |
|
我只会一句意大利语“Ti amo” |
|
褒曼是位一生向往自由的独立女性。 |
|
一部从家人(主要是几个孩子)的角度出发的纪录片,满是爱意十分动人,丰富的家庭录影带漂亮极了。她的确是个真正的rebel!瑞典语的信都是Alicia Vikander念的,喜欢 |
|
正是我现在需要看的。不需要roots,就扇动翅膀,去追,去爱,去笑,去生活 |
|
从侧面看,褒曼有着又长又尖的鼻子,像个精灵,难怪是个桀骜不驯的女人。她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部分献给了电影,而非家庭。她已经离开这世界30多年,唯有影像记录她那倾城一笑,而这就是电影对她的报答。PS:后半段惊现丽芙·乌曼。 |
|
一次直指内心的大荧幕体验,重复出现的音乐让我几欲落泪。一个立体的女演员的形象,听从内心猛虎的召唤全身投入电影事业,为爱情不惜颠覆自身玉女形象,用私人胶片持续纪录,传递对家庭的深情,也是对已逝的摄影师父亲的一种跨越生死的沟通和致敬,穿过镜头,穿透灵魂。 |
|
一个一生都在保持自由的女人。 |
|
我女神啊。卡萨布兰卡和爱德华大夫足够让我永远惊艳。原来是个孤独无根的姑娘,褒曼永远追求爱情和自由,尽量不伤害别人,爱自己的孩子。气质无人能及,她四个孩子都非常非常漂亮…… |
|
她家都是狗狗呢。非常自由率性的女演员,老伯写给她的角色是为了做明星而忽略了家庭,她好不高兴呢,然而最后还是老伯赢了。素颜太美,粉丝根本不会丢(不对不对没有芙芙美,芙芙全宇宙最美。 |
|
美人当然各种赏心悦目。。有钱人也会生了娃不管的,尤其爸妈都再婚了突然就没人管了的状况也确实挺奇葩的。。不过这种走主角路线的演员没有足够的野心和对事业的狂爱,是没法混下去的吧。。看到几秒钟goodbye again片段里的perkins愿望达成~ |
|
看电影了没 |
|
太漂亮,我最喜欢的女演员。 |
|
補記 2年前看大銀幕. |
|
#LFF2015# "I don't demand much, I just want everything" |
|
英格丽褒曼是我最热爱的黄金年代巨星,没有之一。这部纪录片填补上了她作品、自传和访谈之外,更为私人的一面。 |
|
3+。Ingrid Bergman百歲誕辰推出,感覺是一個特別貼近本人感受的視角,援引大量她的生前書信、所拍家庭影片,並以四個子女為主做回望補充。有別於常見電影史角度(例如明星形象建構或圍繞在與Rossellini合作三部曲的緋聞乃至成敗論定),更像是塑造起一個在自我成就實現與母職、妻職矛盾之間選擇「失根」漂流的立體女性肖像,而此矛盾甚至可說遺憾,也在影片末段(不意外地)透過《秋光奏鳴曲》(Ingmar Bergman根本在陰同鄉XD)凸顯開來,但子女們的反應與懷念,又帶著愛與諒解。Michael Nyman的音樂真是百搭萬用(片中用了一堆Wonderland啊!)。Ingrid Bergman好高,有175公分。Alicia Vikander的配音。 |
|
结构类似前两年那部卡拉斯纪录片也是素材多到令人羡慕,亏她结离婚移居那么多次竟能把从小到大那么多照片日记信件胶片都留在身边,囤物狂一定很重感情但同时又感情奔放没几年就来个人生重启,哪种性格造就哪种人生~ 亮点是儿女们的视角吧大女儿说得挺有道理,固然有些桑心但比起怨恨抛夫弃子的失德老娘更大的遗憾是不能和这个朋友一样好玩的妈多相处。几个小孩候鸟一样聚聚散散反而没有管头管脚而产生的两代矛盾了哦。ps她基因好强不管老公谁孩子都好漂亮,伊莎贝拉的哥哥这时候六十多岁好英俊啊 |
|
片中有大量她的生活录像和照片,很是珍贵!通过她的日记、书信的四个子女的口述,对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瑞典到好莱坞到意大利到法国,一直在不断追求不断突破!可是还是能从她孩子的口中感觉到,她的孩子更希望她能多和他们一起! |
|
女人一定要独立:人格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 |
|
褒曼一生的平铺直叙,没有主次。以本人苍白无力的录音为底,找来她的后入回忆一番,再请圈内人士虚伪地夸赞一番。传统平庸的拍摄手法让一个传奇跌入了凡尘。 |
|
任性是任性,唉~我真是爱她~一生都笑的那么灿烂 |
|
一代女神的生平往事 值得影迷深入了解 天生的演员往往是内向而敏感的 |
|
但凡是那种孩子怀念母亲的,说的都很克制,好的多说,情感多说,但是并不全面。只能说算是个纪念片,和真实纪录片的差距有那么一点点。 |
|
so? 并没有什么新的视角 也没有什么新的褒曼形象 最多一些轶事; |
|
2016年最后一部电影,献给我的女神——英格丽·褒曼,一位伟大的演员,更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自信、勇敢,始终遵从内心,从不后悔做过的事,只后悔没做过的。通过维坎德口述她的日记和书信,以及影片中收录的照片、影像、家庭录影带,让我对这位传奇女性更加着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