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导演可以再信任观众些,不用解释那么多的。开头和结尾几场戏都挺好,女人最后替代了鳗鱼。 |
|
今村昌平不是传说中口味挺重吗,可是这个片子真的还挺温情嘛。。。尤其到了最后。用鳗鱼的洄游来比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挺有意思啊 |
|
真是无聊的一个片子,怎么会得金棕榈呢?杀个妻子有什么了不起的,非要用鳗鱼来比喻,神经。唉最近发觉看这些电影实在是看得越来越没有劲了。还是看书算了…… |
|
除了今村特有的那股子邪氣 全片溫暖得我快顫抖了 最後那幾段 甚至有錯覺是在看山田洋次的片 真是有被感動到 配樂也大亮 唯一煩的是鰻魚的運用實在是囉嗦 否則對我來説就完美了 |
|
那时候还不知道今村昌平的大名,只是觉得那一尾鳗鱼也似人心,沉潜,滑游,不易捕捉。 |
|
今村昌平晚年代表作,虽依旧着眼于人性与动物性,但褪去了往日的残酷黑色,温情脉脉、云淡风轻地讲了个自我救赎的故事。鳗鱼有两个象征意义,其一在片尾独白已点明,它还表征着男主的性本能和欲望,装在袋中和养在鱼缸里都带有囚禁和性压抑的味道。写实长镜风格点缀上超现实幻梦,配乐动人。(8.0/10) |
|
竟然被感动,哎呀呀 |
|
幻觉,动物,活色生香的小人物,水边湿润气息。鳗鱼的处境与杀人犯的心境是同步的,他的生活一直被监视,与外界隔膜则如同那个等待外星人的人。理发店群殴很闹很搞,象征牢笼的鱼缸被打碎,在夜晚的烟花下放生。今村的第二个金棕榈,与樱桃的滋味共享 |
|
有点失望。象征手法要尽量的含蓄自然,让观众自行领会。而不是反复在台词中去解释“为什么要养鳗鱼”。 |
|
⒈据说1997年《电影旬报》的年度十佳《幽灵公主》屈居第二,而第一便是这部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鳗鱼》,拖了好些日子,终于观影完毕;⒉偷情有风险,出轨需谨慎;⒊山下与高崎两人深夜打架的长镜头拍得挺赞,而后白天的理发店群架反而逊色一筹;⒋鳗鱼的性别竟然是由后天决定的;⒌患难见真情!…… |
|
色彩主题,音乐主题,动物性隐喻,整体平缓但是突然几处跳出的风格化很有意思。 |
|
當燈塔亮光刺穿海水,我想繼續沉睡。洄游的時候,請你帶上我。池辺晉一郎的配樂,真是厲害沒話講 with Anana |
|
流亡的鳗鱼没有回忆,寂寞的男女互相救赎。 |
|
今天是今村昌平逝世18周年,所以用这部《鳗鱼》来纪念观影一下。
有两点意外,一是这部电影最后居然给了一个HE,居然不是BE,实在是出人意料,我设想过2种结局,一种是男主为了女主杀掉了堂岛然后重新锒铛入狱甚至死刑,另一种是女主被堂岛杀掉,男主精神崩溃。所以最后给了如此温情的结局真的让我有点出乎意料。
还有一个意外是这部电影居然拿到了当年的金棕榈,当然同届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也拿了,同时主竞赛还有王家卫的《春光乍泄》和李安的《冰风暴》。当然拍是拍得还行,特别是鳗鱼洄游的特点来比喻人之间的关系,还挺特别的,几个超现实的画面也很不错。只是Happy ending的结局似乎让电影变成了一个爱情故事,没想到博得了那届的戛纳评委会主席阿佳妮的青睐(评委还有巩俐、蒂姆·波顿、迈克·李)。 |
|
7.2/10 前半部分完全不符合今村昌平的水准,无论是调度还是节奏,都近乎令人难以忍受,鳗鱼的出现较为生硬,出狱时铁网外的镜头视角也颇为奇特,而刚抵达佐原时对村子的侧绘也不合格,但是中段开始却令人意外的逐渐地变得有魅力。等不来的UFO,收不到保护费的开着像是玩具车一样的铃木敞篷的混混,还有船夫,佐原逐渐也幻化成如《楢山节考》或《诸神的欲望》中的那种“隐世村庄”,完成了一种独特群体的展示,而五彩斑斓的灯与烟火最终将这种村落通过类似“祭祀仪式”的方式召回到神秘的古代,从泡沫经济的尾声中拖出。部分场景的打光似乎有些过度或刻意,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境,似乎脱离了表面看上去的“现实主义”基调,但也只有在剥去“现实主义”外壳后,这部金棕榈才能够在今村一向的诡谲阴暗和罪恶中通过一种“非自然”找到一点立身之地。 |
|
不是不能接受老年代的观念,相信爱和救赎什么的,也不是没有值得称颂的部分,比如孜孜不倦陪伴试图理解男主的木匠。还是不得不说男的想得挺美,自己不能满足妻子的需求在妻子出轨后杀了妻子,不杀小三就不说了,八年服刑出狱还有家人留下的钱众人的帮助开店,捡到城里来的自杀苦命美女,稍微付出一些沉默的照顾就能得到爱情,男主还不要,还有一堆狗血把他们推在一起,女主还会痴心等待。这一套真爱现代的女性太忙了不吃了,希望男的也早日梦醒,你们只有基友了。 |
|
简单如杀妻到救赎的情节,复杂如山下的精神世界。 |
|
将通奸谋杀前置,以舒缓的基调展开后续,整体氛围很好。对颜色(尤其红色)的运用很值得关注,另有几处交代光源的表现主义用光,和一贯的对鱼缸的运用(以及青蛙和鳗鱼的含义、跳舞大妈、UFO)。在一个很难超越和消解的开头之后,在缓缓的展演中没有说教的导向某种新的可能,很漂亮。 |
|
上一次看是四年前,似乎看过三次,这次想打五星,虽然觉得结尾是否可以更好(不是指河上的行船)但无疑《鳗鱼》已经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今村昌平对人物的精准刻画和把控放在任一时刻的影史轴线上都是一流的 |
|
有关自我救赎的温柔故事,会让人有一种错觉,仿佛被原谅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我并不认同。大量重复的直白的意象减分了。 |
|
開頭真是經典。人性的刻畫真好。東京電影節大銀幕重溫,再次覺得開頭拍得真是好。 |
|
11th BJIFF No.27,9.26@小西天。最后一场胶片放映。明年北影节或许就没有了。平成年代真可怕,连今村昌平都变治愈小清新了。田螺姑娘做女主,任你多苦大仇深也都能治好吧。鳗鱼为核心意象不断点题太匠气巧思,喜欢不起来。 |
|
日本电影工业最擅长讲述民俗的故事,影片将白天的浓厚色彩与夜晚宛如侦探片的诡谲结合起来,以对比的方式探讨封闭的内心与进逼的社会的关系。鳗鱼象征着两者间的通道,而精彩的高潮里水箱的打破暗示着主角以极端的方式突破心底的怀疑与保守从而走向社会。枝节内容如等候外星人等也很好照应了电影母题。 |
|
与《八月照相馆》《海边的曼彻斯特》可以对比来看,因为过去某些过错或自身缺陷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的人,于是也拒绝一切走向幸福的可能,用当下生活的沉沦苦厄孤独来惩罚自己。但经历让我推崇安兰德的理性自私,而否定这样的他利主义和无私。 |
|
t5e3c98468 今村昌平老了之后好像喜欢搞点荒诞的东西,这也挺好。但一个闹剧+美满的结局就没意思了。鱼和欲都没有表现出来,人格分裂也玩得太搞怪了吧。 |
|
2017.6.26弑妻的山下,赤道的鳗鱼,樱花桥的便当,包裹着一个精神被囚禁的男人。---分割线---2021.9.19---两三年前我把这部电影列入我个人的top10当中,当时不知为何就被打动了,如今在大银幕看胶片,虽然画质依然没有改善,可能是胶片没有修复,但丝毫不减当年的震撼。很喜欢配乐,关于电影不想多说了。今天北京下了一整天的雨,到了晚上还在下,我出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伞不见了,可能被别人拿走了,然后我特别着急,因为我恋旧,丢了东西仿佛如丧考妣,在泰国的时候丢了别人送我的墨镜,在日本丢了T恤,肠子都悔青了。更离奇的是,我走的时候又错拿了别人的伞,负疚值+10086,哎,谁拿了我的伞记得还啊!错过了末班地铁又害我打车花了几十块,哎,资料馆谁拿了我的伞一定记得还啊!希望有缘人看到这条短评。 |
|
今村昌平最温情的一部吧。把人物的疏离、孤独、压抑都藏在和煦的阳光、翠绿的田野、温润的小溪背后。没有那么尖锐,少了点力量。只有滑不溜秋的鳗鱼一直都在。 |
|
一层套一层的复杂,但是不去追究也不妨碍观感 |
|
里面关系太复杂,认真分析会脑阔疼。4星 |
|
明知保释期间管闲事会惹来麻烦,但还是不能袖手旁观。真的勇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鳗鱼的符号意义很多元,是生殖器,是情欲,落在片中人物上是被刺的妻子,也是囿于过去(囚于牢笼)的山下自己。写实与梦幻交织,视觉生动,尤是鱼缸捞鱼变捞信再坠入鱼缸差点溺水的镜头非常流畅奇妙。结尾点题的旁白虽然很直给,但确实很到位。(北影节胶片版) |
|
蜗喜欢今村昌平的地方是他用平实的镜头语言展示人间残忍的真相但是依然寻求救赎,但是到他这个级别,再用拙劣的艺术手法外加唧唧歪歪的说教就不合适了。老男人,试着含蓄一点不好么?信任你的观众不行么?当然如果是冲着评审去的以上言论当蜗没说 ╮(╯▽╰)╭ (电影本身值4星,但因为他是今村昌平,所以不可原谅) |
|
标记五年终于看过!与《肝脏大夫》如出一辙,一个有道德污点、但坚信自己正义的执念主角,一个自投怀抱的女性,一群维护二人生活的狐朋狗友,《肝脏》对配角发展得更充分一点,但这部的打架戏调度无敌!时代变了,性也退居次席,动物从野性的象征嬗变为某种非常规“秩序”的象征。依旧喜欢闪回的今村。 |
|
这次的金棕榈有些水啊。。。 |
|
好吧,看在最后那场架打的比较欢的份上,我就多给一星吧 |
|
开头杀妻那段非常cult |
|
男人的报复力也那么强大。 |
|
第二次生活 |
|
比赤桥下的暖流光明一些 |
|
挺有意思的一故事 |
|
当场睡过去 呵呵 |
|
今村昌平的[鳗鱼]是部完全西化的作品。影片最大的成绩是在那么多很努力设置的符号之间,还能把故事讲的从容不迫。鳗鱼作为核心意象显然在隐喻男性,因此它的因嫉妒而激愤、进而受迫压抑、最终解放释然决心"如鳗鱼般去繁衍"就丝毫不难懂。今村几乎是在大声宣布"注意这里是隐喻哦",美感上因此颇显刻意。 |
|
最后,山下放生了鳗鱼,接过了桂子的便当。他的人性慢慢复位,他再次看见了人的存在,所以他才会保护桂子。他与自己和解,尝试拥抱自己和他人,桂子成为了那条鳗鱼,山下也成为了那条鳗鱼,雌雄同体,合二为一。
|
|
千叶乡下开满菖蒲的河边。形态优美的鳗鱼。精神分裂的意味。 |
|
电影学院教科书电影之一,殿堂级电影语言运用,还有美的让人想回到过去的清水美沙。 |
|
没什么存在感的鳗鱼 |
|
理解重新发生了。 |
|
很美 |
|
同样是最后时期的作品,除了以前罕见的人性外,这部比《肝脏大夫》更不像印象里的今村昌平(除了开头绝对直接的杀人戏及个别蛆虫角色),温柔(相对的)到近乎彻底的走向乐观和光明。说近乎是因为还留下了一个关于匿名信存在与否的不确定裂缝,可能很浅可能很深。这种变化应该必然与年岁有关?——不论是失去锐气,还是看透了更多(个人倾向于后者);也不见得是生出某种希望,还可能是走过了绝望的极限。7/10|@北影节资料馆胶片117分钟版,映后有质疑胶片顺序放错待考证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189235/status/3592796488/ |
|
【B+】象征比喻太刻意,但总体还是非常精彩。 |
|
除了鳗鱼恶心点 其他都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