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y meets girl 卡拉克斯的好作品,他的电影里透露着迷恋以及不受干扰的叙述力量 |
|
这虽是卡拉克斯23岁拍成的导演处女作,但技艺已十分娴熟,画面黑白对比强烈,光影运用也很得体,影音剪接等方面有戈达尔的影子。 |
|
6.0/10。至此,卡拉克斯长片作品已补完。很难想象一部处女作技术水平就如此出色:摄影、剪辑、打光、构图都是一流的,而且有着鲜明的新浪潮标签和致敬成分(影子运用明显摸仿早期表现主义),但只能说我实在太讨厌这个故事了,单调且乏味,这样奇葩的爱情观念也是我在这个年龄阶段所难以理解的。 |
|
超多的有趣情节。视为珍宝的前女友围巾实则是一个胖妇遗留的。电梯里回响着女友出轨的色情对话,凶残的女帽。马里昂巴德似的聚会。与米瑞拉交谈时的大侧脸。时髦橱柜旁割爱的缺口杯子。影印时的光影。楼下对讲机处金属低沉音的爱情独白与回到现实的简短一句话。吻戏男演员的低语求欢被聋人唇语读出。尽管是默片仍然显得喧嚣的手语老人。玻璃破碎的电话亭里突出孤单的男主。男主的讽刺误杀和全面大玻璃外旁若无人的出轨情人。 |
|
要叙述时遭遇结局,要开始时发生意外,要开口时杂音干扰,要回忆时已心各一方,空间、镜头、表情、细节,处处是联系与矛盾,但从头到尾又异常平静。 |
|
碰到好片后找该导演其他片看不一定成功。好久没看过这么闷的催眠电影了。台词是很艺术,但影片整体感觉空洞,居然有人说像新浪潮。时不时黑屏像是导演/演员掌握不了长镜头而做的变通。孤独的青春被过度稀释和夸大了。黑白片、手提摄影机、没表情的演员,还能再做作一点吗?看在是处女作份上,给个三星 |
|
早期卡拉克斯实验性好强,摄影印象深刻,年轻时的德尼拉旺好像还没有那么丑。 |
|
3.5/5 at 大光明。自恋、独语着的漫游者,遇见迷恋假死的等待者,聚会厨房对手戏,镜头依次从端坐中景、特写前后景和背后面鱼缸,配上灯光明灭,是雕刻时光也雕塑面容的电影时刻,独白的画外化和间歇的黑屏,也让人想到《广岛之恋》和新浪潮,两位演员的状态也很有说服力,但卡拉克斯没赶上战后那种时代背景,巴黎也不再是戈达尔用轮椅推轨的实景,爱情抽离出来,就呈现出某种表演性,也可以说水晶般的透明,总之有点虚无,就像桥上拥抱旋转的恋人,也可能要到《新桥恋人》,这种表演才连贯成生命的激情。 |
|
挺好 |
|
2023-7-29重看;3.5;黑白光影,美丽邂逅,悲伤结局。结尾已有《神圣车行》之味了。 |
|
刘若英《后来》的MV里,就挂着这部电影的海报。你都如何回忆我 /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 这些年来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
|
越爱越孤独。本周等看大银幕。 |
|
卡拉克斯处女作,可以的啊,黑白的画面分外迷人,女主更是美得一塌糊涂。很多很有意思的细节,比如话到关键处被背景音盖掉,各种剪辑的小把戏。他就是个爱情的怪异观察者,有别人看不到的角度。最后几分钟真是好心碎。 |
|
fuck,法国电影看多让人精神崩溃又想睡。面对秀恩爱,单身狗就要自杀?被高富帅抛弃也不会选谋杀偷盗的矮矬穷! |
|
黑白影像衬托出主角的孤独,喃喃自语的独白也尽是荒凉之感,标记了生平的地图更像是对个体的嘲讽,有缺口的杯子不过是破碎之心的象征。同病相怜的男孩与女孩并没有朝着罗曼蒂克的方向发展,寂寞终究是需要独自去面对的,没人能化解,也没人能填补,最后只能沦为悲剧。 |
|
男主好丑,女主好美,关之琳有木有? |
|
[大光明1厅 4K修复版]莱奥·卡拉克斯才气四溢的处女作,“阿历克斯三部曲”之首。1.一部浸泡在星夜、幻梦、失恋/错爱与死亡中的电影,唯孤独与破碎永恒。2.一场巴黎边缘人的漫游之旅,与形色各异的浪游者偶遇:河边拥吻旋转的爱侣,落寞者,老人,新生儿,怀念默片的聋哑放映师,与弟弟每晚心电感应直至因遗忘与异国车祸而止的阿姨,兀自沉迷弹珠台的大叔。3.一段段时而疏离时而狂热的恋人絮语,坦诚而破碎得犹如梦话:我从未尝试实现自己的好梦,只是不断重新梦想它们。4.一串串新浪潮气息的元素散溢在片中:独自疯跳踢踏舞,致敬[法外之徒][狂人皮埃罗],跳切,预表式的交叉剪辑,让人眩晕的声画分离,插入的黑场与叠化的想象凝视。5.人生大事件地图,剪刀,格子巾,水晶球,豁口杯,玻璃碎裂的电话亭。6.收尾妙绝:拥抱致死vs仰望星空。(8.0/10) |
|
卡拉克斯先生,您是不可能拍出糟糕的电影的。您是外太空来的怪客,出现在人间也不过是羁留,烧坏了夜空也烧坏了邻居的房子,你是马戏团的俘虏,只效忠于爱情,如果你的血液里还剩一颗行星,在巴黎的河滩沿打转,那它的名字只能叫做,诗。 |
|
作为卡拉克斯的首作,继承了法国新浪潮的文学传统。有很多通过隐蔽的跳切或短暂的黑场而形成的伪长拍镜头,虽然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思绪的中断,但更像是实力不足而做的妥协与调和。各种随心所欲的音画设计与不着边际的对白,象征着游离不定的感情关系。两位面临着共同精神困境的青年在此相遇,于流水声与星座之下得到了解脱。不过很多地方我实在connect不到,大段大段的台词无法与我产生情感连接。男主在河边看两个人一边亲吻一边转圈圈,想到他们拍摄的场景就觉得好搞笑。 |
|
安静的时候一句话没有,说起来的时候停不下来。法国人拍这种片子真是手到擒来。可是我昏睡起来的时候也是挡不住的困。像是意识流地跟随人物,到哪里故事说到哪里,杂七杂八,却没有一个可以看得见真实的灵魂,空有一副躯壳。2.7 |
|
沉默與笨拙的世界 |
|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一刀捅进肚。 |
|
显而易见的是,卡拉克斯的处女作《男孩遇见女孩》继承了法国电影新浪潮强大的影像/文学传统,其源自戈达尔影像系统中的强间离性与声画分离手法与战后欧洲电影普遍的存在主义式琐碎/意识流叙事,在这部处女作中以一种纯粹私人化的表意逻辑——以突如其来的黑幕切断人物瞬间思绪、以聚焦/失焦进行对人物瞬间状态的捕捉、横移镜头展现出的客观韵律——构建而出。现在看来,卡拉克斯似乎才是“电影作者”的最佳代言人之一,其作品序列中所有的人物、动作、情境、状态、语言自始至终保持着内在连贯,它们成为了《Holy Motors》中的有机构成元素,完成了“作者电影”最终意义上的融汇。 |
|
“有声的默片”。獨樹一幟地描繪對情感某個切面的精准體驗。這部導演首作在刻畫傷害、燃盡的情感外,顯示了對聲音與話語的執著:電話、對講(聽不見說出的字眼卻聽見內心真正的話語)、偷聽到愛人與她情人的對話、房間隔壁的吵嚷、同時發出的聲音、踢踏舞、聾啞者的語言,等等等等。但它們都是那麼脆弱,它們所展示的情感在於承載的時刻本身,而與內容無關。 |
|
上海大光明。听到有人睡着的呼噜声了…… |
|
谢谢你救了我
谢谢你救了我
然后 你死了 |
|
你们爱得歇斯底里,却对过去心有余悸。
|
|
那年法国电影节最后一天 |
|
结局太搞 拉旺和人兽杂交那玩意长的像 |
|
很好,睡得很香。谢谢法国电影。功德无量🙏 |
|
好難看的電影 好做作一男的#法國大師展2023 |
|
#法国电影大师展# @大光明,意识流青春片,可以多么鲜明的感受到阿伦雷内对卡拉克斯的深刻影响,方方面面都极为匠心考究,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常见的主题,全世界一样的青春的阵痛、苦闷与忧伤,还有一样的承担的社会压力:“生活成本疯涨,生活质量不涨”;许多可爱的迷影小招,许多对电影的爱,蜜蕊拉之口说出了我们影迷想说的,我们都猜得出你的电影会是什么模样;如同有个缺口的茶杯,牙齿有点瑕疵的蜜蕊拉,青春确实不完美,然而它的不完美正是它的美丽——尤其是在导演的妙手之中,不过是换个角度调整下光影就能解决的小瑕疵 |
|
谁也无法逃逸,必须全力以赴的投入并享受这场疯狂的灾难~拍给所有以爱为食或似曾拥有的男孩女孩 |
|
广岛之恋+堤 |
|
TITA TITA TITA |
|
自恋的狂是这样的 |
|
自转是独我的,公转却是无我的。物理上的“遇见”直到电影过半都未曾出现,交叉蒙太奇却早已让他和她数度相遇:房间里独处的失落与寂寞,音乐响起时舞步翻飞,落地窗里反射出的另一边脸,和灯光在墙上投出的巨大黑影。是视觉的印记牵引着他穿过人群找到她,也恰是这样的遇见,让他们注定永别。 |
|
女孩遇见男孩,男孩爱上女孩。当全世界最孤独的两个心灵相互碰撞,激起的阵阵涟漪怕是让最耀眼的阳光都黯然神伤。各种随意的音画跳接,各种不着边际的人物对白与站位。卡拉克斯把玩光影的魔法,曼美精致的纯粹爱恋亦然不止凡俗。|脚踏星空起舞,夜伴良景独步。即便相同寂寞,我们也未能携手余生。 |
|
这片可以当喜剧看,从头笑到尾,里面的诗是导演自己写的吗?果然是非理性无意识,导演估计不怎么读古希腊哲学,但是又很想表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可惜诗里写的全是身体,真是茅坑里做爱啊! |
|
男孩的“爱”太幼稚了,最后还害死女孩。大光明夏天看电影真的热死人 |
|
丑男年轻时似乎没有那么丑,而美女一直很美 |
|
我们的主人公有给周围招惹不幸的特殊体质,由他不借助交通工具就能一溜烟从电话亭赶到女主人公家来看,他应该是巴斯特·基顿的后裔。只不过,他有隐身的天赋。比如,把信封塞到挚友家门缝里,即便门忽然打开,给他戴绿帽子的前女友也看不见他,或者为了寻找自己偶然发现的女性目标,他在走道凑耳倾听每一扇门后的动静,轻轻打开轻轻合上,却没人察觉。这样的人容易成为犯罪者,可是,他是没有主动杀人的勇气的窝囊废,只敢把自己未遂的伟绩记载在房间一面墙的地图上。这样一个人,谁还记得他的出场方式是从远远的阶梯上走下来,相比之下,他挚友在河边转念珠,或者一个女人驾驶前窗破了个窟窿的车,或者女主人公坐在巨大的玻璃落地窗前,都远比他有魄力。开头捡着条围巾以为是前女友的信物,结尾用它掩上口鼻,这种滑稽在一部非喜剧电影中转化为卑猥。 |
|
oh no 睡着了噜—-醒来女孩说:我刚刚做了个噩梦—-再次睡着—-醒来看到了致命拥抱… |
|
我最喜欢的作品来自Leos Carax!我看完后激动得不行. |
|
你真美 |
|
分手在牙刷杯里放张纸条,写上“我离开你是为了忘记你”——这不叫“做作得要死”,这部电影才是。 |
|
一眼就确定了,拿来拉片! |
|
黑白,却美得~~ |
|
寂寞者的问题,在于他们从来都不是独自一人… |
|
以后见卡拉克斯则绕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