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罪有应得的父亲,永远正襟危坐在荣誉那边的母亲才更像一个魔鬼吧 |
|
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手提拍摄很奇怪,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部Dogme95电影。剧本很强大,但可能因为下载的版本原因,扩大了观影的不适感。但还是对导演新作狩猎充满期待。 |
|
本片是第一部遵守道格玛95“纯洁誓言”的电影,也是温特伯格成名作。影片撕破了一个表面高贵光鲜家庭的遮羞布,将不堪的家丑赤裸裸示人。俯仰偷窥多视角的手持拍摄完美契合了这个躁动不安、暗潮汹涌的故事。剪辑粗粝随性,三兄妹浴室寻宝的交叉蒙太奇精彩万分。一部张力满满抓马不断的佳片。(9.0/10) | 2025.2.22 上海影城重温,可能也是在大银幕上看过的最极致的手持拍摄+跳切快剪的电影&画质最差的长片之一(毕竟是用当时的Sony DV直拍再放大印制成35 mm胶片)。道格玛95的吊诡之处也在于,为打破旧有电影陈规惯例而新制定了超级严苛的十条写实主义拍摄规则,但最终道格玛95的寥寥几部电影几乎都破坏了自己许下的“纯洁誓言”(本片不明显,但那几个“幽魂视角”镜头八成可以算入)~ |
|
加强升级版《雷雨》。尽管Dogme95实在无聊透顶,但很难不给这部片子打个5星啊。 |
|
在瑞典、丹麦这几个北欧国家,我甚至猜想凡是有纳粹背景的家族常有父亲性侵自己儿女的行为,他们甚至把这个当成一种为人父的权利,好比【龙纹身的女孩】里的那个纳粹家族。那一个晚上一场热闹的家庭庆典成了一场家变,家丑被导演处理成了一个个连环炸弹,彻底撕掉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 |
|
Dogme95真的生猛(拉斯冯提尔和温特伯格都是金牛),能把这么classic的剧本拍的倍儿带劲,剪辑太不讲理了简直就是把观众一把推在墙上赤裸裸的耍流氓,摄影也非常爷们儿,金牛男可真是法西斯。四星半,剧本太无懈可击否则我会给五星的。 |
|
Dogma#1,第一部用迷你DV拍摄的电影,反叛父权。虽规定抛却形式,但在机位的选择上格外用心。几处监视器视角及鱼眼镜头给人强烈的窥视感,高至天花板低至地面的摄影角度加强了幽灵视点的怪异,让自杀去世的双胞胎女儿Linda始终保持一种疏离的在场。最后烛火熄亮间插帧,浅梦中死去双胞胎的召唤,再填几分鬼魅。不太信服的是过度破碎的剪辑,既然选择使用DV还原现实感,为什么还要反复切角度将时空的连贯性打碎呢?3047 |
|
Dogme 95的作品,晃时间长了也不错,不过还会觉得用古典拍法,变革和反讽的力量会更明显。牛逼的还是剧作本身,以一种传统的家庭故事做派入手,不断解构和演变。 |
|
Dogme1。比较少被提及的一个点是Dogme95是最早对数码影像进行回应的艺术电影运动,而在对数码摄影机手持优势的极端运用之外,Vinterberg也同时乞灵于欧洲电影传统的两大脉络:实景、同期声、无音乐、时空连续性的极端现实主义,以及非连续性的蒙太奇(两者或许存在内在冲突)。借此Dogme将自身与同期好莱坞数码电影(科幻片为主)的奇观路线区分开来。 |
|
还没看到过国内真正反思二战与人性的电影,场面不用漫山遍野地逃荒那么大,时间不用连绵几十年,一天一家人足矣,期待能有人破冰。 |
|
又看,再次感慨牛剧作神剪辑。很多人认为不晃更好,伯格曼也是这么说的。但我觉得晃得很好,有必要晃(除了鬼魂视点这个动机,你不能否认摄影机架好,演员就很容易端起来油起来,而这里演员的松紧适度,对不可预知的摄影机有一些不知所措的状态非常有感染力)就是画质太渣 |
|
剧作太神了,即使不是Dogme95的片子也会很赞啊。没有流于简单的家庭情节剧,寓言性很强。剪辑是这部片子里最亮的部分。 |
|
天主教的北欧滋生了像伯格曼和托马斯·温特伯格这样的对性和对偶婚姻的平衡与“纯净”有着极端感受的文化,正是因为把性视为罪恶,把肉体视为堕落的象征,所以电影中漂浮着对人类身体的管制,通过家庭制度、现代法律、亲邻关系的全景敞视监禁,人的兽性被规训起来,由这种压强所产生的变态行为也格外令人怵目。一个有趣的对比:帕索里尼就几乎不会在这个意义上处理乱伦的题材,即使是《俄狄浦斯王》和《索多玛120天》,也是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 |
|
名为家宴,实为家变,热闹喜庆的寿宴变成残酷人性修罗场。锦衣玉食背后的肮脏,歌舞升平之中的丑恶,众人试图装作无事发生,但终究如鲠在喉,那一份所谓名门望族的体面,都是自欺欺人的谎言。道格玛95宣言的首作,以粗粝而自由的影像,诠释着来自北欧的生猛。用一场寿宴引出家族性丑闻,眼看他大宴宾客,眼看他人设崩了,剧本写得太好,如果换成宫斗戏一样精彩:当朝太子怒骂昏君,满朝文武逢场作戏。寻宝游戏的交叉剪辑石破天惊,大儿子如假死一般睡去,妹妹故作镇定实则心如刀绞,小儿子在浴室中重重摔倒,昭示着三人的心境,也是对人生巨变的预言:拼死一搏的决裂,摇摆不定的焦躁,失去父权庇佑后的失望。无处不在的鬼魂视角为故事添加了一丝别样的温情色彩,姐姐就算死了也还是同样牵挂着弟弟的安危。如果不是这糟心的画质,几乎可以五星奉上。 |
|
首部Dogme95,表面规矩得无可挑剔内里奇思堆叠的制限反利用,尤持拍特点被凸显至强烈却超现实的在场感.若真有个手持DV赴宴的存在,那必是带着冷彻洞察力和空无悲哀的幽魂.内幕的极端将戏剧化程度一并带高,但却像是投影,敛回原点就是实态.摊开的真相前,亲近与自私点燃的虚伪依旧毫不自知.剪辑凶猛而又平衡 |
|
4.5;一场家宴分成日场和夜场,白天上位者冠冕堂皇围看年轻人献祭的盛宴,夜晚底层边缘者联手暴动推翻国王,这是一次以血泪和生命代之以硝烟的战争,注定是要父权和神权退位的战争,教义和规训捆绑的漫长黑暗已然过去,他们要从泥土里生长出来,从被绑的林中走来,登堂入室。
手持的晃动契合混乱,偷窥的视角加持秘密的气氛,俯视视角很明显是幽灵的视线,缺席的妹妹实则一直在场,她是“暴动”的缺口和源泉,也是见证者;寻宝蒙太奇很有张力,一声巨响将三条支线迅速汇合;剧本行至一半,实则出现了某种悬停,因为往事开始出现“罗生门”,但就在那一刻剧情已然越过分水岭,在座的衣冠楚楚和观众已然明白真相,这不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神话的破灭。 |
|
Dogma95,手持镜头之下的家庭宴会上是伯格曼后期克制,低语的家庭心理剧的反面,在《家宴》之中,大广角镜头将空间抽离,变异;而“舞台”之中的戏剧化人物往往本能的携带着一种速度眩晕。这意味着Dogma95是一种混杂着维利里奥“竞速学”的巴赞主义,摄影机同时具有了肉身与幽灵的双重性质。
《家宴》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家庭哗变,令传统的家族关系在一场宴会中解体。被偷走的车钥匙令他们如同布努埃尔般滞留在这里,温特伯格尝试在一种粗糙,有如监控录像的俯瞰视角之中令幽灵影像回归,由于这一运动本身的限制,Christian在深夜的弑父狂欢中从森林中返回,他的到来取代(或附魔)了已经死去的女儿,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以及不安的电子声音之中重新显现——一如她通过信件,符号成为宴会的闯入者。 |
|
看上去波澜不惊的家庭宴会,随着一次次敲打酒杯行致酒词,新状况不断发生。舆论被动的长子最终反败为胜,让道貌岸然的禽兽父亲名誉扫地。值得一提的是家宴中的群众被刻画的十分麻木不仁,总是窃窃私语然后若无其事。Dogme95的画质有些折磨人。 |
|
亲密而又疏离的流变(上帝)视角在私人以及公共空间里缓慢攀爬或肆意飞行。偌大的聚会上不是人与人的相敬如宾而是彼此之间的相敬如冰,温特伯格的《家宴》正如拉斯的《狗镇》一样生猛而直接。这个两个天才型的反叛者都在剧本上显露出他们自然而外溢的才华,但二人在叙事的语言和形式上却也沾染了过多“失败者”的戾气。“众声喧哗 总是艺术又失败了 艺术的胜利都是静悄悄的”,木心明审。于是接着说“惊世骇俗 就是媚俗”。 |
|
太赞了!看的英文字幕居然还能那么喜欢!丑恶的家族秘密和各种抓马最精彩了!这估计是最不闷的Dogme电影之一吧!几处神剪辑和摄影亮瞎眼! |
|
大元旦的看这么压抑的片子,别说片子里参加宴会的人了,观众看着都如坐针毡。29岁的温特伯格好不血气、泼辣,这脾性一点都不比拉斯冯温和。如果《秘密与谎言》只是家庭小抑郁的话,《家宴》就是重度精神分裂了。 |
|
Dogme95的一号作品。
灵感来自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也有孩童的游戏,日常质地的幽灵,分不清的谎言和真相。但本片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投出焦躁挑衅的目光,在真相大白前一直保持着心惊肉跳,观众正像赴宴的宾客,想离开却被拿走了钥匙。
不是这样上蹿下跳的DV,就没法窥探到潜藏的真相。画质很差,晃个不停,但不影响流畅和清晰度,也是歪打正着的印象派,有不再假装接近/表现真实的共同内核。
兄妹重聚更像一群嬉闹的孩童,一个自杀的孩子就是一个被杀死的孩子。Christian最后皱着眉望向父亲的背影,这场斗争并没有什么赢家,只是结束了 |
|
Cinefan一二三月道格瑪95專題@ HKAC|4.5,看前只知道是家庭抓馬故事,沒想到如此沈重。非常好。走出影廳恍如隔世。另外認出了很多《狩獵》的卡司成員,原來都是溫特伯格老班底。給今天三套片連映開了個非常強勁的頭。期待之後《白痴》和《黑暗中的舞者》。 |
|
1.5 / 相比温特伯格,拉丝冯提尔确实是天才。视听的探索过了不到半小时就差不多停止了,剩下一个多小时无非是看一个既不需要理解人物也不需要感知情境的爽文。实际观看过程的最大趣味是想象假如《小时代》拿这套视听拍会多好看。 |
|
这是首先是一部在美学意义上做着艰难跋涉的电影,其次才是充满道德紧张的伦理剧。揭开上流社会伪装,在几乎封闭的空间中完成一场戏剧性的弑父并非其最厉害的地方。Dogme95是对于形式反哺内容可能性的可贵探索,而《家宴》用刁钻的角度、凌厉的剪辑和无处不在的推拉晃动,完美地完成了这一实验。 |
|
15th BJIFF 第二部
不管是Dogma95的首部电影对于影史的意义还是故事本身都值得五颗星,无与伦比。
仰视、俯视、隐藏偷窥式拍摄、大特写…画质极为粗糙,拍摄剪辑也极其狂野。
最直观的震惊在于一家子人大声齐唱着辱骂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纳粹歌曲。也想起来了片中片外都被不断提及的法西斯主义。
一天之内哥哥、妹妹、父亲三人先后五次打破平静又被众人与自己粉饰太平,回归暴风雨后的平静,从始至终都好像一切是梦是假象。
不管是母亲的作为,还是群众的熟视无睹和装聋卖傻,以及全体的偏见大合唱…都让我想起了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默不作声允许发生从来也都是加害者。 |
|
#CC# 4.3分。原来是《狩猎》导演,很喜欢。开场兄弟相见后,手持镜头以躁动、随意的方式随着兄弟进入一场(追求)体面的家宴确立预感。起初甚是威胁的小弟Michael西部片式的直男狂躁,很快作为一种稍难驯服的男性气概化作“提裤见父”的俯拍镜头无害化;然后真正的躁动不安才开始指向这个体面结构内隐忍的承受与逃避者(剩下三个兄妹,又或者包括厨师、女仆、Michael与母亲)。临近尾声处通过手持加剪辑创造的Christian与Linda幽冥的相逢(当然好像伴随着他和女仆Pinia床笫之欢)是特别动人的影像。 |
|
剧情张力爆棚的电影,这个看似团结友爱的家庭其实如影片的镜头一样浑浊和肮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和羞耻的一面,只是又怎能破坏一个家庭的美满呢? |
|
说出口仅仅是斗争的开始,但胜利后也是旧秩序的延续。像昨天拍成一样崭新,永远充满让空间爆炸的能量,凝固着Vinterberg二十代的天才,Anthony Dod Mantle跨时代的摄影。伯格曼的骨,布努埃尔的魂。 |
|
如果有人能结合布努埃尔和维尔托夫 那就是一种新风格 温特伯格 |
|
【B-】还是接受不了这个导演的风格。但是剪辑真是厉害呀。这个剧情应该去豆瓣“直播我身边的皇家极品”小组 |
|
这么个家庭撕逼大戏加上dogme95的风格,简直绝配了。而且这部虽然dogme手法,但镜头不论是晃的还是摇的都很赞啊,很有乱中有序的感觉,刚好又契合了故事氛围! 8.9分★★★★☆ |
|
每个家庭都有它自己的秘密,一样致命。客人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其实别人再怎么乱,与自己无关。Dogme 95的第一部电影,数字拍摄,真实代入感太强。 |
|
一场对抗父权的游戏,而父亲的权威来自上帝。这么看道格玛主心骨还真是双枪姐妹花,温特伯格学院时期的才华甚至在冯姐之上,让我不禁想嗑一口年下(你他妈)。我算是大彻大悟了!冯姐的女权竟然实实在在就是女权,不是什么性别平等这些虚头巴脑的逻辑,而究其本质仍然是捣毁权威,朝伪善大吐口水。“有时候把水搅浑不是什么坏事,你站起来,环顾四周,在众人前说「爸,妈,你们不是好东西」”。 |
|
只能说,这个Dogma #1实在是太凶残了!剧本惊人、完美,解构无懈可击,剪辑粗粝、野蛮却vital and alive,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这部电影了——看完我脑中一直转着“卧槽”二字。四星半,这画质真是太挑衅。 |
|
丹麦地方富绅举行周末家庭聚会,为了庆祝六十岁大寿。他的儿子与媳妇、女友与男友,几位亲友齐聚一堂为他庆生。原来该是融洽的热闹的晚宴,却笼罩诡异的气氛,仿佛两周前自杀的女儿阴魂犹在。岂知早逝女孩的双胞兄弟击杯起身发言,控诉父乱伦并谋杀女儿,引爆席间争议对立。这群人不得不先发制人…… |
|
温特伯格的导评很有趣。他强调编导要能够defend剧本里的人物,维护人物言行的合理性,此乃真知灼见也。在Dogme教条约束下,温特伯格的创造力惊人,自己cameo,烛光展示梦境,水中字幕配八音盒音乐。本片摄影师竟然是多德·曼特尔,难道他拍出《末代独裁》《贫民富翁》那种色彩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
#上海影城SHO#没想到不到三十的温特伯格比不到三十的冯提尔精神状态更加岌岌可危。1.Dogme95上来就是这样的片太惊世骇俗,仿佛在看更加电影化版本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其中的真真假假与幻想现实悬浮更甚,伤害也在物理意义和心理意义上都得到了扩充,荒唐故事的外壳下精巧无比的剧作。2.剪辑简直乱飞,以浴室三线交叉段为甚构建出了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优秀的情感蒙太奇。3.日夜交替后的权力关系反转造就怪诞黎明,兄弟父子轮番上演一出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只有女性从工具挣脱出来戳破了一切的虚浮,赞美这样的设计(排除蛇蝎般的母亲)。4.手持摄影对混乱度的塑造,幽灵视角对偷窥戏的描绘,车钥匙对父权的隐喻。5.从夜幕森林里安然走出赴宴,绝美。6.蜡烛,呼喊与细语。7.敬,我的杀人犯父亲。(9.0/10) |
|
非常喜欢!跟奥特曼《婚礼》异曲同工,但是更狠;剪辑太好,精准狠辣;DV画质和手持的纪录式质感特别适合这个题目,作为Dogme#1真是完美。收尾一度觉得有两处很好的结束点,但事后想想现在这个有更多意味也更实一点,也很好。|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photo/2698325918/ |
|
在第93届奥斯卡奖公布提名前刚好计划观看这部《家宴》,提名结果公布后,看到《酒精计划》提名最佳国际影片、托马斯·温特伯格提名最佳导演,就想等颁奖结果出来后,如果《酒精计划》有拿奖就观看《家宴》当做纪念,今天为此而来观影。—— ………爸又开始强奸我了,在我梦里也是,我再也受不了了,我走了。也许早就该走了,我知道这会使你的生活黑暗无光,Christian,我打给过你,但我知道你很忙,我只想告诉你别难过,我相信另一边会是美好而明亮。说真的,我很向往,尽管我有点害怕,害怕走后没有你,我会永远爱你。Linda → ……我也知道了...我对孩子们做的事是不可原谅的,我知道你们所有人...特别是我的孩子们,你们会恨我一辈子,但你们永远是我的孩子,我一直爱着你们…… → 你讲得很好,爸,但现在请你离开,这样我们才能吃早饭。 |
|
#Alfie 非常漂亮。所有的室内宴会戏都很精彩很紧张,人物关系很精妙,最终融化伪善的是死者的爱和告白。深夜里兄弟姐妹和朋友的宴会多么美好,光线用得特别漂亮。鬼魂的梦中告别也很动人。剧作无懈可击。 |
|
4.5,道格玛九五第一部,一个宴会上,家丑被撕破,剧情紧凑,情绪一直绷紧,内容与形式很好的配合,虽然期待CC修复版,但或许这种dv质感才是本片的一大魅力。 |
|
看得太痛苦了,最后哭到差点被眼泪呛到。一开始手持摄像看得我又开始头晕恶心,但剧本特别扎实一层一层,演员表演也特别细致精湛,没想到又是一个讲性侵的故事,但起码有了结局,只是我不知道如果发生在女人身上还能有这种效果吗想到这里又感到一阵悲哀。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强奸犯爹起码得配一个超雄男宝才能稍稍撼动一点厚如城墙的脸皮。 |
|
故事的牛逼和那老头的淡定程度都是令人瞠目啊。。。其实并没有很晃,但DV画质有点略差啊 |
|
马克尔至始至终如同疯狗一般的存在,家庭守护者,当父权符号倒塌后,他接过了接力棒,这就是所谓的篡位(两者的疯狂也非常相近),当父权形象倒塌后,畸形的是在借着对凌达的思念,姐弟一家人重新在大环境下组成了新的“小”家庭,家宴是权利取代,更是分化;他不是家庭伦理片,而是探讨人本性的作品。 |
|
第五十一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
|
和谐重要,还是正义重要? |
|
最著名的Dogma95之一。整部电影充满诡异的机位和变形的镜头,配合凌厉的剪辑,让全片在形式上呈现出呼应主题的扭曲感和碎裂感。其实故事并不算新鲜,但是剧本非常出色,一气呵成,相当震撼。这让人如何能不期待托马斯·温特伯格的新作《狩猎》?
|
|
富豪过60岁大寿,家族人员到齐祝贺。席间,长子第一个起身发表祝辞,大概意思是小时候,爸爸洗澡的时候最危险,有次他脱光了,拉上窗帘关上门,让我和姐姐(两个月前已自杀)也脱光,把我们放在绿沙发上,然后强奸了我们,嗯,就是这样。这是影片开头部分... ... |
|
让人浑身发麻的影片,摇晃的手持丝毫不影响观众对故事冲突发展的好奇,比导演后来的《狩猎》更令人匪夷所思,只是有点不明白:这些宾客怎么经受得住打击的啊?内心好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