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未来”如果也这么拍,我应该不会意难平了吧。作为BL漫画改编的电影,最现实主义的情节其实是跳楼。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在异性恋霸权的东亚社会换来一个“威尔与格蕾丝”的结局。多一颗星给神尾枫珠,想看他和西岛秀俊(此处省略500字)... |
|
还是剧版更细腻,角色心境更立体。作为主角,神尾枫珠没有金子大地那么入戏。三浦同学体育馆演讲那场戏依然感人。感觉Anna还是更适合跟女生doi(如果是木村愛的话说不定已经把跟安藤交往的大叔杀掉了…… |
|
我不了解一个男同喜欢上女生的概率有多少 但从电影里看出的 安藤同学从压抑自己到拆下围在身边那堵墙到可以和周围的人融合 是个自我和解的治愈之路。不过电影讲的不是同性恋该怎么被认可 内核而是更深一层的如何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内心。安藤说了句“西瓜树”就从窗户跳了下去 毫无犹豫到同学们甚至都没时间拦他 就犹如他的三观里不觉得喜欢同性是有问题一样决绝 有问题的不过是这个不接受他这份真诚的社会 也像三浦同学最后讲台上承认喜欢BL 我们都知道承认自己不普通是需要勇气 但如果勇于表达的内心却也举步维艰 那就真的是社会的悲哀了。 |
|
喜欢BL的少女与囿于性向苦苦挣扎的少男相互治愈的故事。受心理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逐渐完成从自我迷茫→厌恶→和解,并从中引发青少年对LGBT群体的探讨。岛国拍这类题材还是有一套,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戳中人心底,女孩子真是世界上最温柔的生物了。她喜欢的是,BL以及他;他喜欢的是,男人以及她。 |
|
披着一层耽美的糖衣,日影倒是头一次认真的探讨了“腐女眼中纯意淫的bl恋情”、“现实里不得不遮遮掩掩的txl”、以及“直人眼里政治正确的想当然理解的txl”一直以来是三个完全彼此区隔无法相通的世界。不论如何能够被允许公开讨论本身已经是大的进步,安腾最后能够坦然面对自己也是要感谢这时代确实在往前。ps:看着TSUBASA一路从元气少年变成如今满脸叔味真的是时代的眼泪啊,还有电影里也说了对gay友善的大都是女性,请优质男们不要再骗婚了哦。 |
|
“如果你到了BL星 记得叫我”,女主角是天使嘛,真诚、坚定而富有同理心。礼堂里的演讲本来会显得青春期伤痛,但山田杏奈发挥得很好,对人坚定的期待,要帮助男生突出重围。也庆幸没有话题上的避重就轻,同志高中生塑造得有这个世代的代表性,试探、想要拥有更多,到不害怕告别去成长,神尾枫珠形象也加分 |
|
“总是有摩擦,才会有改变。”青少年性倾向的不断试探,总会有人在青春时候因为自己模糊的性向有过迷茫,就像少女喜欢BL,就像少年觉得自己不是同性恋,未必大众的审美才是世界,大部分时候能够正视自我,且勇敢的去表达,喜欢你的人,从不会畏惧你的身份而离开。 |
|
像直女爱上gay这种剧情,为什么每次都要刻画gay多么不容易多苦,然后直女就要去理解他开解他,她自己的感受呢?这种题材为什么每次重点都在男的身上,,,上一部腐女和gay告白也是这样,麻烦也写写同妻的不容易(详参台影《谁先爱上他》) |
|
蛮好的。自从山田杏奈大杀特杀之后我看她演什么都很从容不迫,上海再封下去我的头发也要和男主差不多了 |
|
★★★☆ 表彰大會後,學弟來和安藤道歉,並且坦白自己也是同志,看到這兒時,忍不住讓我想起我在大學畢業晚會上台領獎時出櫃,晚會結束後,一個學生會的學妹特意找來給了我一個擁抱,擁抱時她輕聲在我耳邊說“我也是”,我用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背。輕小說改編,始終對於現實的觸及有限,不過也編織了一個美好的謊言,那一切都發生在另一個無人會懷抱惡意的星球。 |
|
6.5/10。跳楼前是四星水平,跳楼后是两星水平。导演是宽容的,但他处理不好"温柔",这可以说是大多数日本导演的通病,会疼痛青春不会与自己和解,所以是枝裕和是宝贵的。她喜欢的是BL,而不是作为同志的我,两个人都在自欺欺人,我也在欺骗自己。神尾枫珠的颜值在这里成了阻碍,一看就是校园风云人物啊。想到之前看过的一部剧《腐女无意间跟Gay告白》,那部情感处理更好。 |
|
腐女才是最有眼光的。 |
|
太梦幻了些,导致有点儿枯燥了。山田杏奈和山口纱弥加是真美。 |
|
以为是走搞笑耽美路线,结果故事感觉有些现实。★★★☆ —— 安藤纯:我为此一直困扰,这会不会是搞错了?我哪天也能喜欢上女生?我自己才是最期待的。我十分厌恶喜欢上男生的自己。就连结婚给你看看外孙的样子都做不到。我想拥有幸福的未来,我没办法停止想象自己会在将来在某间公寓孤独地离世。即便如此,即便如此,假装自己喜欢女生,拼命配合别人,拼命配合着别人过活,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为什么我还活着?… → 三浦纱枝:…他说他会帮我隐瞒我喜欢BL的事情,但是我还是很担心 就跟前辈说了这件事,我们采取了把他拉入伙的做法。那天 我喜欢上了他…我明明希望全球的男性都是同性恋,但是唯一不希望是同性恋的男生是同性恋。…最初可能是因为他是男生才喜欢的他,现在是因为他是这样的人才喜欢的他。所以,他能活着真是太好了。…… |
|
日本电影和世界太脱节了,好的那种算是有特色,坏的就是磨唧到死 |
|
3.5
感觉好像节奏有点慢
过于细腻
最后一句话我挺喜欢
我还是先待在地球上吧
|
|
十年TTL,我不能不能不能接受今井翼嫖男学生还有床戏😱 这对我来说是恐怖片 |
|
明明是个童话故事,却看得泪流满面。最喜欢的画面是男生找女生要bl的漫画;女生抢话筒向全校公开自己是腐女,以及最后,女孩喜欢的是bl和男孩,男生喜欢的是男生和女孩。无论发生什么,总是需要向前看的勇气。想起“一人食”了,又开始想哭了……希望他去了bl星,那里他可以幸福开心…… |
|
3-,题材加半星 |
|
拍得还可以,但这个议题的讨论在日本显然还是太落后了。 |
|
3.5 平行宇宙里的《盛夏未来》aka 陈辰和郑宇星如果真的从电影开篇就开始交往....会发现陈正道之所以能拍出轻柔简单的影像,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绕开了一些繁杂的“真问题”。这部电影选择直面了,就是个别时候有点用力过猛。 |
|
包装在同性恋乌托邦故事框架下的细腻真实和残酷。山田杏奈是什么LGBT友好演员啊www |
|
叶公好龙幻灭童话表象,内中的自轻自贱与自欺欺人早牢牢操控己身迷失路口。爱能随意讲出口,疤抹不去烙心头。
认真直面同志和腐女互为差集的敏感议题,展现每个LGBT不可避免的社会处境和自哀自叹的人生思考。收尾沾染日式中二团圆,多少憧憬乐观的处世精神,其实,有男主的发小形影相依安然足够。 |
|
好一般,和剧版没法比,安藤纯这个角色还得是金子大地演,别人都不行 |
|
没有必要用成人的视角去评判,毕竟在少年时代我们都多多少少有一段时期,是不确定自己的“形状”的,喜欢某个人,而后才去想对方是男生或女生,而自己又想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起华语影像里语焉不详晦涩探寻的同类型《盛夏未来》,至少日本影像更有勇气。 |
|
腐女看bl漫画,已经预先带入了一个男同性恋被当做普通人对待的幻想世界。因而,这类文艺作品大部分只是对性少数群体的想象,实际上,异性恋星人很难真正去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痛苦。总是有摩擦,才有推动改变的力量。 |
|
在完全不知道卡司的情况下看的,看到TSUBASA、三浦透子居然还有矶村勇斗太惊喜了,在没有败露之前节奏都还不错,之后就戏赶戏,只有场景没有情绪。这季日剧男女主还有继续合作,西皮感还是差了点吧.. 开始觉得神尾枫珠某一些瞬间是好看的了(演讲那段,台下问的应该是睡到了吗,而不是是谁…) |
|
特别特别喜欢,让人想到《蓝色大门》。在今天看起来仍然尖锐的、存在各种偏见的,以及自认为的“试图理解”造成适得其反的种种议题,套在青春的逻辑里就如此顺理成章且清晰地被讲述出来了,同时也完全没有回避和弱化其中残酷的部分。山田杏奈至今为止最适合也是演得最好的角色。 |
|
神尾差不多也该进入下一阶段好好挑剧本再打磨一下演技了,山田连续的剧和电影发挥都稳中带惊喜,整个状态好好。电影的色调超舒服,主题也蛮戳的,确实存在喜欢耽美但对LGBTQ接受无能的腐女,世界总是不会这么简单的。 |
|
3.5 意想不到的严肃 |
|
很多地方看得很难受,不喜欢,但基于戏剧的完整性和整体很好的传达还是给了五星。我没看过从这个角度讲的故事。文学性很强
虽然完全是腐女创作的耽美主义作品,但有些细节确实是第一次在影像层面看到,比如发小每天早上掏主角裤裆,比如谈论没完没了的鉴gay话题,比如谈论工口映画的女主角,比如在约会后查看女性工口,比如主角的内心自白。前期角色们对木毛问题看似敏锐的鉴定法完全失效也可看作一种戏剧性反讽。。。。那些情感反应看上去也是真实的。
我现在对那种有着敏锐观察的真实细节格外青睐。ビーエルじゃなくてlgbtだよ。
跳楼那段很像台风俱乐部。
想起我最想自杀的年纪,也和妈妈说过类似的话
出生是世界最大的创伤。
最后的包饺子演讲结局其实算是破绽了。
这个故事感觉是波西米亚狂想曲写出来的。妈妈,我杀了个人 |
|
没想到剧情是这样发展的,有点生硬,但是看到纯和妈妈的表白,三浦在礼堂的表白,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想到曾经我对自己腐女身份感到过困惑,想知道BL和真正的男同有什么区别还去查过资料,后来发现我喜欢的不仅仅是男男谈恋爱,还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美好的感情,或许也只是肤浅的喜欢长得好看的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这才是正解)。总之,不管同性恋异性恋,都需要尊重和爱。 |
|
骗婚gay可怜,同妻就不可怜了?愿世界对异性恋好一点。 |
|
神尾枫珠不拿奖天理不容啊,大叔和姐姐通吃,绝!#重庆森林#初吻 |
|
腐女喜欢上了同性恋~基佬的疼痛青春~硬起来的喜欢和硬不起来的喜欢还是有区别的~ |
|
很fantasy,又微妙的写实,但我们需要fantasy,否则发给素未谋面网友的短信遗书就是我们的结局。虽然我并不是和已婚男搞不伦外遇的同性恋男高,但伪装自我、配合他人、否定自己获得幸福的机会、想要结束地球online游戏的痛苦,是一模一样的啊,为什么要被生下来呢(也许因为神喜欢这样的我们吧)。 |
|
虽然后半段剧情仍像当年剧版一样感动了我,但是对“美化男人”这件事的警惕心已毫无疑问地内化成了我的视角的一部分。三星半。 |
|
看过 |
|
漫改现实向,做得还是不错的。 |
|
确实有届到,虽然是一个coming-of-age story,但这个文本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跟它的前辈《三心两性》或是《喜宴》相提并论,是关于同志与东亚家庭伦理的探讨。但在已经暴露了传统家庭观如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被植入的情况下,影片呈现的还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温情,而难以做到《三心两性》那样的反叛,也是很可惜的地方。(而且从女性视角来看也太糟糕了)(退社了也能看到小翅膀真好) |
|
弟弟颜值又回来了😭 |
|
以为是量产的日式青春糖水,没想到讨论的话题如此严肃、故事的走向又如此纵深,甚至想钦点成日本版的『天佑鲍比』了。而且,电影也没有一味地划向沉重的深渊,依旧有种很青春无敌的莽劲,很喜欢神尾枫珠和山田杏奈这两位新生代演员。无论是骄傲游行,还是类型电影,它们都有一方面重要的社会意义,便是给很多因讯息量不足,处于自我挣扎、自我否定、甚至极端精神危机状态下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些知识、宽慰和勇气。不得不说,日影这次在平权上又上了一分。 |
|
真好啊,女孩子真好。明明希望全世界的男人都是同性恋,唯一不希望他是的那个人却是。前半有几场戏非常非常喜欢,但终归发展成容易被遗忘的普通故事。若是真正的和解如同电影过场一般该有多好。 |
|
相較於電視劇版,改動得不少,但該顧及的都顧到了,鏡頭構圖很有質感。多了不少男主內心獨白,有些是原作中有的OS,有些是增加的,比如距離感,應對當下的情境,適度補上了場景的轉換。電影版男主跟人夫有床戲,互動較多。好友的演員選得比電視劇好,把陽光憨直的感覺演得亮眼。網友直接用背面對話的人呈現,親近又神祕的感覺不錯。給了女主腐友男友造型師且欣賞同志的設定,這感覺不太必要。跟人夫親親被發現時,換成砸水球挺爽的,哈哈。至於出櫃事件,拿掉和小野大打出手的部分,轉而呈現被出櫃的背刺,為後續的跳樓與討論鋪陳也不錯,不然這裡跳樓可是說跳就跳了。性向的掙扎依然疼痛,不過有喜歡的朋友做後援,荊棘也能開出玫瑰吧?最後化用書名,讓兩位主角互道喜歡,是青出於藍的畫龍點睛,可仍希望保留轉學後的新希望就是了。喜歡,是沒錯的。 |
|
3.5/5 与原著书名给人的预期不同,从男孩径直走向窗户跳下去那一刻起整部片的性质和氛围就发生了改变,是有在认真探讨和展现青春期对自己性向苦恼的男孩与喜欢BL漫画但不敢承认的女孩各自关于接纳自己的故事。「为什么这世上会有同性恋?那是因为上帝可能是腐女吧。」「真希望能去BL星球。如果找到BL星一定要记得叫我。」神尾的演技放在这有点差,对角色心理的展现更细腻一点就更好了。 |
|
#tiff2021 以女性标题写男性故事 腐女子与lgbt 最终落足于无关男女的少数群体/壁を作るのは自分を守るためでなく身近を守るためなんだ/看的时候一边饿到肚子叫一边哭 太惨了 |
|
2.5/5 很多地方都快进了 还是更喜欢剧版 ED的第二段纯音乐有被戳到(啊对 神尾和翅膀还有影帝果真是一类长相! |
|
有些耳目一新的场景和现代日本校园 水族馆的玻璃墙好像很受欢迎 后半段越本以为越来越抓马的剧情却走向写实色彩 对情感的认知很理性 《初恋》 |
|
日本电影的硬处:剪辑、镜头、特效、演技…真是不入我喜爱…奈何这故事真是代入感太强、太有体会。我真的要隐藏我自己本来的样子吗?谁能发现我在隐藏。谁都不应该发现啊 |
|
拍的比剧好,很真诚很大气,多给半星。草野翔吾这导演还蛮好懂的,他对感兴趣的项目会亲自当编剧格外用心,拍杰人项目和低智恋爱剧时则很应付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