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托尼欧 Tonio (2016)

    最近更新: 2024-05-17 HD中字
    • 主演:皮埃尔·波克玛 (Minne Koole) / 里弗卡·罗德森 (Malou Gorter) / 克里斯·彼得斯 (Pierre Bokma)
    • 导演:保·范·德·奥斯特 (Paula van der Oest)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荷兰
    • 年份:2016
    • 更新:05.17
    • TAG:荷兰,家庭,2016,亲情,2017北京国际电影节,G荷兰,2010s,荷兰小说,北京电影节,剧情
    • 片长/单集:100分钟
    • 豆瓣评分 6.9 (72票)
    • IMDB评分 6.9 (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荷兰电影《托尼欧》的免费在线观看,《托尼欧》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剧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6.9分,有72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由荷兰同名小说《托尼欧安魂曲》改编,讲述了荷兰著名作家范德海伊顿的独生子托尼欧,在圣灵降临节的周日,骑着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大街上被撞倒,年仅21岁的他因伤过重不幸早逝。他的双亲伤心欲绝,深受打击。作家以安魂曲的形式,追溯了托尼欧生前种种偶然事件如何使他走向致死的车祸。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人类托尼欧和人鱼女王露西娅的邂逅

    作者:默然长风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3D

      百度云盘 文件名未知_mp4高清下载
      文件名未知_mp4高清下载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1080P

      Tonio 2016 1080p BluRay x264-MERLiNA[6.64GB ] 详情
      Tonio 2016 1080p BluRay x264-MERLiNA[6.64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Tonio 2016 720p BluRay x264-MERLiNA[3.30GB ] 详情
      Tonio 2016 720p BluRay x264-MERLiNA[3.30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由荷兰同名小说《托尼欧安魂曲》改编,讲述了荷兰著名作家范德海伊顿的独生子托尼欧,在圣灵降临节的周日,骑着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大街上被撞倒,年仅21岁的他因伤过重不幸早逝他的双亲伤心欲绝,深受打击。作家以安魂曲的形式,追溯了托尼欧生前种种偶然事件如何使他走向致死的车祸。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6.2 IMDB 6.4 蓝光
      Hedi Schneider steckt fest
      2015
      剧情片
      德国

      困境中的海蒂·施耐德

      Hedi Schneider steckt fes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结局毁了这个片。美好只是假象,在电影里就更不要给现实希望,又不是在搞公益。
      • 丈夫出轨是最美画面
      • 通过女主角恐慌症的猝发展现幽默的消失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悲喜剧。片头的色彩强烈不断在影片中淡去,伴随疾病的治疗也安排了系列新奇荒诞场景和戏剧性转折,注重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直接展现而非特效的视觉处理展示恐惧,直到临近片尾主角在药物作用下自如舞蹈才使画面重拾耀眼红色,同时让剧情产生转机。
      • 熊孩子从面相到言行都好讨厌……父母配他过家家感觉也略bt……= =
      • 老婆得了焦虑症。配乐很有意趣。
      • 海蒂你就可劲地作吧!这种作还真是“存在即是合理”…“你叫我别这样我就偏这样我控制不住自己我有病哎呀我要作得更厉害了“…可怜可气又可有道理…配乐+1 pps:幸福可以假装吗?答案见最后一分钟。
      • 有点过于文艺吧 关注内心和情绪
      • 欧洲电影一不小心就闷得要死要死的。。看得我都要焦虑了。。
      • 男主好像卡女神。。。
      • 刚开始女主人的丢三落四还是激起一些波澜,丈夫出轨是最美画面,但后来越拖越平淡,生活如此,爱情如此
      • 跟片
      • 自从看到我表妹焦虑症的表现,才发觉精神对肉体可以产生的影响。她不能出门 因为觉得自己太虚弱 会摔倒 时刻想打120,眼睛痛 看到商场会晕,家人以为她得了青光眼。走了很多医生 有的靠谱 有的离谱。等考了试 又恢复了。 看到很多评分在影片中的家人做道德评判,挺逗的。大概只有经历过 病所带来的黑洞的人 才会理解吧。
      • 又一部情感恐怖片...人自私起来情爱家庭都是个屁啊
      • #16柏林电影节# 3 | 再常见不过的自我意识觉醒题材的故事,唯一亮点是北非突尼斯当地元素比如穆斯林啊思想西化啊,开场镜头风格还以为要拍《45周年》青年版。情节单调结尾吐槽无力(男主撕完逼又反悔…逆子加渣男啊),感觉导演对价值观设定举棋不定,要不是美爆了的海景大早上挺容易睡着…
      • 德语好听配乐好玩
      • 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 莫名其妙啊女主
      • 丈夫羞于提及她的抑郁症,而是说他的妻子得了癌症。看到她那句“很抱歉我得了这个病”想冲破屏幕去抱一抱她。在她最需要丈夫陪伴的时候丈夫把她扔在一边,在她用尽全力去战胜自己的恐惧时,丈夫坐在一旁喝酒,在她好不容易好起来一些想自己一个人做一些事情,丈夫开始求欢,开始盯着她丝毫没有自由。在她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工作岗位,被领导同事有色对待的时候,丈夫在出轨。当最后片子停留在他们假装再次幸福起来一天,再回到悲伤里,幸福的最后一分钟,海蒂叹了口气。豆瓣里有没看懂的人在讲一切都是海蒂作出来的,我怎么那么想打人。
      • 如果海蒂一直兴冲冲的干什么都激情四射看问题只看到好的一面,那这个角色就过度“人设化”、“标签化”了,反而是越往后越被人生慢慢消磨,似乎一口气随时会咽不下去,海蒂才卸下戏剧性的妆,散发出人的温度。丈夫也是如此,牢不可破的婚姻是没有的,无缝的蛋是不招苍蝇的,出轨与回归都是自然而然的。
      • 这应该是看得第一部小姨夫字幕组翻得~
    • 豆瓣 7.6 IMDB 6.3 正片
      The Deep End of the Ocean
      1999
      剧情片
      美国

      海洋深处

      The Deep End of the Ocea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后面有点沉闷了
      • http://www.kangepian.com/movie/70132.html
      • 哥哥真可爱 弟弟说的也很感动 全片只记得那句话
      • 当一个家庭失去一个孩子其实这个家庭也失去了全部的爱,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还是那个被丢失的孩子原谅了大家这也让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救赎。。。相比母爱的伟大这份兄弟情更令人动容。。。PS“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我知道你一定会找到我”
    • 豆瓣 7.0 IMDB 6.5 正片
      Piata Loď
      2017
      剧情片
      捷克斯洛伐克

      小小港湾

      Piata Loď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喂养孩子和饲养刺猬一样,不过就是把苍蝇换成奶粉。葬别外婆和埋葬黑猫一样,不过就是把快乐换成悲伤。妈妈的离去不会因为转盘的结果而改变,外婆的死亡不会因为氧气的供应而复活。男孩宁愿从溪水边艰难地提水,也不想在不染纤尘的房间里不敢开门。闻着女孩的长发,听着婴儿的酣眠,这座渔屋才是港湾。
      • 中欧版《佛罗里达乐园》,混了一点《月升王国》,很喜欢最后童话式的结尾
      • 如果你不爱我我就去爱
      • 你就是拍两个孩子在荒野里追逐打闹也不会很难看的,前提是这不是导演的功劳,男孩和女孩太优秀,又有儿童的淳朴,还有一种难得又珍贵的邪魅。诚如影片一样。#2018BJIFF#
      • 失而不孤,输出爱是她获取爱的方式。这是一个纸糊的童话,经不起雨淋,但被风一吹,即可远航。
      • 有一点《无人知晓》混合《弗罗里达乐园》的感觉,两个小朋友太甜了。不负责任的母亲对女孩说,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于是女孩对捡来的婴儿也说了同样的话。结尾美得过分了。
      • 三星半。上帝创造了世界,人类发现了爱。透过孩童的眼光去看世界的荒芜与冷酷,于是看到了废墟中可爱的昆虫,冷酷背后的拥抱,假装不在意的哭泣,混乱中不断找寻的双眼。于是,世界变成蓝色的海洋,房屋仿佛巨大的鲸鱼喷出水雾。他们在这里相遇,相爱,冲进大海流浪。
      • 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别为我担心,我用快乐和智慧做伴。
      • 一部斯洛伐克电影能上院线,必须买票予以支持。工业城市的残酷童话,却使用了一种高亮低饱和的小清新滤镜。结尾那一幕太有Simon Stålenhag的艺术风格了。
      • 当他们在为猫咪举行葬礼的时候,眼花的外婆问我:那部手机是谁的?是猫咪的吗? (哈哈哈)猫咪哪来的手机!然后笑得越大声就越难过。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便离开了客厅跑回了房间。猫咪哪来的手机啊!
      • 比无人知晓还要童话,看过只有心痛,唯愿他们平安健康。
      • 像《佛罗里达乐园》一样,母亲的放纵与失责,让她的童年在荒芜中自顾自地生长。像《无人知晓》一般,母亲销声匿迹,留下她独自过活,几近自生自灭。像《九三年夏天》一样,感受不到爱,生活空洞而暗仄,湮郁而孤寂。像饲养刺猬一样,试着去养育两个婴儿,释放出自己不曾真正得到的母爱。深爱着母亲,心里有着无法被满足的空缺,想要以此证明,如果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名母亲,将会释放数倍于自己所得去疼爱自己的孩子。莽撞而不拘小节,心里却是柔软且千疮百孔。于高台纵身一跃,猛烈冲击,被水紧紧包裹,这便是她的生活。
      • 1+1<2的《无人知晓》+《佛罗里达乐园》 葬礼→日晒机(《死神来了3》可是我的蒙太奇启蒙……)衣服堆里的小女孩两个设计很赞,收尾的超现实算是不功不过吧,有点过于梦幻了。
      • 仿佛无人知晓 仿佛月升王国 仿佛弗罗里达乐园 但在童话感觉背后的却是残酷现实
      • #1st HIFF# 17年柏林水晶熊(最近几年水晶熊都不错啊!),转遍中国各大电影节。确实不错,拍出了童年的漫长、无聊和想象力,斯洛伐克版的[无人知晓]加[禁忌的游戏]。结尾启航的船屋确实堪称高光时刻。摄影好真是能解决很多问题。
      • 一个有着不负责任的妈的女孩和另一个小男孩抚养两个婴儿的故事。 电影博物馆匈牙利影展,又删减了5分钟。
      • 画面干净纯粹,焦经常收得紧紧的,前后景分明,质感上想起之前欧盟影展的那部片子,名字忘了 =..= 小清新。不知美丽而超现实的寓言背后,真实事件是如何收场的。与母亲受外祖母影响而无法给予爱相比,能够给予已经是破天荒的幸运。像模像样的小家,有温馨也有争拗。不过女孩到男孩家那场戏让我很不喜欢她。男孩家里禁欲的白色让人不禁自我规制,也想规制他人,切勿乱说乱动。后面一场「无声」的医院天台也是白色,暴露在阳光下却让人觉得净化。
      • 前半段有点闷,后半段挺好的,尤其喜欢结尾。一家四口,年龄加起来也就20岁,在一方小小港湾里,尽心尽职地学做父母。出现数次险些酿成悲剧的危险时刻,但导演还是仁慈的,没有造成《无人知晓》那样的绝望后果。画面很美,剧情能再丰满些会更好。
      • 无人知晓版的月升王国,拍的是很美,但也够离奇,所以根本上是月升王国,小孩子做着扮演大人的游戏,不拖泥带水,不煽情,结尾挺加分
      • 原本以为带回小孩前的俩句话介绍,只是一个背景交代,结果在电影里花了一半的篇幅在铺垫。整体内容有点失衡。
    • 豆瓣 7.4 IMDB 6.9 HD中字
      Lara
      2019
      剧情片
      德国

      错会半生

      Lar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也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等待什么,但最终并没有等到。
      • 9/10 她的一天以想要放弃开始,四处奔走想送完儿子独奏音乐会的票。自小被严苛的钢琴老师断送了未来,可是老师说“我的意见有什么重要的呢”,她也对儿子的天份充满怀疑,施以“gentle pressure”。原生家庭,母子关系。以悲剧想要造就悲剧,对所有人以刻薄,造就了生日聚会上来的都是一群无关的人,除了老师。而儿子在另一桌庆贺演出顺利。最后母子路过而面对彼此时,很有隐喻。剧终她终于开始狂猛的弹奏,整部电影的压力和憋屈终于在这一刻释放,几十年的自我怀疑、自我放弃、到醒悟、到后悔莫及被耽误的一生、或者也许也有对自我的重新发现…… 感同身受。理解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多大、无论是自信还是不安。望子成龙的背后是遗憾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抱负。强大的剧本、导演、表演,音乐棒。震撼。08/01/2019
      • /LFF P&I/ 不完美母亲的一日,她心中有太多的感情却无处宣泄。可能看到的只是电影创作,想到的却会是自己的原生家庭。汤姆希林好好看啊...(感叹)
      • 很精彩的家庭小品,对望子成龙式苛刻教育的深度刻画。/这片子都能扯上女权的我服了,女主放弃钢琴和对自己小孩的苛求只是因为自己的懦弱和不自信,跟性别有什么关系?换成父亲和女儿岂不是“父权对女性从小到大的压迫”?是不是改成无脸无性繁殖的外星人才满意?
      • 这么慢,全靠表演,将你看哭,还不是好片?
      • 音乐7 画面7 导演7 故事7 表演8 印象7 平均7.1/10 这生日过得... 尝尽苦涩,孤独还不是最伤人的,而是来自于他人/亲人毫无真情的反馈(或者说不是自己想要的反馈)。性格使然:喜欢自己的看不上,自己喜欢的却又因他们口中的“压迫”纷纷离去。当最后得知是她自己亲手断送自己的钢琴生涯时,从小到大说服自己的谎言全部戳破,她所给予别人的期望全都不重要了,只剩下对自己的怜惜。这种养成的性格,很难转变,除非遇到非常包容的另一半,同时又发挥指引变得越来越好。否则绝大多数只是出了一个泥潭,又入另一个沼泽。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活到活明白的那一天吧,或早或晚。
      • #10/LFF,我真想扇一下这位vicious, controlling, manipulative, insanely ambitious but extremely insecure, snobbish, arrogant, ultimately facisit German bitch的耳光!! 不是让中年女性变态点,弹奏钢琴就能成为《钢琴教师》!哪有人会恶毒冷酷到儿子的演奏会中途离席又脆弱敏感到把老师的责骂当真放弃自己的passion!这么可恶自私的人就别想得到救赎了!亮点是汤姆希林和片中音乐会(注意到四位亚裔音乐家)。 看得我气死了,IMDB评分还不错,我想西方也有不少成年人持续扮演无辜的受害者,之后无能为力地再传递伤害。
      • 天赋若不善加利用又有何用,自个有无天赋没点数麽,切莫迷信专家,多希望有个严母,钢琴教师前传,小天使妈宝着实惹人心疼,
      • 伟大的编剧,有张力的台词。Lara的演员展现了优秀的演技。咖啡馆的那场戏很有力道,需要耐心品味的电影。
      • Schilling有种03版梅詩金公爵的气质。一部讲中年危机电影竟然有种coming of age的冷静,无比真实的僵硬感和anti-climax的处理,关于钢琴教育的描述写实到发冷,曲终是结尾返场的爆发。ps钢琴是Alice Sara Ott
      • 3.5。
      • 杰作
      • 演员厉害
      • 窒息
      • 六十岁的退休女性用一记钢琴弹奏回应了自己的一生,在最后一幕高潮之前,都让人以为这是一个普通中产家庭修补亲情裂痕的片子,非常典型的德国气质电影,冷峻、克制。或许只有当一个人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其潜力和才华才会迸发出来,不会付诸东流。【德国电影节·百老汇东方新天地】
      • Oh boy 就很喜欢,还是一天一事一生的结构,这部更细腻复杂些。如钢似铁的母亲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音,而儿子于爱是不足,于理想是敬畏,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爱与了解是永不相交的车道,一面是作为母亲永恒的守护,一面是绝不让命运打垮自己的孤绝。非常喜欢结局,Lara 仍然是是温柔而不失勇敢的女性。
      • 4.5/5 叙事和摄影太喜欢了!
      • 出乎意料的有点儿意思。毒舌的人心里苦不苦我不知道,被毒舌的人心里一定是苦的。女主对儿子惯例冷嘲热讽,却也被自己的母亲长篇刻薄挖苦,于是就手一耳光上去,母亲竟没多说一个字,这世界安静了!蛮讽刺的,不同经历都能从片子里看到自己的影子,行为模式的形成不可避免成了轮回,那些曾经高不可攀的话语权者其实如此俗不可耐。你要达成和解的不是任何人,恰恰是你自己罢了
      • 有感触,女主很强势,很自信,热爱钢琴,因年幼时老师说她没有天赋就不再弹琴,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严苛地逼迫儿子学钢琴,搞得儿子很不自信,最后落得个夫离子散的下场,60岁一个人过生日。她母亲不留情面、尖刻啰嗦的批评挖苦她却被她打了个大耳光却无话可说让我很震惊。所幸她最后似乎释怀了,去重新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 从小在父母期待下成长,何曾不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母亲尤甚。但他们坚持表扬助长骄傲,贬低激励成长,得不到鼓励,只能不断努力,殊不知这条没有尽头的路,只有过程,是不会有结果的。
    • 豆瓣 7.2 IMDB 6.7 HD
      שבוע ויום
      2016
      喜剧片
      以色列

      一周和一天

      שבוע ויום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如果是我的儿子去世了,头七后的第一天我不知道会怎样过。化悲为喜的电影,疯狂中带着温暖治愈。用一天来说再见,用一生来怀念。
      • 看到这个主题,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爱之谷》,然而这部并不悲伤,用一天的时间向儿子告别,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好喜欢这片子啊,配乐恰到好处,台湾译名非常合适。
      • 无钳无刀,还是能割开病灶;没针没线,依然能缝合心伤。儿子作七后,艾亚固执地去安宁医院找毯子,下棋时不许对方动棋子;维琪坚持去教室组织考试,洗牙约诊不肯更改日期。都执拗地不肯妥协,向生活做顽强抵抗。邻居嘿咻不止,车窗粘上鸟屎。放弃相邻的墓位,相信了空气吉他。这一刻,真正向挚爱告别。
      • 七日束缚,一日宣泄。在死亡面前,我们都会不知所措。
      • 用喜剧的方式谈悲伤,略为脱线的角色设置缓和凝重气氛。导演每一场戏都在找有趣的呈现方式,虽说不够稳重吧,但真的这些小聪明可以看到导演的用功。[B]
      • 16/11/20 真美好真可爱 完成自己的救赎 再来救赎你…我太能理解妈妈在诊所时候的心情了 废柴小哥hhh 想做一个像他一样有自己热爱的废柴
      • 把痛苦包裹在沉默里无异于自残
      • 兩星半算三星好了
      • No.50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故事也不新鲜了,但这部以色列的电影还是拍出了新意。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角色都很好的演绎了自已在故事中的身份,导演把煽情的部分给了另外一位去世的人,这个处理真是意味深长,非常历害。
      • 对于极致悲伤最独特的处理之一。父母都用一种完全不合常理的方式处理情绪,近乎鼓盆而歌,但那些最深邃的悲伤还是四溢流淌。太奇妙了。
      • 用一种轻松的电影语言表达了一种深远的寓意
      • AFI导演的第一部长片。采用了以色列的喜剧明星来做主角,让这个原本很沉重的故事没有落俗。
      • A-
      • 设计痕迹太明显了,举个例子:糟老头子去买烟卷回来卷了半天各种找不到对的方法。父母完全处于这种不舒适的焦虑的状态中,他们急需要找到发泄的出口,将悲伤释放一点点。
      • 犹如闹剧的不是哀悼仪式,好似悲伤的不是思念儿子。街坊邻里一个巴掌了结,老友知己竟是孩童年纪。寻旧物,吸大麻,耍无赖,过家家…玩闹过后,时间依旧,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失去了谁,别人的日子也还继续着不是?
      • 表现中年丧子之痛,聚焦于丧期之后的情形。前面拍得很内敛,但后面就有些松懈,空气吉它的情节,与不相关人的葬礼,过于铺张,没有必要,让影片有些横生枝节。
      • 给25岁去世的儿子守丧完一周后,男主去医院把医生开给儿子的医用大麻弄了回来,找了儿子小时候的好友,邻居家的孩子过来教他卷大麻,然后...“什么时候才能上脑啊”“怎么还不上脑啊”
      • 男配神似高司令。
      • 面对亲人的离去,有时候不去歇斯底里不代表不难过,生命终将逝去,去缅怀去纪念,也要去继续前行去生活,头七的之后依旧是琐碎平凡的每一天,乐观开心的去生活,为了离开的人,也为了自己。本片故事框架很小,节奏很慢,就是那种夹杂着小幽默的生活对话,很舒服,很真实。
      • 四两拨千斤
    • 豆瓣 7.3 IMDB 6.5 HD
      Gloria Mundi
      2019
      剧情片
      法国

      世界的胜利

      Gloria Mundi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尘世之光》这个译名多好啊,现译名令人摸不着头脑,顺便diss一下此片的威尼斯影后真是颁得无厘头。法式家庭剧却莫名让人觉得倍感亲近,一对同母异父的姐妹有了各自的家庭,新生的婴儿宛若降临人间的天使为整个家族带来了生气。过失杀人服刑后出狱的外公善写俳句,和旧情人的现任老公推着婴儿车坐在海边看夕阳西下,闲散着谈论生活的奥义,这本是多么和谐的一个气氛。但随之而来的一场不大不小的变故,却让整个家族都陷入了一种困境。这种困境并不是传统drama里强冲突的暴走式针锋相对,但每个人都面临着由外部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劳工问题、种族问题、贷款福利问题,创作者有意识地在过程中加入些催化剂,推进着大社会中小家庭的变化。生活本是要向前看的,但固有的立场很难让人作出实质的改变,所以闹剧的最后,依然要有人来承担所谓的后果
      • 4.5 法国普通民众怎么生活的,其实真的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了,尤其是没有在这么平静的、非手持的镜头之下看到过了。他们工作、生活、忍受。这里所谓的普通,不是左翼话语之下《开战》式的普通,而是甚至连政治都不想参与的那种沉默的普通。而更难得的是,这样平凡的生活当中,也还残存着超越平凡的冷静、牺牲和诗意。
      • 政治不正确版的肯·洛奇,昨晚看《玛姬与妈妈》,意大利的社会底层惨到走火入魔,这部法国一家人是活在悲惨世界,出奇一致的是年轻人还在生孩子,让悲惨一代代延续,这个拿到我们这里估计是一样惨的割韭菜故事。
      • les misérables
      • 我喜欢带葛洛丽亚去港口,讲那些没能讲给你的故事。她会在学校呆很久,然后失业或者当医生,做她喜欢的工作,这是一个不称职外公的祝愿。谁知道拒绝罢工的女人曾经出卖身体,不肯摘下口罩的少女为何流泪,开公交的男人忍受怎样的忽视,被打伤的司机承担怎样的压力。我拨掉时钟的指针,时间也不会停止。
      • 喜当爹,开新店,被罢工,黑心当铺歧视剥削,医保缺失工证难求;俳句二爹归来,狠心姐夫嚼完松,两代人无解轮回……娃的名字Gloria Mundi直译成了《世界的胜利》这种莫名奇妙的片名,让人看完都不知道哪里胜利了,也是有点厉害。#欧盟影展删减版:(#让我们不知道俳句二爹那一夜具体发生了什么,难受
      • 法国版《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对越工作越穷的生活心有戚戚,妙在把其实蛮狗血的故事拍得隽永。
      • #2019欧盟电影展# 60/100,无语,这是法国肯洛奇吗。
      • 苦逼的工人阶级。在哪都一样。
      • 绝非乞讨的姿态,甚至连本来足够明晰的左右立场也变得模糊,因这其中的温柔与希望终究是远远大于了战斗和抗争。如今生活已然艰辛,然细腻而琐碎的岁月沉淀下的点点荣光足以支撑,那是大楼灯光中的孤影,是夜车上的目光。代际之间,谁又能比谁清楚,唯有爱与勤被歌颂,五月风暴已成过去,后人学到的还远远不够。出狱的老父亲如同盖迪吉昂的化身,扛起的是这个家庭,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一次艰难的机会,为妓女留下钱财,为女婿接过手杖。爆发之后的容忍,分歧之后的和解,无数个白昼和黑夜下大大小小的把戏,他们早已参透,转过身去,抛来视死如归的慈悲。
      • 4.0。如此狼狈,谈何胜利。
      • 俳句可爱。反而彰显了肯洛奇等英国导演的可贵
      • 我这种半吊子的法语都能听出字幕各种错。。。世界没赢,人也没输,平局
      • 虽然Gloria是反义的题眼 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家庭的姥爷才是全片的灵魂。(能拿影后很迷 戏份不多也不出彩
      • #2020深圳欧盟影展#真的是法国肯洛奇啊,看完对不起错过你再看这部简直是无缝连接。每个国家的底层都是一样啊,快递小哥uber司机护工清洁工,我恍惚分不清两个故事了。不过这部多了犯罪性,结尾的处理甚至有点现实版《寄生虫》的意思,。总之生活太苦,全都连接起来,那就是一部巨大的悲惨世界。这部尤为喜欢的地方是男主的俳句,蝴蝶蜻蜓清风月夜,多美啊,给了这部不同于其它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意气质,不知算日式还是法式了。“我摘掉手表的指针,时间也不会停止”,配上始终异乡人感的男主,悲伤得太高级了。
      • 由两代“为人父母”表达对下一代的后顾之忧,也顺带对法国社会现状提出不满与不安,不过角色的错误并非全由社会主导,更多还是个人的责任。父辈正直坚韧的品性从未继承给下一代,反而还要为不省心的孩子收拾烂摊子,这是做家长的责任。在他们眼中,孩子永远长不大。我不太喜欢的是它是情节剧导向,即故事的设计性和偶然性太强。
      • #Venezia76 「塵世之光」。Gérald Meylan演繹出獄父親/祖父對所愛人們的拳拳之心,是這部電影的靈魂:引人胸腔共鳴的聲線,深邃如歲月在肌膚上的刻紋,又輕柔如他信手拈過的俳句。屬於他和孫女的音樂主題動機是Ravel的《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作曲家當初也是俳句偶感地,「把喜歡的詞湊在一起」,在此興之所致的靈光,卻只留在愛的召喚與悼念之間的微小空隙。塵世中留給種族、罷工、更生人的爭議討論空間本就太少,在這部電影中竟也不多。這個青壯世代大多「瑜不掩瑕」地掙扎而過來人銀髮慈暉閃耀的家族裡,為了逃開註定的階級複製而承擔命運枷鎖的疊加重來,只讓人徒感傷悲。
      • 差点儿就没去,还好看了。人物和关怀还是法国人那一套,但是具体细节跳出了陈旧的模仿。剧本和拍摄质量都很上乘。sic transit gloria mundi...
      • 【长春电影节展映】开头孩子降临的镜头太真实了。劳工阶层的一家人,每个人都陷入了失业的困境,如达内兄弟一般剖出了社会底层的丑陋不堪,经济稍微好点的也不知道伸出援手,父女的隔阂,乱搞男女关系,哎,还不如我们深圳的三和人才市场,起码能找到工作。出狱老头子的角色塑造很好,他带着诗歌出狱又入狱,真的是不带走一片云彩。
      • 影20317:所有人都睡了,月亮与我之间,一片虚无。穷人皆苦,而我的时光在哪里都一样,只是不想让悲剧重演。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