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匪巢那一晚上实在是太拖沓了。大盗无银行可抢,无奈对自己的过去进行清算,这也算是西部的物是人非,西部片的没落 |
|
从头到尾都是怀旧和无尽的凄凉。反类型西部片,西部片的时代已经远去 |
|
安东尼曼不再和斯图尔特合作后的作品。前30分钟连续玩弄了观众两次,故事的主要舞台才定型。中间室内戏的调度,配合着剧情,让人看着相当舒服,欲望和利益交织,特别有黑色电影的感觉。不过中间的戏份,有点泄气。 |
|
大概算非典型西部片,主角的个人魅力是所有人物关系和故事成立的基础,但这里gary cooper表现并没有那么好,所以不太立得起来。。话说我是不是为了看酱油而不小心把他最好看的两个片都已经看掉了。。想到当初不小心看了街角的商店觉得james stewart好可爱然后发现他就那一个片好看。。 |
|
一部能充分展现安东尼.曼精致杰出的导演能力的电影。室内戏高效的调度让剧本中充满震慑力的情节(尤其是蒙帘杀人那段)的张力铺满整个画面并似乎延长了心理时间,更为迷人的是室外枪战戏的远景调度与剪辑共振出的强烈空间意识,它不再止步于二维空间,场面的立体感随人物激情即时建立,而人物间的情感厚度也在人物历史的回潮追赶下被一点点积聚成形。【1958十佳No.5】 |
|
十二怒汉中的“坏脾气”来了。全片太拖沓,远不如FURIES。 |
|
这部电影的节奏感不是很好,但是不妨碍他的观赏性,加里.库柏在约克军曹之后就一直重复这类努力不杀人的好人角色,结尾歌女比利的一段话很是喜欢“以前我从未爱过任何人或物,我一直想知道爱是什么滋味,现在我知道了,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但我不会放弃这份感情,永远不会” |
|
此片中老英雄加里·库珀已57岁(1952演过《正午》),还在搞拳击。此片突出残酷、兽性、“鬼城”/鬼人,打破以往西部片梦幻。歌手朱莉·伦敦只是花瓶,一句没唱;是男性人物/导演/观众意淫对象:被迫脱衣,被强暴。人与开阔风景、运动镜头很妙。对火车的迷恋。戈达尔曾大赞此片。想起《黄金三镖客》。 |
|
人物性格缺乏發展,由此令劇情變得拖沓,另外鏡頭大部分時間平平無奇,但也有好幾幕的場景調度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結尾槍戰的遠景構圖,充份利用寬銀幕的優勢來營造張力,令我相信導演及攝影師本該有更突出的發揮 |
|
最重要的还在于借用俄狄浦斯叙事模型,改写了惯常孤胆英雄的西部模式,在浪子回头的脉络中,使用了以往单纯作为反派群体存在的土匪作为叙事主体,因此其中老大成为父亲的代指,而同伙则成为兄弟的存在,抛弃过往成为逃离与“背叛”的叙述,原生存环境就指向了野蛮,本身行为也成了向文明靠近的努力,未真正出现的家庭其实是最重要的缺席的在场,也在类型演变中以反类型剧作写下西部片没落现状,这一模式与被最终固定,新千年后在犯罪电影中再度登临,并逐渐演变为一个类型。人物配置上功能性运用明显,男配加入喜剧元素舒缓气氛;女主加入女性元素,添加感情与视觉看点;反派丑角点出“正确”做法却难逃一死;最好的还是反派老大,自身魅力无穷,并延展出情感关系,但都处理的过于功能性,配角的死可以直接扣星,但结尾归来丈夫的小角色处理却令人喝彩。 |
|
正午之后,加里·库柏又出演了一个被迫重出江湖的侠士。只是这一次,局面更被动,动机更私人,对手更弱小,虽然故事完整度其实不赖,但各个方面看起来都像是正午的削减版。 |
|
加里库柏总是出演一些别样的西部片 |
|
7/10。曼在宽银幕构图上施展了风景绘画的独特技法,从阳光普照的西部小镇,到匪徒洗劫火车失败后令人恐惧的粉红色黄昏,再到谷底的农场和山峰环绕的鬼城,二元对立的背景更接近于寂静的古代竞技场。主人公林克是一名改邪归正的亡命之徒,内心创伤使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曼用一个关于金钱的镜头,透露了眼前的人物比观众了解的更黑暗:入驻客栈的林克不小心掉出了钱袋,其老态的举止既警觉又深感疲惫。林克和赌徒、舞女被火车留在了偏远地带,在他们到达的废弃农舍那里,林克暴露了自己是逃跑的强盗团伙的一员,老头目希望他重操旧业,室内段落中人物位置的编排和幽闭的空间,舞女被歹徒持刀威胁脱去衣服和林克扒下歹徒衣服的情感爆发,使主人公暴力与屈辱的内心创伤再度唤起,倒数第二次枪战,两个受伤的男人仰卧在错层式的门廊上下,犹如被痛苦埋葬。 |
|
这是加里·库珀的暮年,也是西部片的暮年 |
|
库帕连迟暮英雄都不算了,彻底的向西部说再见 |
|
84/100 时代变了,人们有他们的过往,但确实变了,火车的到来总是宣布了新的文明到来,与旧的西部暴行存在冲突,安东尼曼用了一个拍蒸汽火车车轮的跳切,后引入了西部暴徒的在全景镜头中登场,狂人更加疯狂,杀戮的鬼魂总会找到你。历史的回潮确实是情感厚度的必需,总有一些凝重的气氛在,消极的层面也在于片中的人没有家庭,因为家庭意味着创伤。对宽画幅的适应方便空间意识的凸显,比如广阔的景与孤独的人对比,在偏黄的西部景观中人物蓝色的眼睛和脸上的污垢、凝重的沟壑、岁月的痕迹格外清晰。叙述层面来讲,那些室内戏的节奏和停顿、站位和打光都相当凑效,不紧不慢地照亮一些东西,延长心理时间。 |
|
没报什么期望,结果意外被好看到了XD绿油油的大西部忒好看啦!配上大量的远景摄影简直了。库珀这个角色反映了西部片中男主角一以贯之的矛盾:无法摆脱的蛮荒过往。他要是再年轻点演会更好,现在看着多少有点……说是五十年前从叔叔家跑走的我也信哈(x)科布太抢眼了。啊对,还有扒男人裤子……不愧是1958年了 |
|
三星,从结尾那段歼敌开始逐渐精彩。看的煎熬,为了一个100分钟的电影,调时间轴点了上千次鼠标,调了十个字幕也不能同步。电影还行,但资源太差。电影的节奏有问题,但是在叙事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结构,原本预先张扬的决战在电光火时间便已经被决定,能看到的只是牛仔的落幕 |
|
安东尼.曼的西部片总是充满人性负面的元素,或是焦虑或是疯狂的一面 |
|
kickass下了一个1080P的,但是字幕时间轴错的厉害,无法定位。又到原网站下英语字幕。总算看完了。原来库珀也是西部片大户。朱莉·伦敦风情万种。结尾的枪战,拍的有水准,同一镜头,三人都在。林克对旧头头的感觉?弑父性质? |
|
强行设置不合逻辑的情节、强加可有可无的女性角色,节奏拖沓,不少戏份都是废戏。男主是一位金盆洗手改邪归正的西部前匪徒,然而身手笨拙、智慧消逝,毫无魅力,不知是因为库柏年纪的原因,还是节奏掌控不佳,总之以他为主要控场角色的戏份都很无聊。即使是在最应该产生高潮的辱女、决斗段落,也拖拉得让人很急躁。。浪费了西部风光。 |
|
不科学啊 奶这么大就脱到胸衣就不脱了? |
|
8.4/10。农场主男主乘坐火车去远方雇教师,途中因火车遭抢劫导致他、一漂亮舞女、一赌徒男与火车分开,他们寻找住处却意外遇到匪徒,于是与匪徒斗智斗勇并最终成功(但赌徒男牺牲了)。影片有着充满西部风情且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最后一段决斗处理(调度剪辑音响等)地好,但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节奏较拖,扣0.5。另外,一些段落的场面调度水准高则高已,但影像上似乎缺乏道理 |
|
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也有重要缺陷,倒不觉得是节奏问题,而是反派人物设定的失衡。本片一如Mann之前几作,设定了Claude这样一个与主人公旗鼓相当的反派人物[堂兄弟],高潮戏的看点也正在这两人之间,可是此前对Claude的表现过于简略了。而之前占主导地位的反派Dock最后却被轻松干掉,变成反高潮。 |
|
当准备好失去一切时,正是得到一切之时。 |
|
西部人本想为遥远的小镇带回传播文明的教师,怎料重遇昔日作恶同伙,被迫重操旧业。落后的武器与思想,落魄的搏斗,小镇倒闭的银行以及不能触碰的爱情都是时代交替的产物。 |
|
片中小镇的没落也映射出西部片的暮气沉沉,尽管库珀使出浑身解数,也难挽颓势,结尾枪战的摄影机位是少有的亮点。 |
|
里面场景很好看,一些构图特别古典,人物位置摆得好几幕像油画,整体是个格调比较古典的西部片,开头列车经过的夜晚还有看上去湿润的气候挺喜欢的,这一小段太短。故事里主角和反派的关系挺少见,也是第一回看朱莉伦敦演电影,感觉比专辑上的照片好看 |
|
一般般,唯一值得说的就是通过这片知道了Julie London,她唱的jazz我一听就爱上了. |
|
反讽的是匪徒垂涎已久的银行因金矿的关闭而消失,昔日繁荣的小城成为了孤寂的死镇,这让我想起了《Bonnie and Clyde》和《Big Fish》,此类情节在提供笑料之余,已成为了经济萧条和时代终结的标志。 |
|
这片在人物塑造方面特别崩坏,主角一直都是比较呆的形象,特别是跟女主对戏的时候特别尬,老头子多克一开始还算有些魅力,直到编剧交代他性侵女主,前后矛盾。 |
|
结尾两段枪战利用场景深度和高低结构展示人物的走位,充分体现了全局感以及导演优秀的场景把控能力。不熟悉火车的前劫匪男主,不复当年的悍匪头目,早已关门的银行,都是老西部将逝的标志,但是本片的故事前提(火车劫案)和故事推动出现过多巧合,个人非常不喜欢 |
|
安东尼·曼与库珀一起创作了一个如此与众不同的西部人,他试图与曾经的残忍和犯罪割离,在家庭与文明之中找到新生,但在宿命般的剧情中,他不得不与曾经的自己相遇,然后去杀死缠绕着自己的那些可怕的记忆,在电影开篇几分钟后迅速转为没落与孤独,这种浪子回头却不得不再一次陷入杀戮的剧情我们很容易想到之后的《暴力史》和《不可饶恕》等影片,但曼的目的很明确,他想要呈现的是野蛮西部的退场和正义的无力,当库珀一行最终抵达他们心中的那个“黄金镇”时,这里已经变成荒凉与没落的死城,早已没有了曾经的辉煌,而库珀不得不重新拿起枪依靠暴力来保护自己和伙伴,但悲凉之处在于,他想要保护的人与财物都失败了,最终只留下两颗孤独的心在漫天黄沙中彼此依偎,这也终究是场没有结果的爱情,因为他们相遇在一个新的时代,但它并不欢迎无法忘记过去的 |
|
总体观赏性还不错,剧情也是紧凑,结尾有些突兀。库珀老了。 |
|
题材挺好的,没拍好,应该学犹马镇重新拍一次。 |
|
"I never loved anybody or anything in my whole life before. I always wondered what it felt like. Now I know. I know there's no hope for us. But I won't change this feeling, not for anything." |
|
从火车站回归废土鬼城,通往文明的探寻令人精疲力尽,野蛮的死亡同样:这条路会被走很多次,安东尼·曼一次次将单个动作延展,几乎超出了宽银幕的承受范围,穿越所有的沙土,望向绿野与女性的面孔。 |
|
改邪归正的劫匪和以前帮伙的爱恨情仇 |
|
55555真的好喜欢哦,哭哭。是我最爱的一部Anthony Mann Western了。摄影跟节奏稳得一批,对人物心理的subtle的展现也极为优秀,搏斗扒衣服看得我目瞪口呆。讲述的是生猛、残酷的西部故事,却又带着浪漫优雅的淡淡怀愁。看到Lassoo是鬼城时我差点尿,苏到尖叫。太美的一部片,连Cooper的笨拙和木讷都可以被原谅了。【在想如果吉米和曼没有闹掰,这部片由吉米来演会更好吗?不过这个角色require Coop的是他标志性的沉默刚毅,这是吉米的银幕形象中几乎没有过的 |
|
戈达尔对于此片大加赞赏,称其为另一种类的西部片. 诚然这不是一部典型西部片,很多元素并不是走的传统西部片路线,但传递出来的却与主题契合 |
|
安东尼曼的第三部。三部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至于不看第四部,感觉都能猜到是什么主题用什么方式结尾… |
|
喜歡Link剝掉Coaley衣服,為Billie報仇的那一場戲。槍火之中穿梭的西部人,有愛有恨,有善有惡。 |
|
宽银幕和超远景拉大了整个空间,尤其最后的决斗,徒增了许多悲凉之感,而拉苏这个城市的塑造恍惚间居然有种末世感,的确,他们这群西部人本就已经穷途末路。他呢,保护不了被保护的人,甚至给不了承诺,英雄无力,皆因他早已不是西部人。好沉重的片,不过结尾还是惯例利用场景和人物之间给了一丝希望。(本来还挺困惑为什么开头要这么事无巨细地说他怎么从马换到了火车,看到后面才明白这个迹象。) |
|
《Man of the West》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反西部片(火車的轟鳴,開篇即終結),Anthony Mann採取的敘事策略相當簡單,只須不斷讓觀眾們的期待盡數落空:所有「西部人」(男人)都輸了,但因為對(無法成全的)「愛」之執著,只有眼神堅定的歌女贏了。 |
|
有些电影你看了二十分钟就可以毫不犹豫的打五星了,两场室内戏一场室外戏场面调度简直经典,安东尼曼对于深景深完全是迷恋,甚至还有分居左中右,前中后,爱了简直爱了 |
|
与自己的过去对决。 |
|
“the beauty of landscape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explication of that beauty…art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theory of art…we have in each shot the analysi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synthesis.” Jean-Luc Godard, 1959 |
|
垂死挣扎的同性渴望和生动的立体空间 |
|
开头火车上的打劫挺吸引人。女主是个歌手。 |
|
补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