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识科普类纪录片,为大家了解龟兹打开了一扇窗,但也没有太深入的解读。只是对龟兹重要历史、人物、壁画艺术、乐舞做了简要的介绍。龟兹,这个公元前200到公元900,存在了1100多年,塔里木河附近,一个早期欧罗巴人种,西域重地,是唯一沟通了古希腊罗马、古印度、古波斯和汉唐四大文明的中转站。太阳墓地、楼兰美女、小河墓地、克孜尔洞窟、龟兹古城遗址、鸠摩罗什、龟兹乐舞,一个个让人神往的名字,在想象的世界,为大家勾勒出最美好的画面。鸠摩罗什的故事充满了宿命与个人对自身命运的把握,那两个预言故事还是算准了他的一生!安史之乱真得是唐朝之疼、也是中国历史之疼啊!郭子仪的侄子郭昕镇守飞地龟兹16载,只换来一纸嘉奖书,此时大唐也风雨飘摇,无暇西顾了!但郭昕的行为让人钦佩、潸然泪下。 |
|
龟兹国历史介绍得太浅了(不过没深度也是我们国纪录片的常见表现形式),而且貌似剧组资金紧张,导致画面不好(或许摄影是新人?)。不过能想起拍龟兹也很不错了,如果不是西游记恐怕鲜有人知道。ps,龟兹出品的鸠摩罗什大师据传是西游记大力牛魔王原型 |
|
作为一个对旅行和历史研究狂热的爱好者来说,龟兹,克孜尔,小乘佛教,鸠摩罗什,壁画,陶祖,摩尼教...这一系列关键词不得不让人伺机而动!! |
|
蛮无聊的一部纪录片
尤其是当你要记录人类瑰宝的时候
你用这种材质的胶片难道不是一种亵渎吗 |
|
不为zz口号服务的纪录片才是真正的纪录片 |
|
最后一集真是荡气回肠,回想千年的岁月无声,多少生命和故事被淹没在黄沙里,那种凄凉和底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做好功课,龟兹我去找你来了。 |
|
第7集。吐蕃占领河西走廊后,唐军将领郭昕(郭子仪之子)始终忠心耿耿,苦守安西飞地,最终派使者于781年绕道北方回鹘到达长安(唐德宗),此时郭昕已苦守安西16年。787年,悟空和尚路经安西并驻留一年,留下了郭昕主政安西时期唯一的详细记载。此时的安西仍是佛教兴盛、佛寺林立。790年(唐贞元六年)吐蕃攻占安西。安西从此与中原失去了联系。 |
|
这部片子所耗心力实在很大。可结果却仍旧留下诸多遗憾。期待下次的机缘弥补上吧。 |
|
走近科学。。。。。。。尬 |
|
克孜尔石窟 |
|
意犹未尽啊 |
|
龟兹的壁画比敦煌还没那么汉化,这或许是它的一大珍贵之处,除了最后一集“自古以来”的老毛病又犯了,其他几集还是很克制的,希望可以看见对龟兹壁画系统性讲解的纪录片 |
|
讲文化多于历史。龟兹史料太少,所幸在夹缝之间仍然存在了一千多年,才得以能够从多方面、跨朝代地讲述,所有讲述都从考古展开,几乎没有用想象画面和特效来水时长,简短明了。
1 埋葬大漠之下四千年的小河公主面容仍然能完好地保存,也太震撼……
7 郭昕苦守西域,和朝廷断绝书信十几年,像个被大唐丢弃的孤儿,好惨…… |
|
龟兹,掩埋于悠悠丝绸路的明珠。安史之乱爆发,吐蕃乘机偷袭,阻断与内地一切联系,郭子仪之侄郭昕苦守飞地50载,忠心不改,最终等来的却是一纸空文。唐王朝的没落掩埋了这位忠臣的赤诚之心。 |
|
鸠摩罗什的故乡! |
|
感谢科普和介绍,但脉络不是太清晰,这两天的疫情也是看不太进。 |
|
在最早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聚落当中,龟兹算得上在早期发展的比较好的,一度抵挡住了东伊朗和塞种人扩张的浪潮,甚至还能和东方/北方的大势力合纵连横,从中坐收渔利。然而城邦势力的有限和无法回避的地理要冲位置,终究让其在时代的洪流中无法独善其身,在西突厥势力兴起后被剥夺了自立的地位和引以为傲的武德。中古时代的龟兹和唐庭高度捆绑,以繁荣的商业,精致的艺术和诱人的舞女著称,在安史之乱前夜一度引来回光返照的曝光度高峰,向东土输出了大量音乐和器物。但这种紧密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导致此地在安西都护府崩溃后,一损俱损,在语言-人种-文化上,均为新来的回鹘所同化。中古时期高昌回鹘部分继承了龟兹曾经的佛教艺术,但在认同和传承上,则早已是沧海桑田叻 |
|
找不到视频,在网上听的音频,当入门介绍还可以听听 |
|
感谢西方探险家,发现了历史上的西域,保护了西域的文献文物,这才有一段厚重的历史。 |
|
重新标记一下。 |
|
懂得人可能觉得讲得浅,但对于不了解龟兹的还是觉得有参考性。新疆下一站一定是去库车 看克孜尔石窟❤️ |
|
意犹未尽 |
|
不知道别人什么感受反正我是总觉得龟兹比库车好听,光这个发音就觉得神秘。
央视的纪录片拍的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
|
央视传统纪录片拍发,配乐常常带着走进科学的惊悚味,有些介绍也让人担心准确性,不过还算是面对大众做得比较好的龟兹历史和文物介绍吧。 |
|
最后一集郭昕苦守飞地的故事让人感动泪目,最后一段文案也让人热血澎湃品味悠长。
“这片土地多少英雄在这里开疆拓土,用热血书写传奇。多少兵士征战沙场,白首戎阵,将生命抛洒。
从凿空西域的张骞到战死沙场的李崇,从平定西域的班超到苦守飞地的郭昕,他们将生命抛洒在这片广袤土地,也将一种开拓和坚韧的精神注入一个民族的灵魂之中。在这大漠戈壁,绿洲古国,他们中许多人在此生活在此生息繁衍,最终也安息于此。这里,对他们来说,早已不是遥远的边关,而是永久的故乡。” |
|
虽然选材上来说算是求全不求精,但对于不了解西域的人来说已经很长知识了。节奏和文案都挺好的,让人对龟兹这段历史更有兴趣了。 |
|
不够深刻 |
|
龟兹国,一个令人充满想象的地方。感觉每一集都可以扩充成四五集。鸠摩罗什的故事太动人。但是我国还没啥以这段历史为内容的小说,你说这是谁的错。 |
|
节奏还是挺紧凑的。 |
|
歷史就應該如它原來的樣子,不去讚美,不去遺憾,如開頭般,扇那些來到我們這片土地上的探險家和陰謀家一記耳光。 |
|
龟兹国,结尾荡气回肠。李崇,郭昕, |
|
央视纪录老三腔:文风感发配乐🤕 |
|
央视的纪录片风格一如既往令人讨厌。片子花了功夫,也算有收获。
解说不,真的不行。画面不吐槽了。 |
|
读qiu ci,忘记了龟还是个多音字。 |
|
朴素的好,大概因为内容很多,旁白没有央视一贯的煽情,思路很好,总之是大好的纪录片。 |
|
T。看不够,看不够。 |
|
在克孜尔墓地、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陶祖、苏巴什佛寺遗址、玉奇吐尔遗址、玉奇喀特古城、皮浪古城、通古孜巴西古城、库车县友谊路魏晋墓等考古发现与重点文物的基础上,重点渲染吐火罗人、龟兹王室、鸠摩罗什、勒柯克、韩乐然、黄文弼、李崇、郭昕之事迹,展现了龟兹古国的历史风貌与文物艺术,算是一部了解龟兹的必备科普片,也是到访克孜尔石窟以前的必看纪录片。 |
|
西域真的好有意思!一定找时间去新疆玩 |
|
不算完美,如果能有更多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应该会好一些。 |
|
被德国探险家带走的克孜尔石窟的壁画现在存放在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下,虽然相当一部分都在二战中被炸毁 |
|
央视老毛病咯= = |
|
3.5星,库车旅游回来补课,感觉更适合去之前看,克孜尔石窟讲的有点少,可以跟《丝绸之路》1980版中龟兹部分放一起看 |
|
念Qiu(一)Ci(二)哦 |
|
看了一集没什么兴趣 缺了点看点 都是书上的话 |
|
有一处非常明显的错误,玄奘讲经说法是在高昌国,不是龟兹国!本该是很好的题材,内容却乏善可陈。 |
|
故事内容丰富动人……无意间发现的冷门佳片…… |
|
非常好的小白向科普。简短有力,干货很多,看完后对龟兹地区历史、民族、宗教、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
|
印度、欧洲、中亚、蒙古、中原在这里交汇,辉煌灿烂,各种文明在最辉煌的时候在这里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 |
|
太短了,而且讲得也不够深。 |
|
差点意思,可能因为剧组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