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规中矩的传记片,我能从中获取的信息不外乎,索马里曾经靠诗歌打仗,后来被英国殖民,然后就一直处于混乱,而当海盗来钱快,于是乎,索马里海盗闻名世界。而电影想讲的大概就是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人,靠着拼死一搏,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看得稍微有点累,演员各方面都还好 |
|
在这之前,索马里在哪?除了臭名昭著的海盗,几乎一无所知。也是继黑鹰坠落,菲利普船长之后,又一部索马里题材的电影。表达了一个被主流世界排斥的边缘化国家,渴望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念头,和对世界曾经压迫的不平等感觉的不忿,纠结的民族情绪。 |
|
索马里海盗:我原先是一个普通的捕虾人,后来西方人来了,中国人来了,韩国人来了,他们贪婪地滥捕,所以我们打劫他们的船,我们是在为国家征税 |
|
活的如渣渣一般平凡,不如死的像烟花般绚烂,万一没死呢? |
|
四平八稳的叙事,比预期少了些惊喜,也许因为把该片赋予太多商业元素的期待,有失公允。其实几个核心演员的演绎都可圈可点,被男主誉为“索马里最性感的毒贩”的海盗头妻子,优雅得体,看着很舒服。跟汤汉斯那部结合一起看会弥补某些情绪需求。给影片三星,情感上为真实事件加半星。 |
|
出行前的几场戏扯得很荒唐费力,同时抛出的笑料令人十分尴尬。出行之后更是氛围诡异急转,节奏全无。导演给了帕西诺一个与闻香识女人中的上校稍有共同点的角色,但台词未免也太难笑了些。 |
|
叙事上略嫌炫技,深度上又缺了一点,但起码看着不觉无聊。不过一边看这部电影,我一边就想起何伟在《奇石》前言里的那句话:“我只知道如果我想成为作家,我就应该离乡背井。” |
|
世界上的话语权国家对于索马里的不了解(且没有人愿意主动去了解)导致对该地的妖魔化,实际上当地居民也并不都支持海盗,他们也在努力去接触和认知外面的世界。但本片把索马里海盗问题处理得很卡通化,包括男主本人似乎都是开着玩笑就去了然后因为赶上了菲利普船长事件歪打正着成了香饽饽,整件事都轻飘飘的。Abdi演完[菲利普船长]又演了这部,不愧是索马里最大的明星演员了~ P.S.AP顶在卡司表第一位置上,但在电影里的戏份少得可怜。 |
|
因为老帕才看了这部片子,本以为至少是个配角,但全篇下来,他的出场寥寥无几,开头和结尾,作为一位世外大神而存在,可即便这样,他最终也毫不费力地轻松抢戏,将真正戏骨的水准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年老帕接的片子都十分另类,主角配角都有,以饱经风霜却又经验十足的颓废老炮儿居多,在个人表演方面越来越神,可电影本身并没有多高的质量。这片子就是典型的一部,男主演技尚可,故事从题材上讲其实也应有发挥空间,但影片的最终呈现给人感觉过于平庸,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是一个菜鸟记者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到索马里进行了一个长期旅行,并最终顺利归国,用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向世人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感想,期待消除误解,进行反思。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并没有将主题强化,很多细枝末节也毫无必要,看后也并没有对索马里产生什么特殊的认知,效果很一般 |
|
导演想要通过不断的弱化冲突和抹平逃离的紧张感去营造索马里人爱好和平,保护家园的形象。万恶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万岁。 |
|
倒是真人真事,不过太普通的,我发现演索马里海盗的都是那一帮子难民。 |
|
可与《菲利普船长》作为互文,阿巴迪同时兼任海盗和西方记者的向导,有官样的来自索马里的声音(譬如做海盗只是帮国家征税)以及对之前西方主流视野的批判,重点还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西方自由记者,一种英雄主义的延续。 |
|
6分。竟然是真人真事改编,当年敢去索马里还是很需要勇气的啊。但电影没拍好,去索马里前的铺垫太长,去了以后感觉主角也没碰到什么太多的麻烦,来来回回也都采访成功了,顺便还泡了下妞~~~平庸,本身就是问题吧。几个索马里的黑人演员倒是挺有特色的。 |
|
可以和同个事件的Captain Phillips一起合起来看,最有意思的是Barkhad Abdi也有一起参演,Evan Peters还欠缺一点角色的成熟度,但表现已经可圈可点,索马里群演们都出人意料地非常入戏;电影本身其实有着非常深层次的主旨和其背后蕴藏的意义也是无限广阔,无奈电影无论如何都有点被局限于传统的游记传记的模式,也就导致了过程很有趣,但高潮缺乏震慑力,口头讲着大道理然而没有一个桥段来得更加有说服力。 |
|
原人物的心态和魄力不知道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影响!单纯是感兴趣还是为了更快的出名选择索马里海盗这个写作题材去以身试险,总之被鬼佬的精神所折服!至于电影中所描述的一些情况还是有点怀疑!真实这个国家到底是什么鬼样子海盗真的是那么纯粹简单!随便看看好了不能全信…… |
|
SCA prescreening// 比较平庸,没有什么大错 其实只是因为evan peters 看的 |
|
大概因为演员的原因这部看的还是挺不错的。飞天小女警画风的脑补画面很可爱。以及调侃了雷老的黑鹰坠落没用索马里本地人,这部戏群演就都是难民😂 |
|
开头几乎以为是个搞笑片了,好在后面及时拉了回来 |
|
整体节奏比较轻松,可看做是一种“异域风情”片;电影前半小时对挫折和迷茫的段落,对索马里新视角的解读同样也算是电影可看性的保证。 |
|
本来我作为观众,期待一场展现索马里生活真相的故事,揭露“海盗”生活背后的故事,结果却是一个新手记者励志的故事。 |
|
阿尔帕西诺老到不敢认…… |
|
即使是在索马里,也能让人感到非洲亲近感。不一定在于能力有多强,而在于去做别人想做不敢做的事情 |
|
电影名还不如就叫「索马里」或者用索马里语的某句话。整个故事,索马里海盗真的只是个切入点,展现的是男主在索马里的所见所闻,索马里不止有海盗,不是所有的索马里人都是海盗以及不是所有索马里人都支持海盗。导演想往冒险的方向拍,确实不够「险」,也没什么奇遇。每当满怀期待的索马里人问男主你的书名,你会写哪些内容时,男主提着个空脑袋让人来气,实在想不出这种完全凭运气而非勇气和谋略的人能写出什么样的书?因为大家都不肯涉足索马里,唯一安然无恙从索马里回来的人变成了…专家?excuse me?好在索马里的人土风情,不再完全拘泥于海盗打劫的内容能挽回点分数。 |
|
2.5,一般 |
|
寡淡。好像这个导演还不是第一次拍索马里题材。 |
|
世界这么大,需要我们互相了解。只能算是一部流于表面的商业片吧,如果作为纪录片来看有失公允。 |
|
确实切口不够深只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因为没人去所以你算是厉害的。“西方人来我海域overfishing, Chinese Koreans??没有网络的美女是怎么看的美国片,我本来挺喜欢黑鹰坠落的。给四颗星因为你没钱还是想当个honorable journalist因为狗屎运遇到帕西诺因为fuck Harvard |
|
一个加拿大屌丝去索马里采访数个海盗(失业渔民),最后完整的回家了。这小子的勇气值得赞扬。富贵险中求,在哪里都一样。 |
|
男主在索马里采访遇到的人很多, 人物交代不够,有点模糊感,总之看完全片能明白他是第一个到索马里实地采访并活着回来的西方记者,但是他的采访给读者什么新闻价值,全片其实没给出具体的后续评价。 |
|
立场不一样。珍爱生命远离绿绿尤其是黑绿绿。圣母白左主角光环。阿尔帕西诺加两星,他的出现是全片最好看的地方。偶尔出现漂亮的镜头。 |
|
这么一部电影,是没有什么艺术欣赏或者娱乐价值的。如果非要挖掘点价值,大概就是多少对索马里和海盗有了一点不一样的认识。
可以说是任何一个正面或者负面的事物,你想要理解他都需要知道他的前世今生。
索马里就像个没有父母,挣扎存活,倍受街头欺凌的半大小子。他的抢夺一半是情绪的宣泄,一半是生存的必须。
他需要帮助,然而,这世上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无私的帮助?
伊拉克科威特就像是家庭不美满的少妇,大叔们靠近她并没想要拯救她,呵护她,他就只是想睡她,而索马里这样的穷小子,只要不妨害他,他才懒得理。
可出了山姆,其他大叔哪个又不是么呢?即使你真的想教化索马里小子,这小子市井游走惯了,给你面子吗?他不会觉得你想摆布他吗?
世界的运行,和你家四邻八舍木得区别的,不过是放大了群体的影射罢了 |
|
是另一个世界,但有点浅了。同样的另一个世界,《上帝之城》在讲那个地方,本片在讲“我在讲那个地方”。索马里也是个国家啊,不只是海盗。海盗也分善恶,博亚和贾拉德截然不同,博亚甚至有点像巫师。小哥真是拼,真真是敢为才会有收获。以及,关于这片子的信息太少了,就像索马里的信息一样少。 |
|
7.5/10.
2008年,加拿大的调查记者男主不甘平庸的事业生涯,受到著名记者的启发,孤身前往海盗盛行的索马里,采访了各派势力,半年后回到家,向西方世界公布了关于索马里的第一手的资料真相。
对,就是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菲利普船长》的那个时间点的年代。
影片平实感人不做作,平易近人不拖沓,节奏也把握得相当好。
艾尔帕西诺惊喜客串著名老记者。索马里演员巴克德·阿巴蒂在《菲利普船长》里是海盗匪首,在本片中则是帮助了男主的友善的索马里翻译。 |
|
全程看这位加拿大弱智作死,本来还期待去大闹一趟,结果屁事都没发生。一星给故事的真实性,佩服导演敢去索马里取景拍海盗题材的勇气。这也是第二次看到“瘦龅牙”的戏,上次见到他是在《天眼》中恐怖分子门外的线人,表演自然不做作,第二颗星留给他。但这些并不能掩盖这是个叙事和人设都很烂的片子。 |
|
一个全程语言对话访谈类节目,无趣。 |
|
从菲利普船长翻到这片,记流水账,特别前面三分之一,令人难以忍受 |
|
有些故事, 总得是有人讲的 |
|
the real story is crucial and boring. it doesn't have too many attractions, beauties, or booms because it is just like every living day of us, you go to work, you are tired, the burning sun makes you thirsty, the exhaustion makes you sleepy. 真实的传记并不是电影,它像你生活的每一天,无聊且压抑,也许你喝多了,突然觉得世界也没那么糟。
overall, it's a pretty good biography, instead of a movie. |
|
传记电影的局限吧 做的不够狠 |
|
巴哈杜尔要去索马里,为了写一本关于海盗的畅销书,结果他就搭乘航班,千里迢迢的去了,成功揭露了“海之救星”(海盗)的真面目。索马里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度,经历了内战,军阀混战不断,导致国家分裂,暴力泛滥,民不聊生,海盗猖獗。当年美国那部战争大片《黑鹰坠落》,摩加迪沙巷战,就是索马里内战之后的社会缩影。 |
|
没啥意思 就瞅了两眼老帕 |
|
看了开头以为是喜剧,看完原来是励志反战片。其实国际关系就像人际关系,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最好的方式是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而不是动刀子,就像人之间,一起喝啤酒谈生意,总比干架有意义。 |
|
全程尿点,印象有三:最后一本正经地说了点高大上的事情;真人原型比演员帅多了;很多很多的群众演员都是难民,在最后的演员表中打了注释。 |
|
为了Al不到十分钟的出演来看的,故事情节和主角演技其实比较平庸,但令人冲击的是结尾演员名单后标着的一个个“自XXXX年成为流亡者”,所以无论怎样,它至少真的做到了让索马里人演绎索马里自己的故事,这个曾以诗歌来解决争端的国家,不应让这世界只记住他们的海盗。很喜欢那句描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苏丹。最后这个版本的royals好惊艳。 |
|
这一加拿大傻逼也没遇到啥真正的危险就回来了,还像个英雄一样。 |
|
除了花痴了一下,总体还是很真实,没有过分的哗众取宠,没有营造太过的氛围。 |
|
很平淡的一部电影,男主人公很幸运 |
|
最后是《菲力普船长》那事吧?可能就这些事吧,真要好看这小子估计不会全须全尾回来了。 |
|
之前看完《菲利普船长》感叹美军的强大,再结合这个传记看,苦难背后也有很多原因,没有谁天生就是海盗。男主一时脑热,但也成全了自己,并不是动作片,剧情没有那么扣人心弦,但作为一个索引,了解地球上这个神秘的国家也是好的。 |
|
充斥着西方人那种自以为是的正义感,西方人那种所谓对真相的执着感,最后没有任何跌宕起伏的就成为了人生大赢家,这就是主流价值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