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18岁的流水线 (2016)

    最近更新: 2025-01-26 HD国语
    • 主演:内详
    • 导演:Luojunnan Yin (Luojunnan Yin)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6
    • 更新:01.26
    • TAG:99
    • 别名:The 18 Year Old Assembly Line
    • 豆瓣评分 7.8 (918票)
    • TMDB评分 7.00 (热度:0.60)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中国大陆电影《18岁的流水线》的免费在线观看,《18岁的流水线》是对白语言为汉语普通话,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8分,有918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在东莞的一个工厂遇见的一群95后工人。   本片被列入英国皇家人类学协会影库。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720P

      百度云盘 18岁的流水线[406MB ] 详情
      18岁的流水线[406MB ]
      阿里云盘 18岁的流水线[406MB ] 详情
      18岁的流水线[406MB ]
      百度云盘 18岁的流水线 The 18-Year-Old Assembly Line - Full Documentary -720p 详情
      18岁的流水线 The 18-Year-Old Assembly Line - Full Documentary -720p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在东莞的一个工厂遇见的一群95后工人。本片被列入英国皇家人类学协会影库。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3 高清版
      小镇微光
      2019
      纪录片
      中国大陆

      小镇微光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相比于NHK镜头里的三和颓废日结青年,小镇微光里的采访对象大都还算是不那么颓废的底层青年。但里面最让人不舒服的一幕是忽悠人们食疗的毛总和理发的Tonny变身的人生导师的聚餐,靠坑蒙拐骗与灌输心灵鸡汤跨出了底层,竟开始赤裸裸地鄙视起小镇青年。这种翻身后开始赤裸裸的鄙视那些曾一起在底层拼搏的同类,真是让人后脊背发凉,现实地可怕。其实,小镇青年缺乏的不是跳出来的勇气,而是缺乏心灵导师们骗人的勇气罢了。
      • 片子的欢迎会上,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以下的情节… 片子里面的油漆工张涛说:“我最大的愿望是张学友,周杰伦可以唱我写的歌”,片子里画外音问:“你现在写了几首歌?” 答:“没有,我现在没有写歌” 全场哄堂大笑,我猜大家心里想的是他虽然有梦想,但是从来没有付出,很可笑吧。我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我知道他其实会弹钢琴,谈的还不错,还会弹吉他,而且他现在真的已经出发去学音乐… 每个人的梦想都不应该被嘲笑,即使看上去多么遥不可及,只要他心里有那股气,能变得比现在更好一点,不也是一种进步么
      • 有一种强烈的昆山版“三和大神”即视感,但内容比NHK干多了啊,没有场外废话,另外,这部纪录片表现的是积极的一面,正好可以和NHK那部合起来看,扩大对于这个群体的观察视角。片名和内容简介其实有点和正片对不上,外来打工青年和小镇青年还是不一样的吧。一直觉得是否知书达理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很迷,比如片中关注的这些青年甚至少年,他们的言语中常常透露出与自己的低学历完全不符的气质与思想,愿岁月善待这些被出身困住但依然积极乐观努力生活的人们。
      • 看卖保健品的招摇撞骗却自诩“提高”自己,把工厂上班的朋友批判一番,我就好气啊,越想越气
      •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说自己15岁就进工厂的阿姨,她的两个孩子一个深圳一个武汉,也在工厂,似乎整个家族命运固化在厂子里了。
      • “抽烟的人永远闻不到自己的烟味,就像被爱的人不知道爱的有多辛苦”。小镇青年金句不断。这个纪录片反映了目前部分90后小镇青年的真实生活,但是深度还是不够,更多只是停留在采访层面,其实应该更多去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
      • 又是一部导演蹲在豆瓣发资源的独立纪录片,国产版《三和人才市场》。言之有物,质量不错。
      • 北上广只是一场幻梦,小镇青年才是中国的真正底色。
      • 更像是一个访谈录吧,因为是做人力资源的常在劳务市场跑,所以深有感触,想要说的有很多,这个社会确实有很多不公平,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你现在的思想及行为决定着你未来的生活,经常在劳务市场呆着找工作的人大多是这样不想干那样不合适的……只看到别人过得好,不知道别人曾为之的付出,那句话说得好:“抽烟的人永远闻不到自己的烟味,就像被爱的人不知道爱有多辛苦”
      • 感觉不像是个纪录片,更像是个访谈,跟不同的人聊他们的世界。剪辑也有点散乱,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是没有主题的,后面慢慢在未来重叠。另外我真心不喜欢刚开始的先导,刚看的时候莫名其妙,后面再出现就很尬
      • 真实。片尾曲好听。那个夜场的福建男孩有点愚孝。
      • 虽然拍摄素材来自2018年, 但还是觉得很贴近底层生活。 来自农村、小镇的少男少女们哪有可能接触到标榜的"后浪"们的生活 低价的薪资,为了生活已用尽全力 在社会上撞得头破血流靠着鸡汤麻痹自己或者鼓励自己 这不仅仅是只属于小镇青年的故事,而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故事,或多或少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朴实的访谈录。昆山这样的地方真是我乡青年的应许之地。几个小伙子都很可爱,希望他们未来都过好。毛总及其女友还有美发师没啥意思,但是可以理解——其实他们即便衣着光鲜、头发锃明瓦亮,也还是没有褪去那种土气,尤其是那个女孩。陕西那个颓丧青年也有其无法说的故事,因为访谈性质,他只能用那种玩世不恭的方式应对。一言难尽。
      • 与其说是纪录片,更像是采访。如果能不局限在访谈,去拍他们真正的生活,可能会更有深度一些。
      • 虽然没有刻意煽情,但是看过仍然心痛。
      • 一共各个人物就拍了一个场景,大段的采访构成,时间一长欢迎很疲惫,被一堆自以为是的大段诉说各自的人生哲学,观众为什么要听他们这发表言论呢?……… 两星给的是题材,关注了一些被这个时代所忽略的人
      • They are fighting for their right to live , to exit. So do we.
      • 1知识就是力量,没能力还不去学,只知道抱怨吐槽一副大爷样,你不苦谁苦
      • 媲美三和大神,遥相呼应。
      • 很不错,希望中国能多点这样的作品
    • 豆瓣 8.0 IMDB 7 高清
      父亲
      2007
      纪录片
      中国大陆

      父亲纪录片

      父亲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这么底层的人却对社会对政党充满感恩与希望,是愚昧还是善良?
      • 儿子宁愿捡瓶子也不去打工,可能是出于一种对于同社会、同他人接触的恐惧吧……从闭塞的农村来到现代都市,周围的一切是如此陌生而可怖,让人无所适从。这种恐惧我也感同身受
      • 伟大的父爱,残酷的人生
      • 看完让人觉得很懊恼,观影过程中几度欲关闭,可气愤归气愤,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大部分愚蠢的人都是朴实的.
      • 当我看到胜利一个月只有两百块钱生活费的时候,我震撼了,我跟他上大学的时间差不多,所在城市消费水平也不比西安高多少,但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他的四到五倍。对胜利的父亲,我同样充满敬意。
      • 密密麻麻的一本欠账,多少父亲的血与汗。父亲胜利都在努力。美国人读大学还需要向父母伸手要学费吗?根据沙利美和盖洛普联合作出的一项调查,父母平均所承担的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48%,子女平均承担的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33%,学生获得奖学金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15%,也有3%的大学费用是由学生的亲朋来提供的。
      • 突然语噎。父爱不是有500万给你100万,而是节衣缩食的把赚的100元全都会给你。
      • 最后一段话
      • 驚豔於這位父親寫日記的文采。
      • 除了音乐太煽以外,其他无可挑剔~
      • 很辛酸!社会底层不说全部,也是大部失去了上升的通道。
      • 心酸。
      • 选题很好,人物很好,但总觉得故事没讲透。
      • 一个父亲,打工,借钱,来资助儿子上大学读书。儿子也省吃俭用,靠卖废瓶子来补贴生活。但是当儿子大学毕业,发现并不一定能比父亲挣得多。。。现实和生活是残酷的。父亲的形象朴实且真诚。但是作为纪录片太过煽情。这让纪录片的纪录价值和客观性大打折扣
      • 中国父亲
      •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总是无怨无悔从不计较
      • 20090529 1930 Arts Centre
      • 胜利告诉父亲四级差20分过时,一起上课的同学的笑声以及成绩不够好读书也浪费钱的评价让人心情复杂,父亲的本子记着“虽然不是什么好学校,但有的人想考,他没有考上,而你考上了。”
      • cnex的标语是20年后看看不一样的中国
      • 智慧能开多彩花,劳动能结幸福果,人若不能被超越,繁衍便没有意义。读书致贫却被打回原处,这只是千万缩影之一。
    • 豆瓣 7.9 HD720P中字
      厚街
      2002
      纪录片
      中国大陆

      厚街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真的找遍youtube没看到完整版。阳光卫视这版本让我觉得很像都市生活频道拍个专题系列报道似的。刚觉得有点意思就插进导演自白了。没觉得看到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了,我觉得自己和厚街居民没啥区别。但看导演的状态就知道,在人类学里这也算是田野做的非常到位了的。生孩子都让你拍。确实是厉害。
      • 看的是某卫视的55m TV-CUT版本,居然还穿插了导演的采访,和不知道是原片就有,还是后期加上的字幕卡,基本只是点到即止的交代了一遍,有点浪费了这纪录片。
      • 你有什么资格因为自己比别人过得好,就用一种怜悯的眼光去看比如你的阶级?
      • 周浩说得好:你有什么资格去怜悯别人?
    • 豆瓣 8.6 HD1280高清国语中字版
      差馆
      2010
      纪录片
      中国大陆

      差馆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王兴曾说过一个数据,说中国的本科率大概只有4%左右。也就是说,一百个人里,也就4个大学生。 可为什么在我们的感觉中,身边个个都至少是大学文凭。其实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就比如公众号这个东西,中国有N亿人不晓得这是个什么玩意,会看公众号的人在中国就是小比例人口。 尤其是对很多在移动互联网中长大、生活的00后来说,中国就是网上那些人的组合,比如从微博来看,不知道的还以为中国人都吃了没事,整天就关注几个明星的鸡毛蒜皮。 可中国太大了,就像贾樟柯说的: 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这些年,我经历了太多的长辈们,他们一生勤勤恳恳,把自己献给组织,献给子女,生活照样把他们压在底下踩,年纪越大踩的越深,直到陷进土里,没人记起...... 我总觉得,不管是谁,无论他拥有什
      • 周浩导演在映后谈说,这片子获得拍摄许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当时广州是春运示范点,他们被一个局拒绝,被这个所允许了。2010年的广州越秀区广场派出所,辖区就是车站范围,任务也比较单纯。春运的流动人口是观察社会的富矿,提供了各种奇怪的悲惨的样本,即便摄影机主要只拍接待大厅,仍然可以窥见一代下层中国人日常的艰难时刻。各色人等丑态频出,现场学生们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我却只能苦笑,这根本不是猎奇不是审丑,这就是被时代车流撞倒的人,被城市化和数字鸿沟抛弃的人;再往前推十年,他们就是我们的农村亲戚,我们的中年邻居,想到这些你很难笑得出来。当然他们不是小白菜,他们会违法,但正如周浩导演被迫解释自己打破所谓纪录片教科书规矩时说的那样,规矩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周浩导演的世界,永远是复杂多义、值得挖掘与回味的。
      • 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瞬间,但更多的还是心酸、心寒、心痛……之前碰到一个德国人,他不相信中国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反问我说你们中国人都这么妄自菲薄吗?我想这部片子应该能改变他的错误印象吧……最后祝愿较真的悔罪哥一切顺利
      • 讨薪的,赖帐的,哭穷的,耍赖的,讹诈的,忏悔的,捡破烂的,不识字的,喊警察叔叔的,被骗打黑工的,专等救助站救济的,被教唆偷盗不听反挨打的,身份证被偷无法买火车票的,刚刑满释放不能住旅店的,指使女儿偷窃的,遭抢仍彪悍的,这个残酷的众生相,简直让人没法再爱这个人间。
      • 河南 四川 东北 广州 新疆 哈哈哈 地域黑合集
      • 心酸。拾瓶子的老头去报案说,自己的瓶子被人抢走了。
      • 如果这是真实情况那么人民警察比我印象中要靠谱许多;最后压轴出场的真给咱东北人民长脸啊……
      • 他河南的。。。
      • 张全蛋警官
      • 吾国啊,吾民!http://t.cn/zYGkJrZ
      • 各种各样的人,乱摆摊的、讨工钱的、没钱回家的、耍赖的、骗救助站资助的,抓进来的多是熟面孔,扣几个小时也就放了。站前派出所处理的大部分是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只能当个裱糊匠,挨过时间,糊弄过去,等着这些人坐车离开。毕竟,来火车站的人终归是要离开火车站的。
      • 纪录片是五味生活的纪念册,历史可以逝去,但影像却可永世长存。
      • 一个机位,万千人生。这是最真的世界
      • 人生百态。
      • 挺好玩的,很真的样子,感觉镜头架那儿挺中立的,就是在记录这个事儿,但剪辑肯定不是中立的,总会贯彻记录者的情感和意志。2016青岛独立影展见到周浩本人,听他讲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观念,挺受用的,是个在多年拍摄经验基础上把事儿想得挺明白的人。
      • 真实。
      • 众生相,真实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纪录片我可以每天看好几部不休息,但中国只有一个周浩。生活永远是苦涩的,没文化没手艺没亲人没靠山,边缘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毁灭,卖两个饼挣一块钱,死磕到底就是要警察认个错,冤枉了同事来警察局惭悔。众生啊,皆苦,那是真的苦,自身禀赋的奴隶
      • 那个忏悔的人给派出所提供了神性的沉默时光
      • 捡瓶子的老头被抢、派出所里蹭热水泡面、丢身份证、救助站补票、讨工钱的、耍赖的、没钱坐公交的,广大底层的百态。没有歌功颂德,没有虚构,去趟大车站蹲看几天就知道此情景历历在目。琐事小事太多,这个所的警察处理方式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这种纪录片搞不好现在也是看不到了。8.5
      • 机缘巧合在刚成年时做过几个月协警,观影时有些感触,同片中不同,镜头之外的警局要生猛的多,毕竟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破事很容易就耗空人的耐心和善念,警服又会赋予别样权威,这种变动在年轻警员身上会更加深刻,可惜电影太浅,仅给了纪实功能。
    • 豆瓣 8.5 IMDB 7.5 01
      三和人材市場~中国・日給1500円の若者たち~
      2018
      剧情片
      日本

      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

      三和人材市場~中国・日給1500円の若者たち~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对那些没文化没技术的人来说,努力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你懂的,每个三和大神都可能努力过。
      • 这片子提醒我一件事: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长大了
      • 第一代留守儿童进入城市的生活,有的人还在坚持有的人已经放弃,其实虽然生活的背景差别很大,他们的迷茫和忧愁都觉得很有共鸣,之前说日本进入了低欲望社会,年轻人不想工作不思进取但好歹人家有社会保障有技能培训的渠道,我们有什么呢,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背后是什么?
      • 我要是没读大学分分钟就三和大神了,就算读了大学,困境还是和他们一样的: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实现所谓的成功,家乡回不去,大城市又留不下来。面对越来越多此生注定得不到的东西,只能降低物欲说一声不想要。根本就看不见未来,所以更不想努力,传统价值观里的勤劳致富对我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
      • 2020小康是在搞笑吗?这才是真实的中国,贫富差距也不说了!
      • 兄弟别去 那是黑厂 我们去上网
      • 每个三和大神在成为大神前,都曾努力过
      • 就冲着禁播也要打五星。广电现在号召拍现实题材的片子,真有这种赤裸裸反应现实的来了,结果全网禁播,真是讽刺。
      • 最让人难过的可能是因为工伤而失去了右手的农民工努力在深圳开小店养活自己一家人,女儿却无法就近去小学读书那段吧……
      • 看见宋春江三人觉得格外亲切熟悉,那时毕业说是机械工程师助理什么几把玩意儿,直接被拉到深圳富士康做流水工,还好老子头上有实习光环可以放肆,做了一两个月闪人,深圳周边厂区真不是人待的地方,生活环境也是,尤其对男的,意志消磨超强,烦躁又平静无力,365的记忆基本可以压缩成一天没什么区别
      • 在三和是大神,在写字楼就是佛系,《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的对面是《新闻联播 人类史上幸福感空前的民族 》《知乎成功者 机遇与勇气垂青的时代骄子们》
      • 跟国内很多写三和大神个体的稿子不一样,日本人的视角更综合,讲了很多结构性问题:留守儿童出身、读书成本高、中介欺骗、身份证骗局、勤劳的第一代农民工孩子也上不了学……这些中国观众熟知的内容重新结构后,是对大神群体的同情式理解。这种同情在国内的语境下已经很少见了。
      • 三和大神代表着一种“新工人”的趋势,区别于传统工人“吃苦耐劳”的形象,展示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新生存哲学。年轻工人不受关于婚姻、储蓄等传统观点的束缚,当认识到阶级上升机会微茫后,谁还想努力工作,当然是放弃奋斗,彻底拥抱享乐主义。相反是里面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还在相信那一套,可悲。
      • 三和大神笑着说出“绝望”两个字,但他们是真的绝望了
      • nhk从这群人的父辈就开始拍摄相关主题的纪录片了,可说是一个大型中国人口红利直播现场
      • 1.“说白了,我们这些人根本就是奴隶。”“——你不跟父母联系他们不伤心吗?——联系了更伤心。”“我跟你说,我名下有1500万。”(一个卖掉身份证的大神说。)2.感觉没有之前那篇报道震撼,可能是采访对象还不够典型。3.日本人一直在努力理解中国,中国人还在努力想象日本。
      • NHK拍的片每次看完都有一个最大的感觉:被吓到!少看点央视新闻,多看看NHK,你会了解有人的生活如地狱。
      • 一直对三和大神就特别感兴趣,自己也是三不五时陷入有今没明的低沉生活状态,痛饮肥宅水,大嚼高热量,晚上熬夜不睡觉因为不想今天过去,早晨赖床不愿意睁开眼面对明天,如果自己也处在三和大神的环境,很难讲自己不会和他们一样,片子很真实,祝愿这些被采访的人们,能有一个好一点的未来。
      • 在龙华住过一个月,这里的场景历历在目。龙华汽车站每天贴满了月工资2K出头的招聘信息,都是流水线,只能靠每天加班4-6小时才能有4-5K。这里的人和事,在龙华比比皆是,所谓放弃希望即如此。但是活着就已经筋疲力尽了,梦想什么的早就戒了吧。那些持“你穷是你不努力”的观点的人不妨来看看此片。本片深挖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40年人口红利耗尽,阶层的贫富巨差越拉越大,所有的勤劳致富在资本的增值面前一文不值!没想到这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最“活力”的城市的青年生活现状。所谓的全球第二大GDP,最广大老百姓是不是真的幸福,这种国外的纪录片想必更真实。8.6
      • 想起前几年在横店拍戏时遇到的一些横漂,他们的状态和这些三和大神有点像,人到了某种环境里,心态就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改变,做出一些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倒是蛮佩服被采访的几位年轻人的真诚,他们在镜头竟然可以如此真实,纪录片最后把问题的根源放在了留守儿童上,但我们已经明白了背后的根源。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