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数次羞于作为人类的一员,这将是一次。”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上级的那条光荣之路,永远靠的是下属的鲜血和尸体来铺平的,这就是政治这就是体制。不到三十岁的库布里克在当时拍出如此一部细腻沉着的作品,大师水准可见一斑,即便其后的作品也未曾让我感受到这么强烈。★★★★☆ |
|
库布里克是所有社会体系,共同体,国家和人类进步论的敌人. |
|
光荣之路是政客们的,不是士兵们的,在所有战争中,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库布里克讲了战争残酷,但是这种残酷不来自于敌人,而来自于自己人,不来自于个体的扭曲,而来自于人性的本然。库布里克风格的开端之作。ps.道格拉斯长得很像他爹啊 |
|
末尾堪称神来之笔:当被俘获的女人被视为可性侵的战利品时,罔顾战友冤死的士兵们粗俗找乐的情绪空前;当被意淫的符号咏唱思乡化身圣母时,他们却在瞬间消解胯下燥热升华为圣诗孩童。人毕竟是一种环境中的人,很难超越环境而飞升自我。这种被共化的人性弱点,将残酷屠戮推向了光荣祭台的粉饰之路【9】 |
|
“我曾多次以身为人类而感到羞耻,这便是其中一次。”他的作品总是带给人无与伦比的精神洗礼与心灵震撼,他的镜头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事物的本源,他的思想更是远远超出了时代的局限。2012年的第一部电影献给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大师中的大师,端坐在电影神殿最高处的男人——斯坦利·库布里克。 |
|
准备好多杀些德国人了吗?准备好多杀些德国人了吗?准备好多杀些德国人了吗? |
|
影片结尾,大兵们对一个抓来的德国女孩吹口哨、起哄。我想,库布里克真是深刻,人性的黑暗都被深挖。可女孩唱起了一首德语歌,法国士兵们渐渐安静,渐渐随她一同哼唱。我才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深刻,库布里克给我们保留了作为人类的最后一丝光荣与尊严。 |
|
又被老库给震了,呜呜呜,这是真事儿是吗,也太尼玛残忍了,黑到没边啊这是,所以这片子被禁了吗。然后科克道格拉斯年轻时候真的跟现在的迈克尔道格拉斯一个模样的啊! |
|
《光荣之路》告诉我们,战争中最残忍的不是那炮火连天,子弹乱飞,一不小心便丢了性命的危险,而是在战争背后那顶着冠冕堂皇借口而来的尔虞我诈,爱国主义是无赖的借口,也是那些看着伟大其实小人的将军们的墓志铭。最难忘的是舞台上那位德国歌女唱起歌后,酒馆中法国士兵低唱,让故事在最后带来温暖 |
|
这部影片,不算库氏出品最有名的,但我觉得是库布里克最好的作品(至少是之一) |
|
库布里克展示了他能拍好任何种类的片子,这是一部没有出现德军的战争片,三个士兵的死去终于让人知道法国人为什么在战争中总是被打得很残(当然前提是对手不算弱小,殖民别人法国总是抢在最先),结局让人真的很无力,稍微重温,仍然觉得还是四星半吧,总觉得差一点什么 |
|
一道光荣之路。权利者的老迈迂腐无法终结。命令与生命、任务与自我、对与错,在战争中孰轻孰重已经开始模糊?人性正在丧失,利益隐藏在虚伪的主义中!一曲听完,便走向战场,接受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的洗礼。 |
|
看了这么多库布里克,终于等到第一部义不容辞给5星的!全程几乎没有德军出镜,对战争、上层决策者、法律正义甚至上帝的一次全方位解构与讽刺,柯克·道格拉斯以及三位受刑人的表演都相当亮眼。把这片跟《西线无战事》对着看才有趣,一战德法双方都不是什么好鸟。以及,真的比《全金属外壳》厉害太多。 |
|
@新衡山;柯克·道格拉斯饰演这类伟光正形象简直太帅,库布里克拍起这类“正确”的片子也能得心应手;“我曾多次以身为人类而感到羞耻”,这类理想主义者会听到最后胜利的赞歌、会看到纯洁的泪水吗? |
|
半部战争半部律政……虽然通常把《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归为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但把《奇爱博士》并到《光荣之路》《全金属外壳》里,组成的战争三部曲,更make sense。 |
|
国家机器对个体的肆意摆弄,而个体只能接受不能反抗,对不公无能无力。很有力量的控诉,同时饱含深情。29岁的库布里克对战争对军队对统治的剖析达到惊人的高度。 |
|
经典反战片,重点批判政治腐败。和《现代启示录》一样,视角超越了主角所在的国籍和时代背景。 |
|
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敌军的设计真的太妙了 |
|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好的借口 |
|
战争的受害者总是低层人群。 |
|
库布里克看的不多,但每看都震惊。震惊于它并不复杂的语法,和富有理论性的讲故事的能力。这里讲的自相残杀不仅止于敌我,也不仅是互夺性命,还有荣誉,以及一种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真实的战争很少会有最后一分钟营救,但那点共通的人性会和绝望一起残存。 |
|
我们英勇地冲锋,为了给将军加官晋爵;我们不甘的死亡,只是在羊群中“以儆效尤”;我们刺耳的哨声,忘了发泄战争中被撕碎的人性;我们轻轻地流泪,献给脑海中仅存的光辉。谁会关心我们?毕竟理想主义者都TM死了 |
|
杰作!反战角度绝对新颖。人性剖析绝对深刻。黑色幽默和反讽荒诞绝对是库布里克。片末的默默温情,被感动落泪。镜头的流畅,通透,简洁,不着一语,乃是29岁的才华横溢。 |
|
本片根据汉弗雷·科比(Humphrey Cobb)1935年的小说《光荣之路》改编荣获1959年意大利国家影评人协会银带奖最佳外语片导演奖、1958年芬兰影艺学院奖最佳导演奖 |
|
0.一战法国视角。1.士兵怕上校,上校怕将军,将军怕政客,政客怕媒体?
慈眉善目的将军,内心无耻而变态,把不可能的任务往下压,事儿搞砸后,找替罪羊,背后捅刀子---真是弄权高手,典型的领导!
上校是理想主义者,想救士兵,而不是为了升职加薪;将军自然无法理解,认为他是傻瓜。
现实中,上校是异类,很难在官僚体系中存活!问:能存活下来的会是些什么东西呢?2.片中名言:1)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庇护所。Patriotism is the last refuge of a scoundrel.--Samuel Johnson
2)我曾数次羞于作为人类的一员,这是其中一次。
将军的管理之道:
3)没有什么能比看到别人死亡更能激励和鼓舞人的了。
4)部队渴望纪律,维持纪律的方法之一,就是时不时毙掉几个人。 |
|
1957年,库布里克便说出“爱国主义是卑鄙者最后的庇护所。”《2001天空漫游》他花了四年多的时间拍摄,投资方问他:先生,2001是故事背景还是电影上映时间?结果,该片出后,连人类的航天航空业也不知不觉的开始模仿库布里克定下的剧情发展。 |
|
刀下没有留人,这片真应该给那些好战分子看看,“一将功成万骨枯”,都以为自己是一将,其实都是万骨。库布里克拍这部电影时不到三十岁,说他是天才有疑问吗? |
|
在我的记忆里,库布里克约等于上帝,上帝是他的敌人,国家也是他的敌人。在他29岁拍的《荣光之路》中,一场针对蚁丘的战争中,三个因为荒谬被处决的逃兵,其中一位叫作巴黎,随手打死了可能比他们还强的蟑螂,“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团长,人性之脆弱,在国家至上的话语中犹见不堪。其实命运早已在电影开始时就已经宣判:“被我们大炮打死的大约有5%,10%在通过无人区的时候被打死,20%通过铁丝网的时候被打死…最后大约有75%的士兵死亡。”——所有的战争都是通向死亡,以正义命名如是,以光荣命名如是,片末库布里克老婆扮演的德国女孩所唱的《轻骑兵之歌》,可以说是库布里克对所有生命被战争扼杀被国家机器扼杀的一次哀挽,诗意由此而生,爱亦由此而生。 |
|
【B+】库布里克,我好像感受到你想说的了 |
|
Gentlemen of the court, there are times that I'm ashamed to be a member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is is one such occasion. |
|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爱国主义?9 |
|
所有的政权都会想尽办法寻找它的合法性,比如我们眼前这个因为自己的无能把经济增长后劲折腾完,因为自己的愚蠢把国际战略空间挥霍尽,然后开政治倒车,疯狂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 |
|
批判意图昭然若揭,中心思想明确突出,看完瞬间觉得这部电影放在我国大概就是谢晋导演拍的。但谢晋真这样拍,大概要为批判不够彻底,正面人物软弱妥协遭遇修改意见。。于是库布里克还是库布里克。 |
|
超久远的电影了,画质虽然不是太好但剧情很棒 |
|
人性透过刑场上的一句道歉和在口哨声中起头的一首歌曲得以保存。 |
|
壕溝點兵和豪宅死刑兩場戲拍的好,也已經能看出庫柏力克後期一千零一招的「封閉電影」──自然光、室內棚、閉封的敘事空間、有形的構圖畫框、鏡頭拉縮──的雛形。退路和仕途的終點皆是屈辱,唯獨苟活才是不值一提卻值得歡歌的光榮之路。 |
|
体制的殒落 |
|
自此你确定了自身伟大的电影地位,也寻到了生命里的爱情。 |
|
库布里克对于人性残酷与荒诞的一面真是嘲讽得一点不留情面。结尾处德国少女的歌声仿佛将这种同情、悲悯和忏悔上升到一个如梦似幻的高度,但下一秒的指令和军鼓声又让人猛然醒过来:战争并未结束,真实一刻不停。 |
|
#库布里克影展# 视角独特的战争电影,着力展现战争过程中内部的各种政治及其荒诞和残酷。要是结尾能在行刑之后立刻结束就更好了,不要结尾的歌声和那一丝丝光明更彻底。 |
|
简单深刻,讽刺现实 |
|
库布里克是那种让人兴奋的导演,因为他不断制造选择的强度,故事里对权力和人性的透视,呈现为上下级关系的紧张,周雪光书里提到多层官僚之间的“行政发包”、变通执行和非正式谈判博弈,都有戏剧性的情节体现,但通过Dax(辩护律师)这个人物,同情心、正义、求真这些普世价值还是锋芒毕露,特写镜头“你不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指向理性的正直。同样是战争题材包括深夜侦察,塔可夫斯基在《伊万的童年》里重在自然环境的质感,人几乎是栖居其中,而在库布里克这里,环境更多是造型和布景,是打在人物身上物质性的光,透过镜头显现精神意志(仰拍、顶光、巡礼式跟拍),这往往需要更难的控制,但库布里克用一种惊人的精确性和清晰性完成了,就好像技术从来不是限制,只有干净、利落的成品。 |
|
库神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总是徐徐倒退的,看似在探讨该死的战争,但却将枪口对准集权体的堕化。片尾的处理好奇妙,柯克道格拉斯站在门外,门内那些战场之外的泪水让他笑了。 |
|
感觉爆了十二怒汉(景色——洞——壕沟:长与行走的时间性,monumental的构图与对体制的反叛) |
|
电影资料馆 |
|
不要怀疑上帝的旨意,这群撒旦般的军官是上帝派来执行神圣旨意的;爱国心的施展,得靠反人类的手段;赶赴远方尘土视死如归的士兵却于自家枪决中声泪俱下?活该,谁叫你不死在战场的;“我们要打胜战,那些人没有打战,所以被杀”,杀兵通往胜利。至此看到最好的库布里克。 |
|
老电影有老电影的精髓 |
|
洛可可战争。一将功成万骨枯。地道、定音鼓与镜头运动。荒谬与反讽。Do not be afraid to ask for credit, for our way of refusing is very polite. “我曾数次羞于作为人类的一员,这将是一次。” |
|
这部片子非常黑泽明,特别是长焦战场运动镜头,看得我大呼“黑泽明”!库布里克剧情最完整的古典好莱坞现实主义剧情片,早期的聪明劲儿还没退,早期的少年热血还没退,还没进入到冷酷无情嘲笑人类精神病前的纯纯的库布里克。新衡山看完觉得跟库神约了一下午的会,倍他老人家用屏幕拥抱了,真美好 |
|
没什么深刻与振聋发聩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恶心的事情。战争是畸形的热血,革命是畸形的冲动,许许多多的无耻事情被那些热血沸腾的假象掩盖着,不公正随时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