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实,指挥官的心理刻画很成功。 |
|
把德军刻画的个个像笨蛋,跟当年抗日剧中的日军一样…… |
|
大型重演活动 |
|
低预算佳作
但心理反应较少
感觉就是个军迷电影 |
|
本来影片质量已经趋向于国产抗日神剧了,再加上别无选择的国语配音,太完美了,内味儿十足! |
|
节奏很慢,两倍速度看都嫌慢,一直在刻画指挥官的内心世界。#20230927 |
|
太多类似自传性质的内容了。可以理解这可能是真实战场的常态,但实在对观众很不友好呢。。。说白了就是没太多让人提得起精神的内容。。。 |
|
- |
|
平铺直叙,既缺少指挥官决策的过程,也没有很好的群像,莫名其妙就突围结束了。 |
|
根据弗朗.西弗-弗朗塔 小说《梅尼纳山上的陷阱》一书改编。作者1945 年 3 月,他作为第 6 旅和第 11 旅作战参谋长 22 岁。 |
|
爆无聊 |
|
这个导演莫不是对电影的理解有啥不同,大段的旁白,几乎没有的台词。南斯拉夫还是拍过好电影的,国家分裂了,电影也……?
看了评论,想着还是看完吧,也许后面还可以,无奈实在看不下去,太差了。 |
|
2023-151 小国电影 |
|
大段的旁白,类似自传性质的影片,没有突出人物个性和形象,全世界所有抵抗法西斯的游击队都值得世人尊敬和缅怀 |
|
斯拉夫姑娘真漂亮。 |
|
在回家的高速路上 看完的真实事件改编的 就是拍的不咋地 浪费好题材 |
|
尽管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游击队员抵抗纳粹进攻的钢铁意志,使人敬佩。幸存老兵风烛残年,那种岁月从指间划过,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何在! |
|
还不错,优秀的指挥员斯洛文尼亚游击队突破德军包围圈 |
|
b站可以免费看了 |
|
实在是不行。失望!战斗场面也不行,心理刻画也不行,人物特色也没有,纪录片也算不上。来回也没看出来是500人啊,就连景色也没拍出来。失望! |
|
绝地求生,太不容易了。乌克兰人的立场确实看不懂 |
|
法西斯太残暴了!活活烧死一个小男孩!想想日本鬼子比他们更残暴,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剧比比皆是。 |
|
还行 |
|
飞机上看完的,只觉得并没有把这段历史拍好 |
|
好看 |
|
于平静处起波澜。好的故事并不需要一波三折的戏剧性,能人所不能,即为英雄。 |
|
是完全从指挥官本人视角出发的片子,真实感足够,戏剧性欠缺,不够抓人,甚至有些…尴尬?比如结尾德国军官在哪儿大吼。但是烧人那一幕还是让我不寒而栗。 |
|
真心无趣,可惜了 |
|
啥玩意 |
|
有人说德军像傻瓜,笑话,几个德军就敢对战,已经很强了。说明游击队的技术还是被看轻。 |
|
平铺直叙,波澜不惊 |
|
事迹很突出,拍的很平淡,远不如当年南斯拉夫的二战电影。一个年仅22岁的指挥官带领500多名南斯拉夫游击队战士突破一万多人的德军和匈牙利军的封锁,成功转移。 |
|
活活烧死了孩子。太没人性 |
|
还行吧。。。 |
|
这是一段历史!
搞笑的是,这场战斗就是加拿大总理致敬的纳粹“党卫军加利西亚师”! |
|
不知道在哪里看? |
|
找不到年轻时前南斯拉夫《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之类电影的感觉,真实的事件故事没讲好 |
|
记录了历史,但片子过于平庸,无甚看点,莫不如去看传记! |
|
故事情节简单,激烈战斗场面没有,指挥员的指挥可有可无,不像两个旅的突围战。战斗间隙的美丽风景算是仅有的亮点吧。 |
|
也许是国家规模决定了战争规模,我实在get不到这500人突围对整场战局的重要意义在哪里,此外这个电影叙事太平淡了,努力营造一种纪录片的感觉,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不需要这样的纪录片,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这部电影又没有普通战争戏的紧张感和激烈感。 |
|
枪战爽片,就是刚,看到下面的评论男主居然96岁了健在,这生命力~ |
|
w/ m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