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教你做精明的消费者,看透商家的噱头,少交智商税。
印象深刻的几个points:
1.大部分奢侈品牌的墨镜是授权给同一家公司设计生产的
2.做成小包装或者小size的食品,单价可能反而更贵,所以去超市买东西要记得算单价
3.冰激凌里面装着空气
4.0-3岁幼儿需要用含氟量1000ppm的牙膏,三岁以上用1450ppm
5.大型食品公司会设立小众品牌,用自然简单的包装吸引你购买容量小但单件高的商品
6.厕所清洁剂便宜和贵的效果一样,不必买贵的
7.洗手液和肥皂的效果一样,但是洗手液只能洗200次而且更贵,肥皂可以洗2000次
8.麦片中加入蛋白质没有意义,这点蛋白质喝牛奶就能补充得到
9.能量饮料中加入水溶性维c也是噱头,上厕所就排出体外了 |
|
2016年的纪录片,然后就没有下一季了嘛?揭示真相论据严谨。mark我的小笔记:1货比三家,网上、实体店价格要了然于心。2订酒店,抛弃携程booking,直接打电话给酒店。3专门针对特殊人士的网站(激例如儿童、残疾人),买到同样的东西,比普通网站要贵。4clarks的鞋优秀。5羽绒服,59,75,400英镑,保暖性相差不足5%。6买套装不划算,为不需要的东西的付费。7砍价妙招:愉快的表情,沉默,清楚价格对比,坚持。8一个公司下的几个子公司之间伪竞争。9星巴克按订单积分,分开下单更划算。10维生素饮料含有高于吸收能力的量,排出。11三岁以下儿童牙膏含氟量不低于1000ppm,三岁以上跟成人可用一样的牙膏,少挤一点,仔细看成分表。12原价只存在于无厘头的网站。 |
|
降低物欲的最佳手段之一就是了解消费主义“黑幕”。 |
|
好多好多陷阱,雅漾等补水喷雾其实就是水,还想看其它季。多看看能省钱,商家恨死。 |
|
重刷了一下,感觉前几集非常好,选题有趣又揭露了一些小技巧,但后面的内容同质化太高,或许缩短集数更好 |
|
共14集 |
|
实用性极高,剁手党福音 |
|
很有趣的纪录片,两位Lady A满大街地揭露各种智商税。不过目前国内只有第一季的熟肉就感到挺可惜的,毕竟出了好几季了。 |
|
2020.12.30想看,2022.7.26看1.还不错。第1034个标记看过(第五集讲到护肤品,实用) |
|
还蛮有趣。遇到自己也中过的消费陷阱,我就假装没看见,遇见和自己无关的,就嘲笑上当的盆友哈哈哈 |
|
超级幽默有趣的科普,大众消费心理入门101,带你了解商家的很多销售障眼法,还能省钱!感慨一下能赚钱真的是在法律制度灰色地带徘徊的手段,比如加TM,或者同个公司拥有多个定位的商标等。It's not about what product really is, it's about how u wanna feel and believe about it. |
|
很好 |
|
看过 |
|
大部分是已知的消费套路,温故而知新,佩服商家钻营的心思,警醒自己别被消费主义牵着鼻子走 |
|
太好了,不在乎社会评价和同侪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充分使用。终于在纪录片开放周看完了。 |
|
有意思。不过中英差异,部分适用 |
|
N年前看过,很有趣!!值得一看! |
|
非常inspiring! |
|
有趣的科普片子 |
|
特别适合下饭观看 |
|
双盲实验is YYDS |
|
就是单纯的比较商品,有些无聊 |
|
super shoppers
1.budget Aldi奥乐齐,Mountain Ware House (MW)的防水服最好,the Northface北面
2.麸质gluten
3.VS沙宣吹风机,露华浓吹风机。
|
|
扫盲。宝丽来电视是中国星光产的。。 |
|
前9集的确不错,了解了很多消费陷阱。但后面几集有点水。 |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减少智商税 |
|
看了一半,没啥兴趣了 |
|
题材有点落后了,希望出第二季!!! |
|
我们这一生交了多少智商税。。。 |
|
有种为了怼而怼的感觉 迎合了大众观点 听着感觉占了大便宜 但很多理由经不起推敲 又或者把东西看的过于简单 |
|
同一公司下的几个品牌伪竞争、市场细分、价格歧视等等营销策略都是我在工商管理课上学过的,但仍被套路而不自知。节目再次证明了,一分价钱一分货,两分价钱不一定两分货。自以为奉行极简主义和长期主义而避开了很多消费陷阱,竟在欧倍青洗发水和儿童牙膏上踩了雷,防不胜防啊。 |
|
很好的纪录片,让我对营销理念有了新的看法,比如,usp并非真的有独特的别人没有的优点,它甚至没有优点只有概念,但这个概念恰好击中了消费者的恐慌或者喜好。
虽然我自己做营销,但我一直觉得自己离真正的营销很远,看了这个之后,还是觉得应该去甲方或者离消费者和产品更近的地方。 |
|
后面有点无聊 |
|
对我的消费观有改变,学会如何有同样功效,但是少花钱。晚点补充个摘录。 |
|
高级版的商品测评,很多商业启发~
看到后面有些乏味了 |
|
(曾经)最爱的电视类型。 |
|
北面最贵质量最差 |
|
好棒的纪录片,不仅能学到省钱小技巧还很有节目效果,两个主持人都好有梗 |
|
内容很浅,喜剧的形式也很轻松,俩主持人很逗,但最好笑的是商家/品牌方的回应,废话、谎话连篇。
|
|
多学,少看,精买 |
|
S~~ S!!! |
|
好看 学到很多 两位主持人都超可爱 |
|
2/14 |
|
国情不同,内容不完全适用😹主持人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厂商后,厂商回复的甩锅言论令人大开眼界。每个点挖的都不深,当扫盲节目看还是不错的。
8/10 |
|
无麸质的食品都是噱头,防水衣便宜的质量还好,吹风机功能都一样,大数据杀熟,洗手液和肥皂功能一样 |
|
不错,科普到很多“真相” |
|
marketing的骗术 两个主持人太可爱了 |
|
节目挺好玩儿的,还有不少英式幽默在里面。看完后能在很多方面少交一些智商税。//狠狠被除掉空气融化后的便宜冰激凌恶心到🤮 |
|
商业创造的品牌效应决定了今天的一切形式,包括如今已形成的社会习俗、文化差异、男女性别营销从而导致的各种歧视文化、各种阶层分化、各种社会问题、各种暴动、战乱。说到底还是人类的自私导致的这样毫无人性的商业社会。 |
|
推荐大家都可以看一下,看完之后多多少少意识到消费主义陷阱,省一点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