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幻之光 幻の光 (1995)

    最近更新: 2024-05-18 HD中字
    • 主演:江角真纪子 / 浅野忠信 / 内藤刚志 / 木内绿
    • 导演: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 编剧:荻田芳久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日本
    • 年份:1995
    • 更新:05.18
    • TAG:是枝裕和,日本,日本电影,浅野忠信,1995,江角真纪子,文艺,剧情,电影,人生
    • 别名:特殊家庭,Illusion,Maborosi,Maboroshi no hikari
    • 片长/单集:110分钟
    • 豆瓣评分 8.2 (8150票)
    • IMDB评分 7.5 (7,721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100%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92
    • TMDB评分 7.30 (热度:10.47)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日本电影《幻之光》的免费在线观看,《幻之光》是对白语言为日语,属于剧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8.2分,有8150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由美子(江角真纪子饰)小时候,奶奶总是离家出走,执意要从城市回乡下终老,并且有一次一去不返。再后来,由美子结婚生子,过着清贫但是幸福美满的小生活,有一天丈夫郁夫(浅野忠信饰)却意外离去。
      由美子守寡几年后,带着年幼的儿子远嫁给民雄(内藤刚志饰),那是一处遥远的小村庄,依山傍海。从此过着平稳幸福的简单生活,日复一日。但是在她的心中,一直有个挥不去的疑问埋藏着,她不明白郁夫为什么会自杀。一连串的意外事件让由美子离家出走,来到海边的她苦思不得排遣,民雄追赶来到她身边,回答了由美子挥之不去的疑问。©豆瓣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由美子(江角真纪子饰)小时候,奶奶总是离家出走,执意要从城市回乡下终老,并且有一次一去不返。再后来,由美子结婚生子,过着清贫但是幸福美满的小生活,有一天丈夫郁夫(浅野忠信饰)却意外离去。   由美子守寡几年后,带着年幼的儿子远嫁给民雄(内藤刚志饰),那是一处遥远的小村庄,依山傍海。从此过着平稳幸福的简单生活,日复一日。但是在她的心中,一直有个挥不去的疑问埋藏着,她不明白郁夫为什么会自杀。一连串的意外事件让由美子离家出走,来到海边的她苦思不得排遣,民雄追赶来到她身边,回答了由美子挥之不去的疑问。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4 IMDB 6.8 高清上
      ディスタンス
      2001
      剧情片
      日本

      距离

      ディスタンス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是枝裕和早期的大闷片,对我这种“闷片消化机”来说,倒也闷得十分舒服。不觉得这是什么伪纪录片风格,只觉得是枝早年大约比较受老塔的影响,尤其结尾那个流水声的运用,同时这也是侯孝贤的拍法:所有事件性的东西,全都在镜头之外,你能看到听到的,几乎只是没什么信息含量的场景片断和对话。
      • A / 这一夜风平浪静的力道远远胜过十多年后《比海更深》里的狂风暴雨。一方面当下是过去的某种提喻,另一方面当下与过去的交织构成历史与未来的隐喻。影像写实与写意的并行成为一种召唤社会沉思与纯粹感知的细腻修辞。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回答《幻之光》并后启《小偷家族》的杰作。惊讶地发现是枝裕和对世界的怀疑与绝望竟有点像黑泽清。
      • 神剪辑+(类似)Database叙事,把一个本没有什么冲突的故事扩展得极好(否则就会变成河濑直美的[殡之森]不过那个更偏心理结构而不是社会性了),“悼亡的后共同体”在处理亲人问题的同时也在自我审判。
      • @小西天。如果困在小屋的那夜,他们百无聊赖排演一个戏剧,几乎就是部滨口电影(bushi。但文本精细度、深度和趣味性都离滨口差得太远。演员临场组织台词这种写作方式,本片使用得过于粗放。是枝曾告诫西川美和:如果是创作者从一开始就知道结论的纪录片,做出来也没意思。我觉得关于人与人的距离,关于谁受害谁加害,是枝并没有真的随拍摄一起思索。他只是实现了既有的答案。伪纪录的效果,是加倍的虚假。连看三部好看的西川美和,再看这部实在有落差。是枝裕和的几部杰作是几次偶然的成见又加深了。
      • 北溟有雾水生烟, 再见箱舟火烧湖
      • 死于信仰邪神。三年祭,在森林薄雾中穿行,夜谈,白百合沉湖,火烧木栈道,水色潋滟,お父さん。 值得重看第二遍,会发现许多细节。若要说最喜欢的结尾,这算得上之一。
      • 十年前的ARATA和伊势谷友介是那么年轻,十年前的是枝裕和还是一贯的简言沉默。手持摄像机的真实和虚晃,大量的沉默与现实回忆的闪回。大家都是普通人,大家都是陌生人,嗯,你同意么?
      • 语法稚嫩,但语义已十分超前。如同一束光,你判断其亮度感受其温度,但对于其源自何方抵达何处,却一概不知。导演便是用如此的只言片语实现人物画像,无意追问恶之源头,而是专注于描摹一切貌似与恶无关之周遭。
      • 看到后面有种隐约的悲痛,人与人之间将之分隔开距离的果然最本质是心智,思想,感受和欲望,造就这些不同的除了个人自我之外,社会又该负上多大的罪责。展示亲若家人和挚爱也无法拯救迷途中绝望的人们这种距离感,大概是是枝的一种立意。
      • 遗憾于生前没有与亲人多交流,却在亲人去世后,渴望着从他人的言语中读懂亲人。
      • 孤独的鸟的五个条件:一羽の孤独の鳥には 5つの条件がある 第一に 最高点まで飛ぶこと。 第二に 嘴を天に向けること。 第三に 一つの決まった色をしないこと。 第四に 同類を欲しがらないこと。 第五に ごくかすかな声で歌うこと。 -サン・ファン・デ・ラ・クルス-
      • 4.5. 因突然事件而聚集,在对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寻找记忆。幻之光之后,无人知晓之前,把残酷和无味的现实融入淡淡的记忆和生活。夏川结衣说:“我怎么什么也没找到啊,不过这样或许更好……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把鞋子遗留在这里了,但是这双鞋还在。” 太喜欢这些有点混乱而琐碎的生活和记忆的细节了。
      • 1.是枝裕和第三作,情节内核恰似对首作[幻之光]所聚焦困境的强化——如何直面并接纳自己和身边至亲在精神/心灵上咫尺天涯、在肉身/俗世上天人永隔的残酷迷局,视听风格则如第二作[下一站,天国]变奏——手持摄影贯穿全程(晃抖、跟拍、快速变焦、老旧暗沉质感则更甚),自然声、零配乐与自然光的写实笔触亦极度纪录片化。演员仅凭对各自角色及台词的认识而即兴表演,也是大胆的拍法。2.精妙叙事结合了冷冽漫长的生活流和穿插其间颇具超现实气息的回忆/想象,再杂以审问断片。随着五人情感和心理距离渐次拉近,闪回的时长、烈度和深刻性也愈发增加。留白够多,引人遐思回味。3.导演依旧执著于呈现“哀悼的工作”与边缘“非正常家庭”,疏离破碎之家、教团之家与悼亡者临时之家构成三重家庭。4.百合花,初代PS。5.寂静蓝色时刻,湖边栈桥。(8.5/10)
      • 6.0/10 分。2018.08.17,第一次看,日万代版蓝光。剧情好沉闷。。。片子影射日本奥姆真理教邪教事件。日本邪教组织,由麻原彰晃(原名松本智津夫)创立于1985年。1994年起,日本警方发现12起暗杀事件与奥姆真理教有关。特别是1994年6月松本市有人施放毒气致使6人死亡,200多人被送进医院。1995年3月20日在日本东京地铁投放“沙林”毒气,造成5500多人受伤,10多人死亡,震惊了全世界,它也因此更加臭名昭著。
      • 原谅我后一个钟用2×倍速看完的。
      • 几近真实生活的质感,不同阶段的是枝裕和都蛮难得的。
      • 好的没有话讲了,炉火纯青的留白美学
      • 通过现在来一步步还原出过去无声的伤痕 家庭里彼此间情感输出的缺失和自我的膨胀化催生出了心灵的空缺 真理教信念而因此成为了那想要胡乱抓住什么的存在的意义 不管是信徒还是他们的家属 都共同成为了社会疏离 距离横亘的受害者 以小木屋构建出外在空间的封闭性必然促进了内在交流沟通的可能性 个体孤独和事件伤痕也因此有了消解的途径 最后的结尾实在是太美了 扔下水面的百合花 由内而外化的大火烧掉了那座通向过去的木桥 两个时间维度也得以真正独立和相互解脱
      • #观影手记# 2469 4.5 不是符号化的“受害者(施暴者)家属”,而是平心静气的探讨ta们为什么会被“邪教”蛊惑,立意就赢了!甚至有怀抱 不但想治病救人,也想要医人灵魂 的崇高理念误入歧途的医生,和那位陷入癫狂却心地善良的老师。 每个信徒都在日常生活中与亲人关系疏离,只有在宗教组织中才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又见伊势谷友介,井浦新,寺岛进,几位真是演技派。浅野忠信何止剧抛脸,这一部电影里的前后两阶段,我都认不太出来这是同一人... 才只几个人的邪教组织,很难洗脑到这个程度吧。还男女宿舍分开,没有把女信徒发展为性奴的邪教,看着怪“干净”的~,朋友说“所以他们做不大”哈哈哈,(原来是因为教主的女儿也在教内啊)。
      • 纪录片手法(镜头、灯光、录音)。梦境般连接的回忆片段,在乎人物的状态而非戏剧性,恐惧、疏离、不理解,孤独,人物转变的过去,思想上的挣扎,戏剧性的部分全部留白。其实片段之间的剪接可以更自然一些。社会的距离,人的距离,相互的不了解。背负着最多秘密,最渴望亲情的arata和有爱人相伴,最轻松随意的伊势谷的对照。作为联结存在的浅野忠信,串起家属和逝去的亲人,串起过去的教徒生活和当下的沉重疏离(也许还有未来?祭奠和改变也许仍然会持续)。冲天的火光烧毁栈桥,以后不用再去思念,arata是愤怒还是悲伤已经说不清。父亲角色的缺失,精神的迷茫。邪教组织成员只是恶魔吗?他们也有家人,只是无处不在的苦闷和不理解,究竟能把人变成什么样子呢?是枝的思考有些幽暗,似乎也得不到回答。
    • 豆瓣 8.0 IMDB 7.4 绿色的远方正片
      萌の朱雀
      1997
      剧情片
      日本

      萌之朱雀

      萌の朱雀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看了半天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东西。你说它烂吧,它还有点腔调,但是看完了就是感觉昏昏欲睡,浪费时间。钢琴曲还不错。
      • 四星半入;重看@电影博物馆;09年初看不快时分最好的治愈剂;不仅直接启发《沙罗双树》,更直接提到,很多桥段的影子;屋顶的且听风吟,隧道的幽深神秘,索桥承载的时光重量,欲言又止的暗涌,廊下清凉的风铃和奶奶安详的面容;尚未离去便已怀念,现代化的侵入和离开故土撕扯的痛。
      • 抬眼就看到的绿色,生命一样无常。
      • 4.5,27岁就摆脱了故事的绑架,创造出自己独特美学观念,摄影机像一名家庭成员,默默触碰着他们情感轻微的律动,奈良呈现轻柔的油彩质感触手可及,从没出现过的山外却逐渐改变山里的诗意和封闭,最后一切的喜怒哀乐被远山眉黛和屋外风铃轻轻扶平,赋予全片奇异的私密感和柔韧的植物性
      • 淡泊到近乎冷冽的画面。虫鸣。静夜。一次短暂而冗长的握手。一个未曾发生的吻。
      • 河濑直美的长片处女作竟然如此舒服,天然去雕饰。那些8毫米机器拍的村民片段很美
      • 无语,凝视,离别,实录光阴流逝,非全知全能叙述,五次音乐,结构性段落酝酿离散情绪。河濑直美有些源于个人经历与记忆的标识,比如乡野自然,风吹草动雨落,男孩女孩的懵懂情感,父或母的离去,慈祥老人的歌谣...这些在第二扇窗里还有。这部主要讲对故土的坚守,隐隐的伤感。4:3的坡路构图,戛金摄
      • 7.8;為著離棄這塵世,沒法睡著亦要睡,你不肯睡我都睡
      • 90分钟版。河濑直美的影片具有一致的气质,却不拘泥于形式。用极少的人物语言略显导演自我制约的表现人物关系与从容自然地延展看似简单却又蕴含饱满的主题的剧情时空,河濑承接了小津对衣食住行的日本生活置之于女性化个人童年生活化的表述,残缺的拼凑的家庭,模糊关系的爱慕,离去与坚守,美景亦在
      • 通向桃花源??
      • 《布米叔叔》似乎有借鉴此片。感情高点处理得比较潦草,比如屋顶看星星一段,比较MV。
      • 河濑直美处女作 & 尾野真千子银幕首作,获戛纳金摄影机奖。1.每一个镜头都是生活的味道,细腻,恬淡,隽永,尽管不易进入,但属实是愈品愈有真义的佳作。2.关于童年的玩趣,劳动的辛累,自然的丰实,铁路的兴停,暗恋的情愫,村庄的衰败,难免的离别。3.乡土之息像极了侯孝贤早期作品,多次复现的摩托车前跟运镜亦令我忆及[南国再见,南国],隧道、吊桥与猝然出走逝去的丈夫则同质于是枝裕和[幻之光]。4.【光】成为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自然元素,生活中的神性透现其中:隧道尽头之光,妻子白伞上的叶影光斑(想及莫奈[撑阳伞的女人]),洒入室内的晨光,医院出口之光,放映机之光,透过树林的日光。5.穿插的三段录影涌溢着生命的本相,那些质朴、辛劳而真诚的面庞呵!6.荣介一路跟随舅母(骤雨),牵着表妹的手走过夜市,暗夜上屋顶玩闹。(9.0/10)
      • 某种程度上说比殡之森要好,但最无法接受的一点就是看河濑直美开头10分钟总是晕晕乎乎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接下来80分钟在琢磨人物关系到底是甚,剩下一分钟恍然大悟,最后两三分钟终于感动,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
      • 1.“人生的些许欢乐,些许忧伤,都只是时光的永恒流动中的一点涟漪,淡淡飘逝在轻风中”。我想,这句话是这部电影最好的一个注解;2.在影像中感受着被胶片压缩的时间慢慢缓缓地在脑海里延展流淌,感受安静的份量;3.影片中的情愫仿佛能够轻述,我房间里的空气开始让人醺醺然。
      • 就处女作来说太沉稳老练了,很像80年代台湾乡土电影。前面稍乱和闷不好入戏,情感慢慢的带入到小姑娘后好看了,喜欢穿插的记录群众肖像和家庭录影的部分,吊桥隧道新旧的留守与出走,萌萌懵懂的暗恋,大山小镇怀旧的色调好听的主题曲,最后的离别戏一下被击中仿佛被带回到小时候的地方,尤伦斯河濑直美回顾展胶片版。
      • 不错啊
      • 河濑直美早期的作品这么隔绝,似真实似梦境,晦明之间的影像是太多情绪的喷发,没想到最后一个摇镜之后忽然回忆大量涌入,让人猝不及防。河濑直美继承了小津拍吃饭的风格,拍少女单纯又复杂的状态简直美到无以复加,尾野真千子表演风格奠基之作。整体来说太散乱隔绝了,不过感觉这也是河濑直美珍贵所在
      • 可以看出阿姨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父亲的胶卷就是这部电影,河濑直美就是开出大山的火车。
      • 镜头意境美得令人感动,尤其是最后一幕镜头从陷入熟睡的老母亲逐渐上摇越过屋顶,逐渐远望定格在绿色群山,整部电影所诉说的琐碎小事乡土情怀在这一刻更加汹涌
      • 很喜欢的风格
    • 豆瓣 8.4 IMDB 7.1 正片
      Conte de printemps
      1990
      喜剧片
      法国

      春天的故事

      Conte de printemp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B】真尼玛文艺,全踏麻是对话,一堆的正反打,还聊哲学聊康德,理科狗表示头昏,但为毛我还是给四星,因为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
      • 侯麦“四季故事”系列的第一部。依然很话痨,表示一边上网一边看很累,得不停回看对白。影片探索了人物的不纯动机,尤其是准确地捕捉了微妙的说话语调、形体动作等。通过一系列所谓的栽桩阴谋的假设,探讨了人性的阴暗面,是一部以简单爱情为幌子实质富有深沉社会命题的优秀作品。
      • 谈话内容比剧情本身精彩,平淡但不让人觉得无聊,舒曼,柏拉图,康德,胡赛尔,现象学,先验论,属于法国的知识分子传统,这是我爱这个国家的原因。数学不好可以拿出来说,但哲学不可以,哲学不好让人觉得没有思考问题的能力。哲学不是改变你的想法,而是拓展它。尊重艺术与思想,让人羡慕极了。
      • 这个粉白的小女孩,像一条透明线绳一样串起珍珠项链。不论是交谈、争吵还是沉默,我只喜欢有她参与的部分,不理性的,不思辨的,不成熟的,不复杂的,她就是春天本身。
    • 豆瓣 9.0 IMDB 8.1 全集
      一一
      2000
      剧情片
      台湾

      一一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深意
      • 杨德昌的电影剧情发展真不是一般的慢
      •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
      • 杨德昌获嘎纳最佳导演奖的影片,近三个小时的影像细腻而漫长,其间没有大起大落,只是一直温和的诉说,可看这平淡的真实,却叫人沉重起来
    • 豆瓣 8.5 IMDB 7.8 HD中字
      2010
      剧情片
      韩国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对平庸之恶的容忍和盲从,是我们写不出诗的原因。
      • 这苦难不定的生活,这仓皇中开放的诗意,某一天,你累了,用心血写下一首安然的诗,然后走出城镇,融进无边的原野。你身后,夏天的正午,那些歌声载着清凉,地球还像你存在时一样旋转。
      • 这个故事叫做“大龄文艺女青年真可怕”……看得出侯孝贤-是枝裕和这一路,李沧东本是个诗人,拍写诗其实有安哲的《永恒的一天》与陈英雄的《三轮车夫》,本以为李沧东要在老年痴呆上做文章结果没有(能指的丧失和写诗本是对立的)。那段床戏太重口味了。所有演员都很给力,尤其警察大叔。
      • 很少有导演敢拍老年人做爱,韩国人倒是偶尔这么做,虽是人之常情,却看的我很不适应。除却如此重口的情爱戏,本片将趋于完美!★★★★
    • 豆瓣 8.8 IMDB 7.9 HD
      Τριλογία 1: Το Λιβάδι που δακρύζει
      2004
      剧情片
      希腊

      哭泣的草原

      Τριλογία 1: Το Λιβάδι που δακρύζει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是在流亡,然后死亡;这条河的源头没有风光,只有泪光。
      • C+ / 前2/3观感很好,史诗故事配合颇为古典肃穆的视听至少圆熟且有效。音乐与剪辑保持了连贯的气息,尤其是几处视觉上的物态幻化:声音-人-海鸥-白布。人物的状态也在迟滞中保留了几分灵动。但是第三部分时序跳跃逐渐频繁之后,影片落入了一种近似历史挂图的窠臼里。人物既无法与观众拉近距离,也无法挣脱一种类似机械反应的情感触发模式的束缚。还是觉得在表述历史创痛时安哲的手法局限很明显。
      • 充斥着虚假的漂亮画面,叙事手法浮夸,矫揉造作,令人讨厌的假呻吟片子
      • 数次和《撒旦探戈》的影像恍惚重叠,但远没有那种酒神式的狂欢与洒脱,徒剩下沉郁顿挫的嗟叹,这部安哲给我的感觉像希腊的杜甫……(Ps:应当有一种蓝色被命名为「安哲蓝」)
      • 看得老子沉重和诗意了一个晚上
      • 这部电影中段,丈夫坐轮船去了美国,妻子在海边送别。她说:我还没有织好这件毛衣,然后他牵着其中的一根线,慢慢渡远了。一件未完成的毛衣,变成一根长长的红线,最后断在风中。场景极为凄美而震撼。
      • 可分上下两集。上集到斯派洛去世,一部杀父娶母生孩子的俄狄浦斯故事;下部则是希腊现代史。场内音乐(安哲与卡兰德罗恰如莱昂内与莫里康内),史诗体的叙事。旁白极富诗意。
      • 一团烟雾升起,心爱的城市毁于一旦。昨晚,我梦见我们一起去寻找河流的源头。
      • 每次烂片看多了 就会选一部安哲来看 清洗大脑硬盘
      • 大师,您实在太苦了,还是安息在20世纪吧。
      • 在资料馆又看了一遍,安哲的慢以及拖的观感不是令人厌恶的刻意而为的无叙事力的空境感,电影里任何一刻的停顿都是极其自然流动的,这种观感大概也只有欧洲人才能拍好。另外电影里的手风琴乐实在是太好听了 20170916
      • "…梦见你弯下身来,伸手触碰这片湿漉草地。当你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光般地落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最后的栖息,被泪水淹没,电影里没有流出来的血…
      • 几年后在资料馆重看,凌晨两点到家又自己补完提前退场的半个小时。真是好,送行的船队、树上的羊、红色毛线,太喜欢。城市在身后飘零,我们牵手去看河流的源头。
      • 10开始的《哭泣的草原》12点40才结束。字幕亮起, 左边的女生在抹眼泪。看电影也不能改变什么, 你我都还是俗人。乌泱泱的人群涌出影院,无非是解决屎尿和食物。南京路上车水马龙,真实的人间一口把人吞噬。
      • 1.影片恍若对安哲前中期创作的一次漫长回溯,1919-1949,[36年岁月]中的抓捕、刺杀与飞撒的传单,[流浪艺人]中的巡回演出,[猎人]的变节者与打断舞会(亦是安哲作品中典型设置,一切演出或舞会都将因外力中止),[亚历山大大帝]的羊群屠戮-本片改为倒吊在大树上的绵羊,[塞瑟岛之旅]重归故土后遭遇的排斥。2.废弃的歌剧院,座椅上覆盖着各色布匹与杂物,二三层观众席则披设上白色的帐篷,仿佛映射着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亦似流浪艺人的倒置。3.海天相接的后景,无数白色的床单飘挂于系在小木棍上的晾衣绳上,被枪声中断的演奏与染上的血手印。4.洪水淹没的村庄,黑色的船队,分别时一截截拉长的红毛线。5.书信旁白字如泣血,单镜头中在现实/现在与想象/过去时空中切换(哭喊的母亲-分属敌对阵营的兄弟相遇),变焦前推镜的母亲嚎叫特写收尾。(9.0/10)
      • 1.手风琴再叙悲伤,整片草原跟着哭泣;2.只言片语也能令我的泪腺分崩离析,一封信便令人看见了断壁残垣烽火连天和横尸遍野的境况中隐忍着爱与思念;3.无情战争、颠沛流离,最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是绝望而空洞的虚无。
      • 12th BJIFF No.10@天幕新彩云。三星半。跟《流浪艺人》连看。作为安哲晚期作品,语言与《流浪艺人》时期其实并无变化。只是不同于早期作品更加侧重历史书写,希腊三部曲试图落到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洪流裹挟中的离合悲欢。然而这对安哲而言不啻舍长就短:三个小时的时长大半时间都在低效地交代主角的私奔故事,到最后几十分钟节奏陡然加快,忽然就将主角抛入时代风浪。两个主角如希腊雕塑,美则美矣,却没有人间活气,看不到性情与心灵。作为观众实在很难对他们的别离与恸哭动情。画面极其唯美,如树上悬着的群羊、满江悼亡的黑帆(复刻《猎人》场景)、小舟送别的红线,许多场景或许是为构图设计了剧情,形式感过重,未免本末倒置。
      • 希望有一天能看到4k修復版
      • 爱人在红线的另一头,飘散在风里。安哲电影中美丽、震撼、摄人心魄的画面,加上调度极富有想象力的长镜头,总让人忘记提及故事的历史政治背景,和那些被孤独、离别折磨的时代洪流中的人物(尽管镜头更多时候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其实这些不用言语表达的感情,真是极其有力和震撼的...
      • 我真是有毛病,明明已经看了安哲两部极其无聊极其苦大仇深的片子,还看一部,作死。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