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常秀电影已经成了一种暗示,出资源的时候说明这一年就要过去了 |
|
8.0 可能是洪近几年最幽默的创作,通过两个小故事轻而易举的完成了对“C'est la vie”的诠释,轻松而又坦荡,短评里看不懂电影的能不能回家去看你的奥斯卡啊? |
|
洪常秀终于意识到不能再无休止地重复拍金敏喜吃饭睡觉走路说话了,所以他这次创新性地加入了她撸猫。激动人心啊朋友们! |
|
妙不可言啊!🐱🚬🍺🎸🍜🌶️🎥😢😴🥰//对一只猫咪的赞美远比对人真诚,呼唤“us”(猫的名字)的同时也在确认虚指的同类。当我们的视线焦点被猫的行动轨迹牵引时,人物即便同框,也如同置身两个世界。对话的无序、迂回、断裂实现了同一镜头的平行时间,每一次剪辑则是虚(生命存在的意义)与实(口舌之欲)的交界。更为抽象而迷人的调度。 |
|
洪来信:日子不错,敏喜有了喜欢的猫接下来也没打算接新戏,我在戒酒但不太成功,依然在抽电子烟。只有我们俩爱在拉面里放辣酱,全世界只有我们俩爱这样 |
|
今年第二个洪氏vlog已阅。 |
|
25th 8:30-9:54 theatre croisette 开场前洪尚秀上台,被问到关于电影有什么可说,他很瘦略微佝偻显得拘谨,说我不知道说什么。看完电影确实如此,一如既往的洪尚秀母题,睡眠、拜访、交谈、酗酒和一个想死的有名老男人。我对洪电影的评价完全取决于敏姐出场时长,这部实在短暂,尤其有些镜头里敏姐瘦得宛如纸片,我抱着中国人热忱的心希祝福姐多吃点。 |
|
开场不久,明星和诗人俩人分别在谈话之中各自先后上床睡着了,然后洪常秀就开始给出各种细节(礼物,吃面,辣椒,吉他等等)暗示这俩人share了同一个灵魂,但做了两场人物不同但旨意相近的梦。特别是男生跑到诗人家里说他要当演员,大概是梦套梦之中无中生有的人物忽然串错了台词。在梦中,两个年轻人都怀着被前辈指点的渴望而来,最后失望而去。女生不告而别,男生则自掏腰包请诗人喝了顿大酒以后,大脑愈加空白仓皇离去。有意思的是明星这条线忽然隐去了,只剩下诗人一人满足地喝酒抽烟吃炸鸡,延续着有点洋洋自得的百日梦。看来这更是金敏喜主导的梦境无疑了。好奇的是,未来洪常秀还能把他的这个梦境中身份重叠系列继续玩出怎样的变化来。 |
|
85/100 熟悉洪的人可能听惯了他的人生理念、电影理念和真实观,如在现实中没有什么是真正能确定的,不如去直接感受、用感官拥抱一些更细小简单的事物,躺下蹲下睡着,于己诚实,与植物对话,尝口辣酱,接受无常和谜团…猫咪比人类更自在,也无法真正被掌控。观众好像很难被大段“人生箴言”的说教给折服,两段明显对应的简单蒙太奇结构也并不一直显得那样有趣。怎么说呢,现阶段的洪至少在电影里时大时小的比例部分中越来越寻求简化了,同时简化人的动机和欲望,依然显得那样稀缺。像《樱桃的滋味》,由于拍摄的存在和仍存的谜团,即使是Hong直接的化身、或是那样浅显的问题和絮叨的回答,仍存在一些超脱和怀疑,一切仍在老洪轻巧掌控的现实游戏之中。那样的字幕卡也很奇特,并没有明显让电影更像默片,同时也能让观众多一些抽离。 |
|
在这种剧作对白能力和天然的表演面前,任何技法和器材都不再重要。“우리”(我们)是猫是狗也是罪人。二刷搭配映后,洪导说故事就是源于自己的个人生活体验,就是某一天给金敏喜拍照前一张正好是奇周峯的照片于是剧本就自然形成在脑海之中了。关于对白与表演,导演表示以前有试过让演员即兴但后来发现太费时间了所以还是得有剧本才行哈哈哈。 |
|
洪式的养生学:戒烟戒酒戒装模作样那都是骗人的啦!还不是人老了掏空了没有补充剂。每个人都从年轻男女的身上吸取能量,金敏喜指点晚辈,宣美需要Nous est la (笑死,老男人失去和年轻女孩的引力后也能从中食用青春,什么推三阻四搞清修那都是借口,还魂大喝一场,滋味妙不可言 |
|
赞美猫猫和金敏喜好美的次数持平(各两次。父女隔空互文。金又是制片。竟然去了双周... #MK2Beaubourg #Reprise #Cannes2023 |
|
2.5 創作力衰老疲乏的洪,看完這部應該可以完全放棄金女士和其他導演合作的期望,對女演員的偽裝感到疲倦,已經進入了和洪過著生活/創作同為一體的人生另一階段,問題是洪本人似乎進入了creative slump, 也許下一部和于少女會可以脫離低谷?summeriff2023 |
|
洪式平行宇宙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太多新意。方法一:元素的复现(拉面、辣酱、吉他);方法二:剧情的复刻(年轻人求教资深前辈)。老诗人毫无疑问就是洪常秀,他与另一条叙事线上的金敏喜构成了两角一体的观念输出机制,台词里的人生观、创作观明显得不能再明显(金敏喜表演讲求去除藻饰,老诗人写诗不惧寂寂无名),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坦诚美。但是作为视听艺术,本片没有出彩的机位、构图设计,剧情也偏说教,而词卡的使用则加深了刻意感(推动观者对双线进行文本对比)。个人觉得只能算中档洪片。有意思的是,那只猫猫的名字居然就叫“我们(wuli)”。于是乎中途丢猫、找猫的那一段就被赋予了谜语的魅力。“我们”丢了,没“我们”活不下去了,但后来“我们”其实就在面包店前等着。失而复得的背后,其实是洪对于青年人的焦虑烦恼的一种抚慰与指路。 |
|
猫片 |
|
6.8/10。①老年男诗人A和中年女演员B分别各种谈天谈地谈人生谈处境。②影像风格和《逃走的女人》一样,但过曝的摄影比较莫名其妙(问题同质于《小说家的电影》),扣0.2。③影片开始不久B和A就先后睡着,而且A和B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吃面喝酒说教都有涉及吉他等等),洪常秀试图借此营造出一种「A和B睡着后的故事都是梦境(或者至少似梦似真)且仿佛共有一个灵魂般地做了几近相同的梦」的感觉,但实际执行出来没营造出多少这种感觉。④作为生活化氛围/主情绪电影却用群像叙事(问题同质于《乡村星期天》)+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不够有趣/深入。 |
|
从标题就开始了拆解,我、你,还有叫“我们”的猫猫,共同称呼了标题中的我们,原有的词意被破除,而仅仅取用它的构成方式。顺接到电影中,大段询问意图、目的与方式的思考和辩驳不断被推翻,取代为一种感官的直觉:困、香、辣、瘾,人的直觉衔接起猫的本能,与花对话。我们得以从寻求意义中脱离出来,关停摄影机,感受此刻。 |
|
节欲后正视欲望的舒畅,洪常秀总是能撷取生活的微小,美好地将金敏喜与小猫关联。 |
|
Against interpretation in every way. You wish you don’t know its secrets, and you don’t. It’s a cat’s instinct to jump, not a person’s. by the way, where is Kim Min hee?? |
|
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木心的文学,有政治性,是企图唤回人类的自爱。推己及人,重要的先还不是「人」是「己」。若人人知爱己,就真成《完美的日子》了。西方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指先从自己做起,不是自私自利。按照诗人的说法,全部基督教教义,就是「你要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人」这一句话最简单,最易解,但人类已经做不到了。保持清晰的视野——这是(诗人的起点)首要的问题,是最绝望的问题,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问题。尼采:十九世纪,上帝死了。木心:二十世纪,人类死了。洪尚秀:二十一世纪,我们(人类)是被编/导/演投喂豢养的宠物。于是,狗「男/女粉丝送货上门」的一天构成了猫「男/女偶像不劳而获」的一天。洪尚秀的这部电影,也有政治性,是企图唤回编/导/演的真诚。按照网络流行语的说法,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
|
看完立马出门买拉面啤酒,哈哈哈不管啦,金敏喜都说反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尽情吃吧。 |
|
美不胜收,乐不思蜀,五星满上如此简单。 |
|
5.25导演双周闭幕片。被猫咪和石头剪刀布治愈。 |
|
非常生活流的作品,自然得像是一部纪录片。告诉你生活就是由一些絮絮叨叨无意义的对白、不怕生人的猫和戒不掉的烟酒组成。总体上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
|
+.5,《在水中》和《我们的一天》在金敏喜时代的洪片里都可以归类于无酒精啤酒。一如电影中的节欲,情境内表达的侵略性延续上一部的内收状态。主要谈谈亮点。一是,具有强烈诱导性的字幕卡看似是对剧情的补全,引导观众带着既定态度进入故事,实则和紧随的内容是脱钩的。这里的“脱钩”并非指完全不产生联系,而是没有强因果的扣合关系,观众从理解小标题到理解情境与从理解情境本身到反思小标题,简单的复合层次。二是,前两幕简单的对偶结构在第三幕中似乎找不到具体的对应点,但如金敏喜在第一幕中所说的享受之于生活的意义,从“我们”的得失中,另一端的人物感召式地体悟到了节欲的次要,像猫猫一样坦然地拥抱简单的快乐。希望这也是洪本人对下一阶段创作理念的体悟吧。 |
|
三星半。诗人和女演员的回避处世之道对照,更可以看作洪常秀和金敏喜的阶段性恋爱生活汇报,闲适且无所畏惧。 |
|
一如既往 |
|
No.10093。2023戛纳电影人双周。六项全能的洪常秀电影手法排列组合又一款(居然还能排出新款也真不容易),依然是指向艺术家(们)自己的某种创作以及小道具元素的反复排布,至于女演员和老诗人到底有没有用做梦,梦境有没有交织,其实作为洪常秀忠实观众我这次真的没什么耐心去玩味了(说到这又想到了万玛才旦的《撞羊》),毕竟本片这点小趣味也就是一年一度了呗……其实玩梗之处应该是在于片中肥猫的名字就是“我们”,但影片显然没夸张到全片猫视点的反人类中心主义(如果这样该多牛逼!)。不过!影片声音用得非常有想法,各种环境噪音的用法真有意思!金珉禧阳台聊天那场戏的变焦也用得真棒。 |
|
洪導樂此不疲製造一些迷人的尷尬。講一些尷尬的話,再用它蕩起尷尬的漣漪,或者讓話掉在地上,或者講下一句不合時宜。
貓貓貢獻了最可愛一鏡,在洪式鏡頭下「躺」贏第一主角稱號。 |
|
戛纳人生时刻,是谁跟洪老头握手了!该不会是我吧! |
|
230819 SummerIFF2023 No.3 @ PE|今次的“看洪片不睡过去”挑战也失败了。缺了最后一点赶《火之谜》去了,虽然挺喜欢这部但这是个正确决定。 |
|
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都是我们,吃了还想吃,喝了还想喝,出去找找自由和意义吧,但终究还是要回来(吃吃喝喝)的。窝在屋里的我的犬儒的一天又过去了,但洪又嘻嘻哈哈皆成文章了。美其名曰:忠告。实际上是:狡猾。 |
|
每个人都在说与听那么多的话,但彼此间似乎又有着各样的隔阂。当诗人拒斥男青年的造作问题时,虽然我认可那番反说教的说教,却实在超出了洪电影暧昧的范畴,就算紧跟着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消解了一切的严肃无聊,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过于暮年的电影。说直白点,老人味挺重的。(这么说好像太厌老了,那么该说这里的“老”指的是某种要打破艺术直白表露的创作态度。 |
|
老男人说教名场面 黑方亮眼 |
|
更想看猫猫Wuli的一天。 |
|
8.0/10 #NYFF61 “我们”成为三种维度:或猫的名字所引出的非人的观察与潜在事件来重铸生活,或影片中双重结构所带来的两段被经历碎片及言语所指互文连接的对话可引出的泛指的“人们”,又或是私人的趣味性的通过角色指代金敏喜与洪尚秀本人,女演员与诗人/电影制作。然而此部中的结构似乎过于简单却又用力笨重,甚至使用字幕卡来补全故事讯息,更多执迷于一些行为和经验的对仗而忽略了更富有灵性的瞬间,但姿态上依旧是向外的或某种意义上积极的,如塔楼上一般,两段故事皆结尾于天台或阳台。但对待青年人的存在危机与焦虑,洪似乎从始至终并未能找到恰当或更有魅力地描绘此类对话的方式,浮出水面的仅有说教性的情绪与辈分的谦卑感混杂之后的尴尬,亲密是几乎不可见的,所能阐释的似乎只有缺乏感伤的妥协和匆促达成的复调,简单但并不清脆与动人。 |
|
4+
洪和金同心一体的“老人电影” |
|
“不要去寻找意义,那只是一种懦弱。跳进水里就行了。不要像个胆小鬼一样,在跳进去之前就想知道一切。” |
|
感觉是沾了些金敏喜的烦躁和灵光,老男人自知的松懈和可怖倒是添了些人味,对没头脑的snob们打一记猫猫拳 |
|
如果说《在水中》是印象派,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写实派,如默片一般的插卡字幕让故事的呈现更明晰,但也失掉了一些感性趣味。不变的仍然是饭局的迷人,拉面、辣酱、吉他、猫、酒等多种物成为内心情感逐步显露的节点,两条互不相干的线也因此产生了某种联系 |
|
回到了「原味洪常秀」,轻盈(或者对洪常秀影迷来说,有点过于熟悉)、淡幽默的日常。双线聊天,谈谈如何表演(保持「诚实」就要抛弃那些习惯、偏见、图像和恐惧),向立志戒烟酒的前辈诗人讨教什么是生活、爱、真实(对面的摄影机安排巧妙),一只叫「我们」的猫失而复得。 |
|
第一个镜头真的好惊艳…半梦半醒之间突然金敏喜出现;她的姿态——一只脚踩在地毯上另一只踩在地板上——蹲着和猫玩,一次又一次喂食,以及镜子里上演着镜面的电影…金承允玩石头剪刀布那里也好绝,表演活灵活现…其他就真没觉得有啥了。 |
|
終於我也看過洪尚秀了!和想像中的也很像 混雜著人與人的磨合 他用一部電影說服了我 「不用擔心,人生很短很短的,很快就會死的!我們這個只是死前的interval而已。」丟失的感覺也好,得到的感覺也罷,現在的生活就盡情體驗吧。 |
|
【4】虽然玩了文字游戏,甚至还用了新颖的字幕卡,但跟前几作比,既没有大酱汤般的浓郁情感,也没有建立怎样的复合结构,反而像对日常的提炼,作为“一天”。诗人说“看得见很重要”大概是自我投射,另一个世界的猫猫为本片赋予神秘,女人蜷缩在地的身姿让时间显得郑重。从《在水中》到本片,也许真的要开始迎来洪常秀更闲适、自在的创作阶段了。 |
|
想象小猫,想象女孩拍摄的电影,并不轻松的电影,刻印在年龄中实际的距离难以被轻易的话语打破,洪耐心地观看着这艰难的找寻。 |
|
三星半。两个平行故事,看似没有联系,半盒辣椒酱,一把吉他,明明是相同的道具嘛。诗人和演员都喜欢拉面里放辣椒酱,诗人有一个女儿,演员有一把一模一样的吉他,他们的关系让人浮想联翩。可笑的是,原本为了健康而戒烟戒酒的诗人,最后又开始喝和抽,有点讽刺。 |
|
偶有一些巧妙之处却没有形成某种协奏。但喜欢和wuli猫猫相处的日常。
无论喜欢与否,新年能看到一部老洪新作也是极好的。 |
|
洪尚秀的电影大概是没有“第四堵墙”的,很多看似随意摆放的机位其实在构图之初,就已经把屏幕前的观众拉进镜头里了;旁听着演员们不疾不徐的台词,每一句都像直白的人生道理,但每一句也都是稀松平常的话题,讨论表演与诗歌并不显得膈膜,你知道那是更本质的精神世界的呈现,是艺术化的抹平身份与阶级的大道至简;无论是沉溺于金敏喜的人格魅力,还是纯粹去享受无功利的文艺氛围,或许总会有和我一样喜欢看洪尚秀的人,到底也说不明白这流水账般的文艺片中,那份引人欲罢不能的魔力来自哪里——又或许,潜意识里的我只是想把无聊而漫长的生命,过得别那么目的明确吧。 |
|
挠痒痒的脚和印着粉色爱心的灰袜子。入睡了吗?好似醒来才能拥有对什么是生活的判断能力。依旧爱着美丽的年轻情人,灵魂融合了吗?好似隔阂才是洪尚秀与她对话的开始方式。总之,赞美是我的开场白,但我创作的成就感来自无人知晓的孤独,over。(洪导一贯的自大) |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