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短评被删了 |
|
林总的镜头少了些。黄埔北伐,南昌起义;井冈反围剿,全程长征路;平型关抗日功臣,三大战役指挥两个,长白山打到海南岛,授衔之前功不可没。 |
|
看着一帮演员演了20多年同一个角色,当角色回忆起20年来从井冈山、过草地、开国大典过来,演员也会一同经历起拍摄时的记忆吧,闪回老片段的时候,他们那时还年轻,真的蛮感慨的。只是电影不像电影,更像是cctv纪录片频道的科教纪录片,没有剧情,只有演员的“情景再现”,难得的是编剧需要把这些授衔人物、牺牲者、串联起来,把一段段人物故事至少串成80分钟的影像,蛮不容易的,最后20分钟才是高光主旋律,庄严肃穆! |
|
今天看了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非常震撼,泪水几乎没有停过。唐国强老师的演技真是如火纯青。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信仰 ,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都是靠这些革命先烈打下的。这样一部好的电影,我计划打算带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看看,尤其带孙女一起去,让她感受一下美好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
|
瑕不掩瑜。历史,以及历史人物,值得复习,也值学习新知。毕竟55年有一千多人授衔,谁能说出他们每位的故事?本片抓了几个点,例如女少将李贞。独臂将军九位。独腿将军钟赤兵。例如李克农身分特殊,他是上将。
粟裕是耿乐演的,我觉这个选角很有创意!演得好!长得其实不像,但竟然变成很像。
来不及授衔就死去的大人物也出现于片中。叶挺,方志敏,他们的出现很重要。董振堂的出现也是有创意的安排。夏明翰只有名字出现,却有份量。润之一门英烈,妻,儿,两个弟弟之死亦提及。妻死前嘴角流血的镜头颇蠢。
此外,在台牺牲的地下工作者,以吴石、女中豪杰朱枫(朱谌之)等四人当代表,也是本片惊喜的安排。
韩练成,此人则是有机会授衔的地下工作者。中将。
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三个审度时势而倒戈立功的上将也出现了。军迷对他们很熟悉。 |
|
拍不了就别拍 |
|
这部电影的政治意义当然要大过艺术性。绝不能搞到法国人看拿破仑被英国人拍成小丑2而欧陆合拍几个版本也无法直抒胸臆那种愤懑。《授衔》就是在开宗明义,在黄钟大吕,清澈的爱只为新中国。最柔软的一节是李晨演的岸英,是近来太祖父子对手戏中最松弛的。多年后这就是鲜活的历史再现。片中的将帅服是按照曾涤将军的真品一比一复刻的。另难得在影视中听到大连八七疗养院的名头……当去回访徐海东将军楼。 |
|
可以评负分嘛 |
|
正片林没有露面,真是可惜啊 |
|
史 |
|
我要是评论,肯定就给我删了 |
|
我敬重革命英雄。
请不要过度消费。 |
|
开篇即泪目,说不得“再见”,再见便是诀别。这更应该拍成电视剧,每位将帅个人传记,而且好多参演的演员都在片中没看到,不知道是不是还删减过?唐国强老师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出电视剧集呢? |
|
太碎片化了,很难带入 |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
|
跟短片合集一样,拍的太碎了,不如拍成电视剧 |
|
泪流满面.战功赫赫,艰苦环境赶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国,咱们再体谅下世子郡主们的难处. |
|
电视纪录片式拍法,因为是重大题材,所以采取了最保守最安全的拍摄方式。授衔本来也是一种平衡的艺术,但是这部电影就完全没有平衡好题材安全和电影性之间的关系。
所以非常乏味无趣,基本上就是靠旁白靠字幕靠闪回在叙事,授衔这件事缺乏主线驱动,也没有把真实的人物矛盾拍出来,几乎都是碎片化地一笔带过,很像是一段百科式综述文字的视频化。
唯一的价值就是将来历史老师或者视频博主在提及这段历史的时候可以有个画面剪辑素材,也就如此了。 |
|
片中讲述的很多干部的故事都很少为大众们所熟知,这些人物经历都被叙述得很详细。这些将帅们无论军衔大小,其人生故事会永远被人民们所铭记,永远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
|
时间过去的真快啊,我还记得耿乐的刘忆苦,少年骑马去,归来已老翁! |
|
这是接了播ppt的任务吗。 |
|
拍的太碎了 请分出啥叫电影啥叫短视频续集在给我当导演🧐 |
|
其实建国建党时期有很多故事都是很棒的,也很适合拍成电影,但现在拍主旋律的这帮人,不管是演员还是幕后,观念陈腐、表演僵化,让他们这么一直拍下去,只会把观众推的越来越远。 |
|
这个题材确实很难为人。光拍那几个让衔的情节不免单调,拍争衔的虽然有意思但是你敢拍谁?授衔的意义是军队正规化建设,但这个太专业了没什么戏剧冲突。另一个意义是对将领们功绩的肯定,但是看起来剧组的财力没法重现战场上的功绩,最多就是拍惨。主创讲故事的能力也不高明,大部分都是读课文,也就情景课的水平。而且花了很大篇幅请大家不要忘了无数没有机会得到授衔的人的贡献,这些事例不是不好,而是有点多了都跑题了你。这里面的例子很多都是毛家人,还加了段主席痛失爱子后继续投身其他重要工作的剧情,啊这些你们完全可以拍成另一部电影的嘛,难道你们是先拍的素材最后拼得差不多了才定的标题?这电影也显示出现在主旋律电影的式微,以前拍国民党败将在战俘营里改造都能拍3个小时,现在一千多个将领的故事却只有一个半小时。 |
|
《开国将帅授衔1955》——诸葛亮串联起的授衔若干看似有趣实则平庸的小段落。演过摇滚明星的耿乐,成了战神粟裕。没有101,差评。 |
|
不会讲故事就别拍电影了。 |
|
这也能叫电影?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以授衔为线索穿插一些回忆片段,选取的片段还毫无逻辑可言,感觉就是自媒体视频的水平,拍这电影有啥意义?好好拍拍1955年当年由授衔引发的一系列讨论多好。 |
|
爱国主义压缩饼干。#20240120 |
|
感觉不像是电影,而是应该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播放的影片 |
|
开国将帅,这个题材其实很好。
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大题材没有大叙事,新主题却是老套路。一味地说教不能吸引青年一代的观众,当然,青年一代享受着安定和平的生活时,不能忘记革命先烈。
开国将帅,他们当然是“官”,但是,他们更是共产党军队摸爬滚打、披荆斩棘历经枪林弹雨最终走到胜利一刻的人民军队的杰出代表。他们也是人,是活生生的肉身凡胎,背后还有着征途上流血牺牲的无数先烈,但他们更是有着伟大信仰、坚定意志的革命军人!
批评的声音说这样的电影远离了群众,然而,群众连在院线看的机会都没有(不要谈什么商业规则,小时候包场看过《焦裕禄》《孔繁森》,一辈子都记得,这就是教育)。 |
|
从小看地雷战地道战长大的,对军事革命题材没有抵抗力。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会看一下。可能不是军迷,当代历史爱好者的话不会去看的。
难为导演了,这个题材确实不太好拍,没有一个内核故事展开,只能靠大家的回忆串联,权当个纪录片看。
内容不好评价。提两点,看到叶 刘两位后,我等着101出来,我想给谁演101能,结果,没有,唉。还有就是有让的,也有争的,这个为什么不拍一下,拍出争的最后心服口服,坦然接受不是也很主旋律么?
|
|
粗制滥造,流水账,这样拍电影是为了啥? |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
用一段段的讲述和演绎,呈现一段段英雄的故事。名为授衔,实为忆苦思甜,愿这盛世如你们所愿。从电影角度来讲,剪辑让整体太碎片了,讲述了一个个英雄人物和故事,画面突然戛然而止,切换回授衔的主线上。留给想象和情绪的空间,还是太少了。演员的表演已经做得很好了,严肃的主旋律题材,必须得有这样的精、气、神!当初《在场》短片,看得我泪流满面,这些英雄人物也许还在庇佑着我们的国家!有意思的是,这个题材看短评/评分,还能分得清敌我,哈哈哈哈哈,这就挺好。 |
|
基本集全了近年主流特型演员,看他们看多了,再看历史照片都不像了。 |
|
电影题材很好,可惜主创没有编排好,或许顾虑太多,有些敏感的东西只是一笔带过;也可能想法太多,追求面面俱到,结果费力不讨好,拍得太散,弱化了主线。围绕1955年授衔这个核心,抓几个典型穿插回忆来回顾他们的功勋事迹,这个没错,而且影片抓的典型从元帅到少将,还涉及了牺牲烈士、隐秘战线功勋、起义将领、伤残将领、女将军等,都挺好。可是往事回顾和支线剧情大部分偏离了主线,不但没有起到丰富主线的作用,还将剧情打得稀碎,加上僵化的台词和模式化的表演,让影片看起来更像是一部会议纪要和故事会。授衔不是只有你辞我让的美好,还有争功求名的暗涌,如果不敢拍,还不如不拍。最后说一句,不管电影怎样,最后的授衔仪式还是很赞的,一片海蓝色的将星中,伟人们迈着庄严自信的步伐出场,这个画面我太喜欢了! |
|
实际上拍得并不好,但我还是流泪了 |
|
回忆式叙事,夹叙再夹叙,拍得太碎了,还不如分段叙事,突出每个篇章人物,看完都完全记不起每个人物 |
|
期待更流弊的版本问世 |
|
我也想开一个。 |
|
这个题材不仅受众太窄,而且很不好拍,用什么视角切入,讲什么故事?讲几个故事,都是问题。但也不是不能拍,比较适合纪录片,如果导演大胆一点,抑或是能力强一点拍成伪纪录片肯定更有意思,但如今这个版本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
|
以新中国将帅授衔为面,闪回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光辉岁月,只因信仰如歌:
我是一个兵
来自老百姓
打败了日本狗强盗
消灭了蒋匪军
我是一个兵
爱国爱人民
革命战争考验了我
立场更坚定 |
|
流水账,杂乱无章 |
|
以几人口白的方式介绍给予勋章的人选,不骄不躁慢条斯理 |
|
我说我想看子女们的故事是人民共同心声,居然把我删了,还私信威胁我多次这样就以后不显评,呵呵,我哪里说错了吗?人民不能保持好奇心吗? |
|
不会演戏的油腻唐国强侮辱毛泽东。 |
|
其实仅仅拍授勋事件本身,前后筹备,拟名单,订服装,争番让衔,重要的特别的将帅详略介绍,授勋现场再现……就能拍得趣味十足。撑一部电影时长绰绰有余。本片却草台班子般潦草又廉价,全靠剪别的电影片段凑内容,有限内容里还诸多无关笔墨。非常难看,辜负一番期待。 |
|
非常喜欢的一个题材,可惜拍的有点像地摊文学了 |
|
主旋律还是缺少点戏剧冲突点 |
|
(3.8)给予铭记一个机会(细分) |
|
十大元帅拍照。我本来还挺期待,林彪也拍吗?结果就说了句我们还要去给林帅拍照,然后就没了。既然能说为什么不能拍呢?不过我觉得倒不是说导演问题,是不是演员不好找,但是多少人演过蒋介石,怎么林彪就这么敏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