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 主演:James Hetfield / Metallica / Lars Ulrich
    • 导演:Wayne Isham (Wayne Isham)
    • 编剧:
    • 分类:电影
    • 地区:美国
    • 年份:2019
    • 更新:06.12
    • 片长/单集:150分钟
    • 豆瓣评分 暂无评分
    • IMDB评分 8.6 (1,604票)
    • 简介:看片狂人(whereiskpkuang.com)为您奉上美国《金属制品与旧金山交响乐团 现场演出实录》的免费在线观看,《金属制品与旧金山交响乐团 现场演出实录》是由导演:Wayne Isham执导,由James Hetfield,Metallica,Lars Ulrich等领衔主演,本片(剧)于2019上映,对白语言为英语,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影评信息及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MetallicaandtheSanFranciscoSymphonyperformaliveconcerttogetheratChaseCenterinSanFrancisco.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MetallicaandtheSanFranciscoSymphonyperformaliveconcerttogetheratChaseCenterinSanFrancisco.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7 IMDB 7.8 高清在线
      Straight Outta Compton
      2015
      剧情片
      美国

      冲出康普顿

      Straight Outta Compt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中国人就不用拿这个片子装逼了,因为讲真的,这就是一部美国人对二三十年前一切的怀旧,所表达的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无法感受那个年代洛杉矶黑人的状态与思想。所以一不带纯敬之情看,就觉得是流水账了。
      • 自己制片自己的biopic太容易美化事实了。比如Dr. Dre绝对不会把自己抛弃子女还出手打记者这种事写出来,同时Cube也不会描写自己晚年被饶舌界嘲笑也不被好莱坞认同只能拍烂片的窘境。Eazy-E更不会讲到多少女子骂他故意传染HIV.还是当成fiction看比较好。
      • 狗爷年轻时候就那样了啊哈哈哈
      • 一般,特么还拍那么长!
    • 豆瓣 7.7 IMDB 6.7 正片
      Taking Woodstock
      2009
      剧情片
      美国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Taking Woodstock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在车里嗑药的那一段,能不能再长一点?
      • 李安你怎么还不出柜!
      • taking這個詞用得真是准確。3天對他們來說太短了,2個小時對我們來說也太短了,你以為什麼都沒發生,它就要結束了。
      • 大闷片 太假了!笑料一点都不好笑 男主一直没表情 看得我难受
      • 李安导演一部这样乱哄哄的电影,3年后后拍出了一部心灵如此平静的电影,反差;和平与音乐,只做爱,不作战。
      • Hippie:自由、反战、博爱。。。对于李安,我不知道还要说什么了:一路轻松诙谐却精确把握其精神,看似随意却没放过那些数不胜数的无价的细节,纪录片式的琐碎真实的镜头,最精华的段子却落在迷幻的那个夜晚、也是音乐节的高潮,手法太妙。除此之外,他居然还烙下自己的印记:家庭和成长的主题。
      • 牛逼,泪流满面。。。
      • 年轻人总是先抛弃世界,然后再打点行囊,找回世界。伍德斯托克情结,欣赏,但不向往。
      • Peace & beautiful. 车厢里那段迷幻的描写太美了,让人不得不沉醉。“欢迎来到宇宙的中心”
      • 我有多想去到伍德斯托克……我看得好开心啊,一直嘎嘎地乐。每一个毫不做作的小动作准确又自然的那么销魂~我爱安叔,他好勇敢好豪迈好销魂!我爱他我爱他这个电影真的很好看!
      • 终于看到了 实话就是 很失望
      • 1老一辈的控制欲才是最强烈的伤害 2三天三夜以嗑药滥交的狂欢,抵不上老叔叔一句“因为我爱她”更能代表和平与爱 3自我并不在于逼格,而在勇气与突破,这个电影与音乐节其实无关 4抽雪茄的是我,旁边的是我的挚爱,直到他中了狙击手的子弹 5结尾甚妙啊
      • 无论你是怎样的静稳,你心中都有那么一点小狂野;无论你是怎样的狂野,你心中都有那么一点小静稳。这是属于你的,不可或缺,不可多得的小礼物。
      • 最爱瞬间:人海波动,中心处的舞台发出万道光芒,整个世界都在漂浮,深深迷醉。
      • 一通无聊的平铺直叙,比德国同类题材那个小成本纪录片都差的远
      • 谁又不是曾今以为,摇滚乐改变人生
      • 做不了雅痞就先嬉皮吧,每个花童都很美,华丽丽的自由,时代永不逆转。是的,李安,你何时出柜?
      • 《色,戒》之后的李安需要一个可以减轻压力的避风港,伍德斯托克就是这样一个乌托邦天堂。李安对中西文化的认知高度可能没有任何中国导演可以达达到了。布莱恩.德.帕尔玛式的银幕分割&半纪录片手法,嗑迷幻药那段太给力了。
      • 评分:B 【2009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 我觉得人生应该有这么一段恣意妄为的存在状态。去流浪。去嗑药。去做爱。去相信陌生人。
      • 一个孩子制造的三天安静祥和的摇滚音乐节,如你所料,导演心态平和,本片依旧属于慢热型影片。
    • 豆瓣 9.3 IMDB 8.5 正片
      Roger Waters: The Wall
      2014
      纪录片
      英国

      迷墙

      Roger Waters: The Wal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TIFF14# 首映归来:新版迷墙演唱会以墙为巨幕,演出效果令人五体投地。此片用Roger Waters的寻根之旅片段将全场串联起来,完整地诠释了这张经典专辑的缘起,并在新时代赋予其全新的意涵。本人有幸曾于2年前亲历多伦多现场,在此跪地剖腹向众友邻推荐。
      • 既是演唱會,也算是電影的延續;反戰命題變成永恆命題,舞台佈置完美,細節更加入新時代元素;戰爭不僅限於軍備,經濟手段也是,大品牌也可以是「炸彈」,無孔不入;電影形式的部份顯得憂傷,關於追憶的情節有淡淡的心酸;對照多年前的電影,2套都是傑作。
      • 时光容易把人抛,平心而论,当70岁的Waters依然响亮的唱出30年前的反战主题时,就像乐迷提的最后一个问题一样,是不是有一点fucking loud了?惊叹于演唱会斑驳迷幻奇绝瑰丽的视觉效果,飞机从天而降,洒落一地符号,水爷举起MP40,隔空扫射着politics。古稀之年的Waters,将自己重新烙印在了21世纪之墙
      • 2015画质音质前五的音乐蓝光
      • 一定要在几位老爷子活着的时候去看一次现场。roger woters 或者david gilmour 都行。另外,这次站在墙头的竟然不是gilmour,感觉现场肯定有人觉得上当了吧?注意看 comfortably numb 高潮时时的观众表情。
      • 感染力太强了,听了无数遍的comfortably numb的solo都听哭了,穿插的水爷纪录片片段也好感人,风景极美。两个儿子都因为战争失去了父亲。全场一起喊tear down the wall的时候太热血了!现场效果好爆了真的好想看
      • DG缺席,所以确实是水爷自己的“迷墙”。不过,“迷墙“是世界的,是属于所有不愿被体制压迫的自由人。就知道第一个全场大合唱会是“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2”,唱到“comfortably numb”的时候水爷将“墙”推翻,进入高潮。看了这场演唱会的人,相信他们会永生难忘。
      • 这种制作精良的live现场应该多进影院放映。 影院应该设计一个看live的厅,里面没有座椅,只有一些高脚凳和桌子,提供酒水可以抽烟。
      • 世界上还剩下几堵墙呢?
      • 視覺效果,音樂效果,都不錯。 現場音樂會,還是挺好的。4星
      • 太帅了,真想看一次这样的现场啊
      • 卡西诺山公墓
      • 记得看人写07年在上海就地看过唱1整张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台上飘着那只粉猪,真是幸福的人。不care他用the wall啃老。看上1部the wall听见里面的音乐就想去死。看这部只想知道我能不能看到现场以及看不到现场我能不能至少在巨幕电影院看1遍
      • 視覺效果的確完美,舊有的The Wall震動人心,演唱會版本的是延伸。當音樂響起自然會識唱,會觸動。賣老舊情懷,賣家庭故事、人家都七十歲了不要太苛求。賣賣回憶、情懷就足矣。
      • 从飞机上落下十字架、镰刀锤子、美元、星月、六芒星、壳牌、梅赛德斯奔驰。
      • 纪录片和演唱会的完美结合,多处泪点:Roger Waters带着子孙瞻仰自己祖父的墓碑,和他们探讨各自的梦境,和1980年Earl‘s Court录像中的自己合唱Mother,在父亲的墓地前小号吹起Outside the Wall,不再多说,期待下一轮巡演,必到
      • 光看1080P已经醉的不行了要能去一次这种现场我估计能哭瞎!
      • The Wall演唱会 舞台设计真是太惊艳了! 一开始有缺块的墙 一块砖头一块砖头堆砌成一面完整的墙 每一块砖头都是一块显示屏 无数砖头堆砌成一块巨大的显示屏 主题和创意融合得天衣无缝 最后墙倒的一霎那太震撼了 演唱会中间穿插一些类似纪录片的片段 还有一些82版电影的片段或音频 果然现场才是最炸裂的 甩82版电影几十条街 70岁的水爷老当益壮 将82版电影中的元素通过影像,人偶,舞台剧等形式嵌入演唱会 简直是完美的视听盛宴! 演唱会现场才是The Wall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 用了半纪录片的手法,结合水爷自身经历(也是创作The Wall的缘起),落到反战上面。相比91年柏林墙那场,制作更精良,舞台效果更佳,但少了那种震撼感。
    • 豆瓣 7.4 IMDB 7.4 正片
      Tár
      2022
      剧情片
      美国

      塔尔

      Tá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看的首映没有英文字幕 所以看的不太明白。但是!凯特在现场陪我一起看的!!!我必须打五星!!
      • 凯特演老白男越来越纯熟了
      • 这不是女性电影,是男权社会语境下的toxic alpha male调转了个性别,几乎没有描述任何作为女性的困境,连肢体语言和猎艳模式都是男性化了的。拍得不差,后半段有些出彩的片段。但整体结构失衡,前一个小时絮絮叨叨我真的要睡着了,梦回GRE听力。
      • 实话实说,观影体验一般,电影本身真的亮点甚微。那些为了大魔王的表演都快高潮的“短评”,看得让人哭笑不得。难道没有人觉得这样的角色本身就是Cate可以演好的吗?就是这种散发男人范儿的女人…而且这算女权吗?
      • 凯特大魔王即将推出个人原声大碟«apartment for sale»
      • 性别在此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看似是讽刺身份政治 其实是对男性社会所能引导人所展现出人性阴暗面的极大挑衅 为什么Lydia是一个hyper masculine的女性?为什么她在开头的采访否认性别玻璃天花板的存在?为什么她能在男性霸权的行业做到巅峰?我觉得这些问题无不和她内化了顺性别异性恋男性霸权中心的种种糟粕并且主动附和这种恶有关?如果女人没有主体性 那她是否能坐到权力最高位?我想到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女性人物 非常值得思考 女人的成功是否只有穿的像男人做的像男人想的像男人才能获得成功呢?非常有趣
      • 俄国女孩就是那个小助理分享直播的人,俄国女孩进到乐团也是事先设计好的,是塔尔再次看到绿色高跟鞋后修改了评分,她才进入了乐团。那段恶意剪辑塔尔的视频是小助理拍的,教学课的段落里有一个全景镜头能看到小助理在后排举着手机拍摄,所以一切都是计划好的,小助理去还钥匙时表现出的脆弱也是对塔尔的试探,在得知克里斯塔的死讯后塔尔的冷漠让小助理终于死了心,开启了报复…故事换个角度讲,这不就燃起来了,妥妥受气包逆袭反杀渣女的爽文情节啊~其实故事主题在那场教学课上就已经点明了,评价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造诣到底要不要关联他(她)的道德水准、个人魅力、宗教、种族……?那些曾经塔尔觉得不该成为评判标准的标准,恰恰剥夺了她“大师”的头衔。
      • “男人也是一种处境”
      • 会穿西服的女人 帅起来 直男自愧不如
      • 这是一部看起来比较“费劲”的电影,女主的表演真是“出神入化”,值得获奖与夸赞,但是编导虚构的这位女强人在事业与道德之间的极端反差,以及许多不讲清来因去脉之非常规叙述,着实让人看得辛苦。在当今Me Too 运动席卷全球潮流中,反其道而行之,虚构出这么一位“大女子主义”劣迹者之悲剧,让我竟然联想到国内那个被判13年的劣迹艺人,职业和道德能够完全隔开吗?
      • “可以说是literally的女拳”。来之前被人宣传说女王这次雄起了!结果一看,其实是父权的故事发生在Heroin身上而已。其实说到底还是权力的压迫。 #威尼斯记
      • #venezia79 3.5 非常好同时也非常精英的题材和主题,处处透着不成熟的笨拙,又在你宽容心耗尽时灵光一现表明这其实还是一个可以鼓励的nice try。虽然大女主,但这不是女性主义电影,更多是借助同性对艺术与道德、艺术家的评价标准的讨论,迂回曲折的叙述了很久后结尾终于直截了当的说出观点,最后一场戏的设计畅快人心。从影像风格和语言组织来看,导演有精英主义嫌疑,不过我也不介意适当的抨击一下愚昧大众。凯特大魔王近些年愈发Gary Oldman,部部飙戏,不同的是,她的表演总是一半角色一半凯特,同质化严重,也许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我们对强势的女人依然持有刻板印象。本片最喜欢的表演是开场访谈,最糟糕的是指挥戏,不过舞台上那惊世一摔真的帅气!
      • 可见女性为主,女性题材,取得成就的女性的故事在银幕上呈现的太少太少了,才会满篇都是“这就是性转的,男版的布拉布拉故事”浅显不自知还傲视群雄雌~如果简单的说是性转女强人故事则抹杀很多女性视角和属于女性心理变化的体验。塔尔典型的在男权势力下成长起来的女强,造成她这样男性化不自知甚至站队回到原有对立面也是这个大环境最后熏陶导致的。可见有毒的环境中会侵蚀每一个有空隙的心灵。这不仅是环境中的某个性别个人所能抵抗的,而是要改变环境,不然就是反复的不分性别的故事发生!女性还是要不停地占据权利中心创作女性故事,逃离有毒环境再努力改变吧
      • 色调冷静,交响乐的魅力,凯特好帅!这辈子能和凯特一起看电影也是无憾了。
      • 说什么女性站在权力顶端也和男人一样是sex predator的那些人可省省吧。不觉得透过这一部电影这一个人物就下结论,样本代表性严重不足?我倒真希望Tar说的女性conductor没有天花板是真的,倒真希望能真的有这么个横跨古典与流行,音乐水平极高又会玩弄政治的女性conductor出现。别假设什么女性上位了之后会有多为非作歹了好么,不如你先看看现实里有几个女性真的这么上位了?
      • 如果主角是个直男能看吐 这种似乎要探讨性别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权利关系处于上位者的精英视角的剧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又被预告骗了 以为是个关于音乐与肢体的高概念心理惊悚 采访那段谈到音乐与时间 一度欣喜 冷静的置景服装调色和交响乐 上层阶级的一切干净锃亮的让人害怕 和酒精计划一样看得我难受 不是看他们难受 而是看这种电影的诞生难受 虽然极美但是 极简清水混凝土房间里真的可以弹钢琴吗
      • #venezia79 全场观众鼓掌鼓到手肿(不是)结果从头到尾话筒都没有递给到导演和凯特本人。Tár 这个角色,为凯特而写,也只有她能驾驭。电影用拍摄精英男性的镜头语言描绘一个处在权力金字塔尖的同性恋指挥家,讲述她如何滥用职权,又如何跌落神坛。部分德语台词有翻译问题,不过结局仍让人觉得是神来之笔。
      • 一身黑色套装,措辞引经据典,永远不苟言笑,在乐团和社交圈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人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Maestro”,塔尔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她也以控制欲和洁癖精确地建构起与他人相处的边界。然而,随着一个学小提琴的年轻女孩进入乐团,表面的“完美”逐渐垮塌,社交媒体的攻击和家人的误解更是让她身心俱疲。遗憾的是,剧本在叙事节奏略为失衡,在刻画塔尔对于音乐的执念、她个人的感情生活以及由她的强势带来的问题上缺乏更为清晰的交代。凯特·布兰切特依旧演活了这个角色身上的偏执,熟练在英语与德语间切换,在指挥乐团时的肢体表现相当专业。细腻的声音设计也是叙事的一大利器,不仅精准地还原了一个音乐家的耳朵中的世界和对各类声音的感知,剧院彩排与演奏似乎令观众真正置身现场。
      • 我所看到这个女人最可爱的一面居然是她拉手风琴的一段
      • 凯特整个人会发光,讲德语和指挥和弹琴都有模有样。//大量音乐相关专有名词,首映场没英语字幕,还有德语part,看得我叫一个吭哧憋堵。但抛开这所有不谈,还是可以感受到主创的不成熟之处,很多跳接没有头绪,很多该出效果的搞笑的点没有到位,很像闲笔。借了人物色彩厚度的光,又有大魔王演技加成,实在不应是现在的完成度。
    • 豆瓣 9.2 IMDB 7.9 正片
      The Greatest Night in Pop
      2024
      纪录片
      美国

      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夜晚

      The Greatest Night in Pop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Stevie Wonder展示社牛风范,Bob Dylan为社恐代言,Michael Jackson站在角落依旧星光耀眼,Cyndi Lauper示范什么叫家财万贯,巨星们都还青春年少,散是满天星,聚是一群小学生。 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 Michael Jackson清亮的歌喉唱出这句歌词时,还是瞬间传来了触电般的感觉,从脊椎直到后脑,汗毛都竖了起来。 那是大家都还认真相信音乐能够改变世界的旧时光.
      • 莱昂纳尔里奇说得没错 ,拥有了这样一个夜晚之后,人生的其余片刻都显得黯淡无光。
      • 太多闪光点了,没去颁奖典礼而是第一个到达录音棚试音的michael jackson,社恐到极点又坚持不下线的bob dylan,盲弹钢琴的ray charles,盲人带盲人去洗手间的社牛stevie wonder,掌控全局的quincy和multi-tasking & problem-solving大师lionel richie,lionel最后关于going home的话值千金,what a night!
      • 鲍勃迪伦最尴尬一夜
      • 40多个艺术家一晚上录制了一首伟大的歌曲,开创音乐(也许可以)改变社会先河,理想主义尚活!直到录音前几天歌曲才弄好,艺术创作真的需要逼呀!昆西用各种方法统领全局在波折不断中前行,写字条提醒艺术家们:把自负放到门外!开录前,发起人几句对非洲饥荒情况的介绍,就把赤子般艺术家带入情绪。杰克逊羞怯单纯如幼童;里奇穿针引线查遗补漏;盲人旺德居然要领别人找厕所,突发奇想加部落语失败,宽阔温柔如定海神针;斯普林斯汀巡演赶来中气十足;肯尼罗杰斯自己开车来录音室;保罗西蒙声线好低;戴安娜罗丝结束时哭着说,最美好的一晚结束了。鲍勃迪伦一直苦着脸不跟人交流,直到清场即兴段落才录完,大家说完美,才露出天真微笑……好多处看得热泪盈眶,好多歌者已离开人世。和我在同济园中共唱、共听此歌的同学朋友们,也早已四散在天涯了。
      • Michael Jackson在其他人都忙活全美音乐颁奖礼还没来录音前的试音独唱实在是太美丽!作为这首(我个人认为)最伟大歌曲的创作者,他一个人在棚内的样子却是纤细的、甚至自疑的……很难不让人眼泪大喷。另外,最能体现Stevie Wonder乐感的地方不是他的录音成品,反而是他帮Bob Dylan模拟唱段&提供情绪价值的过程,这个感觉是从纪录片角度来说,全片最有意思的部分。
      • 反复观看bob dylan的社恐行为
      • MJ不是什么巨星,就是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人,他从来没有想要去戴上什么皇冠或者光环,他只想活在音乐与大爱之中
      • 辉煌璀璨,理想主义,黄金时代的20世纪80年代
      • 《四海一家》(MJ等),《明天会更好》(罗大佑等),《让世界充满爱》三部曲(郭峰等),我们曾拥有80年代,我们曾以为音乐能改变世界,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 迟来40年的纪录,让人感动落泪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歌曲本身。MJ清唱的天籁之音纯净到让人心碎。 整体编排的很好,从核心人物里奇娓娓道来这个群星璀璨夜晚的始末,让我们得以看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音乐中团结、振奋,同为一家人,花了一晚上完成这部传世之作,充满爱和力量。 与此同时,在影像里,我们也能够得以去寻找八十年代流行音乐工程制作的历史与变迁,磁带、快递、录音棚、录音过程的插曲和安排,怀旧感十足,是会有一种失落的。 正如里奇最后说的那样:你要记住回家的感觉,因为以后也许房子还在那,但人已经不在了。而事实是,四十年过去,当时四分之一的人都已去世,我们被完全不同嗓音和唱法所震撼,也被大合唱所感染落泪,我们缅怀的是那个用音乐和爱连接世界人民的震慑人心的力量。也许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 星光闪瞎了我的眼!Bob Dylan真的顶级社恐了哈哈哈,Kenny Loggins年轻的时候真的好有魅力啊,Cyndi奶奶好能唱,还有Lionel Richie嗓子也是厉害,主持完AMA说了那么多话还要现场整晚维持秩序xs!(流行乐到底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么无趣的
      • 好感人,以及,鲍勃迪伦的表情实在是,亲切
      • We're the world最后一点羊毛被薅光了,那些同样的话被说了一遍又一遍,但michael的vocal音轨太好听了。
      • 也许我们真的需要一些时刻提醒人们为何来到这颗星球 这就是其中一夜 彼时有we are the world 有live 8 有明天会更好 今天 怕不是只会除之而后快……
      • Thriller40的导演能不能来看看,这才叫纪录片!!拍得太好了。鲍勃·迪伦全程社恐脸有些好笑,MJ几次出场让人泪目。这首歌我觉得MJ创作的比例显然是要高于莱昂纳尔的。
      • 看哭好几次,哭歌哭人哭时代。最感人的两part:1)MJ那几句干声,人间能得几回闻;2)结尾Richie说总有一天回到家里发现房子还在、人不在了,这首歌的录音棚还在,可好多朋友却永远地离开了。
      • i人代表:Bon Dylan, 极度i人代表:Prince。e人代表:Cyndi Lauper,像个活力四射的小太阳,好喜欢她!
      • 这是一首在96分钟电影中,在一辈子的时间里,听再多遍也不会听腻的一首歌。感谢那些依旧健在和已经离去的艺术家们,为曾经、现在和未来的世界,留下这么一首杰作。戴安娜最后的哭泣很真实,谁会想让这一场旷世相聚结束呢?
      •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全世界空前天真浪漫的年代,音乐更加深了团结,而当下却是更加的四分五裂…
    • 豆瓣 9.3 IMDB 8.2 HD
      Roger Waters: Us + Them
      2019
      纪录片
      英国

      罗杰·沃特斯:我们+他们

      Roger Waters: Us + Them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虽然去年去现场热泪盈眶看过了,但是感恩发布会让我离水爷如此之近。我所看过的最伟大的演唱会。
      • 去年在意大利去过现场,站在vip区仰视着水爷高举有力的手臂resist。这次威尼斯电影节的首映,其实就是这次US+THEM的高清录像。跟其他演唱会不一样,水爷的团队把他的巡演已经做到了极致:实时视频编辑,政治片段,一个移民姑娘的一生,飞猪,从天花板降落的工厂,还有三棱镜彩虹。看过的最好演唱会和看过最好的官摄!水爷用心了(错过了他的红毯唉)
      • 实时MV画面,wish you were here,蒙面破墙的孩子们,从天而降的蒸汽工厂/屏幕,飞天的充气猪,川普荒诞语录,三棱镜七色光,垃圾星球...每一幕都充满震撼。stop the pigs ruining this beautiful planet
      • 我看到的是一个商业加持的老年卖艺者失去灵魂的表演,画面太完美,舞台太完美,灯光太完美,音乐很牛逼,这一系列的完美用油腻抹平了pink原有的粗躁质感,而且演唱总是只到80%,只能让人百分百得失望。如果不爱pink便也不会期待,三星给这场新媒体大秀,一星给我最后的情怀。
      • 我!看了!全球放映!我要哭了!哭了两首歌吧。坐在第一排,前面还有栏杆,就像是演唱会现场,水哥最后说there is no us or them,everyone is us!猪真的在体育馆天上飞起来了,概念策划和舞美棒极了,学习!
      • #VIFF 没有一句(废)话的高清录像直播。音响好很有现场感。
      • 完美镜头、剪切、别出心裁的Money切换、和小孩儿互动片段,最后配上时不时的不知道是不是专业演员的完全不看镜头、放飞自我的各色煽情观众的鸿篇巨制。纹身摇滚青年、年迈激情大妈、带护耳的小孩、年轻白妞母女、秃头胡子大叔,还挺全活儿,WYWH那一滴眼泪简直能得奥斯卡。主角Roger的浮夸演技更是可圈可点,虽然基本就是靠发狠的表情和长胳膊长腿的天然视效,但看着确实很有煽动性,尤其第一次和观众互动,得意炫耀的表情,浑身发麻。再回顾才发现Sean弄的这些片子这么精致。但是Roger够任性阿,最后CN竟然给剪了。
      • 原来三月初已经上Amazon Prime出资源了,先看为敬,谢谢罗杰,以后会补买蓝光,要有机会看现场多少钱都愿意,蔡导不谢
      • 音乐和舞台视觉效果俱佳,经典曲目的辉煌,宣扬政治、环保、人权的社会议题,甚至嘲讽Trump和带上隐喻动物农场猪的面具,两个小时太短,真想一直沉浸在迷幻的梦中不想醒来;
      • 当时毫无防备的死火同学毫无期待的揣着一张免费票进场,回来后激动的连发数条微信语音,我因为看了n遍the wall的蓝光,能脑补出us&them一部分的壮观,很是理解死火同学的激动和震惊。。。不过还是没想到这次又翻新了视频和舞美。。。但话说回来,现在又有多少摇滚乐作品能撑得起这样的舞美?没有足够牛逼的作品,再牛逼的舞美也只会显得大而无当,成为舞美的陪衬。期待us&them蓝光版,也期待david byrne的美国乌托邦蓝光版。
      • icon
      • 最后棱镜彩虹实体化看傻了眼。
      • Pigs rule the world and FUCK the Pigs!!
      • 这条鲨鱼还在一直往前游呢……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看一场,要健健康康啊老家伙!
      • 今年7月看一场罗杰水现场的计划正式破产,明年再战吧
      • 不用看,直接五星!
      • "Maggie's Farm"
      • 太好了,虽然没能看到巡演但能在电影院看到也很幸运。非常极致的音效,视觉,情绪体验,立体投影animals的工厂和最后的全场三棱镜让人觉得不惜成本,震撼了。罗水举牌:pigs rule the world fuck the pigs谁能不哭!哪怕不认同他的左派理念在那个环境也不能不被感动。最后说"there is no us and them, everyone is us"😭 平克弗洛伊德或者罗水的演唱会都该被列入外星文明地球一日游必看项目,称为最伟大的演唱会不是夸张
      • Pigs rule the world fuck the pigs
      • 和一群爷爷奶奶阿姨叔叔辈的看了一场左到不行的live实况转播😂 行8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