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头和结尾都喜欢。 |
|
一位妻子发现丈夫原来在前南战争中犯有反人类罪。“地下”女主角自编自导自演,用生活化视角让妻子沉浸在各种日常周旋中,负罪的幽灵慢慢才会成为这个家庭的梦魇。一场缓慢推进的灵魂焦灼。 |
|
自编自导自演的救赎。 |
|
无字幕版。枕边人的过去成为你现在的心魔,怎样才可以救赎呢?切除吧,仿佛是个一语双关的话题。有些事情没办法去面对就干脆不要知道为好,要么就亲手斩断梦魇的根源,焦虑不安的情绪实在是太折磨人。 |
|
一个女人背负了家庭的一切,甚至是丈夫犯过的罪。胸部的肿瘤切除后手术真能还原为“一模一样”的乳房?米尔亚娜·卡拉诺维奇还原的焦虑很细腻也发人深思。[B] |
|
枕边人过往的罪恶变成心中无法磨灭的梦魇。周遭看似无关的情节实际却是在逐渐影响着主角的内心。导演的立意很新,节奏平缓,情绪细腻,发人深思~ |
|
用表情的日常与琐碎,对抗内心灵魂深处的诘问。苍白与无力不正是生活的写照嘛,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
|
塞尔维亚人对于那段屠杀历史的反思影片,算是相当难得了。故事总体还不错,只是缺乏点凌厉。 |
|
瘤 |
|
片子沉静却极具张力,缓缓讲述了一个妇人的隐忍和释放。
PS 肿瘤这个隐喻很赞。 |
|
译名太扯了!了解前南战争的背景是理解这些人物的关键,贝尔格莱德的街道确如陈丹燕写的那样是破旧的性感。所有忧伤你可以懂的部分,只是普世女性共有的那部分,那些没经历过的,就算看了很多书,还是不能懂得彻底啊! |
|
鄙视一下豆瓣翻译的片名。女导演最近看了几个,女人对待乳房、裸露比男导演少了情色暧昧,多是大胆、从容、跟露脸一样。想起叶海燕那个“校长,开房找我。”导演手法娴熟,意境深刻。感觉人家生活水平比我们高不少啊! |
|
主题很宏达,立意也很深刻,可惜也无法阻挡我昏昏欲睡的念头。 |
|
#32nd Sundance#世界剧情 肿瘤可以切除 罪行如何救赎 日常之中的焦虑与隐忍 |
|
故事比较简单,主角表演可圈可点。 |
|
imdb 6.8, 值得试试。 |
|
淹没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也无法摆脱日渐强烈的自责,母亲隐忍,焦虑的承载着家庭的全部,甚至是丈夫的罪。战争过去留下的是沉长的拷问,时刻煎熬着母亲的灵魂。导演通过母性视角暗喻这场战争的罪责,又通过肿瘤的切除给了一个开放式的诊判。 |
|
挺没劲的电影,快进看完。名字莫名其妙。 |
|
过于平淡 |
|
送回去录像带是败笔 |
|
所以电影译名到底是什么鬼? |
|
女州 |
|
年过五十,匆忙辗转于客厅、卧室、医院和马路之间,面对犯下过错的丈夫、渐渐疏离的儿女、关系紧张的友人。
整部片子很焦虑,从一开始的欢声笑语中就显现端倪,每个人都各自挣扎着。
所以其实这部片子很简单,移步换景非常频繁,找不出出彩点,但确实挺好看。最喜欢最后一个去往医院的长镜头。 |
|
隐忍 |
|
节奏有点缓慢,南斯拉夫那场战争让那个地区的人民依然生活在焦虑的状态下。 |
|
总有一种人,有勇气面对生活所有的真相。 |
|
我很喜欢结尾 |
|
一个人的灵魂比全世界更加珍贵!
沉稳的叙事,汹涌的内心。大义灭亲的行为像切除肿瘤的手术一样充满痛苦和悲伤,但女主仍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与丈夫的几场戏演技一流,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情诠释得很到位。
|
|
電影節奏 真舒服 女角演技很精采 |
|
女性何谓dobra? 实则是康德式先验知性自检 揉了女性身份(乳房)焦虑 在内心律令和安宁前 女儿婚姻与丈夫忠诚皆过眼云烟 |
|
丈夫儿子大女儿小女儿,每天忙忙碌碌。。。在发现丈夫在前南战争中的暴行,并且杀死了以此威胁他们的朋友以后,她该如何选择? |
|
米尔亚娜·卡拉诺维奇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片如其名,全片节奏平缓、情感细腻。 |
|
一个女人的隐忍…… |
|
细腻的焦虑感 |
|
三星半 |
|
人生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忍耐,不过压抑到没有了真正的快乐也着实没有必要。 |
|
很多时候,妻子仿佛如旁人一般,安静的看着熙熙攘攘的家人。 |
|
额 只想说塞尔维亚人的生活水平还好,至少还有独栋别墅 |
|
恶心 |
|
看完全片不知所云,即使查了影评也依然很难彻底明白,可能是我这初中文化,水平不高,欣赏不来。 |
|
女主好孤独 |
|
改变就是一瞬间的事,若不能改变,可能也无法再容忍 |
|
那盘录像带,间隔那么短,放的那么显眼。她丈夫不知道洗掉吗? |
|
塞尔维亚国宝级女演员米尔亚娜·卡拉诺维奇自编自导自演处女作。用一个中年主妇的身心隐疾缓缓撕开生活中不同侧面的道德拷问。 |
|
战争更显人性 |
|
发现丈夫当年屠杀无辜平民录像的女子,无法向邻居、儿女坦诚事实。在发现自己乳腺疾病后,身体和心理的疾病都需要救治的女子无法安放自己的灵魂。视角很独特,主题很新颖。 |
|
从医生让她去做检查之后开始的病态妆容让人很出戏 |
|
1100 Time:2017-3-6 |
|
嗯 |
|
@2016-06-20 14:1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