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艳阳天 Summertime (1955)

    最近更新: 2024-08-29 HD中字
    • 主演:罗萨诺·布拉齐 / 达伦·麦克加文 / 伊莎·米兰达 / 凯瑟琳·赫本 / 玛瑞·奥登
    • 导演:大卫·里恩 (David Lean)
    • 编剧:赫伯特·欧内斯特·贝茨,大卫·里恩
    • 分类:爱情片
    • 地区:英国
    • 年份:1955
    • 更新:08.29
    • TAG:美国,爱情,大卫·里恩,凯瑟琳·赫本,英国,DavidLean,1950s,KatharineHepburn,1955,David_Lean
    • 别名:春心托杜鹃,夏日时光,Summer Madness,艳阳天
    • 片长/单集:99分钟
    • 豆瓣评分 7.5 (686票)
    • IMDB评分 7.1 (10,379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92%
    • TMDB评分 6.90 (热度:8.06)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英国电影《艳阳天》的免费在线观看,《艳阳天》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爱情,剧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5分,有686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为了追寻“生命中缺少的东西”,美国人Jane Hudson(凯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 饰)从美国来到威尼斯旅行。当她一个人在圣马可广场喝咖啡的时候,一位意大利先生帮助了这位不会讲意大利语的美国女士。后来,Jane又在一间古董店遇到了这位意大利先生Renato de Rossi (罗萨诺·布拉兹 Rossano Brazzi 饰),原来他是古董店的老板。后来两人情愫暗生,心心相印。然而不久,Jane却发现Renato已经结了婚。争吵过后,Jane发现Renato对她是真爱,两人坠入爱河,共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2020.03.12夏日时光剪辑

    作者:神秘红色兔子

    凯瑟琳赫本|罗萨诺布拉齐《夏日时光》1955年

    作者:经典艺术分享

    【看片儿】Ep.31 凯瑟琳·赫本主演《夏日时光》, 50年代的威尼斯美得不像话

    作者:ShiMengh_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Summertime.1955.REMASTERED.1080p.BluRay.x264-PiGNUS[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REMASTERED.1080p.BluRay.x264-PiGNUS[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字幕1
      Summertime.1955.CRITERION.1080p.BluRay.x265-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CRITERION.1080p.BluRay.x265-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ummertime.1955.CRITERION.1080p.BluRay.H264.AAC-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CRITERION.1080p.BluRay.H264.AAC-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ummertime.1955.CRITERION.1080p.BluRay.x264.DTS-FGT 详情
      Summertime.1955.CRITERION.1080p.BluRay.x264.DTS-FG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字幕1
      Summertime.1955.1080p.BluRay.x265-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1080p.BluRay.x265-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ummertime.1955.1080p.BluRay.H264.AAC-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1080p.BluRay.H264.AAC-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ummertime.1955.1080p.BluRay.x264-REGRET[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1080p.BluRay.x264-REGRET[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字幕1
      夏日时光[简繁英字幕].Summertime.1955.CC.1080p.BluRay.x265.10bit.FLAC.1.0-QuickIO 详情
      夏日时光[简繁英字幕].Summertime.1955.CC.1080p.BluRay.x265.10bit.FLAC.1.0-QuickIO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夏日时光[简繁英字幕].Summertime.1955.CC.1080p.BluRay.Remux.AVC.FLAC.1.0-QuickIO 详情
      夏日时光[简繁英字幕].Summertime.1955.CC.1080p.BluRay.Remux.AVC.FLAC.1.0-QuickIO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夏日时光[简繁英字幕].Summertime.1955.CC.1080p.BluRay.x264.FLAC.1.0-QuickIO 详情
      夏日时光[简繁英字幕].Summertime.1955.CC.1080p.BluRay.x264.FLAC.1.0-QuickIO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Summertime.1955.REMASTERED.720p.BluRay.x264-PiGNUS[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REMASTERED.720p.BluRay.x264-PiGNUS[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ummertime.1955.CRITERION.720p.BluRay.H264.AAC-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CRITERION.720p.BluRay.H264.AAC-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ummertime.1955.720p.BluRay.H264.AAC-RARBG 详情
      Summertime.1955.720p.BluRay.H264.AAC-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ummertime 1955 720p BluRay x264-GABE mkv[3.94GB ] 详情
      Summertime 1955 720p BluRay x264-GABE mkv[3.94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ummertime 1955 720p BluRay x264-REGRET[5.47GB ] 详情
      Summertime 1955 720p BluRay x264-REGRET[5.4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百度云盘 【后缀改zip 下载解压后观看】艳阳天 Summertime (1955) 详情
      【后缀改zip 下载解压后观看】艳阳天 Summertime (1955)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Summertime.1955.BRRip.XviD.MP3-XVID 详情
      Summertime.1955.BRRip.XviD.MP3-XVI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为了追寻“生命中缺少的东西”,美国人Jane Hudson(凯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 饰)从美国来到威尼斯旅行当她一个人在圣马可广场喝咖啡的时候,一位意大利先生帮助了这位不会讲意大利语的美国女士。后来,Jane又在一间古董店遇到了这位意大利先生Renato de Rossi (罗萨诺·布拉兹 Rossano Brazzi 饰),原来他是古董店的老板。后来两人情愫暗生,心心相印。然而不久,Jane却发现Renato已经结了婚。争吵过后,Jane发现Renato对她是真爱,两人坠入爱河,共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但Jane最后还是得离开威尼斯..... 本片导演大卫·里恩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女主角凯瑟琳·赫本被提名奥斯卡影后,但两人皆未获奖。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8 IMDB 7.3 正片
      Viaggio in Italia
      1954
      剧情片
      法国

      游览

      Viaggio in Itali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属罗西里尼风格转型期间的作品。影片中的街道多以实景拍摄,以热闹的街景反衬人物内心的荒芜,以冰凉的遗迹映照人物内心的焦躁。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启发了安东尼奥尼的《女朋友》和费里尼的《甜蜜生活》的制作。这是罗西里尼电影中极为鲜明的现代意识,即一种展示人内心的“现实主义”。
      • 罗西里尼的褒曼和希区柯克的褒曼简直是判若两人……虽然罗西里尼不是我的菜 但经常能从他的电影中看到一些神来之笔
      • 很可能是最喜欢的罗西里尼电影,但一定是最爱的褒曼电影(原来高冷女神也可以如此俏皮可爱和敏感脆弱)片中夫妻在旅行中的微妙关系情感变化,罗西里尼像是记录片般捕捉(当然此时的褒曼也是他的妻子)电影不再是模仿现实,而是启示着真实。最后人群里的深拥,是“只有电影才能拍摄的奇迹”(巴迪欧)
      • 想要成为夫妻,就先去旅行一次。——无名氏
    • 豆瓣 7.6 IMDB 7.2 正片
      Angel
      1937
      喜剧片
      英语

      天使

      Ange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男主角拜访旧友,意外发现自己的艳遇女郎就是此间女主人。他们一桌吃饭,有一道菜是小牛肉。仆人撤盘子的顺序是夫人、男客人、先生。第一盘没动,第二盘全都被切成小块,第三盘吃得光光的。厨师判断:牛肉没坏,夫人上餐吃得晚,奥尔顿先生对小牛肉没兴趣。但观众却另有判断。这才是典型的刘别谦触动。
      • 除了反复"Angel"煽情的称呼外,通篇成人化的对白很是让人喜欢,现在电影里好像见不到了
      • 超爱这部,不算是喜剧,但实在聪明又细腻,情绪隐秘又汹涌,各种技巧炉火纯青!几个人吃饭剩的盘子都能拍出花来,跪服。整个过程就像看一个超有经验的工匠毫无差池地雕刻一件极其复杂又无比精美的艺术品,我等凡人只能惊叹呐。当然——玛琳黛德丽的确是太美了,谁不会一眼就爱上她呢?
      • 夫/妻/情吃饭场景,却将摄影机留在了餐厅门外而不入,镜头一转,用餐已毕,仆人依次撤下餐盘走出门来,以三个盘中特写镜头喜释各自心境:第一道是夫人的,烦,原封未动;第二道是夫人的情人,烦,乱切未动;第三道归丈夫,蒙在鼓里,胃口极好……刘别谦式触觉传递的前提:务必特写持续数秒。我称之为:被强迫注意的含蓄。含蓄通常与低调隐晦为伍,为何这里反要画面强加?因为触觉构思过于新奇婉转,若非视觉焦点并给予适度宽松的思考时间,可能无法为观众所意会。怀尔德曾给青年编剧举“国王系腰带”的例子,讲完数秒后还有人才开笑。琢磨过味来要花时间。
      • 这台词!隔了年份看什么都是可爱的罢 即使腐朽做作 也别致逗趣
      • 哇靠,经典剧本。老片不可复制的魅力无法抵挡啊~
      • 这部《天使》不算刘别谦比较出名的作品,我主要是冲着玛琳·黛德丽看的,在这点上没让我失望,这部戏把玛琳·黛德丽拍的很漂亮啊,真的让人以为是天使。但总的来说这部戏拍的并不幽默,没有我看过的另外两部戏给我的印象深。但这部戏很好的体现了刘别谦式的触动,以及刘别谦最喜欢的道具——门的应用。
      • 太典型的刘氏触动,这么多细节需要观众细细揣摩然后会心一笑,美妙啊~
      • 很遗憾结尾处天使的选择,但是爱情与婚姻谁又说的清呢。玛琳黛德丽真是美艳~
      • 餐盘里的小牛肉,电话另一端的钢琴声,那一段偷来的时光,当然还有那个年代才有的decency
      • Douglas好赚啊,先是黛德丽然后嘉宝,在戏里fell in love
      • 开篇安娜公爵家一段隔窗拍摄的镜头和借老妇表情表现天使趁奥尔顿买花离去的段落有点意思,加上各自暗语,倒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刘别谦笔触”,喜剧感不强烈,却也使电影变得不怎么那么“刘别谦笔触”了。
      • 简直就是London版的Casablanca!!!而且都是we'll always have Paris。看来我是对这种Casablanca故事不感冒啊。Lubitsch的角度选的特别好:卖花的老太太的眼神,天使的照片,3盘小牛肉,传到电话里的天使曾经弹过的钢琴曲……精致的小细节
      • Lubitsh touch还未到达顶峰。买花、看相片、盘子剩菜这些处理手法都很精妙。还有Dietrich那句:don't tell me NOW.
      • 两反复出现Angel的称呼,出现两次的钢琴曲,三盘牛排,机智的台词,让一个两男争一女的俗套故事竟光彩照人起来。最爱两场戏,开始黛德丽和道格拉斯的相遇和结尾马歇尔挎着黛德丽走出伯爵夫人家。。PS:看完才发现导演是刘别谦。另,黛德丽的衣服都太特么好看了!裙装也可以穿得中性,啊擦~
      • marriage or love. 现场之外。
      • 好久没看刘别谦,快忘记这种美妙的感觉了
      • 如果一部电影可以紧扣住你的神经让你为剧中人物提心吊胆那么这部电影就已经成功了,就这一观点来说,天使这部电影很成功,因为至始至终观众都在为黛德丽捏把汗担心她的外遇会暴露而他丈夫也终究会知道这件事,虽然影片要说的重点并不是这个,重点其实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婚姻这点对婚姻中的男女都一样重要
      • 7.8;总觉得是有点内心写实的征兆
      • 这种角色让黛德丽来演,没啥说服力
    • 豆瓣 8.1 IMDB 7.3 丹麦语高清正片
      Gertrud
      1964
      剧情片
      丹麦

      葛楚

      Gertru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在处理场面上和斯特劳布-于耶等人共用了许多相同的形式、方法和原则。双人镜头用到最大化了。像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我指的是“文学意义”的语言。尽管影片在布光上拍摄出了一些辉煌的片刻和电影镜头,但是实际上用光还是过度了。
      • 伟大之作,我的影史爱情片十佳。1.简约,沉缓,肃穆,一种决绝、从容、高贵的理想主义,爱是生命中的一切,若没法寻得同样将爱看作至高者的伴侣,则宁可遗世独立,悠然自处。2.长镜头最大程度取代了剪辑,摄影机也仅作必要的、跟随人物行动轨迹的运动,克制而温和,极少特写,多用中全景。3.以室内戏和封闭式构图为主,却蕴藏、导引着开放、无限的精神空间;人物表情凝重,行动滞缓,女主更是全程目光出神,面容哀婉,实而暗潮汹涌,内心情感激荡。4.对门框、镜像(以点燃和吹灭昔日礼物镜子边的蜡烛喻指回首往事与掐熄旧情)、油画、歌声及雕塑的精妙运用。5.影史最佳结尾之一,动人至极(当面烧掉所有未读之信-超然于文字&身体的知己情谊,读少女时期的爱之诗,畅谈墓志铭,在两重遥远的门边两次挥手作别,钟声)。PS:大幅修订了字幕~(9.5/10)
      • 9.8;I hear my echoes only when they're dying
      • 我首先尝试通过人物间的眼神交流构建完整的人物关系图,然而失败了,因为所有人大多数时间都在看着空气………所以换个角度想来,似乎大多数对话都是回忆与爱情观的交流,而不该简单理解成角色间的交流。
      • 上流女性心风骚,玩弄男人一大批,还要怪卿不懂情,伤害男人才甘心,烂污三鲜一只鸡,装啥清高装啥逼
      • 1.“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2.一个大龄女与丈夫、情人、旧爱纠葛不清的爱恨情仇...
      • 女主这个念台词方法太迷人了。把一句话破为一个个音节,然后胆怯地把它们放在一起,看能不能产生一点意义。
      • 第一次看德莱叶的电影,却是他拍的最后一部。表面上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内里应该是导演在暮年回望人生时的自述。在爱遇到虚荣与玩世不恭时,它是无力的,所以选择爱的人注定孤独。可即使孤独忧郁也不妥协的人,才不会失去爱的能力。因为所有爱的给予,都是基于仍然对爱保有真切的感受。
      • 一个真正的灵魂不用隐藏在他的思想之后。镜头很少移动,一旦人物站定或坐定后,镜头也不动了,剩下的就是表演和精雕细琢的台词。每个人物的对白都像诗朗诵。配乐只出现2次,一次是1小时多的时候,几秒的小提琴演奏,一次是结尾时。全片有2段回忆和最后一段镜头沐浴在犹如金色的光线下。
      • (20160416一刷五星)集大成之作:从《审判长》就开始的对闪回的重视;有《吸血鬼》的梦幻与光影游戏(Gertrud在Erland家卧室更衣、Gustav夜乘马车去歌剧院);有《神谴日》与《词语》的pacing、声音、空间观念(两场公园拍成室内剧感也是绝了);不再有明显的宗教元素,但仍有惯用多回的钟声在(至少6次),还借答谢Gabriel的晚宴上的青年代表道出——过去的世代里人们被宗教禁锢了爱的天性;有长期延续的一丝不苟的布景设计。除以上,还有精致、极限的照明:两次闪回(在E家和Ga家),不现实的高调加上窗户均匀过曝的效果;Ge与Ga初次独处时关灯后的主光很柔,且做出了微妙的亮度过渡(见人脸);两场公园(前者晴后者阴)的表演区域都做了个工布光,柔光为主。最后,对极少对视的对话的分析不应局限于Ge,男性们也多次如此。题中之爱是爱情,也是奉献,与基督暗合。
      • http://f.xunlei.com/153902835/file/aa870246-85a8-483e-bd1c-7bac7d032ced
      • 德莱叶的最后作品,讲述爱情的选择话题。影片的风格尽显静谧和超脱,舞台味很浓。
      • Zoe:“就像女人的爱出于需要一样,男人需要工作,我没看出来为什么爱的需要更高尚,更正确一些”+1 现实中每每遇到爱得发疯发狂歇斯底里的人,我都不自觉地脊背发凉
      • 德莱叶原来也用这一场景一镜头的技巧,而且用的还真不赖,机位的远近正好契合了人物的心理距离。可惜如此完美的技法依然不能博得本人更高的评星,那乏味的对白和空泛的实质令人生不出丝毫好感
      • 119min|20161030 RÉTROSPECTIVE CARL THEODOR DREYER重看(减分)
      • 德莱叶借格奥尔格之口把生命最重要的内容翻来覆去咀嚼,十来岁不顾一切去爱,在爱的自负里渐渐陷入挣扎,爱成了不确定的虚无缥缈,不可能的对等投入让爱不再充满光华,毅然走向自由与孤独,选择将爱打入死牢,而老年,愈发坚定,爱无疑是一切。
      • 不可实现的自由意志,长久的婚姻遭遇隔阂与冷淡,短暂的慰藉也不是最终归宿,这似乎是难以解决的,垂垂老矣时还是一句话:生命中除了爱一无所有。“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 。这类解决不了的矫情本是要减分的,但毕竟都是必然存在的纠结,就推荐了吧,
      • 睡着了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
      • 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爱是一切。
      • 忽明忽暗的场景,暧昧坚决的梦呓。
    • 豆瓣 8.0 IMDB 8.0 HD高清
      Brief Encounter
      1945
      剧情片
      英国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刻骨的感情从何而来?这是黄金年代我看过的最差劲的第三者教育影片
      • 第四千部标注,2019-1-6重看。没有奇迹没有童话,最终屈服于庸常生活,就这样走出彼此生命,水波不兴暗涌心底;单方面的叙述充满主观的忧伤,黑白光景更添沉闷周遭的无奈。 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对自己的谎言,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是证明一切并非虚幻是证明,被镌刻进生命记忆。跌跌撞撞的雨夜,映照着无穷的后悔与无边的羞耻。从远景般的茶店环境描写入手,切切嘈嘈的周围里沉寂着他们的焦灼,非常古典手法的开场。 火车站位于他们各自家庭的中间,两端俱不着边,终成空梦一场;这个架空式的环境是他们抵达浪漫与自由梦境的乌托邦通道,火车承载了相当重要的情感寄寓功能。
      • 我老婆要敢出轨我就拉她去卧轨
      • 即便无法认同这种感情,在结尾疾驰的火车声中仍然会为主角遗憾,这可能就是导演的功力吧。总觉得真正的问题不是相见恨晚,而在于这位人妻又寂寞了。婚姻难免平淡安静,异地和旅途又是最好的滋生浪漫的温床。由于都是女主的第一人称叙述,很难了解那个男人到底有多看重这段感情。女主很有文青潜质。
      • 情节简单得很,却充满趣味,整个电影自始至终散发出忧郁优雅的气质。貌似出轨的戏,导演却从一开始都没打算往伦理上说事儿,加上电影以女主角向自己丈夫“忏悔”的口吻倒叙出整个爱情过程,更加显示出这仅仅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发乎情止乎礼。
      • 6/10。大卫里恩是热爱火车的导演之一,开场劳拉和医生在火车站分别,这段场景拉开了她对整段关系的回忆,结尾火车鸣笛声不断拉长,当摄影机倾斜到劳拉快要晕倒时,她迅速跑向站台,画面左上角冲出一辆火车紧接头发凌乱的劳拉处于画面右斜角,表意性的音响和摄影揭示了差点突破理智防线的痛苦心理。自我克制不逾越的劳拉成为资产阶级形象的代表,医生卑下地请求和劳拉幽会的荒唐行为、讲解劳工患病的可怕,形成了两种阶级文化的对照、冲撞,在餐馆和剧院蹩脚地拉大提琴的女人也成为中产阶级医生嘲弄的对象。注意劳拉送给丈夫的礼物是一个带气压的时钟,时间在第一人称叙事中重叠,譬如劳拉坐在沙发向丈夫述说外遇的经历,左上角回忆出现,右下角的劳拉依然存在,两个镜头叠印在一起,以及火车窗上劳拉眼前浮现两人周游世界的想象,象征难以从回忆中自拔。
      • 生命里的星期四,泪眼中的一粒沙。
      • @BFI Southbank 重看,70周年重映修复版。这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英国人如此珍爱这部电影,它展现出一种“Britishness” 汹涌的情感均蕴含在这场温柔至令人无法抵挡的心碎之中。“原谅什么?”“一切,原谅我最初与你相遇,原谅我为你拭去眼中沙粒,原谅我爱你,原谅我为你带来如此痛楚。” 20190106重看。
      • 这个女人有过一次难以抑制的出轨,但是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有着一个好丈夫。
      • 火车喷出的白色烟雾划过整个画面,将这部影片的主题和空间都有所延伸,女主角冲出餐厅奔向快车的镜头、运用了倾斜式构图并一气呵成,让人感同身受。一个极其细腻的婚外恋故事,车窗上叠印的关于两人浪漫生活的想象也颇有意思。火车、电影,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让普通人也有了浪漫的可能。
      • 可能尚未到达中年,感受不到那种陷于平淡生活的无力感。但单纯从电影的角度去看,亮点不多,结构单一,情节可猜,镜头也显得中规中矩。唯一的亮点是结尾处女主角从座位冲出门看着火车驶过的一段的镜头,将那段压抑的感情与犹豫表现得淋漓尽致。
      • 'Before Brief Encounter, characters never thought in British cinema, they simply acted.'
      • 第一人称的叙述让电影变得更具文学性,并且因为抹去了男方的心理活动,所以避免了似同类题材陷入伦理问题的讨论,取而代之的是深情且克制的情感,分寸之间把握得很妙。古典弦乐和贯穿始终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 No.2 一响起,就会让人忆起生命中的星期四。结尾带来的情感高峰的倾斜镜头值得一提。
      • 闪回就够你们学的
      • 第一次插叙结束时,女主人公位于画面右下角,在丈夫的呼唤声中回神,有舞台的画面效果,类似《芝加哥》,虽说不是必需的处理方式,但有意思。插叙+大段心理独白,描述了一位中年已婚女性的一次出轨。很像《小城之春》,但内涵不及后者。7.9这么高的分数难道是我看的角度不对?
      • 如果出轨不算爱,还有神马好悲哀
      • 1.又一段经典的婚外恋,中年男女的婚姻危机。2.片尾女主冲出餐厅奔向快车的镜头、运用了倾斜式构图并一气呵成,让人感同身受,太赞了,喜欢。3.不是自己的总是美好的,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
      • 大卫·里恩第4作,首届戛纳最高奖。1.一粒煤砂,一列火车,一段短暂而刻骨铭心的婚外情。2.首尾回环,忏悔画外音倒叙,愧疚自责与难抑激情间的挣扎刻画得细腻鲜活。3.外化心理:闪回临转场前的音画错位,告别后奔向火车时的倾斜构图,尾声重回现实后背景由黑暗渐次转亮。4.谢谢你回到我的身边。(9.0/10)
      • 故事很简单,主线条分明。看不太出男主角的真情实感,倒感觉他像个骗色的伪君子。结尾女主角内心挣扎的那段戏挺好。这样的故事每时每刻每地都会发生吧,在厌倦了单调的婚姻生活后突然闯入的陌生人让人狂热着迷~~如果真的离婚在一起了,激情代替了责任,也不会保证不像徐志摩和陆小曼一样最终悲剧收场
      • 这种题材我看起来注定昏昏欲睡,不过,大卫里恩的手艺还是颇讲究。再者,受不了英国人的矫情调调
    • 豆瓣 7.6 IMDB 7.0 HD中字
      Darling
      1965
      爱情片
      英国

      亲爱的

      Darling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滥情,滥交,生活混乱,永远体会不到快乐的时候,应该多看看书。。
      • 奔波久了,不知何时已经错过了最爱的人~
      • 你永远不会明白,我苦苦追寻的不过是爱情,即使千帆过尽,我仍无愧于这句誓言。
      • 難以忘懷的電影,地位重要(自翻中字)http://subhd.com/ar2/191482
      • 选择自己向往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放弃深爱的人。
      • 身處解放的60年代,受教育不高的女主角用身體爭取並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得到就發現空虛、不快樂。然後又不斷地做著尋覓幸福的行為,但始終達不到。因為她從來無法滿足於現狀、拼命地上游卻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雖然最後覺得她自私活該、卻也有點可憐她。Julie Christie演技高超!
      • 这女的怎么这么能折腾
      • 第一次看Dirk演怨夫,可惜光芒全都被judie盖住了,电影本身也无可挑剔,这就是生活,u can't always get what u want,单纯追求新奇刺激只可能到头来一无所有,平淡知足才是福。第一次在火车上那幕dirk简直太美了,再次为dirk选片眼光折服,几乎部部精品
      • DB的第二个英国学院奖最佳男演员奖,确实很迷人,但大概角色太正常了以致我体会不到特别的演技,迷人这点是不消动用演技的==
      • Julie Christie扮演Grace Kelly.
      • 勇敢的女孩不断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却还是迷失了自己。
      • Julie Christie太能演了
      • 打死都看不下去。
      • 110419 英国人好像特别喜欢拍无法回转怅然若失的爱情故事。爱的人和想要的生活,选择哪一种似乎都会后悔。
      • 不作死就不会死,听到那首该死的桑塔露琪亚瞬间虎躯一震
      • 4.5
      • 两小时的虐心戏..................完全不能认出是《魂断威尼斯》里的他
      • 原来《唐人街》的Faye Dunaway以前,这一部里的Dirk Bogard也曾试过因伤心把头放到方向盘上,弄响了喇叭。
      • 大概有0.5個La Dolve Vita。
      • 謝謝 spondee 的翻譯。約翰史萊辛格是掌握時尚潮流及捕捉城市風貌的高手,只是本片對黑人的描寫令人不適。
    • 豆瓣 7.9 IMDB 7.2 HD
      Stromboli
      1950
      剧情片
      意大利

      火山边缘之恋

      Stromboli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SIFF2014#看了此片,才明白褒曼为何抛却万千,在罗西里尼的镜头下,原本冷淡甚至冷漠的她,竟如此不自觉地妖媚,这种妖媚是天真的,是旁若无人的,是天雷地火般地动山摇,捕鱼、火山喷发、艰难跋涉,无不炽热到极点;心有不甘地困兽犹斗,当目睹天地神迹,心灵才慢慢平静。
      • 法国电影资料馆 所以说女人千万不要因为想求个稳定就结婚 很有可能等着你的就是火山边缘的生活
      • 是否足够的勇敢和坚强,就可以自由的选择梦想?
      • 女主上岛时的反应更像一个投机主义者赌输了不甘心——骗子反被骗了。两人提前没商量好都有责任,天主教地区保守野蛮民风也确实恶心,而这与她经常把罪责全部归咎到他人身上,抱怨太多耐心太少的事实并不矛盾;她的抗争在火山跋涉之前仅仅是逃避反思与上帝的关系,牧师说自助者天助,她说上帝从没帮过我 (把恩惠视作理所应当 把苦难当做仇恨上帝的理由) 甚至尝试引诱牧师(以及灯塔看守)以获取钱财,失败后责骂上帝的无情,她对上帝的态度取决于它有没有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投机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某种意义上现代文明的产物)的女人,如此鲜活有力,捕获了我的心。火山上的一夜上帝饶她一命,她握住这橄榄枝向上帝呼喊求助,是仪式化地为自己输入精神力量的心理暗示,还是戴着驯顺皈依面具的反叛者得寸进尺的威逼,不得而知。褒曼是女演员中的女演员 罗西尼里同理
      • 罕见的影像,镜头基本上只专注于框住单独个体的运动轨迹,褒曼作为主角不仅占据画面的绝对中心,其他的不同空间里的角色与自然场景的空镜头甚至成了各种状语定语和形容词修饰的累积,从如此种种细腻的运动中看,二人确是天作之合 意识形态冲突其实被罗西里尼归为战争偶然激发的(而非遗留)问题。该片的短镜头段落仍带着新闻影片的质感,使得导演的基本立场(即使在以单体作为绝对主角的条件下)是偏向民粹宗教或是美利坚,几乎全取决于观众的个人经验(我才不会说看那些血淋淋的巨型海鱼看到饿了呢)。然而这种情况终结在另一罕见之处,影片选择在对神袛的无助呼嚎中结束,这样选择打破了罗西里尼一贯相信天主教面对现代社会自我调和能力——至少是努力调解过后的力不从心(一如该片中的神父)。此景此情,与其说这是皈依,不如说是在胁迫下的精神自杀
      • 之前从来没觉得英格丽·褒曼惊为天人,那是因为没有遇见罗西里尼。大银幕的她,眼眸流转,翩若惊鸿,美至不可方物。金枪鱼跃,火山喷溅,再壮阔的景观,也抵不过她的独角戏。哭泣是美,沉默是美,呼吸亦是美。这是爱情赐予的独尊荣耀,褒曼之于罗西里尼,海华丝之于奥逊·威尔斯,巩俐之于张艺谋。
      • 勉强及格。褒曼是个被战争打乱了生活、等待移民去拉美的女人,由移民官定性她是个“骗子”,然而她离开难民营后马上嫁给求婚的意大利小岛士兵,就令人摸不着头脑了,上岛后她对颓败的一切感到失望,可这些不是很容易预判的吗?褒曼简直是把自己给拐卖了,随后她的做派被岛上保守民风抵制倒也没惹出什么强戏剧化的内容,她为了离开诱惑牧师,多少现出了一些邪恶,但接下来又为貂捕猎兔子而惊惧,同情动物的人心性总不会太差,罗西里尼在这里很喜欢这种对比处理,后面她见识当地渔民粗暴捕获金枪鱼,似乎是人胜了自然,但接下来就是火山爆发让人们落荒而逃,而且到处都是人让登岛时的萧索恍如隔世,总的来说这片子营造了一种矛盾,似乎在折射战后混乱中人类内心的失准。电影对斯通波利岛的环境运用的好,高大的褒曼在曲折古旧的村巷失魂穿行,视觉趣味丰富
      • 8。罗哥实在高端。另外罗哥告诉我们,女人不要太早结婚,特别是闪婚远嫁他乡之类的
      • 朝思暮想时,隔着封锁线也觉得你是远方的晨曦,争风吃醋时,八只触角的章鱼也比你用心恒一。签证败落时,觉得自己该接受那个驶向远方的水手,物是人非时,觉得自己也是那万人枪刺的金枪鱼。一座岛都是空的,保守的八卦却无孔不入。上帝从没有帮过她,等到她在火山口前呼唤上帝赐予力量,仿佛满山的熔岩都要喷薄欲出。@资料馆
      • 罗西里尼和褒曼合作的第一部,确实比在好莱坞的角色更性感和诱惑,发现50年代战败国此类大女主的影片比如日本高峰秀子的《浮云》都有很浓重的色情意味。经历了战争难民的生活,目睹贫困自然灾害人类捕捉动物的残忍后依然会觉得可怕只能继续逃离。在如此的环境,那些小资的摆设情调远方也就都不抵圣像信仰祈祷来得实际,虽然人物的转变为扣题有些硬扭,但小岛大海火山的实景还是震撼般的满分。资料馆2K修复版。
      • 自称文明人的金发美人与一无所有的小岛渔民阶级的婚恋,就如置身随时喷发的火山边一般令人绝望却无法逃离。捕杀金枪鱼一段好喜欢,人类的原始财富都建立在这样的屠杀行为基础上。原以为这一段是高潮了,没想到后面还有火山爆发,而也并不是最高潮,后面还有翻越火山。bravo!@资料馆
      • 罗西里尼!太!赞。就是中文译名怎么如此小清新,搞得像爱情片似的。片子其实更像是女性心理探索片,配合壮观罕见的火山爆发情景,困于牢笼中的女人。罗西里尼镜头一秒都离不开褒曼,她真的是太漂亮了... 难怪传绯闻呢... (意大利版)
      • 即便不强调,这是一部改变了埃里克·侯麦人生的电影,也足够震撼人心。震撼的,不仅是火山的大爆发,捕杀鲸鱼或者残害兔子,这些赤裸裸的原始生态。更多的是战争之后,阶级局限性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无辜伤害。从现代文明漂流到原始社会的褒曼,最后的绝望呼喊,与其说是请问神灵,不如说是叩问人的存在意义。
      • 8.5分。#中国电影资料馆 卡琳为逃离难民营选择与完全不同的小伙结婚,随丈夫回到与世隔绝的的意大利火山小岛。岛上的人似乎只为生存和繁衍活着,口头禅是一切都会好的。 经历最初的挣扎后,卡琳选择自我救赎。试图理解只想着挣钱、“纯良”但视老婆为财产、活着别人眼光中的丈夫,打扮自己的小屋,参加所有人视她为荡妇的教堂礼拜等。但当小岛上的火山爆发临时躲避之后,卡琳发现救赎是假的,似乎世界上的两种人,根本无法和解。于是她不顾一切的逃亡,带着身孕翻越还在喷发的火山口。 非常喜欢这个开放式结尾,当卡琳爬到山顶时她却犹豫了,撕心裂肺的大喊,寻求上帝的理解和帮助。真是太丧了,哎。 这个电影是罗西里尼和褒曼的定情之物,褒曼抛弃了家庭投奔罗西里尼,结婚6年后离婚,一起拍了3部电影。这个电影很像他们爱情的真实写照。
      • 既是字面上的也是隐喻的“火山边缘”。英格丽·褒曼的角色让我想到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永远与当地格格不入,永远都是异乡过客。最后女主在火山喷发中求助上帝,可上帝会回应么?
      • 一开始闷闷的,觉得还不如《意大利之旅》——恍惚了七八分钟之久。不想,这是个渐入佳境的电影,尤其是从捕金枪鱼和火山爆发,似乎被所有人和电影史称道。戏里戏外,都有许多灵妙的指涉。
      • 7/10。荒岛式的人性哲学。褒曼躺在石壁上憔悴的镜头真是可人怜又可人爱。咬杀野兔、捕吞拿鱼、火山喷发三场戏都以大规模的场面安排、近乎写实性的镜头调度再现了大自然可能引发的毁灭力量与史诗震撼。前半段叙事温吞松散、氛围无代入感差点让我以为是部烂片,对村民反感女主角的原因同样缺乏可信交代。 @2014-03-01 02:56:17
      • 影片的结尾和片头那段以赛亚书六十五章第一条非常的契合前后呼应,褒曼所代表的是经不住诱惑背弃了上帝而被赶出伊甸园的始祖的后代,而岛屿上的人就像是还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人(姑且这样说),最后她终于呼唤起了上帝重拾信仰,只是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明白即使是可怕的惩罚也是出于上帝智慧和仁慈的旨意。
      • 这不就跟黑五类子女下乡插队后为求保身轻率地与山区农民闪婚之后却各种性格习惯不和千方百计想回城差不多么,自己做的交换却不想承担后果而且始终不怎么为别人考虑过,是一个十分flawed的主人公,如此美丽金贵的英格丽更突显了她与荒凉环境的格格不入,但比起批判更多的是有点宿命感的调调,火山爆发和打鱼的震撼场面甚至压过了她的美貌。换更左的导演,这种设定简直是战天斗地改造新人的天生舞台,换他来,结果引出的却是宗教体验,所以说人各有志...
      • 此片为罗西里尼与褒曼的定情之作,是罗西里尼由新现实主义过渡到心理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和新现实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断将主角内在情绪向外投射,景物或承担象征性的指涉,或成为内心情感的外化。孤绝的小岛象征婚姻对女性的禁锢,不安的火山预示了情感的不确定性。出身良好的女主与保守的岛民即为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似指涉经历战争浩劫后代表现代文明的欧洲人所立足的文明废墟,而好莱坞巨星和意大利非职业演员又将这种对立通过表演风格的差异展现出来。象征性使得本片高度寓言化。后半段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了猎捕金枪鱼和火山爆发的场景,原始、生猛、洪荒,宛若神迹,既是对小岛民俗、自然的奇观化记录,更是对主角内在心理的淋漓表现,影像的震撼程度足以载入影史。最后攀越火山逃离樊笼,在山顶所见景象和对上帝的呐喊似达到了某种超验的境界。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