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到4了都还这么好看!第一部讲友情,第二部讲玩具的意义,第三部讲成长,第四部讲爱情与独立,这个系列真是绝了!“闪灵”音乐响起的时候差点吓哭,作为动画片你不带这么玩的... |
|
《玩具3》已经非常完美,本以为《玩具4》注定狗尾续貂,没想到仍然保持了《玩具》系列的高水准。
胡迪和牧羊女在第1部的爱情得以延续;
玩具们模仿GPS的声音也是《玩具1》的故技重施。
对前作致敬,同时革故鼎新。
前3部都是探讨玩具的危机:被抛弃、被冷落,第4部跳出了固有思维。
既然人类可以选择玩具,那么玩具也可以选择自己的主人。
甚至,玩具可以不需要主人。
前3部是玩具围着主人转,第4部则是传达自由、独立的精神。
而首先懂得独立的是牧羊女,牧羊女再开导胡迪,又体现了对女性的肯定。
公爵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盖比也安抚了受伤的心灵,太温暖了。
期待第5678部,迫不及待想看胡迪和牧羊女的流浪生活!
一个隐藏泪点:邦妮因为叉叉不见了而伤心,却丝毫没发现胡迪不见了。
第二个隐藏泪点:连玩具都有对象了,你却依然单身。 |
|
影院前排有个小孩对家长说“妈妈,电影不好看” 我带着眼泪,想站起来对他喊“你他妈懂个屁!!” |
|
当大家都认为第三部已是巅峰的时候,皮克斯却玩出了新意,不得不服。生而为玩具,也同样要接受时代变化带来的危机感,甚至讽刺的是,你的对手是个自认为“垃圾”的自制玩具。新加入的角色依然搞笑十足,反派意外的出彩和拉好感,但结尾胡迪“找到自我”的选择才是全片最动人之处。 |
|
社畜看什么都是社畜,我看玩具总动员4的移情点竟然是叉叉反复跳垃圾桶又一次次被胡迪捞起来上班。(泣不成声) |
|
本想着午夜场看皮克斯的动画片应该是很安全的,怎么突然就冒出一大堆死寂玩偶来。 |
|
“飞向太空,宇宙无限”的台词出来的时候,那一刻的情节于我来说就像是见证神迹的发生,更何况这句话还是由两个最经典的角色分了上下半句各自说出口的,要哭了。 |
|
我们学会爱,然后离开。 |
|
一个断手 一个失声(身) 这不就是《神雕侠侣》吗 |
|
1=2 >3 >4,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皮克斯不再是那种满腹笑料却无意中用一两个转折画面和有力台词就能制造内涵说服你的动画公司,现在全是反反复复的自我复制和拖沓的“励志”对白,如果玩3可以不是结局那这也可以不是,世界围绕玩具逐渐变为玩具围绕世界,并开始肆无忌惮与人接触把之前的世界观按地上摩擦,几乎所有我们喜爱的角色全部边缘化处理只负责在里面露个脸好提醒你在看玩具总动员,熟悉却疏远。假设胡迪这个角色确实存在心理成长空间和具有一定必要性,你把整部电影的情感曲线和可能是系列故事分割转折点全压在一个角色身上这种做法是无比愚蠢的,画面超棒部分场景以假乱真,也可以算用心的制作,作为一个连所有游戏都不放过的死忠我感受不到任何灵魂,无论故事、人设都和前几部偏离过甚,玩具总动员的核心趣味已在这一部被彻底终结。 |
|
最喜欢叉叉了。用垃圾做出来的,一辈子也只想当个垃圾,最向往的地方是垃圾桶。还说“当个垃圾温暖、舒服、有安全感。”我的写照无疑了。 |
|
老一辈人:拥有坚定的理想,可以为了集体付出全部,勇敢追求所爱,一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我们这一代:我是垃圾,生而自由!
最大惊喜还是Key & Peele 啦~ |
|
不知道是不是心开始变老了,越来越不愿意去接受新的环境与人,但玩具朋友们所展现的温情与勇气始终能宽慰那个曾经的小孩,重新续满期待去包容这个花花世界。☀ |
|
結尾不錯,愛得卑微的人最後選擇了自由 |
|
这才是真正的动画大片!皮克斯没有让观众失望,将情怀这玩意玩得烂熟于心,虽然冒险历程并不刺激,但剧情营造和节奏把握还是非常出色的,结局也异常温馨和美好。 |
|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皮克斯。我永远会记得他给我带来的震撼。 |
|
皮克斯这部仍然保持了很好的娱乐性,好玩,好笑,并有惊险与刺激的类型段落。剧情本身则延续了玩具与陪伴的话题,并继续将遗忘作为情感落脚。只不过胡迪最后的选择,还是给这个系列指出了新的方向,看样冒险将成为之后主题了。不过,玩3最高的地位,在我心里仍然无法撼动! |
|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人和人是如此,主人和玩具也是如此。夜色幽谧的树荫小径上,叉叉问胡迪“谁是安迪”,胡迪只是喃喃自语又无限留恋地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真叫人感伤。他终于放下了,从此去往江河万里。最怕我当你是生命,你却只当我是玩具;你弃我如丢垃圾,却不知道我曾爱过你。 |
|
第一次懒玩具总动员,被朋友拽去的哈哈哈,他安利了我好久,听得我也蛮心动的,也真的蛮期待的,特地补了前几部再来看,真的每一部都很好看很精彩,这一部也没有让人失望,两个毛绒玩具很爱抢戏了哈哈哈,好可爱!推荐大家去看哦! |
|
果不其然,在电影院再次哭成狗,我们一辈子都像盖比一样渴望被爱,像宝一样驻足观望后走向自由,像胡迪一样从在乎别人到在乎自己。这既是我们的成长,也是永远无法告别的童年。依然有皮克斯笑到爆的梗,抢钥匙那一段笑炸全场 |
|
平庸,不可思议的平庸。为了与时俱进凸显 girl's power,强行改了牧羊女的人设,从一个俏皮的奔放的花瓶,改成一个强大领导力和行动力的女领袖,我并不喜欢花瓶,我只是反感这过程中的刻意和任何形式的伟光正。在过去三集里,玩具和人的关系维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这一集玩具可以直接影响人,让这个故事失去了原来温馨的童话感。拉塞特被换果然影响很大。。。 |
|
玩4亮点集锦:1,叉子男。一开始特欠扁,后来垃圾理论一出,倒让人感觉这不就在说我么?心甘情愿做个cozy trash也挺好;2,古着店。娃娃绝对惊喜😂,温子仁乱入感,可惜后来这条线苏了;3,关于lost的讨论很棒,怎样生活才不是迷失;4,脑洞怪兔子鸭子也贡献了不少笑点;5,牧羊姑娘,变身疯狂马克斯之迪斯尼女权版...😂😂😂。整体感觉稍弱于「玩3」,毕竟3已成一代经典,不仅故事逻辑性强,还窝藏了宏大世界观。 |
|
迪士尼现在真的好注重women empowerment什么的流浪大佬Bo飒帅飒帅的 duke caboom这沙雕角色居然是Keanu Reeves配音我窒息 钥匙那里全场爆笑哈哈哈buzz真的怪萌的 没人high five的小兵怜爱了 告别to infinity and beyond有真实泪目 |
|
依然范特西。你们要是一直拍下去,我就一直看下去。小孩子才会丢弃自己的玩具,成年人都会好好保存。 |
|
请豆瓣加一个惊悚标签好不好,死寂的人偶真的好恐怖... |
|
4完全偏离了前三部的世界观,前三部里的玩具在与人类世界交融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小心的,虽然有生命但更高的逻辑其实是人造物,所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必须遵守机器人三原则。在4里面玩具直接肆无忌惮的与人类发生冲突,譬如引导邦尼的爸爸妈妈去游乐场和臭鼬撞车的那一段,看的我非常不舒服,因为如果牡羊女这样有“自由意志”的玩具继续发展,结局必然是所有玩具被人类当作病毒和细菌清理。 |
|
玩具总动员4里居然有闪灵梗,仔细看,还可以发现异形梗。 |
|
??把别人开膛破肚修复自己的发声盒,聊斋之换心吗?从叉子到傀儡娃娃,感觉全是主创的恶趣味,这他妈是个恐怖故事啊!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
|
皮克斯还是那么会讲故事,没想到玩具总动员系列拍到了第四部,还是能够保持前面三部曲的水准,在安迪成年之后,也让玩具有了一个成人礼,完成了陪伴孩子成长的使命之后,有了自己的觉醒,能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看看。皮克斯动画的动人之处,就是他们总能去讲一个成人向的主题,在成长和传承的话题上,让成年观众共鸣,也难怪它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泪目。 |
|
让爸爸坐牢!!!! |
|
为了实现立意的突破翻新,或者说更靠近所谓“追求自由”的流行化政治语境,而选择彻底推翻“玩具与主人”这一原本从日常经验中提炼出的绝妙人设,实在属于舍本逐末的媚俗。当玩具拥有了过分充沛的生命力,这个系列便不再具有存续的意义。这不是《玩具总动员》,而是《猩球崛起》。 |
|
不知道是不是买错票看了国语版的关系,整体感觉维和又无聊... |
|
连玩具和刀叉都终成眷属了,而我还是单身。来生我想成为一只草履虫。 |
|
3>1=2>4。看完更加觉得...收尾在第三部是明智的,恰当的,完美的,这部画蛇添足感太明显了。这个系列三部曲承载的主题已经足够,让他们(一群玩具)去承载更多或许未必适合他们去诠释的东西真没有必要。当年特喜欢《死寂》,看到玩偶很惊喜了。 |
|
牛仔的选择蛮好,但我忍不住觉得那个本来有着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却被牛仔洗脑相信自己是个玩具并且以哄人类开心为价值的叉子有点可怜…… |
|
玩具总动员都拍到4了,还能保持如此高质量,确实是佩服皮克斯。 |
|
全程努力说服观众第四部存在的必要,越努力反而越显得露怯多余,曾经的创作自信哪儿去了? |
|
大家只想放松看些温馨纯粹的故事,但我看到的玩4全是隐喻和教说。巴斯光年这个做了三部的双男主人间不值得。 |
|
没有第三部好看,改变价值取向,是玩具在选择小孩,而不是小孩在挑选玩具。但是皮克斯爸爸也做了个人,胡迪终于不要等丑小孩长大再把他抛弃了。
#结尾收在,新的手工玩具问“为什么我有了生命”,而叉叉说“我不知道。”也算是官方回答,就让系列在此终结吧。 |
|
给邦妮温馨童年,对安迪念念不忘,带叉叉重拾自我,使盖比点燃希望,最后陪伴翠丝流浪,至始至终,胡迪心之所向的,以及那些无论有无主人认领的toys,都不外乎一直想找寻内心永恒的归属。想来我们何尝不是如此?爱、家庭、亲情和善良,如此普世的情怀,穿插完美的高级笑料梗(居然还有温子仁乱入),皮克斯所展现的,一直很高级。8.5 |
|
并无提升与惊喜的一部,依然高口碑是因为习惯吧。 |
|
太好看了 有几段真是看得号啕大哭 我喜欢玩具系列的重要原因在于 它是皮克斯少数几个 不会搞反派公开处刑、群众拍手称快的系列 即使是坏玩具 也会得到自己的救赎 陪伴孩子是我们的使命 可是 当使命结束 我们是否也应当到 更大的世界里 1到4 每一部都在主题上有所#前进# 终于这一部 进化到了 玩具的中年危机 安迪长大了 邦尼亦然 我们老了 希望玩具们 幸福呀 会生小玩具吗 |
|
比前两部更为丰富和有趣,但还是没能超越[玩具总动员3]。不如3的地方在于戏剧冲突削弱了(无真正反派或反派实力较弱),另外,新角色叉叉实际上违反了玩具系列的内在设定,存在感不足,主要只有在前半部的搞笑作用和强行推进叙事的功能。优点在于,空间更为广阔和宏大了,视效也更逼真了(猫的渲染+1),游乐园和古董店的场景都令人难忘。主题上首先延续了前三部的玩具对抗被主人遗忘与遗弃的命运,上一部的告别母题也再次重现。但这一回,安迪和核心角色牧羊女终于有了自我意志与为自己做选择的勇气,敢于告别,敢于追求浪漫、自由和流浪的生活。甚至于其他玩具也在反复的白日梦(兔哥和达鸭)或现实行动(亲自操纵汽车)中打破了人与玩具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这或许也是这个系列在前三部已经完美闭环后避无可避的走向罢。(8.5/10) |
|
巴斯光年的口号换了那么多句,只想听到想听的声音。公爵飞行四十英尺,只为兑现广告里的承诺。古董店无人问津的傀儡娃娃,也想修好发条获得宠爱。胡迪把叉叉带回家,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事。再廉价的塑料,如果有人组装就会获得生命;再精美的娃娃,如果无人把玩就会成为垃圾。变成玩具,是最好的宿命。 |
|
3.5。现实视角与超现实(或称童真)视角相互兼容、人与玩具皆可畅通代入,这是前三部成功的根本。而之所以“不可续”,关键不在于第三部多么无出其右,而在于前三部已经构成了完整闭环,属于玩具的轮回在安迪与他们、我们与系列的共同告别中已被勾勒成型。在非续不可的大前提下,这一部必然面临受众转向(重回低龄)和赋予玩具新弧光的难题,但“玩具的自我觉醒”这样一个突破“轮回”的成长路径,本身已是对现实视角的进一步疏离,也让告过别的上一代观众难以维持同时代入人与玩具的能力——而当被代入的只有熟悉的胡迪,他的幼儿园主人又要和我们现实中的什么形成对位?一个人畜无害惹人爱、不知奴役为何物的奴隶主吗?这不是童心犹在,或者早生早育带个崽看所能化解的了。
但退一万步,即便先天不足,有如此完成度加持,终究是个优等缺陷儿吧。 |
|
集体主义与忠诚至上的精神留在了上个时代,这个时代是由独立女性来引领自我和颠覆世界的。 |
|
从头到尾都怀着一颗感动的心观看 |
|
过去玩具们无条件陪伴主人,一身赤胆忠诚又籍籍无名的故事,终于以主人长大成人而结束。这次垃圾变成玩具,玩具主动选择被遗弃——或成为某种很难分类的“垃圾”。都说小孩子某一面是恶魔,但有些玩具设置也很惊悚。类王子公主的出走故事,更像迪士尼而非皮克斯原本,然而谁都要长大,那个大游乐场嘉年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疯狂排队、VIP加塞不是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么。掏再多情怀,还不是要商业买单。毕竟,牧羊女是个大爱皮啊。 |
|
前三部留下的泪,变成了第四部脑子进的水。胡迪这一部的性格转变让第三部结尾的潸然泪下变成一个笑话,巴斯光年更是全程掉线,两大主角莫名其妙。牧羊女的性格设定倒是非常符合当下的潮流,叉子的人设更是踩准了时代的脉搏,可这跟整个系列的内核有多违和!反派盖比前半部分真的在挑战带孩子观众的视听极限,后半部分怎么就突然成了可怜人收获一大波同情?最后走向新天地的玩具都有残疾,完好无损的反而有了主人和家。前三部是正传,这一部只能说是同人。看完电影走出影院心情十分复杂,突然理解了星战老粉看完星战八的沮丧心情。 |
|
哭了。第一次看玩具总动员1的时候,我还是小学,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看的。印象特别深,因为看到巴斯在滑翔的时候停电了,导致后面的情节一直没有补上,到大学时才重新看了。看电影的时候,想起我小时候弄丢的玩具,我和邻居的孩子俩人都有一个兵人玩具,我们给兵人做了衣服和武器,把它放在烟盒里,然后买在了水库边的草丛里,想第二天再去找。但是第二天再去时,想不起具体的位置了,哭了很久。快 30 年了,他可能还在烟盒里等我,觉得被我抛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