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蓝天使 Der blaue Engel (1930)

    最近更新: 2025-04-07 HD
    • 主演:爱米尔·强宁斯 / 埃米尔·雅宁斯 / 玛琳·黛德丽 / 库尔特·盖瑞 / 罗莎·法蕾雅
    • 导演:约瑟夫·冯·斯坦伯格 / 约瑟夫·冯·斯登堡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德国
    • 年份:1930
    • 更新:04.07
    • TAG:剧情,歌舞
    • 别名:The Blue Angel
    • 片长/单集:104分钟
    • 豆瓣评分 7.7 (3636票)
    • IMDB评分 7.6 (16,794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96%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90
    • TMDB评分 7.34 (热度:9.51)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德国电影《蓝天使》的免费在线观看,《蓝天使》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剧情,歌舞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7分,有3636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教授艾玛拉斯(爱米尔·强宁斯 Emil Jannings 饰)执教于一所校风严谨规矩繁多的学校中,他自己的性格亦是如此,一生都循规蹈矩的他最看不惯的就是学生们桀骜出格的举动。一次偶然中,艾玛拉斯得知自己的一群学生要去看歌舞表演,怒不可遏的他当即决定前往剧场将这些不守规矩的黄毛小子们逮个正着。令教授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将永远的改写自己余生的命运。 ......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教授艾玛拉斯(爱米尔·强宁斯 Emil Jannings 饰)执教于一所校风严谨规矩繁多的学校中,他自己的性格亦是如此,一生都循规蹈矩的他最看不惯的就是学生们桀骜出格的举动。一次偶然中,艾玛拉斯得知自己的一群学生要去看歌舞表演,怒不可遏的他当即决定前往剧场将这些不守规矩的黄毛小子们逮个正着。令教授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将永远的改写自己余生的命运。  劳拉(玛琳·黛德丽 Marlene Dietrich 饰)是剧场里的万人迷,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情不自禁的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艾玛拉斯教授也不例外,当他在剧院里第一次见到劳拉时,便陷入了对她深深的迷恋中无法自拔。经过苦苦的追求,劳拉终于成为了艾玛拉斯的新娘,两人之间悬殊的个性和地位也为将要发生的悲剧奠定了基调。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7 IMDB 8.3 高清
      Les enfants du paradis
      1945
      剧情片
      法国

      天堂的孩子

      Les enfants du paradi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看到三分之一处时,竟然后来都没有了字幕,这个时候才明白懂得法语将会是多么重要
      • 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浮夸的多角恋爱故事。作为法国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多少感觉有些过誉了。上集4星半,下集3星。
      • 3.5。看了仨小时的琼瑶。4K修复版,190min。◎中国电影资料馆
      • 戳到了本专业G点的片子同看的人又是师姐很容易想象看完后在那里叽里呱啦一堆卢梭到狄德罗到布莱希特。但是最好的地方还是在于,如此如此多面的法国,既浮夸又优雅,既造作又真挚,套用管风琴的话,人能这么锲而不舍地轻佻,骨子里一定有哀世伤生的肃穆在支撑。和大江说漫才一样,滑稽与心酸一线之隔。
    • 豆瓣 8.1 IMDB 7.7 超清
      L'Atalante
      1934
      爱情片
      法国

      亚特兰大号

      L'Atalant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有些镜头拍的是很漂亮,其他没看出来什么。不解之下学习各种影评,诗意来诗意去,越发的不懂了
      • 《水形物语》算什么嘛。@资料馆
      • 航行版“公路片”,朦胧的爱情,那个年代的人和景、物都有种特别的气质,纯。侵入水中能看到你想看到的;手滑黑胶时同音的“手风琴”;群猫;老船长有型又有些滑稽(耳钉和背带牛仔水手装,凌乱发型变寸头);分开后的“床戏”;坠水后的幻想;
      • 法国人的爱情套路,几十年前就有了吧——接吻和吵架,一上来就是阴郁的结婚仪式,男女爱情被丢到一趟永远在航行,停靠巴黎,不知驶向何方的驳船上。猫咪,文身,留声机的细节都很棒,大副的温柔与危险,堆积古董和回忆的的小屋,骂骂咧咧的粗犷形象,其实才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了。然鹅,修复得不好。
    • 豆瓣 7.8 IMDB 7.3 正片
      Viaggio in Italia
      1954
      剧情片
      法国

      游览

      Viaggio in Itali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属罗西里尼风格转型期间的作品。影片中的街道多以实景拍摄,以热闹的街景反衬人物内心的荒芜,以冰凉的遗迹映照人物内心的焦躁。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启发了安东尼奥尼的《女朋友》和费里尼的《甜蜜生活》的制作。这是罗西里尼电影中极为鲜明的现代意识,即一种展示人内心的“现实主义”。
      • 罗西里尼的褒曼和希区柯克的褒曼简直是判若两人……虽然罗西里尼不是我的菜 但经常能从他的电影中看到一些神来之笔
      • 很可能是最喜欢的罗西里尼电影,但一定是最爱的褒曼电影(原来高冷女神也可以如此俏皮可爱和敏感脆弱)片中夫妻在旅行中的微妙关系情感变化,罗西里尼像是记录片般捕捉(当然此时的褒曼也是他的妻子)电影不再是模仿现实,而是启示着真实。最后人群里的深拥,是“只有电影才能拍摄的奇迹”(巴迪欧)
      • 想要成为夫妻,就先去旅行一次。——无名氏
    • 豆瓣 7.2 IMDB 7.1 正片
      Blonde Venus
      1932
      剧情片
      美国

      金发维纳斯

      Blonde Venu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黛德丽比嘉宝有范儿多了...
      • 反正我是想不通那个给他钱看病,过后嫌钱脏,要把儿子从老婆身边抢走,走的时候毫不留情,还要教儿子忘了他娘的人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黛奶这样的人白手起家两次都能栽到他手里也是绝了。加里格兰特好帅,不过角色也太ATM机的感觉了吧
      • 从当年那部戏梦巴黎里看到eva小姐妖媚的模仿就惦念着要看原版!#vic观影日记#第二女神黛德丽当年虽是一个冷艳的花瓶,但是在冯•斯坦伯格的灯光下依旧美到不可方物。最喜欢的镜头是开头的森林裸泳。女性的侧影淡淡在水下掠过,黑白片时代海斯法典不让露点可是不知道这样才最性感么?
      • 开头裸泳真有梦境般的朦胧美,黛德丽白西装出镜的那一场戏弥补了她整部电影中作为花瓶的不足。可如果说要表现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爱与责任诸如此类复杂问题,剧本就太过欠缺,欠缺各种情节过度。夫妻二人的情感缺乏过度,让女主角的态度暧昧起来,让人开始怀疑究竟是因为爱还是仅仅喜欢被爱。看似独立的表面将前一半段恩爱夫妻感情瞬间抽离,一切都那么不真实起来,Marshall饰演的丈夫又何其无辜。
      •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能够用如此精致考究的镜头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连今日人都未必能达到的对爱情与忠诚、名利钱权的取舍与交易的复杂关系,人心永远显得那么难测,深入看下去你会发现其实谁都没有对错,谁都只是各取所需,怨不得谁。
      • 闪耀着母爱光辉的黛德丽,那小孩子好灵~还有她老公比格兰特有气质多了嘛!
      • 玛琳美美美!突出的现代交通工具影像让这部看似静止于局限空间的电影同时有了一种跨地域的运动感 搭配上横扫换场剪辑让影片很有全球化的现代感 虽然现代交通通讯工具联结了世界但却联结不了人心 男主的遭遇真的很让人心痛 你永远不知道你爱的人爱的是你还仅仅是被(任何人)爱的感觉 但让人费解的是两个人甚至都没有去尝试复合就照着剧本对立了 情节走向立刻变成了tug of love 表面的独立将内里的情感完全抽空了 从剧本来看前后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动物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大猩猩到农场卧室的鸟和鸡 到小朋友的泰迪/结尾团圆却实际痛心
      • 女人的异域化他者化和色情化太明显了。虽然玛琳黛德丽演得不错。
      • Josef von Sternberg真的是第一个让我每看一部都更加讨厌他的电影的导演 那一时期的许多作品 现在真的难以下咽 当然也与导演在某些方面的功力密切相关 非要必要说的话 光像纱一样罩在她的身上 她的气质实在是太独特了...想到Marlene Dietrich在老年被采访的时候说到《Dishonored 》又俗又难看 在早期 很多影片正是女演员们无奈的生计 在一个依然是被男性主导的行业 影视业 想必女性自然话语权少之又少...
      • 一个漏洞百出的家庭爱情故事,仿佛为了达成某种宣传目的又或者达成“婚姻圆满”的指标,结尾有很强硬的转折。否则这样一个早前因为不幸而千疮百孔的家庭,不知道要如何治愈和reunited。影片的结尾,Helen有三个选择:留在巴黎做个独立女性继续自己成功的事业,投入有钱有事业并且爱她到甚至能做出诸多妥协给她全部自由的Nick的怀抱,回到那个窄小的家牺牲一切只为了丈夫和儿子;然后她做了个最自我牺牲的选项。这以一个当代人的价值观来审视,真的完全无法认同。除了黛德丽一如既往的美,当然格兰特也很帅。
      • 约瑟夫·冯·斯坦伯格和玛琳·黛德丽合作的影片之一,故事讲的是黛德丽为了赚钱给老公治病,回到夜总会表演,成为了所谓的“金发维纳斯”,结果她被加里·格兰特扮演的高富帅看上了。这种角色估计是格兰特最擅长演的了吧,不过他最后充好人了居然,让黛德丽重新回到了丈夫的身边。
      • it's all good...for my cinema course ...one must decide which life that she/he truly belongs in.
      • 比如,在斯登堡的作品中,女主人公必须在一个白色的、闪光的、冰冷的双性人与一个恋爱中的甚至已婚的女人之间做出选择,这种选择只能明确出现在某些时机中,而不是普遍出现在任何作品中……斯登堡的选择主要反映在感性方面,是精神的选择,不逊于德莱叶或布莱松看上去超感性的选择。……《金发维纳斯》反过来又通过抛弃白色找回亲密关系价值。//吉尔·德勒兹.电影1:运动-影像.[M].p181-182//奥逊威尔斯在和亨利·雅格洛的午餐时说冯·斯登堡绝对是个讨厌鬼
      • 比蓝天使要有趣得多,比如歌舞编排,叙事也连贯。MD就是一尤物阿,多么细致的神情变化,Cary Grant怎么那么萌
      • 先看了cary grant中年时的样子(north by northwest)在看他青年倜傥的样子 kind of wierd 不过年轻时真帅啊
      • 开头裸泳被强看段落颇像七仙女的故事,加里·格兰特和玛琳·黛德丽的恋爱也是各种搭。丈夫回来后黑化(帽子的阴影遮住了眼睛),利用国家机器对母子的追索(侦探还是在嫖娼中被Helen告之的)。男人说自己贱卖了一生的工作来还女人的钱,可女人难道不是更廉价的出售了一生?结尾的团圆略弱。
      • 依然是冯斯登堡为黛德丽量身打造的情节剧。虽然在转场和镜头调度设计上都要逊于《蓝天使》,但剧本的文学性和舞台场景还是延续了前作优点,黛德丽在这部片的许多演绎也很有cult片气质。故事虽然开始于颇有恶俗倾向的“卖艺救夫”情节,结尾也是保守的莫名其妙,但是整体上居然可以算做一个1.0时期的女性自立故事。也因此还是可以把开头结尾分别当作一种反套路和商业需要来理解。(ps 查资料发现《戏梦巴黎》还致敬了里面的舞台场景,一点没印象了
      • 金剛變美人, 沒中字, 大銀幕依然震憾, 結局峰回情轉....
      • 6/10。戴德丽的美是由服装、灯光、表情和手势的细节,来决定表演的成败。她的身份流动、易变,第一眼给人忘恩负义的印象,却最后做出高尚的牺牲,她饰演的海伦先是以湖中嬉戏的裸泳姿态进入画面,受到内德偷窥狂式的追逐,当她成为一名忠诚的母亲和光芒四射的表演者时,被迫承受身份裂变的痛苦:她可以用甜美的摇篮曲哄床上的男孩入睡,然后去夜总会求职,冷漠、高傲地脱掉大猩猩套装,穿着一件臀部周围布满羽毛、胸甲类似于亚马逊风格亮片的泳衣,双手叉腰,勇敢地调情。她用从仰慕者那里拿的支票,送丈夫内德到欧洲治病,因此,丈夫无法原谅她的不忠,并通过夺走他们的孩子来惩罚她,海伦沉沦为风餐露宿的流浪汉,逃避将孩子交给恨她的丈夫,但在火车站被追上了,她干涩的眼神闪过泪水。惯例确保她结尾回到自视委屈的丈夫身边,是那个时代剧本的遗憾。
      • 93min|前重看《Voyage au bout de l'enfer》140±
    • 豆瓣 8.0 IMDB 8.0 HD高清
      Brief Encounter
      1945
      剧情片
      英国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刻骨的感情从何而来?这是黄金年代我看过的最差劲的第三者教育影片
      • 第四千部标注,2019-1-6重看。没有奇迹没有童话,最终屈服于庸常生活,就这样走出彼此生命,水波不兴暗涌心底;单方面的叙述充满主观的忧伤,黑白光景更添沉闷周遭的无奈。 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对自己的谎言,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是证明一切并非虚幻是证明,被镌刻进生命记忆。跌跌撞撞的雨夜,映照着无穷的后悔与无边的羞耻。从远景般的茶店环境描写入手,切切嘈嘈的周围里沉寂着他们的焦灼,非常古典手法的开场。 火车站位于他们各自家庭的中间,两端俱不着边,终成空梦一场;这个架空式的环境是他们抵达浪漫与自由梦境的乌托邦通道,火车承载了相当重要的情感寄寓功能。
      • 我老婆要敢出轨我就拉她去卧轨
      • 即便无法认同这种感情,在结尾疾驰的火车声中仍然会为主角遗憾,这可能就是导演的功力吧。总觉得真正的问题不是相见恨晚,而在于这位人妻又寂寞了。婚姻难免平淡安静,异地和旅途又是最好的滋生浪漫的温床。由于都是女主的第一人称叙述,很难了解那个男人到底有多看重这段感情。女主很有文青潜质。
      • 情节简单得很,却充满趣味,整个电影自始至终散发出忧郁优雅的气质。貌似出轨的戏,导演却从一开始都没打算往伦理上说事儿,加上电影以女主角向自己丈夫“忏悔”的口吻倒叙出整个爱情过程,更加显示出这仅仅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发乎情止乎礼。
      • 6/10。大卫里恩是热爱火车的导演之一,开场劳拉和医生在火车站分别,这段场景拉开了她对整段关系的回忆,结尾火车鸣笛声不断拉长,当摄影机倾斜到劳拉快要晕倒时,她迅速跑向站台,画面左上角冲出一辆火车紧接头发凌乱的劳拉处于画面右斜角,表意性的音响和摄影揭示了差点突破理智防线的痛苦心理。自我克制不逾越的劳拉成为资产阶级形象的代表,医生卑下地请求和劳拉幽会的荒唐行为、讲解劳工患病的可怕,形成了两种阶级文化的对照、冲撞,在餐馆和剧院蹩脚地拉大提琴的女人也成为中产阶级医生嘲弄的对象。注意劳拉送给丈夫的礼物是一个带气压的时钟,时间在第一人称叙事中重叠,譬如劳拉坐在沙发向丈夫述说外遇的经历,左上角回忆出现,右下角的劳拉依然存在,两个镜头叠印在一起,以及火车窗上劳拉眼前浮现两人周游世界的想象,象征难以从回忆中自拔。
      • 生命里的星期四,泪眼中的一粒沙。
      • @BFI Southbank 重看,70周年重映修复版。这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英国人如此珍爱这部电影,它展现出一种“Britishness” 汹涌的情感均蕴含在这场温柔至令人无法抵挡的心碎之中。“原谅什么?”“一切,原谅我最初与你相遇,原谅我为你拭去眼中沙粒,原谅我爱你,原谅我为你带来如此痛楚。” 20190106重看。
      • 这个女人有过一次难以抑制的出轨,但是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有着一个好丈夫。
      • 火车喷出的白色烟雾划过整个画面,将这部影片的主题和空间都有所延伸,女主角冲出餐厅奔向快车的镜头、运用了倾斜式构图并一气呵成,让人感同身受。一个极其细腻的婚外恋故事,车窗上叠印的关于两人浪漫生活的想象也颇有意思。火车、电影,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让普通人也有了浪漫的可能。
      • 可能尚未到达中年,感受不到那种陷于平淡生活的无力感。但单纯从电影的角度去看,亮点不多,结构单一,情节可猜,镜头也显得中规中矩。唯一的亮点是结尾处女主角从座位冲出门看着火车驶过的一段的镜头,将那段压抑的感情与犹豫表现得淋漓尽致。
      • 'Before Brief Encounter, characters never thought in British cinema, they simply acted.'
      • 第一人称的叙述让电影变得更具文学性,并且因为抹去了男方的心理活动,所以避免了似同类题材陷入伦理问题的讨论,取而代之的是深情且克制的情感,分寸之间把握得很妙。古典弦乐和贯穿始终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 No.2 一响起,就会让人忆起生命中的星期四。结尾带来的情感高峰的倾斜镜头值得一提。
      • 闪回就够你们学的
      • 第一次插叙结束时,女主人公位于画面右下角,在丈夫的呼唤声中回神,有舞台的画面效果,类似《芝加哥》,虽说不是必需的处理方式,但有意思。插叙+大段心理独白,描述了一位中年已婚女性的一次出轨。很像《小城之春》,但内涵不及后者。7.9这么高的分数难道是我看的角度不对?
      • 如果出轨不算爱,还有神马好悲哀
      • 1.又一段经典的婚外恋,中年男女的婚姻危机。2.片尾女主冲出餐厅奔向快车的镜头、运用了倾斜式构图并一气呵成,让人感同身受,太赞了,喜欢。3.不是自己的总是美好的,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
      • 大卫·里恩第4作,首届戛纳最高奖。1.一粒煤砂,一列火车,一段短暂而刻骨铭心的婚外情。2.首尾回环,忏悔画外音倒叙,愧疚自责与难抑激情间的挣扎刻画得细腻鲜活。3.外化心理:闪回临转场前的音画错位,告别后奔向火车时的倾斜构图,尾声重回现实后背景由黑暗渐次转亮。4.谢谢你回到我的身边。(9.0/10)
      • 故事很简单,主线条分明。看不太出男主角的真情实感,倒感觉他像个骗色的伪君子。结尾女主角内心挣扎的那段戏挺好。这样的故事每时每刻每地都会发生吧,在厌倦了单调的婚姻生活后突然闯入的陌生人让人狂热着迷~~如果真的离婚在一起了,激情代替了责任,也不会保证不像徐志摩和陆小曼一样最终悲剧收场
      • 这种题材我看起来注定昏昏欲睡,不过,大卫里恩的手艺还是颇讲究。再者,受不了英国人的矫情调调
    • 豆瓣 7.5 IMDB 7.0 HD中字
      Morocco
      1930
      剧情片
      美国

      摩洛哥

      Morocco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老套的剧情对我毫无吸引力,纯粹为了看美女,还有就是我喜欢摩洛哥。
      • 爱一个人,既应该,也活该。马琳·黛德丽名不虚传,中性的气场,迷茫的失魂落魄。
      • 8.2 黛德丽英气的礼服首秀上亲吻女子,洒于人身的斑驳光影,充满乐曲、军号与鼓点的摩洛哥,在横移镜头里前后穿梭着寻人舞女,赤足行于沙漠只留一直吹到影片结束的风声。虽是放低身段与自尊去追逐爱情,拍得却不失尊严,隐藏在异域风光下的史诗气质,简单俗套但横溢浪漫气息。
      • 1930年的电影,玛琳黛德丽烟视媚行地美,男装惊艳原来出自此片。加利古柏很帅,他是有多高啊,几乎所有的门框都比他矮。92分钟的片感觉好短,故事还没展开呢就结束了。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