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吞噬黑夜》走得更远更极端的虚拟入侵现实,也更加真实。现场三屏联映+实时观众反应画面+电音从头轰到尾的效果太上头了。如果说蔡明亮、阿彼察邦这些人越来越接近美术馆电影,那么科林绝对就是在拍夜店电影。观看过程中不断想到去年蕾老师《野兽》的中间段落(实际上波尼洛在那段电脑中毒弹窗里就有用到了哈莫尼·科林的前作Trash Humpers |
|
既然概念先行,就玩嗨一点,玩大一点,玩爽一点,全程基本上一种视觉呈现,不痛不痒,持续太久就成为视觉垃圾,毫无营养,始于概念,停在概念,无论是视觉还是故事都没能进行进一步探索,完全停在最最最表层的表达上。 |
|
#Venezia 81
5
omg, 直播时代的真人GTA入室抢劫形成跨越网路的集体狂欢,迷幻状态下进入的AR小游戏却还是00s的数码块。Z世代的终极幻想,不可避免堕入的数字虚无 |
|
比前作《暴力漂1流》更本初,《垃圾保险杆》在21世纪20年代的回归,只是街头真实的恶行,被更新为了游戏内超真实的暴戾;以前无人知晓、阴暗爬行似流氓,现在弹幕横飞、万众瞩目如明星;以前带着老人衰老的头套,主打一个为老不尊、你奈我何,现在覆着婴儿的滤镜,用防沉迷的面容干着暗网级的虐杀,用游戏脱离法律的制裁。这不是电影,这不是游戏,这也不是直播,就像勒内·马格里特在画作上说这不是烟斗一样,哈莫尼·科林一直是电影业的反叛者,你可以说他拍的不是电影,但是电影业需要这股反叛的力量。我相信《婴儿入侵》只是开始,有更多美妙的东西即将诞生,尽管科林的本意只是找点乐子。 |
|
不告诉你们导演是哈莫尼你们是不是会以为是哪个YouTuber磕完药做的视频? |
|
没啥意思的意识流游戏电影,即表达不出想表达的,也拍不出《硬核亨利》有条不紊的爽感。 |
|
didn’t realise myself is the shooter till the final clip. Elegant, cruel, psychotic, decentralised. @電影基石 |
|
cinema坟头蹦迪。再见语言和Skibidi Toilet没有区别,一星和五星也没有区别(讲真比Aggro Dr1ft好看,Burial的蹦迪音乐太上头了 |
|
不穿戴设备看VR电影。大别墅与小白兔,天使的嘴巴与魔鬼的步伐,虚拟的奖赏、半真实的枪与真实的血浆,全片附带土狗蹦迪音乐和恐怖谷效果器,一路抽象到底。 |
|
–
喜欢这种表达方式 |
|
本来看得挺开心的,因为我就喜欢这种抽象有病的东西,结果前面70多分钟的兴奋,被上帝拯救一切的破b结局搞塌了,现在中老年导演在骂gen z是愤世嫉俗的巨婴这方面手段越来越多了哈,怎么说,活到五十多岁还在导演这种东西,搞AI还夹宗教私货,怎么看世界末日都不是年轻人折腾出来的对吧?最后那段“采访”真的是很劣质的传教,快滚,都快滚好吗? |
|
心率直奔100+ 爱死T T!!!!!!!!哈莫尼科林又一巅峰。快带我进入新世界!!!!!!!! |
|
远比预期要贫瘠。作为一部聚焦游戏影像和数字生存的作品,本片在两个方面都表现出难以容忍的扁平和均一。例如,于前者,导演选取fps+VR的视角本该作为镜头语言的创新,但由于影片对fps作为视角内蕴的速度(疾行的速度、捕捉目标的速度、射击的速度)之忽视,视角最终降格为现实视角的无趣拟仿。于后者,左半边屏幕流淌的弹幕仅需不到一分钟就足以使人察觉其空洞,意识到“有老灯不玩网”。弹幕之温吞简直是对直播画面之狂乱的讽刺:神秘缩写?病毒式迷因?暴力画面后的狂欢?全都没有——直似二十年前的互联网伊甸园。而况借助游戏之介质反观,很多实验性会被消解,如监控影像是《不要喂猴子》的陈套,而伪记录影像的嵌入也早已为《见证者》实现。也许是因我不够迷影,我只能感到,近乎自毁性地、本片显示出电影在后电影的诸多媒介面前的崩解。 |
|
就像裸体女人的画像,有人觉得是艺术,有人觉得是下作,而对于这部电影,有人认为是神作,我却认为是数码垃圾! |
|
#81st Venezia# 4/10 抽象天王,无法接受的呈现形式,当然内核是足够有趣的。@SalaGrande |
|
随便抽风了下,你还把他当神。 |
|
粉丝拼接版 等个完整版 / 原始60fps版 去除叙事后更接近trash humpers了 比aggro dr1ft要纯粹不少 那些实时评论是ai生成的吗 很喜欢“悲剧是一场免费的喜剧”那句 |
|
KDC with burial live set, 失敬了是我阅片量不够。。。。。白瞎了这么好的set。。。。。 |
|
"生活就是这种婴儿的邪恶霸权”
“再见美好 欢迎地狱”
“这宝宝比我期末压力还大”
“人生就像泡泡,破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就是极限丧”
“真是无聊至极”
“哈哈哈 毁三观”
“现实都这么绝望 躺平求之” |
|
7.4 无法自拔的电子烙印将我们吞噬,而内核则再一次回到了虚无,无论如何在多个空间之间穿梭以躲避自我,毁灭却总是在狂欢后来得悄无声息,就像是梦见了电子兔的虚拟人。 |
|
反复确认了三遍名字,还以为自己下错了资源。我在哪里?我在看什么? |
|
难看 |
|
哎呀 半亚不亚的 |
|
不能连麦? |
|
fps玩家多少还是有点现实感的… |
|
5.5/10。比《暴力漂1流》好但不多,又一场衰老的自嗨。戴上婴儿头套杀戮,后半程重复的运动让我陷入疲劳,目光完全被左边各国语言的弹幕吸引(感觉是AI形成),时不时出现的兔子像是彩蛋,最后上帝之手出现,Game over。 |
|
好吧,总得有人先发制人的插个旗子 |
|
直男哥你崛起吧 |
|
6.5。《暴力漂1流》的姊妹篇,更貼合2020s新媒介、消費資本主義批判理論與Z世代復古潮流的《內陸帝國》。但哈莫尼科林未如《春假》般精細雕琢「重複」的層次感,讓觀影體驗長期處於一種疲乏的被動跟隨。 |
|
-
陷入了重复与静止,甚至不具备帝国大厦式的流动性 |
|
低成本了点,要是能在影院看就好了,和复仇迈阿密一样很爽 |
|
Korine & Burial: 是的我们有一个孩子 |
|
虚拟与现实的双生关系,可惜《吞噬黑夜》已然走得更远,科林还是不愿接受药物存在半衰期——某些时候承认终点更符合人类感官的局限性。 |
|
【2027】我自己玩游戏不好吗 |
|
喊麦电影 |
|
观罢一部分索德伯格的电影后,更坚定了对这类美国当代作者的"信任"。哈莫尼·科林对影像介质的探索不单单是流于一种形式的,只是在于一种根本感官认知的领域不断前进,对设备的使用有待商榷,外部的形式足够抽象,其传统符号的不同演绎依托于大多当代认知的行动,而当代作者的方法也需要这种不老的语气,就像我们看待那些基础的新语言,有时候电影可以很简单,不局限于主流中的偏锋,执行的纯粹,那么只在于作者去相信、去想象 |
|
【C】和芒蒂格一样像被惯坏的孩子,在手册大胆捧过后拍的东西越来越亚,越来越私人趣味。加一星是由于从头到位不停歇的techno,加上porn感十足的游戏镜头,居然产生了一丝巡航的奇怪联想:婴儿杀戮与“南通觅食”。 |
|
I found this extremely fascinating while bored to death at the same time. Harmony fried my brain with this shit.
This is it. Consume it all and find your happiness.
Live streams, gaming, social media, unfiltered violence and gore, online comments, advertisements, and endless content.
At least the chat was funny to look at from time to time. |
|
集AR美学之大成的仿生幻像,加上持续不断的techno轰炸,哈莫尼科林这次还真是走到了时代的最前沿。看完更是疑惑为何aggro dr1ft被处理得那么粗暴。 |
|
鹅,burial配乐很不错,就这影像部分做得很无聊寡淡啊,在吹什么,感觉是伪亚比normie男大会喜欢的,从美术上夸这部电影的人有待提升阅片赏图强度,这种美术水平如果不是哈莫尼发的根本无人在意,我看到那些像素动画元素我都看笑了,澳门葡京线上赌场广告都比你有锐意,随便ytb上面找点独立创作人的实验作品都比这个狠(也比这个早), adult swim的off the air挑点过得去的短片扩展都比这个有意思,而且这种形式都玩了快十五年起步了吧先锋在哪,各种毫无意义的入门级视觉刺激元素堆砌看尬晕了。哈莫尼真的是tryhard中年危机男,有那股劲没那股力就别搞这些东西了,是不是觉得自己很酷啊,edglrd? More like crglrd (cringelord) |
|
当代媒介与技术处境下的一次影像革新实验,更像是一种当代艺术的影像装配而进一步脱离着情节剧长片。在桌面电影进行荧幕转移的基础上,通过直播与游戏两种当下如日中天的数字视像来强化这种媒介重心与形态的变迁。婴儿符号也不乏后现代色彩,对暴力、娱乐与生活进行着嘲讽与解构。而开发者影像、直播影像、游戏影像、各种流媒体影像以及ai影像的交融错杂无疑有其可行性,却仍然显得有些生硬——尽管是凸显一种过爆的影像状况——针对这些新对象的蒙太奇仍然有待探索。 |
|
ArgPVCRpgMakerVXCtrl+ALT+nowQTEMonkaGIGAฅ^._.^ฅPOGGERSchat厚礼Pepelaugh777777777777⎛⎝ ≽ > ⩊ < ≼ ⎠⎞( ︶︿︶)。:゚૮ ˶ˆ ﻌ ˆ˶ ა ゚:🗿🗿⢀⣴⣾⠿⢯⡙⢎⡱⢌⠣⡜⣌⢣⢍⠺⣔⢣⢞⣲⠹⠮⣽⣾⣿⣿⣿⠿⠛⠉⠀⠀⠀⠀⠀⢀⣴⣦⣽⣿⣿ฅ≽^•⩊•^≼ฅ🗿🗿amongus𐐘💥╾━╤デ╦︻ඞා🗿🗿🗿🗿ඞඞඞඞඞඞඞඞඞඞඞඞඞඞඞ💦(ᗒᗣᗕ)՞⠀⢀⣴⣾⠿⢯⡙⢎⡱⢌⡜⠊⠠⠁⠁⠄⠂⠌⢀⠂⡐⢈⠐⠠⠁⠂⠌⠐⡀⢂⠁⠎⠔⡐⢦⣷⣾⣿⣿⣿⣿⣻W |
|
听70分钟的Burial的电子配合这抽象得无法形容的画面还是挺沉浸的,弹幕上的一句when he releases the mixtape?所以Burial什么时候能把这张配乐给发了 |
|
IMPURE版,跟导演之前的《暴力漂1流》一样充满浓烈的incel味道。亚逼酸爽视觉风搭配各种网络亚文化梗,几个激情犯罪的劫匪也叫颜色先生,有致敬《落水狗》那味。 |
|
「刺穿了我所有的夢 硬核寶寶是未來的希望 比我活下去的慾望還狠 次世代兵器を目擊中」 |
|
拍这种又不敢玩限制级,那拍出来有毛用😂🙂↔️ |
|
交响乐科林。挺酷,少少有点意思啦,就是我感觉没有必要弄这么长。 |
|
4.5 虚拟入侵现实,将入室抢劫用游戏,直播等方式迷幻化。起初看到这种呈现方式感觉到是新鲜的,独特的。但后面愈发不太能够接受哈莫尼的这种表现形式,非常抽象且放飞自我。能够看得到想表达的话题和内核,起码这一点还是值得的,而把单一的故事变得有层次也很厉害 |
|
意识流的游戏合成的电影。这种电影离成型还差的远。如果把这种电影比喻成人类,这部电影属于胎盘。 |
|
GoPro拍摄影像与AI后期实时渲染婴儿头像,日本综艺主视觉效果,再加上一套根据画面实时生成的twitch直播弹幕系统,音乐由burial制作。效果远比上一部红外拍摄的Aggro Dr1ft好,哈莫尼柯林处在一个完全自洽、完全自由的创作阶段,从创作的出发点来说,他镜头下的杀戮就比拉斯冯提尔和哈内克这些导演真诚一万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