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一百年前的电影,就像一次惊人但在当时注定会失败的电影实验。后世导演玩的绝大多数电影技巧,真只是对《党同伐异》的不断完善。最富有野心的,在场面上可能还是史诗片般的巴比伦城。技巧上是挑战观众的平行蒙太奇,尤其是汽车飞奔马车飞跑为爱人奔走的段落,确实有种古今映照的雄伟与悲壮。 |
|
将这部片子守到现在再看的决定 自然是正确的 格里菲斯的场面调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 但立意上来说 若去掉美迪奇法国大屠杀一段 使耶稣部分更深化玄化以呼应片尾救赎普照的设定 应该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毕竟小可爱和小伙子的故事太正统 而巴比伦太史诗 已经囊括两级 美迪奇除开始的宫廷场景再无亮点。 |
|
叙事、剪辑、平行蒙太奇,格里菲斯,你不能这样吧? |
|
叹为观止,那是个导演可以耗巨资拿胶片写论文的时代,现在谁还能这么有钱任性啊?《千年女优》大暴走,《云图》六声部合奏,都是人家玩剩下的。滤镜(染色?)、遮挡分割画面(多为竖向)、叠化处理的夜景……各种手法紧紧围绕主题。激昂的音乐加分。现代一节把问题归罪于“当代法利赛人”,略勉强。 |
|
不知道这是不是影史第一部多线平行叙事的作品?几个故事同时到达高潮的时候让人热泪盈眶啊。看的时候难免想到《宾虚》《天堂之门》等砸钱不要命的大制作片,那些华丽的巴比伦舞蹈啊... 【影院的修复版画质很不错,蓝光应该快了吧!】 |
|
看完总算感受到什么叫电影始于格里菲斯了,大银幕各种震撼,今年又恰逢上映100周年,五年SIFF收官简直完美。既有细腻情感又有宏大战争场面,四线交叉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景别机位变化丰富,字幕卡仅交代背景或引用,大部分都靠表演和剪辑表现...方方面面开创先河超越时代。就最后喊了下和平口号 |
|
影史不朽的史诗巨著!20世纪初美国劳资冲突;法国宗教大屠杀;巴比伦城的沦陷;耶稣受难记。四个故事用平行蒙太奇交替讲述(而且居然没有剧本!)最后的营救居然有成功有失败!成千上万人攻城战争等壮观场面比比皆是至今震撼。大远景、特写甚至少许运动镜头。超前一百年啊!太牛逼!//20160409资料馆 |
|
"如今如同昨日,世间的人情变化循环无穷。摇篮摇动着,为人类带来同样的激情,同样的优乐悲欢."交替蒙太奇,现代篇《母与法》、犹太篇《基督受难》、中世纪法国篇《圣母载莱姆教堂的屠杀》和古代篇《巴比伦的陷落》。染色影片。首创大特写、大远景。票房失利是这部电影超前意识的反衬。伟大史诗。 |
|
格里菲斯的巅峰之作。1.天文数字般的预算,以巴比伦空中花园为代表的布景极尽奢华,却因过于超前而票房惨败;2.创立主题性蒙太奇,不同时空交错的多线叙事围绕宽容与爱的相同主题,不断插入的摇篮镜头;3.首创大特写与大远景,平行剪辑极为纯熟;4.胶片染色与"最后一分钟营救"同[一个国家的诞生]。(9.0/10) |
|
#19th SIFF#大银幕看绝对是神作,尤其是大场面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虽然剪辑并未发展得很好,但是(段落间的)平行蒙太奇和(段落内的)交叉蒙太奇已经令人拜服了,有些剪辑点上竟然还有动作匹配剪辑。蒙太奇的比喻含义和说理能力才是本片的重点。可惜这个道理讲得确实有点简单化。 |
|
9。欧洲正在打战,格里菲斯却在美国拍了部如此耗巨资如此超前的片。平行叙事在后来几十年里都不怎么看到,可能不大能让观众接受吧,我看着都有点乱,主要是字幕卡太多了。巴比伦那个故事场面无疑最牛逼。 |
|
一个是巴比伦沦陷,还有一个也是古代的屠杀,最后一个是现代的故事,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走神儿了,大场面倒是不少,可是看着那些格里菲斯精心制造的战斗场面总觉得有点滑稽,混战的人群好像在沸水中翻滚的一个个饺子,丝毫没有给我震撼的感觉,倒是最后那个现代的故事让我很是喜欢。
|
|
舊神治(巴比倫)~新神治(新約)~舊人治(法革)~新人治(工會),看似進步的歷史進程下有無數類似的悲劇循環,蒙太奇則替進程與循環彼此找著打碎表面因果的出口--這或許能解釋何以此片從字卡到意象都如此小說化,因這正是小說曾帶給敘事傳統的革命,如今移往銀幕搖籃孕育新的生機。 |
|
如今如同昨日,世间的人情变化循环无穷。摇篮摇动着,为人类带来同样的激情,同样的忧乐悲欢。 |
|
cross-cutting four historical epochs. |
|
大特写大远景/快剪、插入、闪回的首创性运用,巴比伦覆灭/耶稣受难/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现代劳工冲突和司法公正四线平行跨时空叙事,实景搭建万人参演,格里菲斯以超前大胆的技巧理念及野心完成了这部铭留影史的恢宏巨制,其成就无疑绝后光前永垂不朽|摇篮之外动荡不安|电影始于格里菲斯。 |
|
B站已上传,已收藏 |
|
一百周年MARK,在当时算很牛逼。事实证明,即便思维超前,还是无法穿越。这部PPT+搭桥的作品完全没有给我任何一点震撼,相反,我更加开始思索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
|
这毫无疑问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事实上,即使用当代电影的标准来审视,其叙事的复杂程度和主题的整合能力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更不用说在剧情普遍单一线性的默片时代。与之相比,华丽的布景和精致的道具已经是附加的优点。Griffith一反惯常的拖沓,开始趋于精炼,而模仿此风格的云图就糟糕之极。 |
|
卧槽…最后哭成一条狗…格里菲斯对爱的描述是极富历史纵深感和哲学深度的,而这又与他的电影文法完美匹配。那个婴儿车更是神来之笔,超越时代不止五十年。古巴比伦的大场面真的让人瞠目结舌,根本就是不可能搭建出来的场景啊…胶片剪辑表现暴力虽然现在看是过时了,但那个时代必然是视觉奇迹啊! |
|
9,十年后默片被有声电影取代;百年后非线形叙事结构才被发扬光大;但就算再过上千年,电影的主题也不会过时。 |
|
7/10。不可否认,格氏艺术的创造性令人津津乐道,譬如圈入城墙脚下的群众再缓斜45度上升至巴比伦全貌,接着一个表现城门的镜头,向纵深处缩在墙角的少妇移动,画面中央圈拉开,露出少妇边上的女主角,摇拍她的步伐进入城门,表明格氏不满足简易的跟拍尝试更宏大的场面调度,转场也打破了单一内景的单调感,如耶稣身上十字架阴影一下子扩大。联系故事的对比手法带有嘲讽式的口气,古巴伦的婚姻市场和现代人为钱结婚,妇女道德团体禁止舞厅、酒馆与法利赛人禁止快乐没有区别。但格氏主题的肤浅搞砸了平行叙事,天真地把人类受难的理由总结为不宽容,结尾天降的舞蹈取代了炮火、监狱开满了鲜花,将本片变成历史无可挽回、现代文明还有希望的寓言,伴随着书翻开惠特曼诗句、摇篮的过场画面,充满幼稚的和平幻想,素材又多又乏味,另外打个电话叫停死刑不行? |
|
时间会带走青春和欢笑,同样也会带走忠诚和爱慕。 |
|
电影中的莎士比亚,可惜为了这个片负债终生 |
|
史上最悲催电影。交叉剪辑和组合段手法,强调速度、制造悬念、粘连叙事。将导演认为的各个时代的悲剧根源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一个倾尽全力的答案,等于是让1916的人看2016的东西。 |
|
1916年,
一战如火如荼到凡尔登绞肉机,奥运会第一次被迫终止;
袁世凯的中华帝国在八十三天后黄粱一梦,又陷入了军阀混战;
那一年,整个世界乌烟瘴气。
103年后,这个地球仍旧遍地狼烟。 |
|
1925年《电影杂志》载文《理想中之巨片失败记》,如此复杂的电影放在当时的上海,观众的确是难以理解的。以今天的标注来看,格里菲斯的鸿篇巨制无出其右,毫不吝啬对古代战争残酷程度的表现。平行剪辑和最后一分钟营救看得人惊心动魄,情绪果真如导演所说,如四股小溪汇成决堤的怒潮。 |
|
影史留名,永垂不朽! |
|
严重超越了他的时代 |
|
1916年。好超前的电影! |
|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反正是看不下去。 |
|
最后一分钟营救。 |
|
影片由相隔数千年的四段故事组成,青年被诬告、耶稣受难、宗教屠杀和巴比伦沦陷,看似毫不相干,其实主题划一,都是伸张正义、祈求和平,在宗教矛盾与妇女权利上保持理性。四段故事交替讲述,流畅而意味深长! |
|
3.5,反战片先驱 |
|
谜之感动 |
|
恢弘巨制。 |
|
100年前的电影拍成这样太超前,很激动人心。 |
|
四个故事、两主两辅。耶稣受难、异教屠杀和文明陷落的悲剧,均为烘托“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大转折。平行蒙太奇的开山之作,果然是不同凡响。格里菲斯坚信,党同伐异的仇恨终将逝去,爱和宽容可以带来永久的和平。哼哼,要想达成老格的梦想,人类需要进化成一个新的物种。【★★★★☆】【入】 |
|
世界电影史 格里菲斯
老板大气!
格里菲斯也算是“好莱坞之父”吧,除了剪辑上的建树给好莱坞电影奠定内在文理程式之外,这种死命砸钱的高投入创作方式至今还在影响着好莱坞,而高投入要求高回报,从而就决定了电影的内核必须通俗、普世,这基本就把好莱坞电影里里外外的架构给框定清楚了,或许也可以讲一句,格里菲斯是起点,也是尽头
2022.5.24课本上说这是一部“先锋派电影”,“今天看也不通俗”,感觉非也,片子内核是很简单的,就是大爱,只是形式探索太过学术,感觉“辉煌的失败”的更大的原因应归结于它对人类视觉疲劳极限的挑战,今天看也还是挑战 |
|
t325466982 t38ec51ece |
|
牛 |
|
照耀人类各时代的太阳剧 |
|
一百年前的影史经典,放在今天看毫不过时。格里菲斯在这部杰作中极大地探索了蒙太奇手法,发展了由其开创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电影在商业遭遇滑铁卢,却标志着他在艺术上达到全面成熟。四个故事,同一主题。平行剪辑,高潮迭起。震撼的视觉奇观,只为表达爱与宽容的主题。拒绝党同伐异,呼吁和平安宁 |
|
全方位的超前,这是多么牛逼的叙事结构、剪辑和平行蒙太奇啊。 |
|
电影中通过不同色调的滤镜使用来表现不同的故事场景 和通过挡板的使用来调节画面 现在已经不大常见 蒙太奇的语言更是非常文学 包括惠特曼的诗句和一些解说 用有声时代的口头语言无法代替 拍摄成片长220分巨片原版长480分 因为现代放映设备 现在只剩120分的快动作了 剪辑的泰斗 |
|
看不懂的电影的意义可能只是上课装逼用 |
|
累..鸽子拉着玫瑰车 |
|
人类历史本质 |
|
简明的色彩运用、史无前例的蒙太奇剪辑手段,表达了爱与宽容这一伟大的主题。 |
|
平行剪接,创造悬疑,室内外不同色调,不同景别;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