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还以为会改编成类似火烧岛的抓马喜剧,原来是一部更沉着更温情queer小品。虽然也有很好笑的部分但我真正喜欢的是里面每个角色都那么温柔可爱。甚至是两位应该是代表传统一派的家长也在尽力地支持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导演想要守护美好也有可能现在美国那边的亚洲家长都很开放了吧!有意思的是原来尹汝贞是在她同性恋儿子的说服下接了这部戏的)。
另外这部电影的视觉和音乐部分也好加分。对几个主人公的设置也是别出心裁非常中产,不是科学家就是艺术家园艺师,住在绿植环绕的木屋里这不就是梦想中的同志之家吗😭 |
|
Queer theory ruins all the fun of being gay. 这周写paper提到reproductive futurism的概念现在看啥跟孩子有关的都想着reproductive futurism😖 (15 non-binary kids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角色对Bowen来说有点太严肃了哈哈哈,snl滤镜太重了;更商业化了,更包容了,但是看完还是有点伤感,美国环境对亚裔还是让我觉得太menacing,文化符号最后都会慢慢沦为空洞(这里不是说遵循传统有多重要,是指身份认同根基的松动)……我还得再思考思考我对美籍亚裔电影的看法; 放个2019年的数据:21.5%的同性婚姻有养孩子 |
|
2025.4.5@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导演问答版点映。电影的故事情节和李安的喜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重点也变成了酷儿群体伴侣和朋友等等chosen family的关系,和原声家庭的摩擦几乎没有。最大的印象是非常好笑的。我集齐了所有三个亚裔主角的人生烦恼,看着有人在大屏幕上把它们说出来感觉更烦恼了。【剧透预警】非常不喜欢酒后和性别不对的对象乱性的情节,这是生理上可能的吗??也非常不喜欢觉得自己会是个坏妈妈而不愿生孩子的女孩意外怀孕生下孩子的情节。这还在自己亲妈说了“你会是个更糟的妈”之后接受事实生下孩子了?她抱着孩子的时候觉得自己准备好当妈了吗?? |
|
#2025LGBTQIA+FF#虽说是泛亚洲群体形象,但是既然做出了区分,为什么把中国角色(陈冲)塑造的完全美国化?只有韩国角色是具有独特民族属性的。除了这个不适感外,所有主要角色的表演都虚的不行,近乎一种歇斯底里的玩闹。导演的功底太差了,先不说扯出那么大的一个无聊甚至尴尬的戏剧冲突,丝毫没有任何解决方案就一起“包饺子”子了,对于整体节奏的把握可以用差劲形容。俗气到不行的故事外加无法掌控的走向,看的真是惹人发笑。可取的点我想只有尹的表演了,跟别人演的感觉是两部戏📽️ |
|
It’s like Panda Express, Americans will tell you it is Chinese but it is not the same if you have had real Chinese food. |
|
Lily美哭什么母性光辉啊啊我简直。看她们收东西简直笑死太多梗了啊🤣🤣伍思薇必然有但Certain Women也明晃晃的在我简直哈哈哈哈是冲Lily封面上看不清吗!!整个面子里一闪而过末代皇帝一样(这整个阵容简直🥲 陈冲当我妈妈prprpr💞🌟(之前就想说当完全的新片来看,但这个改编还是有超过预期了👍✨ |
|
小西八现在是连舞狮也要偷了是吗,你棒子有喜宴吗就翻拍 |
|
还是挺好笑的,很现代,陈冲和韩国老太太的戏份都挺好的。 |
|
bowen你也是演上了 |
|
#Sundance2025# 首映,跟原版剧情元素基本不沾边也更直白不埋伏笔。陈冲和尹汝贞两位演技比较突出,杨伯文也不错,韩基灿秀英文纯属搞笑。Dream pop风格的配乐还可以,最搞不懂的就是全片没看到喜宴,韩式传统婚礼也就短短几分钟,感觉像被片名骗了hhh |
|
是有点煽情,but很需要眼泪。陈冲妈妈啊啊啊啊啊 |
|
原版很喜欢的点在于,通过伟同一个人,把他生活中原本毫不相干的各类角色联系在一起,从他们的相处中很自然得探讨了“东亚亲子” “亚裔移民” “跨文化同志情侣”多重议题。新版改成了友情群像,角色间关系更近但反而戏剧张力浮于表面。对比原版那些真实迫切的问题,新版3个美国人加一个财阀少爷的烦恼更像是first world problems |
|
轻松欢乐的叙事但是内核是东亚家族的悲剧。chosen family真的是很多东亚queer治愈自己原生家庭创伤的解药。bowen真的好可爱!以及有的人…看到韩国人/韩裔就自动联想偷文化…先不提舞狮是用在华人背景的angela和chris的故事里,这种带有强烈排它性的nationalist叙事和顺直父权一样傲慢,有多远滚多远 |
|
[2025.04.11 @松仁威秀TITAN〔GHFFF2025·03〕] 開幕電影 |
|
四个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拧巴 尹奶奶秒杀全场所有人 全片就她在的片段最好看 陈冲也不错 总体就是没必要拍 |
|
别来碰瓷李安 ok? |
|
不要带着看原版的期待来看这部电影,这是一场更符合新时代Queer community的“喜宴”。尽管人物和剧情过于和谐顺畅,但它笑点和泪点齐飞,更符合当下的语境。陈冲和尹汝贞两位“家长”可以说是相当完美了,特别是尹汝贞的好几次对话特别打动人心。 |
|
抱歉看到Bowen就觉得是在拍digital shorts,真是成也SNL,败也SNL。(虽说设定是西雅图,其实都是在温哥华拍的😂 |
|
真的太好笑了,从第一幕开启,一个drag queen仙女伴着舞狮出场,就要笑爆了,加拿大还是拍不出这种,肯定会被华裔集体抗议。
有东亚裔的🌈故事片子作底,就会有所期待,但无论是表演还是台词都超出我的预期。比如,片里主角俩“assholes”的拧巴都很很真实,尤其俩人说“Even I close my eyes, I still can see you”,真的有点泪目。在一个接一个的冲突里,幽默而又自然地演绎了一秒即懂的东亚家庭故事,但一点不会觉得苦兮兮。从原生家庭的理解,再到新生家庭的组建,很为他们高兴。
可惜结尾太过温馨,少了一点点小幽默让整部电影一脉相承。 |
|
BFI首映+映前|THIS IS THE GAY FILM OF OUR TIME. 男权社会里男人高举投降的双手,终于变成母系新家族里baby mama忙里偷闲伸的懒腰。 |
|
汪汪大哭哈哈大笑,亚裔queer多元成家这正是我需要的!!!感谢宇宙感谢拉拉感谢伟大的queer nonbinary之红枣栗子神!最最喜欢bowen那个出现莫名其妙的表亲,queer关系的精华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强烈关系,my life goal is to be the fifth wheel in as many families as possible |
|
前半小时觉得无比cliche,后面开始泪点满满。感受得到导演功力不足,叙事有点跳。女同couple比较好,男同两个感觉火花弱了点(both bottoms?) 以及陈冲和韩国老奶奶两个演技派老戏骨在饭桌飙戏那段,堪称中韩美跨文化交流的难得一幕,看的爽,加一星! |
|
不会错过任何一个Lily Gladstone being gay的机会!韩国奶奶和陈冲的线也很加分~ |
|
周末去看了,只能说还好跟原版喜宴关系不大,李安可能只是起了一个缪斯上的作用。相较原版,这一版更注重戏剧跟娱乐性,唯一从原版承袭来的关键剧情不是特别合理。主要的看点就是尹汝贞的表演,有了背景故事过后更能理解为什么她在这部品质接近电视电影的爆米花喜剧里演得这么认真。剩下表现依次为陈冲莉莉格莱斯顿和杨博文,剩下的属于不及格。另外证实了我关于“A nice Indian Boy比这个版本更对得起喜宴这个名字”的猜想 |
|
朋友说是无聊的爆米花电影,我却看得津津有味,喜欢看两对couple cuddle,喜欢看他们吵架,听他们说出我没能说出口的话,喜欢比较两版的不同。喜剧元素更多些就好了,不是很理解如此明确地设定在西雅图的意义,但我喜欢西雅图的空镜,喜欢树和河。 |
|
好想做Lily Gladstone的女人 |
|
翻拍了李安的经典,重点加入了当代LGBTQ社群里新出现的元素。虽然对电影本身感觉没有那么惊艳,但是很认同导演把电影拍成轻喜剧的立意,这也反映了当下对待这个群体态度的进步,LGBTQ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
|
笑着笑着感觉就变味了…发现我真得很不喜欢段子电影,有种你都笑了怎么能给低分啊这种被绑架的感觉🤣and女同是欠男同的吗?我是支持queer family的,这个household也很lovely,但literally最后的所有labor都是女同贡献的(然后生产呢这种很burdensome的labor直接黑屏了不说,最后女同先醒来哄孩子男同说来我们大家抱一个体现support)。男同们自动拥有了温馨的小家。和女同朋友们一起看完之后说让我们来玩儿一个猜猜导演是男是女的游戏(为什么不猜导演是nonbinary/queer呢 当然是因为这个故事not queer enough)你猜怎么着?又猜对了😊/感觉陈冲和李安应该都缺钱了/还是喜欢收房子那段,一个酷儿空间建立的effort被具象化了 |
|
爱grandma的所有戏份,其他的都算了吧。生孩子的剧情全程不理解,labor全程隐形简单如排泄。陈冲饰演的妈一进洗手间就知道这胎堕不了了,恐怖片。以及bi和pansexual才不像你们这样随便睡人的好吗! |
|
只有东亚人能意识到尹汝贞和陈冲坐在一个饭桌上的重量。 |
|
“They’ll have 15 non-binary children”
好喜欢这种戏谑又讽刺的对传统婚姻习俗的reclamation |
|
北美千禧世代的同志群體同樂會,與李安的《囍宴》只存在一些衝突元素和戲劇弧線的關聯,大改了故事核心與性別格局,四位男女主角(兩對同志伴侶)的情愫與糾葛 構成了這部鬧劇(喜劇),也導向結局烏托邦似的ChosenFamily(2男2女2嬰兒)…
Min的祖父,不在場/缺席的男性,成為全片最大的“反派”,結婚是為了逃避祖父(父權)的懲罰(斷資),但也有點韓式財閥的刻板印象。那場大型傳統韓式婚禮,Angela的嘔吐,亦是新世代對腐朽異性戀婚姻的態度…(因害怕負責,Chris恐婚、Angela恐育得如此堅決,後面高呼“愛最大”而走向圓滿,難免略顯牽強,以及又落入另一套“成家養娃”的東亞社會規訓…)
陳沖飾演的May氣場超強,帶給女兒控制和壓迫,但母女和解的橋段也略套路…
(25奇幻影展,Taitan廳) |
|
“宝贝呀,没事了,没事的。我不会做母亲,你可能会成为一个比我还糟糕的妈妈。You are a miraculous myth.” |
|
20250418 the little with YH & K演拉子的妈妈现在是陈冲的舒适区。本片导演超大声呼唤伍思薇。opt用完和婚绿这个话题让留子看着挺闹心,毕竟不是谁背后都有公司等着去继承。Chris的精神状态挺phd的,退学就治好了。美国人喜欢坐成一圈又哭又笑,美国观众大笑,电影院里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
|
看得甚至有点生气。把酷儿当token但是毫无酷儿性,酷儿符号在这里不过是陈旧大团圆叙事的点缀而已。嫁接了李安那部的皮但是粗糙得完全模糊掉了那些更幽微的心灵细节。after all 这本就是一部美国人电影 我早应该知道自己能期待什么但着实是被美国人trigger 到了—你们怎么能把什么东西都拍得这么轻飘飘?The only thing that truly got me laugh 是那句queer theory takes all the fun of being gay ( I do love queer theory tho |
|
尹汝贞、陈冲和Lily Gladstone三个人把整部电影扛在肩膀上,还都是配角。剧本写的好散,拍的也散。文戏尴尬到我抠脚趾,喜剧成分一点也不好笑,就像是SNL的几个段子。整体奶奶对于孙子的情感,妈妈对于女儿的情感挺切合实际的,其余感觉是十几岁小女孩写的网文。就不能一直切镜头吗?整个气氛都感知不出来。 |
|
在长评里说了:这是以亚洲移民为主角的新时代LGBTQ群像喜剧,围绕一场假结婚展开,试图复刻李安版《喜宴》的结构,但加入了更多现代身份政治、性别多样性、多元亲密关系的议题,想要端出家庭新范式的大餐——但实际上,表面是其乐融融包饺子,里头全是糊涂帐。非传统亲密关系形式被展现,但亲密关系内部的仍然是父权式的,依然存在结构性不公,这是借多元之名、复刻旧制之实的情感再封建。
那么在短评里说点好的!
陈冲在其中演了一个亚洲小孩心中理想妈!就是那种不仅支持孩子出柜,还在各种骄傲活动上演讲、舞狮、分享经验,还在女儿受挫的时候选择不成为风雨的一部分,而是站在女儿这一边,成为遮风避雨的伞,说“虽然我不是一个好母亲,你可能也不是,但是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你一直都是我的骄傲。”谁懂这种专门针对亚洲小孩的救赎感! |
|
烂本子烂演技,全靠尹汝贞和陈冲的演技救了一成。 |
|
又是温哥华假装西雅图啊😄 圣丹斯首映单元 SAAFF免费screening 前面挺搞笑 剧情老套的地方有些无语 新时代的queer电影 四个酷儿组成的chosen family 韩国中国元素沦为点缀 甚至可以说是猎奇 内核很美国 更别说李安前作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评了 剧作的人物刻画很扁平 陈冲这对母女的关系的交代也不够深入 唯一感动的点是奶奶跟孙子说的那段话 |
|
支持亚洲人拍自己的电影,不支持碰瓷李安 |
|
为什么让hgr来拍..... |
|
相比原作的先锋细腻,只能说是现代化改编,平淡无奇的温情小品。笑话和配乐的运用都很硬。但让我最不满意的是最终女人还是逃不过母职……非要把阳具戳进女人的下体吗?非要让女同生下男同的孩子吗?非要用你们大学时候睡过一次来justify这一切吗?Angela也许越过了完美母亲的心理屏障,但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实际的生理痛苦是被忽略不提的,女同在这个剧本里依旧成为被动且被利用的工具。 |
|
人物建立得極好,每個人都很可愛很有血肉,職業選擇新鮮又當代:研究生中途出走賞鳥,不知道怎麼對人生負責;財閥三代鑽研服裝藝術,只要愛要自由;實驗室研究吃塑膠的蟲「拯救世界」,深陷華人母女心結;辦公室投入同志社群「走進社會」,一心想要試管生子。荒唐求婚—逢場作戲—婚禮任務—懷孕風暴—搶婚決定—多元成家,情節節奏基本下得精準,又能玩出新意(馬上讓尹汝貞識破招數,反提出必須辦婚禮)。文戲也不拖沓,點到為止,如陳沖和尹汝貞那場共桌戲,女同和解拍僅用動作和情話來做。翻轉奶奶(傳統但自由,同理基點是「以前的我沒有選擇,所以我希望你能過上你想過的人生」,在立意和視野上就比《鬼家人》的父子呈現高出好幾個段位),翻轉媽媽(同運過度積極人士)。用牆上爺爺照片暗喻父權壓力頗好。諷刺解嘲信手拈來,唯出格情節難免踩雷。 |
|
三星半,其实不错,两个长辈刻画的很好。但是跟李安的原版基本不相关了。最不能理解的是拉拉和gay怎么能睡在一起,还睡了两次,结局难道是传说中的四爱(我猜的) |
|
还是更喜欢李安版,这种肉体出轨怀孕居然还能被原谅的戏份恕我无法共情 |
|
出乎意料之外的好。女主和陈冲让我有一种和面子和联动感。改编得很符合现在的身份困境,很好笑,不痛苦。 |
|
和喜宴没有半毛钱关系 damn this drama is too gen z for me ... |
|
請問如何成為lily gladstone的女人;尹汝贞值得個奧斯卡;提了下star wars;這電影在溫哥華拍的,很想問博文知不知道溫哥華有個Bowen island哈哈哈。雖然很喜歡,在目前的情況下也很支持這部片子,但是某個關鍵情節的發生和解決都太單薄了,一直在問導演do you really want to go there?也同意某個評論說的不只是老版和新版翻拍,而是把整個內核都改了,只是借了舊版的框架,把舊版討論的很多話題都給淡化了,更多去聚焦21世紀ABC自己的生存狀況友情群像與first world problem. 改成這樣是事實,大家喜不喜歡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幾個淡化的主題裡的配角演得比主角好也是事實。 |
|
妆造真实,形象瑕疵的老美们从头找事儿到底。漂亮,性感,聪明,多金的而性感的棒子和老中们从头原谅到尾。故事的完美改编遮盖不住老外们在老美的客体化叙事。Love the story, photography and production design ,但是作为一个挣扎在老美的老外,没办法也不应该给很高分。 |
|
商業片,情感轉折生硬,結局理想化。
新潮的玩梗和精確的標籤大於真正地呈現複雜的困境與解法,“讓房間變直”之類的台詞還是蠻有意思…與東亞傳統拉鋸的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