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0集的时候,导演说过要到死为止一直拍下去。很喜欢导演在199集里说过的一段话:“现在不要看过去了,我不喜欢回头看过去,我往前走,我一直想往前走,过去无所谓,过去就过去了” |
|
亮叔总是给我一种节目组真的很穷但我砸锅卖铁也要拍纪录片的感觉 |
|
我真的把二百多集都看完了,亮叔加油要一直拍下去呀 |
|
这一季感觉水准下降了不少。有些时候感觉在水。 |
|
在武当山旅行时看了美国道士在武当山开武馆这集,节目氛围轻松,人物有亮点,信息量一般、访谈的问题比较无趣,总的来说是看了不会觉得浪费时间的节目。 |
|
那个日本插画师的痰盂太可爱了,上海城市画册想买一本。三季全部追完了,发现柚子姐越来越好看了。 |
|
主题曲真难听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28228430海报太简单了吧,我也能做。片头是第二季的主人公。岩彩画很漂亮,很有质感。杭州西湖十景有: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有些集是不同的人当主持人,比导演一个人主持有意思多了。Ben很有喜感。芬兰圣诞老人、诺基亚。第三季柚子被重点培养了,很多出镜机会,代替导演成为主持人。柚子和赵萍都去日本了。南京牛肉锅贴。特别篇也不错,贵州留守儿童。 |
|
第三季不知不觉看到现在。。。。。(20.9.6 2:50)睡了睡了(3:21)这一季终于在柚子的辞职季终了 这一季有点水 |
|
武汉那集眼泪直流 |
|
不管在哪里,生活都是由自己体会和创造的啊。亮叔要一直拍下去啊 |
|
我民白了,一百集就算一季,草 |
|
感谢节目组,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国家不同人的温暖,很喜欢这样的拍摄方式。 |
|
没想到2020开篇就是比非典还猛的新冠 |
|
意外的好看,导演蛮有趣的 |
|
素材不够,到处找主人公,换主持人,拍中国人...很明显的瓶颈期,但也看到了亮叔和萍姐的决心。挺好的,请继续拍下去。 |
|
听形形色色人的想法, 看各种生活方式, 感觉很有意思. 人待在一个地方太久, 真没意思 |
|
第三季开始水起来了。第三季完结了。今天看亮叔和萍姐的300集直播,听到他对中国效率的评价和对防疫政策日常核酸检测的态度,终于看不下去了,如果还有第四季也不打算看了。作为纪录片导演,能接触到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群体,难道不知道中国效率的背后、长期防疫的代价是什么吗?唱赞歌的太多了,不需要再听多一首了。 |
|
刚看了一集在西安的印度老板的节目,又被满满的“正能量”充电了!该继续老实地看我的《マクロ経済学》了 |
|
喜欢这类关注“小人物”的视角影片。世界不光需要“宏大叙事”的视角,也需要记录每一个个体的视角。写给自己的感慨。 |
|
略有何伟感 |
|
成都酒店看了几集,自然轻松的人物记录,拍摄随性 内容简单 篇幅短暂,对普通人生活背后意义的探讨也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吧。如果能多些访谈,话题再深入点可能更有意思。 |
|
9 太珍贵有价值的记录,正好回忆疫情期间的世界。柚子回家了,赵纯长这么大了呢。时间的意义。 |
|
看着袖子来看着柚子走 |
|
E292-E293其诗闻 |
|
【A+】 |
|
亮叔出名后明显变水了,虽然柚子小姐姐也很可爱…刘欣欣叔叔印象最深,活得好清醒通透不做作,好羡慕… |
|
感觉没有第一二季那种感觉了,有点看不下去 |
|
直接看的第三季。不得不说确实是只有在中国生活的歪果仁们才有可能建立起的视角,还能让中国人产生共鸣。 |
|
阿部力居然有3/4中国血统,长相还挺日本的,看不出。导演选题和问题都还挺有想法,也挺真诚的,上价值时总还是容易被感动。制作风格也是很日本了,但解说词还是偶尔尴尬,尤其片头的配音风格,有点不太习惯。三星半吧 |
|
希望可以一直一直拍下去,到80岁也喜欢的纪录片之一 |
|
蛮好的,轻松愉快的纪录片,也看得出疫情的影响。好像比起亮叔,更喜欢柚子?2022.10.9 |
|
看了松下篇 |
|
我住 |
|
第三季也蛮不错的。 |
|
根本停不下来 |
|
世间百态,烟火人间,人情冷暖,即为纪录 |
|
😂 那不是我跟妈妈在苏州吃饭 一起聊天的芬兰大爷么! |
|
最近的下饭节目,能看到这么丰富的人生真好 |
|
疫情之后可能素材少了吧,有些真的就是混时长,感觉很敷衍……但是这一部真的好多大富二代!!! |
|
我终于追完了第三季,也送别了柚子。怎么说呢,很羡慕竹内和赵萍他们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充满了挑战,但是偶尔也会感到幸福。为了心中热爱的事业拼搏奋斗的感觉一定很好吧。 |
|
这个导演不一般 |
|
去年看完为啥不标记呢,很好看,人物都很真实,或许这就是纪录片里要看的东西吧。今年我要冲第四季了! |
|
这一季这么晚才补完,疫情背景的内容占了大半。亮叔也在第三季彻底火了。题材上也在关注住在中国的中国人了,但是尝试不多。 |
|
在酒店跳着看了几期,感觉比第一季好一些 |
|
把这100集断断续续追完了。说实话,公司越做越大,员工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水。不过总体来说还算有趣,也会继续追下一个100集。 |
|
很有意思的纪录片 |
|
大概是因为疫情吧,这一年的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
|
亮叔加油,继续带我们领略不同的观点和文化 |
|
从第一季最开始采访住在日本的中国人,到采访住在中国的日本人,给我的感觉都特别好。到后来可能因为拍“抗疫特别篇”导演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再到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出镜。虽然不是好几年的老观众,但是作为短时间内从第1集一直看到第300集的我个人来说,我一开始看“我住”的理由是因为来了日本留学,在还没有融入异文化交流的环境时想获得一些借鉴或者指引。诚然拍纪录片需要耗费很多心力,而且也需要财力支持,但第三季给我的感觉就是可能以后这个节目的目标观众不再是我了吧。另外,不知道当时宣传中国抗疫的导演现在是什么看法呢?我有点好奇。 |
|
这季整体的质量下降了很多,并不是主人公的选择不行,而是企划和采访内容混乱模糊,有点坚持拍着看吧的感觉,第一季第二季让人想要连着看,而且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主人公,看到他们的故事真的受到激励,为他们的热情努力感动。第三季我现在看到六十多集,已有很多集只看个开头就跳过,甚至现在就评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