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只是性,而没有别的 Csak szex és más semmi (2005)

    最近更新: 2024-01-13 HD中字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Just Sex and Nothing Else 2005 HUNGARIAN 1080p BluRay x264 DTS-FGT[10.48GB ] 详情
      Just Sex and Nothing Else 2005 HUNGARIAN 1080p BluRay x264 DTS-FGT[10.48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Just Sex and Nothing Else 2005 BluRay 1080p DTS x264-CHD[10.58GB ] 详情
      Just Sex and Nothing Else 2005 BluRay 1080p DTS x264-CHD[10.58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故事发生在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布达佩斯。朵拉(朱迪特·谢尔 Judit Schell 饰)是在一家剧院里工作的驻院剧作家,在行业内小有名气。朵拉和男友交往多年,彼此感情十分稳定,携手步入婚礼的殿堂仿佛板上钉钉的事情一样。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朵拉发现男友不仅已经结了婚,还有一个孩子。愤怒而又痛苦的朵拉选择了离开,并且发誓再也不要和男人扯上一星半点儿的关系。虽然已经对婚姻失去了指望,但身为一个女人,朵拉仍然很想拥有一个孩子。朵拉将实现愿望的希望寄托到了剧院里新来的演员托马斯(桑朵·塞尼 Sándor Csányi 饰)的身上。托马斯是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但这也就意味着,朵拉和托马斯之间,将仅有交易,没有感情。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2 IMDB 7.2 正片
      Cold Comfort Farm
      1995
      爱情片
      英国

      难以宽慰的农庄

      Cold Comfort Farm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冲着女主和英村气息而来!!
      • 生活都能那么简单就太美好了
      • 嘿呀,you manipulated little biyyyytch😄😄
      • 720p外挂中字 凯特女神年轻时好多这种名著电影 看不太进去 字幕君翻译的非常棒
    • 豆瓣 7.7 IMDB 7.2 正片
      Les amants
      1958
      考驾照
      法国

      情人们1958

      Les amant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她走了”经典,“不确定”收尾。夜晚幽会那场太赞,德彪西式意境。|月亮在万里无云的天空里升起,突然沐浴在她银色的光芒下。这样的夜晚是属于女人的。|我们生而享有孤独的月光,于是所有的羞愧不雅统统凋零。|这里是你所创造的土地,为我设计让我迷失。|你为什么哭了?夜晚,我希望永远都是夜晚
      • 她感到害怕,但她并无丝毫悔意,她一向表情从容意志坚定,她典雅冷艳且大胆热烈,她一旦决定就不容自己后悔,她骨子里厌恶透了庸常琐碎,天性中暗藏叛逆,这样的风情万种遭遇桀骜不驯,无疑金风玉露一相逢,胜过人间风景无数。
      • 她之所以在路上会怀疑与害怕,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还抱有期待。只有彻底承认不会被任何人真爱,才能平静地继续活着。
      • 夏夜迷梦中仙女穿着长长睡袍于月下徜徉花园,继而泛舟湖上……后半段美极了!那么一位咬文嚼字的报馆先生的确够受、游乐园小飞机上的娇羞木哈哈、沉湎社交的女友及情人在金风玉露面前恶俗得萎谢掉……婚外恋题材还真是长盛不衰,此片若有新意,在第四者的横空出世。JM姨样的女人天生就为姐弟恋。
      • 让·雷诺阿+让·科克托。影片最后那匹站在路边的白马被比作让娜·莫罗和路易·马勒分手的象征。
      • 月光下穿睡袍的爱人,走在阳光下,还会继续相爱吗?但是还是很喜欢,那种相爱的缠绵,拍得太美了。本来以为只是中产阶级无意义的符号化的你来我往,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第一次领悟到让娜·莫罗的美。
      • 最美的夜,最亮的光,当你爱上一个人时
      • 3.5。就算他们乘舟入密林,月夜饮酒液,破晓时分亲昵,镜前热切抒白,我还是认为这不会是她最后一次选择。她不过是从冷漠的厌倦中跳入另一层漩涡,在愧疚的焦虑边缘处,果敢地再纵身一次罢了。她既能在马背下对前人说爱,也能在车厢内和后人谈情,性情的摇摆罢了,哪里有什么真正的爱情呢?
      • 她开始怀疑但她并不后悔。这到底是社会的开化还是悲哀呢... 我也不知道... ps:moreau的个人魅力撑起整个电影
      • 探讨男女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关到”一起。电影的气氛在晚宴时逐渐推至高潮,让娜在三个男人间游走,演员们对于小动作、微表情、潜台词的把控都极其精准。黑暗中,她迎来了属于她的夜晚却消不去寂寞与厌倦,让她无法拒绝的是爱情吗?不,她无法拒绝的是一时的欢愉与火热,因为黎明会背叛一切。
      • 让娜-莫罗,你是一个迷人的荡妇……“他们载着许许多多的未知性开始了这漫长的旅程,也不知道是否能够再次重温那第一夜的幸福,当背信弃义的清晨悄然来临,珍妮开始怀疑自己……此刻的她依旧恐惧,但绝不后悔。”
      • Did you invent this place so I could lose myself in it? Night is beautiful. Night is a woman.
      • 莫罗在此片太TM碧池了,跟母狗没啥区别。。。特别是私奔前吻熟睡的孩子回头就和奸夫搞起来这一段特别恶心,狗男女就是狗男女,还法式浪漫,我呸! P.S.意识形态这么rotten,画面拍的再美也没用
      • 直到这部电影才开始爱上了路易·马勒Louis Malle,且不说在他镜头下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的绝世之美,这故事本只是讲一段常见的婚外情,却拍得惊世骇俗颠覆三观,根本难以相信这是六十年前拍的,法国人的确思想够前卫。忍不住又会问爱情到底是什么,明明觉得主女角为了追求真爱抛家弃子只是一时冲动,一走了之一定会后悔,可偏偏电影不会接着拍下去,只有当时,没有然后,没有结局。所以生活其实都只是人不断地在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也真羡慕这么潇洒的女子,有怀疑,却走得义无反顾,此等人物,怕也就只有电影里才能有了。
      • 让娜·莫罗的脸,那是怎样的一张脸啊:冷漠、隐忍、坚强、放纵,雕像般的线条简直能刻蚀所有的胶片。另外,若把此片与《游戏规则》和《我是爱》三者进行横向对比,该多么有趣。
      • 02-37-04 获1958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夜晚月光下香奈尔和情人在小船上那一段如梦幻一般美丽。清晨,香奈尔在众目睽睽之下(包括她自己的丈夫),和自己所爱的人开车绝尘而去的情景酷毙了。对这一抉择,她内心虽然始终有一种不安,但没有后悔。路易·马勒这部独特而大胆的影片代表了一种女性追求情欲解放的呼声。(推荐)
      • 哎呀,鲁迅老师已经批评过这种情况了,要么堕落,要么回来。你们中产阶级的烦恼都是换汤不换药。
      • 能否如初夜般幸福仍是未知 害怕但无悔
      • 58年的电影就搞的这么前卫大胆,那裸露的镜头。结尾让我感到不安,我不喜欢那种渺茫又未知的未来。女主角太放的开了,现实中会有为了一时的爱恋而抛弃所有,舒适的家,富有的丈夫以及理想的情人,奢华的衣服,高级汽车,可爱的女儿,等等一切穷人渴望的拥有而踏上不归路的女人么?!
      • 有旁白,路易马勒的第二部剧情片,感觉没有第一部精致。但是有动人之处,划船部分让我想起乡村一日。爱情生命的冲动?
    • 豆瓣 7.4 IMDB 7.1
      Women in Love
      1969
      爱情片
      英国

      恋爱中的女人

      Women in Lov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古典与优雅、怪诞与邪恶以及湿漉漉的生命力,集合在60年代对爱情大胆先锋的论述中。尤其是在对情欲的影像表现上,极其形式化,极其感官化,两具肉体的交汇,两个生命的交汇,散发出危险、疯狂和致命诱惑。非常惊艳。【8.5/10】
      • 总觉得Gudrun对Gerald的折磨有点过分,或许他没有真正的爱她,但她也没有付出多少真感情,最后还引得Gerald心灰意冷的彻底“休息”了。相比之下Rupert那对单纯直白的多,他爱Ursula也爱Gerald,是否搞基倒也拍的含糊。人为什么就不能同时拥有两种爱呢,不过我觉得这得建立在单纯友谊的基础上才行。
      • "...nothing mattered in the world, except somebody to take the edge off one's being alone. The right somebody." 色彩 剪辑 编剧是The Normal Heart的那位!~... Alan帅~ 柴可夫斯基
      • <雪花密扇>情何以堪,只恨没有活在性解放时代吧.这才是光明正大打着直牌生猛的搞基.
    • 豆瓣 7.1 IMDB 6.5 HD中字
      Tournée
      2010
      喜剧片
      法国

      巡演

      Tourné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也是个悲剧
      • 半调子戏目,半调子人生。
      • 非常迷人的电影,讲述了那些乐观、敏感、孤独的女演员们的生活,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脆弱和恐惧,平凡和传奇。结尾处甚至像童话般美好,有些忧伤但是美好
      • 本以为《巡演》风格会像费里尼式华丽的戏梦人生,结果却是像阿萨亚斯式的自然清新。在自然主义浓厚的流畅镜头下,在嬉笑怒骂的剧团琐事中,隐藏着作者一层淡淡的无奈和哀愁。演而优则导的马修阿马立克对细节有着超强的把控能力,这让本来就是演员的他在今后的导演生涯中如虎添翼。。。年度佳作
      • 很意外马修的处女作竟然是这么一个故事,很自然想起同是艳舞故事的《买死唐人经纪》,舞台越光鲜,现实越落寞。这就是生活嘛~
      • 果然看得很蛋疼,比庄常飞还装的电影伤不起啊
      • T T
      • 和不好比的
      • 有些镜头还不错 @UCCA 浪费钱。。。
      • 大咂儿容易暖水袋……
      • 走下了舞台,生活并没有如此风光,相反是落寞的。最后面大家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人说时常自己关在房间里,仿佛一只老鼠一样。
      • 这个法国男人。
      • 找一个借口说一句话表示自己的存在。问那些视我为隐身人的人们自己已经知道的问题。套瓷是对自我存在的宣言。
      • 所以她们用的化妆品都是mac的~
      • 人生百态,尽在其中!PS:于酒店
      • 阿马立克做导演,除了调教这帮业余演员加真脱衣舞娘之外,似乎没什么亮点,此片最亮的还是他的演技。
      • 3星半。这种片子呢,就是整体看看好像也就这样,但你拆开来回想一下,剧本啊,叙事啊,技术啊,又觉得其实都不错。在仔细想想,也有点社会问题,这些了生活,然后么又积极,但很隐很自然,不做作。我比较喜欢舞台上表演,从后台往上拍那些镜头,喜欢那些布光。
      • 很黑色的电影,只是手法……要是没那些歌舞就完了。
      • 尴尬无奈就是人生常态 在影院喊话一个是最高潮
      • 比较失望,完全可以拍得更好。
    • 豆瓣 7.3 IMDB 7.0 HD中字
      Morocco
      1930
      剧情片
      美国

      摩洛哥

      Morocco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冯斯登堡向好莱坞安利玛琳黛德丽的电影。看点有黛德丽潇洒倜傥的歌舞,她和一个女孩的吻,以及加里库珀的小腿...两主演分开看都挺夺目,在一起则没火花。女人甘愿一路相随的结尾拍得美,但我不觉动人
      • 一部完全为黛德丽拍成的电影.电影语言本身现在看来很陈旧了,但惟独黛德丽这个人!仍然不折不扣的叫人沉溺啊!一个演员的光彩,可以让人完全不去注意他在银幕上干什么,不管这对电影来说是好是坏,黛德丽真的做到了
      • Marlene Dietrich真是颠倒众生,她的魅力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为之痴迷。最后,她加入了那些她曾经不屑的女人们,为了她的爱人走进了茫茫沙漠。
      • 爱一个人,既应该,也活该。马琳·黛德丽名不虚传,中性的气场,迷茫的失魂落魄。
      • 玛琳·黛德丽真是气质绝尘啊!再次展现出了黄金好莱坞那些女星的绝代风华,感觉像是早了14年的卡萨布兰卡,玛琳·黛德丽的角色数次让我想起她37年后在控方证人里饰演的那个蛇蝎美人,更让人称奇的是,虽然相隔了30多年,不过却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太神奇了!
      • 对于盛行至今的中性美艳风格,身着燕尾服,头戴礼帽,手持香烟的Marlene Dietrich堪称开山鼻祖,看她亲吻那个女人
      • 老套的剧情对我毫无吸引力,纯粹为了看美女,还有就是我喜欢摩洛哥。
      • 黛德丽的两个人偶。库珀的两根手指。她的表情拿捏得真好,当她看着随军妇女,当她学他摇摇指头,最后一刻你仿佛看得见她的心情,下沉,平静,然后重新升起。我想我终于能够理解她了,就像我知道结局本该如此——因为我们如此相似,谁也未曾放下这股爱情的冲动。
      • 6.9 20230326@西瓜在线 爱情与面包之间,她选择了爱情,但我却头一次并不期待男女主有情人在一起的完美结局。觉得如果选择面包(跟有钱大叔) 然后和大兵Gary Cooper彼此错过的话会更好一些,毕竟悲情结局才会更显深刻,才会让人更加感叹现实与理想的差别,而且从现实来讲,多数女人也会选择生存的面包。毕竟谁也不会真的那么冲动让自己过上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生活,电影只是实现了现实中不敢实施的理想罢了。P.S.有钱大叔真的对黛德丽太好了,知道她爱别人还这么爱她。
      • 1、玛琳·黛德丽的角色吻了一个女人,果然后续被审查机构为难了。2、玛琳·黛德丽的角色去追随心爱的人,由于在沙漠行走不便,她毅然脱下高跟鞋扔了。比现在很多刻意“展现女性美”,逃命也要穿高跟鞋跑的桥段现实得多。
      • 一个爱情战胜了金钱的美丽爱情故事,加里.库柏之所以会在关键的时候改变他的想法,不过是因为他听到了那个有钱的老男人要娶玛琳的对话,在沉思良久后他觉得或者嫁给那个有钱人对玛琳来说生活会更幸福,结尾处当玛琳看到了库柏在桌子上刻的话,毅然的放弃了优越的生活跟在了军队的后面,真是太浪漫了。
      • 一见钟情,为爱行军;七枭雄里的海军这次换成雇佣军,不同的是结局,追随而非留守。
      • 就是在沉闷了80分钟之后,然后——a good ending !
      • 1930年的电影,玛琳黛德丽烟视媚行地美,男装惊艳原来出自此片。加利古柏很帅,他是有多高啊,几乎所有的门框都比他矮。92分钟的片感觉好短,故事还没展开呢就结束了。
      • 3.5。开始很喜欢女主潇洒的样子,甚至不希望剧情发展到被剧透的结局。然而看到结尾她抛下有钱人未婚夫、扔掉高跟鞋、走向地平线,这不也是一种追随自己的内心、敢爱敢恨的样子?黛德丽气场强大,库珀相比之下竟然被按在地上碾压。
      • 7。德黛丽的美国第一片,很惊艳,相比库珀就没日后那些片里出彩了。
      • 玛琳·黛德丽的中性打扮太惊艳了。。。。
      • 8.3/10。三角恋:来摩洛哥卖艺的歌女女主深爱海王雇佣兵(他也爱她,但不深爱),有钱的未婚夫深爱女主。结局女主抛下未婚夫毅然决定去战场找雇佣兵。影片有着高水平的摄影美术(布光/构图/置景等),但叙事较拖(或较平淡),扣0.5。
      • MD到好莱坞的第一部影片,还不得不继续演歌女/femme fatale,表演依然有很重的默片痕迹。不管当时有多么进步,现在看略幼稚可笑,尤其结尾,这不叫真爱,叫偏执狂任性没脑子吧?如果这样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算进步,那大环境得多落后?🥺
      • 8.2 黛德丽英气的礼服首秀上亲吻女子,洒于人身的斑驳光影,充满乐曲、军号与鼓点的摩洛哥,在横移镜头里前后穿梭着寻人舞女,赤足行于沙漠只留一直吹到影片结束的风声。虽是放低身段与自尊去追逐爱情,拍得却不失尊严,隐藏在异域风光下的史诗气质,简单俗套但横溢浪漫气息。
    • 豆瓣 7.3 IMDB 7.7 HD中字
      Blazing Saddles
      1974
      喜剧片
      美国

      灼热的马鞍

      Blazing Saddl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梅尔·布鲁克斯著名喜剧片,据说是无厘头电影的先祖,特别是最后十分钟,比较具有颠覆性,但不觉得很可笑。
      • 正午决战石碑镇,关山乱渡好来污,原野群侠蜡枪头,马上双雄换汽车
      • 主演写的Mel Brooks和 Gene Wilder,结果看完发现戏份不足,有点失望
      • Madeline Kahn凭借她在片中对Marlene Dietrich “惟妙惟肖”的模仿被《首映》杂志评进“影史上最了不起的100个表演”
      • 梅尔布鲁克斯,粗俗并犀利着。粗俗当然是指他的笑话难逃腰部以下膝盖以上。犀利却是他的讽批视角往往别出心裁直戳要害,就像制片人通过钻商业规则漏洞以劣质戏剧骗财,本片中那位与好莱坞天才女科学家混名的流氓大亨也为了能赶走铁路沿线的村民,阴险献计州长把一位黑人警长派往种歧严重的南方小镇!“有人斥我太粗俗,我笑他们看不穿!……坏品味只是真相被戳破之前的叫法。”
      • 真的是笑到哭,这部电影集西部片、讽刺好莱坞、反映种族问题、劳工问题于一身已经超级不可思议了,关键是它还巨搞笑,非常多offensive到极点的笑话在今天真是完全没法想象的,唉我好爱70年代,大家都有啥说啥似的。梅尔布鲁克斯是天才这毫无疑问了!
      • Mel Brooks is definitely one of the best directors I've ever known!!!!
      • Gene Wilder完全没发挥失望 不过那时候拍成这样很不错了
      • Gene Wilder戏份太少,结尾赞一下
      • 1. "It's not Hedy. It's Hedley. Hedley Lamarr." Mel Brooks:"This is 1874. You'll be able to sue her."真欠啊🤣🤣2."I must have killed more men than Cecil B. DeMille."3. “我们辛辛苦苦杀光西部所有印第安人又怎么样?他们任命了个比印第安人还黑的治安官!”4. You do it for Randolph Scott! Rann~~↑dolph Scott↓ 5.“我保证效忠于海蒂·拉玛!”又是巴斯比·伯克利风格的歌舞片现场……6. Lamarr死前看着老范朋克星光大道上的脚印说:“他是怎么拥有这么小的一双脚,却做出那么精彩的特技的?!”
      • 8.5/10(其实感觉没那么好笑也许是8.0,但似乎也挺好笑。纠结了下还是暂给8.5吧)。黑人警长在被当地居民(大多白人,有种族歧视)白眼的情况下干掉前来驱赶村民的匪徒集团(系政客指使,因为政客相信即将修成的铁路将让小镇地价大涨)的故事。影片无厘头笑点(比如最后高潮男主带着村民们和匪徒集团到处大战那段)不断,整体水平≤8.5(无厘头再搞笑上限就是8.5,因为逻辑不严谨)。
      • 开始看的时候,总觉得怪怪的调子,一直不疼不痒,其实真不搞笑,也不是特别好玩。知道最后十分钟,才让你看出,这是一部结构主义电影,镜头把你从一个世纪前带到了当下的好莱坞片场,一路打砸抢烧来……才恍然大悟,这个前戏才叫长!
      • 我已经不适应这么早的无厘头电影了。。。
      • 电影一点都不显得灼热,它更多的是冷幽默。虽然比不上《新科学怪人》和《金牌制作人》,但是梅尔·布鲁克斯的喜剧才能还是会让人逐渐开始喜欢它,这部渐入佳境的无厘头喜剧充满对于电影规则的颠覆和创造。它能让人听到寂静无声中观众心里的大笑,有趣而节制,又不乏使坏的心思。
      • 史上最快快枪手(XDDD)+黑人小帅~
      • 就超失望der。Gene Wilder没什么戏份,整个故事也好无聊,又不搞孝
      • break the fourth wall的地方都玩得不错啊!“杀得人比Cecil B. DeMille还多”这类的台词对现代观众太不友好了。Madeline Kahn的La Dietrich拿提名这事真要承认当年奥斯卡也挺有品味的。
      • 恶搞片所能具有的最强大的剧本!
      • 布鲁克斯的粗俗喜剧总有一些gag大集合的感觉,但《灼热的马鞍》里的绝大多数笑点都得以真正引爆,这大概得益于整个剧情框架在其疯癫和无厘头之余是与切实的生存和政治议题相连的。他的粗口和“政治不正确”的低俗笑话雨露均沾地落在了所有人身上,但就核心的种族主义议题而言,里面再多的gay和 bimbo jokes都不重要了。电影里所有愚蠢的人都是种族主义者,这已能完全说明种族主义本身是多么愚蠢。唯有在最后段落里,布鲁克斯对于混乱的热爱淹没了喜剧在节奏上所需的节制。把剧情推到显示与虚构、历史与电影呈现的meta层面上是一招错棋,它把里面本来隽永的严肃议题娱乐化了,并在戳破第四面墙这一点上做得太惹人注目。
      • 9.0/10 分。2017.08.03,初看。40 周年纪念版蓝光,修复得挺好的。超级搞笑的西部片,颠覆了我的三观,特别是刚看完镖客三部曲啥的后。。。本片的特别之处是开创了许多颠覆性的拍摄手法。。。简直就是无厘头喜剧的先驱。。。另外,市长的女秘书让我好久都没挪开眼睛。。。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