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家庭之殇 Préjudice (2015)

    最近更新: HD中字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6.6 IMDB 7.0 正片
      سه چهره
      2018
      剧情片
      伊朗

      三张面孔

      سه چهره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从镜头语言,到题材(公路片),到社会议题,到隐喻,对阿巴斯的一次全面“致敬”,致敬打引号是因为,这种程度,已经可以说是模仿甚至是翻拍了。1 乡下和城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道德语境 2男人和女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评判语境 3 伊朗乡下的民俗、风光 4 公路片
      • 洪尚秀喝着酒公园散着步就把片子拍完了,帕纳西开着车聊着天也就把片拍完了。不过这一步的结构还是挺巧妙的,在那样一个男权社会里,淳朴和野蛮也就是一线之间。
      • 電影一開始就來了個“不安的視頻”,還以為賈法客串《禁斷動畫》。電影應該是在伊朗西北部的東亞塞拜疆省取景。恰好,賈法也是在該省出生。三張面孔,三個女演員,過去、現在和未來。承接Taxi裡頭的元素(數碼遺書、CD等),賈法又以簡單的映像就展現出當下伊朗社會的現狀。駕輕就熟,讓我佩服。
      • 难以体会捉襟见肘的创作环境究竟对导演的影响有多大。阿巴斯是悲悯,帕纳西是忧虑。他的镜头如虫洞,拽你坠入恬静淳朴的乡野村落,呈现的却是人性之间的伪善与冷漠、轻信与猜疑。世界是平的,人性却是圆的。
    • 豆瓣 6.6 IMDB 6.6 正片
      Жаралы періште
      2016
      剧情片
      法国

      受伤的天使

      Жаралы періште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Berlinale##Panorama# 导演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 仍然聚焦少年群体 但是章节体的叙述让影片内容比起前作杂乱许多 结尾略显俗套 与前作和谐课程的超现实段落没法比 小失望 本来期待很高的 [Cubix]
      • 周遭的环境宛如没有出口的囹圄,让四位少年深陷其中,迷惘、暴力、焦虑。导演的叙事手法值得肯定,但剧本和台词较弱~
      • 殊途同归。他杀了一个孩子,又在身体里种了一棵树。
      • 四个如花的少年,他们的确是受伤的天使。剧作结构叙事表达都很有才气,这些在导演的上部作品中尤其突出。这一部出了结构调整上的优秀,剧本的孱弱还是撑不起导演的表达,当表达走在剧本前面,深深的无力感和词不达意尤为明显。相对最后一个故事好些,杀死了孩子种下了一棵树,在心中。
    • 豆瓣 8.0 IMDB 7.1 HD高清
      Play
      2011
      剧情片
      法国

      儿戏

      Pla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专注黑小黑和圣母病一百年,黑到死。导演骨子里肯定是个种族主义者——按白左的标准。确实渐入佳境。
      • 连续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远观了一场孩子之间的儿戏,孩子们的犯罪伴随不知天高地厚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这些思想都是从成年人那里学来的,该思考的不仅仅是这些小罪犯们,还有看似正义般以牙还牙的成年人。生活化的对白和近乎本色的表演真实且具有很强冲击力,就是片子有装逼的嫌疑。★★★
      • 又一部来自导演双周的强力猛片,掌控力惊人。镜头微移推拉如同监视器,产生出物性,肯定还让演员即兴表演了,不然真实感不会这么强。第一个镜头和倒数第二个镜头尤佳,再精致点就好了。潜力十足,日后必大器。
      • 旁观-01/20/15 at FilmLinc
    • 豆瓣 7.0 IMDB 6.9 HD中字
      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
      2020
      剧情片
      法国

      贩皮之人

      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明显比少年的你和醉酒计划高一个档次。电影示范了如何深挖一个社会新闻精加工后再呈现的案例。 这部电影的符号太多,值得挖掘的点也很多。导演哈尼耶展现很丰富。阿里先生身上的标签很多,难民和艺术品是两大主要线索。然后分别按难民和艺术品之间着力,引发很多反思。他对艺术品,艺术品交易,人的物化反思不输前几年的瑞典电影方形。在难民线索中把难民和西方收留者又做了艺术品和艺术品赞助人做了镜像对比。难民对西方又爱又恨的部分很像波兰电影冷战,比冷战厉害的还加入了本国网络粉红的视角。非常难得一见,导演对每个主题深入的挖掘呈现。 在2020年的新片中反思社会现象的电影不多,这部电影算精品。
      • 望尘莫及地优秀
      • 3.5 结尾那段有方形的味道
      • 把难民变为艺术品,整体有些概念先行,本质上和代孕、“微服私访”打工人、人骨艺术等一样都是阶级剥削。资本早就不满足于在利益分配环节剥削了,他们要把人从物质到精神统统吃干抹净才会罢休。男主赢了,艺术家赢了,无数难民依然水深火热,什么都没有改变。
      • 很有趣的电影。“难民成为艺术品”的理念呈现远远大于叙利亚问题的涉及,后者更像一个噱头,相信会给本片带来不少口诛笔伐。而成为争议被讨论,正应证剧中艺术家所说“在系统里被骂不可怕,最怕的是没人讨论”。这也恰恰是冰雪聪明的女导演走得很顺的原因,她的上一部作品《美女与猎犬》就是影展标配(手持,社会女性议题,章节叙事)。同时造型艺术在本片里展现相当融洽。值得持续关注。
      • 无用信息,巴黎现在就有banksy展
      • 有着主竞赛级别的创意,执行起来就成了俗套的三流爱情故事,不见了创意时的高级。如果能像《方形》那样展开,这片子才能像在难民身上纹签证那么艺术。
      • 77th Venice地平线。看完之后其实最想听罗翔老师讲一遍这个片子里面的法律问题【谁能求罗翔老师讲一下……】,导演设计了一个绝佳的多重吊诡的当代艺术场景,单讨论其中的各种层面和相关作品就能写篇很刺激的论文了。但是导演编出来的这个稀烂的狗血故事实在倒胃口,但仍然能靠着最后非常精彩的大反转拉回及格线——这个反转无疑是三大主竞赛级别的,最妙之处在于它的成立是建筑在剧作及影片整个当代艺术讨论的基础上面,而且极好地利用了(国际电影节观众的)定型想象和偏见。被打到地平线是有点可惜了!
      • 终极的物像化让他终于跨越了国界,却只能游走在静物的长廊,回不去苦难却温情的过去,也进不了安逸而金迷的未来。人不是东西,但有些人和行业真不是东西,难得一部聚焦当代议题的电影在愤世嫉俗的同时还充满睿智,只是手法上没有2017年瑞典的The Square精妙。
      • 艺术场景还可以。里面有很多想讨论的热点话题,可惜了都是擦边球让整部电影浅了,部分连接有点问题,男主老妈在Syria那么苦逼,男主最后放飞了自我?艺术的一批…
      • 影片讨论的人权问题很有意思,因为爱情在国内丢掉自由,献身艺术在世界丢掉自由,本该最能证明人权自由的两样东西却是让自己差点陷入万劫不复的原因,讽刺的是不管国内国外,道貌岸然之人的面目都一样。摄影很有设计感,很艺术,角色刻画差不少,结尾也落俗
      • 穿孔雀蓝真丝睡袍的他和一只猪是没区别的。这片就完整证明一件事:人是可以被彻底物化的,在艺术家眼里是,在杀人犯眼中更是。
      • 难民版黑色维纳斯,以难民身份在后背纹上申根签证,成为艺术品,成为商品,成为物品,便获得了游走四海的自由,以艺术的名义,这是生而为人的奢望。这个点子只有天才才能想到。
      • 在核心概念、甩出问题方式、道德性与情节通俗性的考量上,竟然都比隔壁的《方形》要好...但爱情线确实废话太多,整体综合起来还是差上一阶。好的方面是给出了叙利亚难民题材2.0甚至3.0的走法,拥有难得一见的绝佳创意,不再停留在“重现苦难”的层面,而是从观念艺术的生产/展出机制与对其的多重反讽切入,戏谑的、遍布情节反转与道德困境的;每个scene也都摄制地非常精细,处处彰显人-艺术物化-媒介化的关系。虽然给人体感,仍是把当下世界撕裂如野生动物园般的种种复杂问题,用圆滑聪明知识分子视角与高度形式美感,摆设开来,但也已经不错了。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结局,历经双重反转,以一种“虚假”的古典爱情童话方式收尾,却与现实中的叙利亚社会图景形成了最终的悖论。
      • 商品比人更易流通,将叙利亚难民的身份问题和艺术炒作联系在一起,挺讽刺的选题,可惜还是太温和了,感情线的处理更显俗套。
      • 题材倒也确实适合威尼斯,说不定还能拿去隔壁双年展放放。不过尽管有真实原型,电影却依然像是导演当年在同届戛纳看完《方形》《木星之卫》《快乐结局》后总结的观后感。作为一部典型电影节“欧元布丁”,它自然少不了那些包装性的镜头语言(虽然也不算多),但最后的结局竟然是heist片式的,配上贯穿全篇的爱情主线,整体上做到了雅俗共赏。电影最后抛出的问题是:有自觉、用于自反的剥削还该不该被批判为剥削?如果存在正当的剥削,那么什么样身份的人才有权以什么样的姿态进行剥削?
      • 【突尼斯】如常讽刺艺术“界”秘辛和病象(男主的暴走神似《方形》一跳桌),再加上对难民话题从一而终的映射;对撞起来不突兀,反而有了新的火花和态度- - 直指冷漠、窥奇与伪善,“皮”是卖艺,但如今却逼着卖身。节奏行进得舒服还因为它不仅仅是聚焦总是被展现的困境,也有被分离着爱情或突然而起的诡异幽默;当然做出纪录片就很出彩了,能加工好这个材料是锦上添花。
      • 讽刺西方体制和文明
      • 「边缘政治」下「边民」不过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观赏品」,或者作为「难民」,或者作为「艺术品」。
      • 很特别的切入点,应该更充分挖掘
    • 豆瓣 6.3 IMDB 6.4 H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Vinterbrødre
      2017
      剧情片
      美国

      凛冬兄弟

      Vinterbrødr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5
      • 3.5。
      • 基本靠氛围音乐和挺有想法的影像提气(还有比较有意思的梦境和录像带段),主人公的设定是有某方面的社交障碍吗?那段哲♂学搏斗,说“兄弟YY万字长文正在路上”应该不夸张吧。
      • 群像出来还以为要结束了。阉割电影经验太多,看男性露三点感觉好爽。
    • 豆瓣 6.6 IMDB 6.4 HD1280高清中字版
      Félicité
      2017
      剧情片
      法国

      菲丽希缇

      Félicité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2.5,有些设计挺有想法,不过电影在一个小时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戏剧冲突了,黑人拍夜戏的“浑然一体”又让很多画面很难分辨,于是我只看到了“卖惨”这样一个表达……
      • 前半段像是非洲门多萨,后半段终于对味。
      • 3.5。
      • 60/100 女主角倍受打击之后,在后半程面对各种事件开始展现出一副迷之微笑的姿态,用了非常多的特写镜头去记录女主角情绪的变化。前半部分现实题材的古典主义很抓人,后面当非洲风刮起来我就长时间出戏了。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