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寻找奥斯卡 Finding Oscar (2016)

    最近更新: 正片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3 IMDB 7.7 第07集
      Diego Maradona
      2019
      纪录片
      英国

      马拉多纳

      Diego Maradon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阿斯弗拍纪录片还是有一手的,多面马拉多纳。
      • 用未公开视频素材剪出一种近似家庭影像的效果。联想起YOUTH里面的那段戏以及这里最后一段老年马拉多纳踢五人制的录像。堕天使。恰好发生在那波里
      • 神的影子在凡人中出现,又在尘世回归凡人的故事
      • 焦点只放到那不勒斯+86、90是明智的,但作为球迷来说,没有82、94,甚至是78、79,塞维利亚,博卡二进宫显然是缺憾,90年没把五秒钟的才华放进去更是不可饶恕。期待再有人拍个五小时版吧,索伦蒂诺?老马怕也是前互联网时代唯一一位不用旁白、talking heads就可以剪出精彩记录长片的球星了,这种传奇性要比双骄远远更适合搬上银幕。字幕最后发现制片公司竟然用了“scudetto pictures"这么个名,Asif看来是真球迷。全世界联赛冠军万万千千,唯独意甲这个title名是最性感的
      • 一度以为他是神,后确信无疑他是人,人比神伟大
      • 本以为拍马拉多纳就是“攀登-巅峰-坠落-救赎”的过程,没想到导演不到影片的一半就拍“巅峰”(还有意省去了86年最燃的更衣室Argentina呐喊),又在“坠落”以后直接跳过“救赎”(即省去了94年著名的冲镜头狂吼)。括号里的做法足以看出导演对组织素材能力的自信,这个片子其实可以取名《马拉多纳在那不勒斯》,所呈现的素材足以撑起球王职业生涯内在的逻辑关系。最牛逼的是导演将影片的高潮放到90年意大利世界杯在拿坡里的圣保罗球场举行的阿根廷与东道主的半决赛,让前面铺垫了那么久的人物矛盾在一场比赛中瞬间爆发,从而非常合理地引出之后的“坠落”。很少见到这样厉害的人物传记片,当然老马本身的传奇经历也功不可没。
      • 看完去重温了一下“感谢费里尼,斯科塞西,”(群众掌声刚要响起),没有停顿继续说,“还有迭戈马拉多纳”(掌声按住了)时刻。有些人物纪录片注定比传记片好,rebel, cheat, hero, god这种标签大概当代体坛不会有了。
      • 优秀的纪录片要有视角,在视角中相对中立,又充满冲突。陪伴着成长的神一般的球王马拉多纳,在导演的剪辑里,让人看到了还有一个单纯的迭戈。
      • 1.貌似比库斯图里卡更佳,因为素材更好,很多真的没见过。2.分解成diego和maradonna,绝妙。整部片子就是一阴一阳,一黑一白的辩证。3、看到夺冠她妈妈的电话,泪目。4、电话录音票仓系毒,有点震惊。5、最感慨的还是,英雄难当,昨天是英雄,今天就是狗熊,难怪马拉多纳总说阴谋阴谋,想起窦唯也说阴谋论,看来天才都脆弱敏感,而常遭暗算。
      • 足坛天使与魔鬼,只此一位。
      • 纯粹是觉得比Emir Kusturiča拍的那部差
      • 文献纪录片,全都是既有视频素材或图像剪辑而成。即便不看球的我也能感受到这位最知名的球员令人倍感唏嘘的人生。唯一比较头大的地方就是几分钟就得停下百度一下知识点哈哈哈哈。
      • 名人传记片先天攒了一个主角光环和人气。新闻纪录片汇编方式不是问题,但最终达成也只有新闻的信息量和深度那就是个问题。但还是要端着一颗10岁的球迷心感叹一句,1986年世界杯自然马拉多纳是传奇手笔,但把那不勒斯带到意大利和欧洲冠军,那真是传奇中的传奇了。何时去那不勒斯休个假啊~真是累死鸟。
      • 多年前我也是个足球少女&阿根廷球迷 想来真是感慨颇多啊... 又好想看球了 Amo il calcio呜呜呜 //剪辑跪了 我觉得导演的立场很明显了 第三遍看得我想哭 真的 试问谁看完会不爱马拉多纳
      • #curzon,了解了下儿时长辈提到次数可能是(超过马列斯)最多的外国人物,对于像我一样只知道“上帝之手”的观众来说,那两个意甲赛季和两次世界杯呈现的戏剧就足够让人赞叹不已,惊叹马拉多纳的才华并暂时被足球带来的魅力所感染,再加上迭戈是留着南美血的多情种,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贫困区域的妈妈宝,只要客观呈现就够抓马了。但该导演有过误导的前科,不知意大利球迷是否会如片中所现,时而可爱时而刻薄至极,结合影厅几位球迷的表现,倒感觉有可能。这场算是在英国最吵的一次观影体验之一,后排坐了四位球迷,不断吃薯片,喝罐装啤酒,出入影厅,讨论欢呼,神烦,让人还是想跟这项体育保持距离,除非法国队表现不错,可以又压钱赚一笔:)
      • 那么多素材从没见过,还被剪辑那么好。比超级粉丝老库那部强太多。童年时,真心不知道90世界杯有那场半决赛能到“选择祖国还是那不勒斯人民”这种高度。当然,老马可卡因岁月之后那些球员、教练和社会生活同样精彩,虽说编导控制住,只选择80-91之间,但期待再做下去,成辛普森美国制造规模的纪录剧。
      • 拿波里的英雄
      • 马拉多纳从贫民窟攀上名利的顶峰,尤其是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走到一起后,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性。那不勒斯在意大利的独特性(最大黑手党Camorra的窝点)以及那不勒斯人对马拉多纳的狂热喜爱,铺垫了这个神话般的人物骤然坠落的感伤。纪录片的素材全部来自旧新闻报道和采访录音,还原了这位传奇巨星升起和陨落的人生。
      • 4.5马拉多纳那不勒斯八年(作为一位只知道上帝之手的人来说,人生足够唏嘘,beautiful and terrible)
      • 和《艾米》一样,也是高峰时的疯狂挥洒与盛名享誉,再急转直下,迎来黯淡陨落和所谓的低潮;到最后,都完成了对人生的重启或是整理,重新走进这个世界。Asif Kapadia是捕捉自己镜头下主人公个中情绪高低起落的好手,也同样用这种方法,完成了赛绩,政治,毒品,私生活之外的马拉多纳。
    • 豆瓣 7.6 IMDB 6.8 正片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
      2018
      纪录片
      美国

      虚你人生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直播让中国互联网以从未有过的速度成长,个人的梦想附着在上面,却如同泡沫,一触就破。这个物欲横流、血肉横飞的厮杀下,梦想往往不堪一击。除了有些不必要的动画特效,对平台的金字塔关系的呈现很完整,让我认识了这个之前并不了解的世界。
      • 超级酷炫的纪录片
      • 《虚你人生》9.7/10,几乎是剧情片一样的纪录片,揭示了直播的本质和资本在这个圈子里的流动以及这个时代的剖面。
      • YY直播的乱象写真。可惜只有现象而无法深入,因为一旦深入就会涉及中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枯竭——用窦文涛的话来说就是向上的通道关闭了。现实中的屌丝到了网上一样是屌丝,从网红到粉丝最终跪的只能是金主。中国,欲望之国...
    • IMDB 6.8 o-HD中字
      Time
      2020
      纪录片
      美国

      时间

      Tim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LFF2020# 在对“时间”的感受无比明确的今年,今年看所有和时间有关、“雕刻”时间的电影都有种别样的滋味。《时间》中用了很多剪辑手法(倒放、慢速)对“时间感”做了很多的修饰,让整部电影除了核心故事之外,多了很多在画面上的丰富美感。仿佛“时间”在这当中有了自己的情绪,时间时而感性,时而有着哲思的深度。这当中故事核心的女主人公有着非常charismatic的个人魅力,让人无法不被她20年的坚持感动。
      • 借用最朴素简单的家庭录像形式,炮制了很是震撼的情感回响。时间—这一极为抽象的概念于Richardson意味和承载了太多。她手无寸铁,却靠着爱与信念不断支撑下去;他接受处罚,出狱已是另番模样。纪录片的目的不在于为当时年少的错误开脱粉饰,也不全然集弄炮火对抗制度性歧视…它展示着一家人如何对这件事虔诚、相信并且保持愤怒,也力图捍卫着他们所珍视的所有东西。
      • 非洲裔固有印象(犯罪行为、信仰与福音、美国社会对有色人种的不公平)与新的颠覆(类比“假若比尔街能说话”,除了相对“温和”的叙事和风格化视觉处理,时间为载体(服刑时间、成长时间、现实世界时间)的空间创造了为伸张正义/平权控诉发声的永恒状态)
      • 导演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去记录和制作。看完以后 我觉得我不是它的目标观众。有一个点有点不太理解,故事纪录者的男朋友抢了银行被关进了监狱,纪录者不断的控诉美国的司法系统,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她一个月才能看到一次男朋友?我个人觉得哪怕是因为各种原因 比如走投无路而去犯罪,既然犯罪就要接受犯罪所带来的后果 必然会失去许多。大家都是成年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考虑后果 把监狱当家吗 想探望就探望?
      • 他们在自由中狂奔 亲吻。观众在时间的倒带中嚎哭。
      • NYFF2020
      • 在揭露美国办事等待期长做事不严谨的同时,也确实给美国的法律和监狱机构扣了一顶帽子。我认为犯罪需要付出代价,片中很多言论与我的观点不同。
      • 一言难尽,没必要这么progressive,而且有些段落煽情过度
      • Aesthetically appreciated. Didnt agree with its value at the beginning but it successfully changed my mind at the end(empathizing
      • 标记
      • #LFF20 命题作文,写的还行就是没什么情感张力。以后遇到这种题材的我可以避开了...
      • 噱头大过于成片
      • 开头十分惊艳,但看着看着就困了,所以不小心又睡了一觉,不好评价。
      • Music like a current flowing beneath the image
      • "Desperate people do desperate things." 也许是我过于保守和安逸吧,这句美化犯罪本身的托词于我听来,毫无触动。
      • 片子很美、基调黑白体现题材的沉重➕近二十年的时间。配乐钢琴小调。只是对于整部电影的第一个论证点我就不是很理解。因为抢了银行、女主角一直在争取丈夫减刑释放,同时把这种长期服刑比喻成仿佛奴役奴隶。抨击社会服刑法治系统等、sorry 第一步是不是要把抢银行这事儿的三观矫正下再去说其他的。
      • 还不错
    • 豆瓣 6.9 IMDB 6.8 HD高清
      Netflix vs. the World
      2019
      纪录片
      美国

      网飞对抗全世界

      Netflix vs. the Worl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详尽的阐述了 奈飞和 百视达大战的过程,不过对于我这种从小在碟片店淘D5,D9盗版碟的人来说,无法共情啊
      • 95年起家,04年转战互联网,一路磕磕绊绊摸爬滚打,干掉百视达,现在又有了新的敌人,依然有颠覆整个电影行业的勇气和决心。20多年的发家史是一段不算短的炫耀资本,生意历来残酷,谁也不能违背商业规律。资本市场也没有眼睛,不会让情怀、仪式感缚住手脚。网飞也出品了《罗马》《玉子》《爱尔兰人》等品质不俗的影片,时刻威胁着传统院线。电影院存在有百年历史,如今流媒体这条腿也已发展壮大,两条腿并行走路,也不排除今后流媒体成为电影行业承重主力的可能性。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欣赏螳臂当车的悲壮,也不排斥科技技术带来的领域革新和用户便利。唯一挣扎的地方在于让这一天慢一点到来,再慢一点就好。
      • 不是网飞对抗全世界,是世界烂到需要对抗
      • 不要让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渐渐从你的生活中远去,甚至消失。无论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需要用心经营…
      • 2020年看完的第6部纪录片,20200607。早在混沌大学的课程里,就接触过网飞的案例,如今在研究设计思维相关的内容,也多多少少看到了它的案例,而后又发现了这部纪录片,兜兜转转,一切都在那里等着你的感觉。创业九死一生,很多时候的确是创始人的远见,当然也有竞争对手的不具备远见的因素来“帮助”你,那就真的是命了。
      • “一个以弱胜强的故事”。诞生于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在录像带、光碟租赁时代踏浪前行,而当数字流媒体大行其道,走在时代前列的网飞早已稳稳傲立于海浪之上。它的迅速崛起,迫使顽固的好莱坞老牌玩家不得不重新整合资源,也加入到这场新时代的商业游戏。 从创业初期在巨头的垄断下夹缝求生,到与好莱坞“六大”分庭抗议,网飞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取得的巨大成功,源于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比正确”的生存决策。他们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一直以无畏的变革者姿态应对挑战。过去,网飞的敌人是盛极一时的百视达;如今,它又站在了传统院线的对立面。 在工业体系走向僵化的今天,在好莱坞权利被不断削弱的今天,在受疫情持续影响下影院破产的今天,多样化的观影方式还能否“保持自己的力量”?或是被以网飞为首的流媒体彻底颠覆?下一个十年也许就能看到答案。
      • 3.5。
      • 识时务者为俊杰,百事达太惨了,网飞niubility
      • 商业
      • 娱乐不止,网飞不止!
      • 看了半小时,都是Netflix的发家史,哪里有什么对抗全世界?#20200726
      • 其实主要是讲无名小卒网飞崛起灭掉行业一哥百事达的事,对抗全世界也就最后提到网飞大获成功带动大环境的改变,圈内巨头都在整合资源开干对抗,整体上还算蛮有趣的,很多黑历史。
      •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胜者为王,未来是属于网飞的。
      • 太多篇幅在Netflix和Blockbuster的商战上了,对Netflix本身的业务和理念介绍的比较少。商业领域不分先来后到,偷技术价格战也无法用道德去评价,一念之差就是生死存亡,时代潮流,就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新事物新模式总是引来众人追捧,旧事物及其附带的文化记忆,也只能在怀旧的伤感氛围中被偶尔怀念了。
      • 关于网飞的创业史,创新思维挑战老顽固的行业故事,淘汰了百事达,进而威胁影院。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数字化影视淘汰胶卷时代,液晶屏淘汰大脑袋电视,智能手机淘汰按键手机,电动车淘汰燃油车......无论曾经多么强大,如果不顺潮流而动,都会被碾压在时代车轮之下粉身碎骨。6.5
      • 标题起得太大了,其实视角比较单一,更像个“致富经”一类的财富故事。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但对于流媒体时代的当下却划水而过。(DD3的广告牌出场时间2秒!)
      • 雾霾很严重,网飞很有钱
      • 目前为止最详实的奈飞发展史纪录片。顺带将科技,电影业等阶段发展特征一起综述了。Netflix 跟Blockbuster 打完,自我革新,进入数字流媒体时代,又将遇到新的征途对手,这次可不止一家了。
      • 网飞对抗百视达。就不禁怀想起以前每周在blockbuster或者video ezy租碟租游戏战战兢兢算好时间生怕被罚逾期费的日子了,那是录像带和碟片的图书馆体制时代。如今时代不一样了,后浪网飞把百视达为首的前浪拍死在了沙滩上。其实自从影片资源数字化为DVD开始这就已然是注定的趋势了,我们略懂一点电脑常识的人也会把租来的喜欢的碟片DVD文件拷贝到电脑上刻盘。还有显而易见的网络盗版下载等多种因素,不得不让各版权公司科技企业寻找出路推波助澜。而这些问题片中都没有提或者一笔带过。成功者往往都是迎合时代需求的弄潮儿,但关键字实际是“潮”而非“儿”。
      • 了解网飞的历史,网上下单邮寄出租DVD和会员订阅制在二十年前真的是很大的创新,也为后来的快速崛起打下了基础
    • IMDB 7.7 HD高清
      Shane
      2020
      纪录片
      美国

      肖恩·门德斯:一路走来

      Shan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68 San Sébastien 主竞赛第一场# 德普参演并制片的传记纪录片,描述了爱尔兰歌王肖恩的经历,以访谈为主,插入黑白片和不同分格的动画,作为我的第一部开场片很棒
      • 北京-上海 路上
      • 77/100
    • 豆瓣 8.5 IMDB 7.6 HD中字
      The Kingmaker
      2019
      纪录片
      美国

      国王制造者

      The Kingmak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傳達的正反派立場蠻明確的,但管他呢我真的很喜歡~存放伊美達法律訴訟文件的那個房間簡直已經可以辦一個文件展了吧超酷。”Perception is real, and the truth is not“ 震撼發言 by 伊美達,而且要知道,她說這句話的時候,真假睫毛是分開的
      • 本来想说亚洲人民看了都会有ptsd,后来想想也许世界上很多人都能看到压抑和头疼。Lauren Greenfield这次的上等人因为身份特殊,金钱和奢华背后的残忍和破坏太直观。
      • 金钱、权利与愚民,独裁何以轻易卷土重来,民众何以轻易遗忘苦难;历史是无用的,因为没人真正在乎历史,多数人只在乎眼前苟利。
      • 政治归根结底还是政客家族倚仗金钱和财富的游戏,“撒钱、野生动物、名画”等伪善/真善的行为、政敌的攻讦、资本包裹下协助儿子BongBong在政坛起势、民众对她的爱戴/反对,如果看过导演去年的作品Generation Wealth,可以理解导演想要呈现的“财富纪录”中的双刃视角(但话说怎么这么快,1年就完成了这部制作…);对于前第一夫人90高龄保养得宜、逻辑思维清晰、对乞丐的悲悯,也是印证了“不是因为有钱却长寿,而是因为有钱所以长寿”的现实……
      • Too intense for a tuesday night. "I remember when I was 8 yo, I lost my money... I mean... mother..."
      • 4.0。
      • 权利是最迷人的毒药 日光之下 并无新事 和政治家们讲民猪 哈哈哈哈 就是最好笑的笑话
      • 以黑色幽默貫穿,紀錄的是菲律賓血淋淋的當代悲劇。
      • Cinépolis DOC NYC 顺便记录一下自己的第一部短片展出
      • 东南亚纪录片板块新增一例。竞选,动物园,豪宅及其他,第一夫人的表演,那么拙劣和显而易见。印象最深的是,调查人员去学校问那些孩子,对马科斯时代有何了解,孩子们的回答:“听说马科斯时代很安全,很富足”。果然,谎言说了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只有历史课本,没有历史教育”。所以,忘记过去,灾难还会发生。
      • 令人震惊。太荒谬太可怕了。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我对人类的绝望又加剧了。
      • 令人震惊的菲律宾政局,我知道的太少了,世界太讨厌了。
      • 多次重复,因为这一直有效
      • 真是能让人笑着哭出来的黑色幽默。马科斯家族的卷土重来让人感慨,人性的弱点在菲律宾政治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 3.5 居然一早就看了一部恐怖片,伊美黛的一顰一笑,都讓我想起倩女幽魂裡的黑山老妖,有夠恐怖的⋯
      • 剪辑得讽刺意味十足,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立场如何,但里面很多既定的事实也已经能让人得出很多结论了。
      • @ TheProjector. "I lost my money....I mean... my mother." 这种采访素材不可多得。Imelda确实是传奇人生,前半段幽默又sarcastic的气氛也盖不住结尾的焦虑感。全球普遍开倒车真令人绝望。
      • 3.5极具Chrisma和每句话都能被嘲讽地理解的人物,譬如派钱给小孩谴责如今政府没有做好去贫穷和被充公之后的家财万贯之间的对比和讽刺,以及不断入镜的菲佣。譬如他爸爸47当了总统,我儿子50岁了也该当总统了的逻辑。然而当人物扩展开来试图论述这个kingmaker对整个家族的影响乃至于对菲律宾的影响时,就存在论证不能信服和例子是否有代表性的问题。
      • 希望这个片子不会因为提到腊肉而被和谐,Marcos两口子统治菲律宾长达二十年(禁止联想),把一个曾经的亚洲第一富国吃干抹净卷包儿会了,谁能想到几十年后Imelda老太太九十多了还能重返政坛扶儿子当上副总统,真实的窃国者侯
      • 前半段,结合历史叙事走入Imelda的内心世界,她的野心、欲望,“母爱”,困局,那时觉得这片子可真好。后半段急转直下,远离女主本身,一脚踏入菲律宾当下的政治乱局。“诶,又来了”,我心想。说实话,一个西方背景的“局外人”导演想要用自己的标准探讨别国政治,好像就没有很成功过。于是,观点开始倾斜,叙事开始错乱,控诉开始激烈,爽了许多我身边的美国观众,却让我直皱起眉头。当前后半段是这样一种布局的时候,不如分开去拍两部片子好了。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