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毁灭的发明 Vynález zkázy (1958)

    最近更新: HD中字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7 IMDB 6.4 高清
      Аэлита
      1924
      爱情片
      其他

      火星女王艾莉塔

      Аэлита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被字幕卡不停打断眼都看瞎了 剪辑太琐碎纯粹是一种叙述主语的切换式剪法 过于语言(句法)中心 修复版斯老师的配乐很赞 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火星场景挺有趣 似乎人人都是几何学大师 火星人发现另一个世界-地球 其实就是苏联 奴隶制度火星与社会主义苏联 爱上地球人的火星女王 地球模型 建设苏维埃火星!
      • 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折服了
      • constructivist deco哇。 导演跟某人一天生日哈哈
      • 普罗塔扎诺夫以俄国结构主义的技法对火星人的场景进行了展示,而实际要表现的内容,是在火星这个虚构的“工人阶级被压迫”的另外一片战场上,展开另一次苏维埃革命。场景设计富有魅力,服装非常有前卫感。
    • 豆瓣 7.8 IMDB 6.8 HD中字
      Na kometě
      1970
      科幻片
      捷克斯洛伐克

      乘坐彗星

      Na kometě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捷克电影手艺人的摄影杰作
      • 捷克苍穹下,电影梦一场。
      • 从彗星上看,地球就是一片肥瘦相间的大火腿切片嘛!思乡的时候抬头望一眼就饱了,然后在这颗幻象迭起的小星球上乐不思蜀、青春作伴……一如水中捞月,春梦了无痕。
      • 奇异的故事,令人注目的颜色运用,从怪兽到堡垒的模型使用。天马行空的卡尔泽曼,没有什么不敢拍,没有什么技法不敢用。
      • 捷克新浪潮时期的奇幻电影,基本是建立在动画技术上。大炮打恐龙,手枪射苍蝇,导演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
      • 改編成電影後仍感覺得出是凡爾納式的奇想作品,這故事曾被改編成三個版本,看了看就屬這個版本最有情調,膠片上色也特別有味道。
      • 面对恐龙,法国又是第一个投降的
      • 在彗星上与史前生物共舞的卡尔·齐曼,不得不说确实具有了宇宙视角。
      • 我失眠看它,他梦里寻她。
      • 怪獸太假
      • 字幕延迟,观影不佳。依旧是奇曼的风格。
      • 春梦了无痕……年代久远,难为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了
      • 我去,我对神摄影是何等无法抗拒啊啊啊啊
      • 捷克苍穹下,电影梦一场,海上升蓝月,巨蟒若波涛,鱼怪蹑鳍行,炮打通天塔,锅赶哥斯拉,一寸胶片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影
      • 比《一千零一夜》荒诞不经,由泛黄胶卷所记录的支离破碎的梦,而梦境不过是潜意识的投影,种种逻辑关系已然脱钩,终将会回归现实,那是一切美好破灭之时,英雄美人俱是幻象。
      • 恐龙特摄片……
      •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荒诞 风趣 幽默!
      • 原始的技術太身並不會帶來高級感,是不浪費一兩半斤的巧思和完全捂不住的腦洞化合出異彩。齊曼不是苦中作樂,是以九天之眼,在苦里真正感應了快樂。雖然已經過了六一,但還是想推薦給心里住著孩子的人,要看齊曼啊 《乘坐慧星》
      • 拍得不像科幻片,倒是个奇幻冒险类型,这也确实是Karel Zeman一直在做的类型。
      • 真牛批,这想象力,这完成度,这内涵
    • 豆瓣 7.4 IMDB 6.9 HD中字
      Ikarie XB 1
      1963
      科幻片
      捷克斯洛伐克

      宇宙终点之旅

      Ikarie XB 1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2011-11-13 http://www.56.com/w58/play_album-aid-4473187_vid-MzAyMDc4MzM.html 倩女惊魂记 哈哈哈 这名儿。。。。
      • 7.7;生命是一場在期待中對沒來得及告別的遺忘的恐懼,嚇尿了
      • 有了那个结尾叫科幻片 没有那个结尾叫艺术片
      • 康德式宇宙生殖,实践理性批判,比2001早那么一步。
      • [想看2015-12-27]也是东欧科幻古早神作之一,后半段转成一个太空惊悚片。同为莱姆原作改编,塔爷拍[飞向太空]肯定是参考了这部片([2001太空漫游[就不好说了),[飞向太空]里太空飞船的视觉设计、甚至主题和情节点上显然有不少相关之处。片子的问题就是群戏太分散注意力,情节上不如视觉上那么吸引人。另外半人马座阿尔法真是个好梗!!!
      • 片子本身没有太多好科幻电影应该承载的内涵 可是作为63年的电影 给了后来者许多想象力上的启发
      • 连看了数部电子乐还没有成为流行音乐以前的电子配乐为主的电影...这部剧情线本身比较稀薄而且赶脚被star trek tos当成某一集的引子抄过,看点是“无聊漫长太空旅行”中的心态、用黑白摄影和摩登布景制造出的相当惊喜的视效(缺憾是太静态了一看就是棚里,不过有两个失重场面拍得不错),片中两个意外事件之一遭遇人造飞行物拍得很恐怖但居然没去找解释就这么带过了,甚至跟后面情节无关?!其二一个让人产生疲倦症和心态奔溃的太空辐射则主要被用来秀摄影了,讲得不是很好没头没尾感过重..话说以前太空电影是不是都流行搞个吉祥物似的呆头呆脑机器人啊,这里的古旧款机器人Patrick也很萌
      • 7.5 影片对于第三幕的处理无疑是比较令人失望的
      • 虽然道具舞美都很糙,但是精髓抓得很好,1963年捷克斯洛伐克制造,2017年我朝未必能拍出这样水准的科幻片来。
      • 宇宙旅行小故事,基本上还是偏软的,对于人长期在太空生存的心理变化,对未知事物的态度描写的比较有意思,但故事节奏偏慢,略闷。片中的机器人是电影里最早的人工智能吗?
      • 线条、几何和空间,似乎看到了安东尼奥尼的语言。用一个未来的孤立空间表达在冷战笼罩下精疲力尽的焦虑惶恐,在未知尽头的阴影下,情感成为虚幻的讽刺。东欧人确实很有想象力,但故事的高度有限。
      • 概念的呈现和手法都没有比较创新的地方。
      • “我们到宇宙寻找生命,生命却发现了我们。”
      • 60年代的重返地球,并非硬科幻,从探索宇宙之旅的到探索自我的身份,对地球毁灭的恐惧萦绕其间,还挺好看。
      • 飞船要跨星系这种,感觉都要在上面生个孩子传递下希望。后面Villeneuve的《降临》跟这部,还有《2001:太空漫游》终归都同个意思:人类是没发育起来懵懂无知的低等生物,需要外星人的庇护的摇篮里的小婴儿。他们对费米悖论的解答是,人类还没够格被他们发现。
      • 比库布里克、塔可夫斯基还要早的SF鼻祖片,是一部前卫的捷克电影。对未来的想象,宇宙空间造型感,服装还有鬼魅音乐等,半个世纪过后依然耐看…反战意识,对核武器的批判…透露出冷战背景下政治立场…登场人物过多关系错综复杂,和鲜明诉求下的时代局限性,有点失望…3.5
      • 重新校对字幕,仍有缺漏。调度精巧,剪辑十分超现实做梦似的;叙事有点散,指向性不明的情节设置。教训:不能又想翻译字幕又想看电影,两边都不着边,还浪费一上午。
      • 1963年,庫布里克剛開始和克拉克合作《2001太空奧德賽》故事大綱,距影片上映還有5年;6年後,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萊姆的《索拉力斯星》付梓2年,但塔可夫斯基要到16年後,才帶人們《飛向太空》。 這一年,地球第一位女性宇航員-蘇聯的捷列什科娃進入太空;美國實現太空首航剛滿一年:中國科學院成立星際航行委員會,但航天重點項目仍是研究導彈。45年後,捷克加入歐州航天局。 1963年,伊卡利亞號載著男女各半的科學家丶即將降生的嬰兒丶中央主機和私人機器人,飛向半人馬座阿法星。 《宇宙終點之旅》
      • 跟卡爾齊曼的科幻片一個樣,劇情沒多大意思,也不過秀秀佈景和特效而已
      • 太空的景觀與路徑規劃之於太空人是唯一的憑藉時,與在電影的場域裡存活在螢幕上光影、在電影時間裡的觀眾,或許曾有那麼一瞬間的疊合。隨著事件克制的推移,是這麼快(之於留在地球上的人們/電影廳外的世界),又是這麼慢,終於爆發--對未來的恐懼,對由來處的質疑,在極端的環境之下,震盪著。
    • 豆瓣 6.8 IMDB 7.1 HD中字
      Cesta do praveku
      1955
      科幻片
      捷克斯洛伐克

      史前探险记

      Cesta do praveku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上帝是捷克人
      • 【CC】电脑特效出现前的“史前自然纪录片”
      • 基本就是披着儿童冒险外衣的科普片,显得非常无聊。
      • 按照现在的科幻水准来说,不值得看了
      • 扩充想象力的上品
      • 以儿童冒险剧的形式来做科普宣传,也是一种社会主义教育观的具体呈现,在当时的技术下,也算饶有趣味,如今看来除了故事性比较差也没有其他毛病。
      • 以孩子的视角来展现童真勇气与冒险的精神,还有尊重自然。
      • 4K修复 少年冒险团 三叶虫之见证
      • 典型communist说教儿童冒险片 但是模型做得太可爱了!! 最后拿出三叶虫真的有点感动 到了时间尽头
      • 电影就是任意门。
      • 科普教育;几个小孩居然没死,真是个奇迹。
      • 巨兽特摄片停格拍摄由来已久,1900年初梅里爱短片里就有雪怪。1920年代弗里茨朗《尼伯龙根之歌》里出现巨龙。1930年代出现金刚。1950年代美国原子怪兽启发日本哥斯拉出现。本片上映于1955年,集中展现了恐龙&古代巨型哺乳动物,可说是《侏罗纪公园》的前身,主题是孩子的童话之旅,值得推荐
      • 好看的!!手上捧着的两枚三叶虫化石,居然相隔五亿年。好浪漫TT而且他们探险的实景部分都让人食指大动(搓手)在结冰的海面划船,找到原始森林和奇怪的洞穴,还碰到猛犸象,问他这里是史前嘛hhhh真的好可爱!那只三角龙也好可怜,还有水里的腕龙让我想起《侏罗纪世界》没走掉站在岸边鸣泣的那只。哎!永远对这种饱含着柔软又浪漫表达的儿童片无抵抗力,55的质感看起来其实很80s的感觉。
      • 寓教于乐。
      • 拍得十分好的儿童史前知识教育片。也许没那么全面或准确,但通过一个冒险的故事,配以生动的场景,这样的知识学习才更有趣也更容易记忆于心。
      • 拿到一套蓝光碟,第一次看卡尔齐曼。这种老电影要是不修复,画质可想而知。修复后的画面很有味道,甚至那些蹩脚的特效也让人流连。简单说吧,你会想起小时候照相馆里的那些飞船或坦克道具。恐龙大战的感觉十分特摄,所以捷克人在50年代就有特摄片啦。
      • 居然是个儿童科教片……
      • 露天自然博物馆
      • 出人意料的好看!
      • 初中自然课般的科教片,但特技做的还可以。
    • 豆瓣 8.5 IMDB 7.7 HD中字
      Baron Prásil
      1962
      喜剧片
      捷克斯洛伐克

      吹牛大王历险记

      Baron Prási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窃以为当今最具想象力的土壤,也就是东欧和南美了。如果还有梦,梦一定是这部电影布景的样子。如果能与吹牛伯爵一起遨游宇宙,上可去九天揽月,下可去五洋随鲸,中可给土耳其美丽的公主讲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月亮,月亮,在很长时间里寄托了人类所有美好的想象,寄托着我对未知世界许多天真的渴望。
      • 4+ Karel Zeman (卡尔 齐曼)1961年名作。真人动画高峰,手绘与实景完美融合于狂野想象力。星空穿越梅里爱,海底环游凡尔纳,苏丹宫殿一节最完美——虽然那时巨量工作大概现在用简单滤镜+渲染就能实现。战争厌倦。幽默桥段。
      • aq28fejm
      • 一边打盹一边看,睡眼蒙胧黑甜乡,红云碧浪鱼吞船,不知是梦是电影
    • 豆瓣 8.4 IMDB 7.3 HD
      Ukradená vzducholoď
      1967
      科幻片
      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

      被盗的飞船

      Ukradená vzducholoď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尽管时代相差了50年,尽管想要表达内容和使用的技术不尽相同,但是此片以及卡尔齐曼的其他作品,是我的动画作品美学上的先驱者以及同道者。
      •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插画形式的拍摄手法惊人惊叹。固然后半段开始落入平庸,但不碍我对它的喜爱。
      • 五个共产主义接班人乘着热气球飞走,配上振奋人心的音乐,让我想起《小小飞虎队》。人与动画结合的方式到现在看是很简陋,但这部电影能跻身捷克影史前十,靠的更多是想象力。所谓的“插画”风是后来巨蟒马戏团常用的过渡方式。中间还讽刺了黄色新闻。结尾火车上坏人不死的设定难道不像《让子弹飞》吗?
      • 动画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富想象力和多元化,艺术不能和谐。艺术上的墨守成规是创造力的障碍,拘泥于简单地反映,屈从于公众的低级趣味,只能产生乏味的,没有特色的作品。生在你们以前的大师,你们要虔诚地爱他们。——奥古斯特·罗丹
      • 一种老旧质感的灰灰的调子,孩子的世界一如既往的简单,大人的世界一如既往的复杂又复杂,热气球载着欢乐与果敢,朝梦想前进。
      •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 绝对大力推荐!非常强悍的真人与动画(非单纯的二维手绘)结合,情节也很离奇!
      • 很捷克的讽刺剧,叙事和视觉上都比较亲民,不如吹牛伯爵和毁灭的发明那么天马行空;尼摩船长的角色耐人寻味,双胞胎的笑点莫名想起孙行者行者孙;20岁的Jitka Zelenohorská甜美可人
      • 孩子们可不想受压制!~
      • 很有想象力,但观众表示很难集中注意力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wOW8nPu5RM/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3808520
      • 多线程叙事讲述了五个孩子在世博会上偷偷开走展览飞船的一系列冒险故事,一面是纯真而向往飞行的孩子,一面是虚伪而追名逐利的大人,搭配卡尔·齐曼已然成熟的先验动画美学,创造出了一副别开生面的探险画卷。相比之前的几部作品,《被盗的飞船》在故事结构上多线程叙事而显得比较杂乱,很大一部分篇幅讲述了成人世界里的贪婪阴险以至于削弱了孩子冒险过程的奇观,尽管如此,卡尔·齐曼这种既复古又超前的美学形态依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冲击力,有着一种轻盈、自由、戏谑、狡猾、天马行空又虚实结合的美感,似乎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就应该,也只应该是这种形态。
      • 2021-02-08重看。一群小孩报复性地开走了飞船,属于孩子的冒险也常常和奇思妙想结合。
      • 开头特喜感的那四个不同时代下的“指责”的片段构成的组合段是不是在说 淘气 不守规矩 不按常理出牌 等同于错误 总是要受那些保守的没幽默感没冒险精神的人们的谴责? 片中大人总是那么蠢 小孩是唐吉坷德和鲁滨逊 而上上个世纪末 飞行梦启航的时候 也是电影梦启航的时候 想象力和技术爆发的时代
      • 想象力天马行空,动画效果与现实界线打破,默片表演风格,夸张的肢体语言,营造一种荒诞离奇的喜剧效果,但是中后段开始变得平庸。
      • 很久没看过这么经典好看的片子了,要是人都能预先看到自己为利益做出的事情和结局,那一定会被自己笑死。小伙伴们很可爱~~~
      • 8/10。真人和绘画背景结合天衣无缝,军部间谍以脚作动力的飞行器、带着窃听工具的长管,骑士雕像举起手臂遥指飞艇,弓射死犀牛和鲨鱼吞下鱼雷....想象力爆棚。开头冷酷的法庭审判无辜的孩童们,就表现出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食言把孩子赶下船的势利船主,官员和报社的不择手段使得童真的友谊更加牢固。
      • 凡尔纳的科幻,卡尔·奇曼的动画,在想象力上达成了一致,用瑰丽的手法构筑了儿童与成人的两个世界,充满戏谑与讽刺。四星半。
      • 好多二维的物件……有些小发明还挺有趣的。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